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會說一種甚至幾種流利的外語,而自己背幾個生詞都感覺到費勁。而現在,權威科學雜誌《新科學家》報導,有人會說76種語言,甚至還有人通曉上百種語言。
難道真有所謂的語言天才?
故事要從一封電子郵件說起。
這封郵件是這樣開頭的:「先生,首先,請原諒我打擾您,但是,我看到您的文章不得不給您寫信。」
接著,這封信的作者講的是他祖父的故事,他的祖父是一個從沒有上過學的西西里島人,但是他顯然有學習語言的天賦。雖然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他竟然能說70種語言,還會讀會寫其中的56種。為了保護郵件作者的隱私,我們姑且稱他為N。
這封伊妹兒是2003年10月發給倫敦學院大學退休語言學教授迪克·哈德森(Dick Hudson)的。
1996年,哈德森曾在最受語言科學家歡迎的「語言學家」網上論壇上貼出一個帖子,詢問掌握語言種類最多的人是誰。後面的跟帖中,列出了一些通曉多種語言的名人,比如,18世紀義大利紅衣主教吉烏塞普·梅佐凡提(Giuseppe Mezzofanti)能說72種語言,並能流利地講其中的39種;還有2002年去世的美國情報部門官員維農·瓦爾特(Vernon Walters)會講8種語言。
按照N的說法,他的祖父於1910年移居紐約,在那裡他找到了一份鐵路行李搬運工的工作,這使得他有機會接觸到說各種語言的旅客。N說,有一次他親眼目睹祖父把一份報紙翻譯成3種語言。
1950年,當N10歲的時候,他陪同他的祖父進行了一次為期6個月的環球旅行。N說,無論他們停泊在哪個港口,他的祖父都會說當地的語言。他們途經委內瑞拉、阿根廷、挪威、英國、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土耳其、敘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南非、巴基斯坦、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菲律賓群島、香港和日本。假定N說的句句屬實,那麼,這位祖父至少會講15種語言。
更讓人驚訝的是,N聲稱,在他的家族裡,這種能力可以遺傳。他在信中寫道:「每隔三四代,我們家族中就出現一個具有學習多種語言天分的孩子。他的祖父曾告訴他,高祖父和叔祖父都差不多會說100種語言。」
當讀到這封郵件的時候,哈德森立刻意識到,他有可能把N所說的人列到他的語言學家列表裡。
哈德森將那些通曉6種或更多語言的人稱為「語言天才」。他之所以選擇「6」,是因為他知道全世界會說5種語言的大有人在。
先天還是後天?
語言被認為是人類特有的認知天賦的一部分。但是,直到今天,科學家們仍不清楚一個人最多能掌握多少種語言。
難道能講6種及6種以上語言的天才擁有不同尋常的大腦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又是什麼令他們的大腦如此特別?或者,他們只是擁有普通頭腦的普通人,只是因為興趣以及刻苦才讓他們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哈德森的研究動機十分單純:如果能解開語言天才如何獲得這個超凡能力的,這或許可以幫助普通人學習更多的語言。哈德森的研究吸引了美國情報部門的注意。他們有一種稱之為「翻譯距離」的問題,不能把一些至關重要的文件及時翻譯出來,就有可能阻止不了恐怖組織的襲擊。
直到現在,有關語言天才的奇聞軼事,還是傳說多於科學的實證。
比如查爾斯·魯斯爾(Charles Russell),一位愛爾蘭聖派屈克學院的教會歷史學家,是吉烏塞普·梅佐凡提的傳記作家,他聲稱吉烏塞普·梅佐凡提能說72種語言,並能流利地講其中的39種。在哈德森把這封郵件發到論壇上後,很多人就此事開始討論。
美國得州一位叫羅伯特·詹森(Robert Johnson)的人質疑梅佐凡提的故事。他寫道:假設每種語言只有兩萬單詞(實際上這樣的估量是太少了),那麼,按照72種語言計算一下,梅佐凡提就必須在5.5年裡,每天12小時不吃不喝,一分鐘記一個單詞。「這可能嗎?」詹森問道。
專業的語言學家對此也有分歧。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語言學家菲力浦·賀迪納(Philip Herdina)認為,要保持這種能力會佔用大腦其他活動的資源。菲力浦·賀迪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不同語言天分的人身上,這些人流利地掌握一種到三種外語,這種能力通常被認為是特殊的,因為一旦人們到達青春期,語言學習通常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也有語言學家認為,一個人掌握多門語言,這並不奇怪。麻省理工學院雙語和「三語」現象研究專家蘇珊·弗賴表示:「除了沒有足夠的時間,無法置身某種語言環境外,人類學習語言的能力真的沒有什麼限制。你掌握的語言越多,學習新語言就越容易。」
哈佛大學心理語言學家史蒂文·彭克同意弗賴的觀點。當問及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學會十幾種語言的原因時,史蒂文·彭克的回答是:「終極幹擾,即相類似的知識可以彼此幹擾。」
但如果蘇珊·弗賴和史蒂文·彭克是正確的,學習眾多語言的能力是尋常的,那麼為什麼只有很少的人開發出來呢?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的教育和語言學教授史蒂芬·克拉辛(Stephen Krashen)認為,那些學習額外語言的人不僅僅是刻苦而已,而且他們對怎麼學有比較好的理解力。他舉了冷戰期間的一位翻譯、匈牙利人洛姆·卡特的例子。
洛姆·卡特小學時學的是德文。1996年克拉辛在布達佩斯遇到洛姆·卡特時,這名86歲高齡的老人可以說17種語言,包括漢語、俄語和拉丁語,而且正在學習希伯來語。洛姆說,自己並沒有特別的語言天賦。她上過中文和葡萄牙語培訓班,但其他語種都是通過藉助字典閱讀外文小說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