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星際穿越狂攬1.9億,拯救中國電影市場的還是好萊塢?

2020-12-17 騰訊網

作者:林逸

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復甦,顯然要比絕大多數人想像中都快。

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的第二天,單日票房3156.53萬元,重映總票房6781.3萬元,已經超越了2002年首映時的內地總票房,並且從《星際穿越》手中接過了日票房榜首之位。

在一個資深影迷看來,這種「交接」有一些微妙的宿命感:上一次,當哈利·波特系列完結的時候,是諾蘭接過了華納王牌的旗幟,在崛起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面前,幾乎憑一己之力撐起了華納對抗迪士尼的戰場。

而如果將時間回撥到2002年:那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中國內地上映;諾蘭第一次遇到華納兄弟;中國電影產業改革和商業化迎來極其重要,甚至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節點。

25年前,中國宣布開始引進分帳片,激活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復甦;25年後,在電影行業最艱難的時候,扛起票房榜的,又是好萊塢大片。

魔法與「亡命天涯」

電影把魔法帶入現實,人類則創造了電影

英國國王十字車站,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通往魔法世界的第一站。

我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朋友,夢想過收到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拿到一張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為起點的火車票,但這裡後來成為全世界哈迷去往倫敦時的朝聖之地。

和《哈利·波特》一起開始冒險之旅的,還有中國的電影產業。

「魔法石」在中國上映的第七天,2002年2月1日,國家廣電總局頒布的新版《電影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行。

這是中國電影產業開始產業化改革、院線化推行的第一年,也是自1992年就陷入低潮的中國電影產業浴火重生的起點。

在那之前,中國電影市場遭遇了最難過的一段時光。那時的中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而中國電影總票房卻一直都徘徊在10億元以下,一個人一年1塊錢都到不了,數據低得近乎離譜。

1994年8月,廣電總局出臺規定,於次年起,中影公司每年以分帳發行方式引進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拉開了中國引進分帳大片的歷史序幕。

中國第一部分帳片《亡命天涯》海報

但不是有了「政策規定」就能一帆風順的。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亡命天涯》上映時就遇到了問題:北京市電影公司不讓放。中影公司於是繞過市公司,找到了當時海澱區電影公司的總經理韓茂瑞。

結果「亡命天涯」的就成了韓茂瑞自己。

原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軍先生在接受採訪時回憶:韓經理不得不「亡命天涯」,因為到處在找他。

那時,韓茂瑞的拷貝就堆在車子的後備箱裡,他經常隱身的地方就在學院路薊門橋一帶,只要被找著,那些拷貝肯定就得沒收了。最後,他組織了八家影院放映《亡命天涯》。兩個月後,市公司換了新領導,《亡命天涯》才在北京二次上映,那次的宣發負責人,就是高軍。

那是中國電影市場「復甦」時段的起點,聽上去充滿了冒險與未知,但每一個故事都帶著希望與活力。那時摸著石頭前行的中國影人,和第一次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哈利·波特,心境或許是相通的。

18年後再翻開「哈利·波特」系列,我再也想像不出霍格沃茨魔法學院會是其他什麼樣子,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它可以把魔法帶入現實。

而人類則創造了電影。

掙扎與前行

光影所創造的魔法到底能有多絢爛,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之前,許多人心存疑慮。一百個讀者心裡有一百個對角巷、魔法樓梯、魁地奇球場,但當電影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把它們呈現在眼前時,一切都蓋棺定論了。

當我們在8月14日前往第一天重映「魔法石」的影院時,38度的高溫裡,仍然有很多人穿著自己厚厚的巫師袍前來觀影,甚至他們中的有些人已經不再年輕。

2011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上映,給輝煌的十年畫上了絢爛的句點。3年前的2008年,小羅伯特唐尼帶著《鋼鐵俠》橫空出世,盤活了漫威,於是有了2011年和《哈利·波特》大結局打對臺的《雷神》和《美國隊長》。

那時,華納旗下的DC還沒有任何要輸給漫威的跡象。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在任何意義上都足以壓倒當時還未成氣候的漫威英雄電影,尤其是這個系列的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至今都仍然被評論界認為是超級英雄電影中的神作,電影裡的小丑,就是拿下那一年奧斯卡最佳男配的希斯·萊傑。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演員希斯·萊傑

全世界的電影產業從業者,都在探索如何將商業和藝術更好地結合,諾蘭無疑是如今這個時代最接近正確答案的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從完結的《哈利·波特》系列手中,接過了華納的招牌。

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拿下全球10.05億美元總票房;同年的《鋼鐵俠》全球票房5.85億美元。

2010年上映的《盜夢空間》全球票房8.3億美元;同年的《鋼鐵俠2》全球票房6.24億美元。

盜夢空間截圖

花了25天拍的《致命魔術》全球票房1.1億,《星際穿越》全球5.5億票房,《敦刻爾克》這樣偏文藝片的戰爭題材也拿下了5億美元總票房,打破了《拯救大兵瑞恩》保持了19年的同類題材票房記錄。

但離開了《蝙蝠俠》三部曲的華納和DC電影宇宙,卻被迪士尼和漫威用純粹的商業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陷入了長達數年的掙扎,被AT&T收購。

中國電影市場,同樣在掙扎和競爭中前行。

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橫空出世,國產電影第一次破10億內地票房,成為內地年度票房冠軍。在中國票房總榜之上,國產電影終於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後來的故事或許更多讀者朋友們耳熟能詳:《戰狼》系列、《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唐人街探案》系列、《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們,組成了中國歷史票房榜單的前排,總榜前十中,只剩下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一部引進大片。

流浪地球截圖

寫在最後

好故事與電影,是麻瓜最絕妙的發明

2002年,理察·哈裡斯72歲,克里斯多福·諾蘭32歲,哈利·波特的演員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只有13歲。

18年後,他們在中國的院線裡再次相遇。哈裡斯依然72歲,克里斯多福·諾蘭50歲,丹尼爾已經走入了人生中的第31個年頭。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副教授詹慶生先生,曾經把90年代末那個階段引進片的作用,稱作「續命」,那時我們的銀幕上是《真實的謊言》和《鐵達尼號》,後者一部影片票房超過1998年全國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

《鐵達尼號》截圖

2020年這個夏天,《星際穿越》成為中國電影市場復甦的一個重要推手,8月2日重映首日拿下1924.98萬元的單日票房,重映12天拿下10個單日票房榜冠軍,直到《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再一次登上銀幕.

截至發稿,未滿三天時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實時重映票房已破8366萬人民幣。《星際穿越》拿下1.08億人民幣重映票房,如果加上《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創造了1.29億人民幣票房。

7月20日復工以來,在上座率不允許超過30%的限制下,三部好萊塢大片已經貢獻了超過3億人民幣電影票房。

1995年,中國開始引進分帳大片的目的,就是用世界上最先進最好的電影作品,重新拉動中國觀眾對電影文化需求的熱情。多年後,在中國電影行業最難的這個低谷,重新激活市場,把觀眾帶入疫情期間的電影院的,又是經典重映的「好萊塢大片」。

有意思的是,國產高票房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風聲》、《戰狼2》其實都在重映的片單之中,《流浪地球》也已經確定重映等待定檔。

但只有年初剛剛上映過的「新片」《誤殺》給出了1.07億票房的成績單,還有剛剛開始點映的《八佰》貢獻了1436.6萬的首映票房,和總計3293.5萬的預售票房。

《誤殺》預告片截圖

縱觀國產重映影片,基本都是曾經創造過歷史的佳片。但不可否認的是,25年來,我們依然沒有能創造出屬於中國自己的IP宇宙,無法在最關鍵的時刻,拿出像《哈利·波特》系列一樣,18年依然毫不褪色的經典影片,作為籌碼放上銀幕。

時隔近20年,《哈利·波特》系列中已經有8位演員逝世。

2016年1月14日,斯內普教授的扮演者艾倫·裡克曼去世那天,全球的社交網絡都被刷屏了。4年後,當我們坐在電影院看到斯內普出場時的樣子,那是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新生入學儀式上,他愛恨交加地望向哈利·波特,這一眼讓故事糾葛十年。

格蘭芬多學院得到學院杯後的慶祝

一位叫「空空兩對半」的微博網友在她自己的主頁裡寫:

當女貞路路燈的燈芯被吸取到你眼前;達力生日那天的動物園,巴西蟒蛇從屏幕裡伸出頭;金色飛賊飛到你也可以伸手抓住的地方;那場一年級的魁地奇成為永恆的經典。

一些巨大的景幅是手機、pad和電視機不能裝下的。新生們的小舟駛向的盡頭,宏大的霍格沃茨城堡;厄裡斯魔鏡被搬走的那個雪天清早,哈利放飛了海德薇……

當德思禮問「誰會給你寫信呢」,而你收到信時;當海格隱秘的說出「you are the boy who lived」;當奧利凡德把魔杖給你,分院帽聽了你的話選擇了格蘭芬多;當納威勇敢地站出來,羅恩義無反顧的成為騎士……

她說:我愛這個故事,它竟然絲毫不受時間與重複的禁錮。好故事與電影,是麻瓜最絕妙的發明之一。

25年前,我們開始引進大片,的確激活了中國的電影市場,卻並沒有真正拯救中國電影產業。國產片在那之後,也曾幾乎陷入絕境。

真正拯救中國電影的,是2002年之後進一步的產業化改革。那一年,廣電總局下過一個文件,到2002年6月1日,如果影院還不加入某個院線的話,就停供進口大片——這是行政命令。

那是中國電影商業化的進程中的起點與轉折點,引進片只是那場改革裡,一個極為趁手的工具:因為引進片最能賺錢。這就是商業的意義和力量所在。

原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寧先生2018年接受採訪時說,進口大片來了以後,中國電影在商業化運作和工業化進程上進步飛速,但中國電影在創作層面上,卻沒有獲得任何長足的進步。

中國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7年12月,英國電影學院舉辦的「光影人生」訪談節目上,主持人問諾蘭:你拍電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觀眾……你是一直都這麼想麼?

諾蘭答:我也是觀眾。

而觀眾正在學會用錢投票。

相關焦點

  • 《1917》《絕地戰警》《星際穿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24)日宣布將於8月14日在中國以4K修復3D版公映;此外,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科幻片《星際穿越》也將於8月2日重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海報 圖據片方今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引進中國的20周年,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作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第一部作品,具有特別的意義。從2019年起,華納兄弟影片公司便開始各項準備工作,計劃將本片帶回中國大銀幕,作為送給中國粉絲的一份大禮。
  • 電影復工後總票房破10億,好萊塢製片廠們才是幕後「功臣」?
    這10億票房背後,好萊塢製片廠貢獻了多少,值得探究。 僅以8月19日的票房數據來看,好萊塢製片廠們受到了國產大片的衝擊。 根據中國票房數據,昨天日電影大盤單日票房達到7671萬,創下影院復工以來的新高。
  • ...8月底上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星際穿越|我在你床下|票房|八佰
    許多影迷看完之後評價,「超值的一部電影,熱血且感人,仿佛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精神」、「質量和製作水準自然是非常好,有著非常強的臨場感和浸入感。」提前搶票提前看!▼厲害!《誤殺》《星際穿越》重映票房破億很多人以為只有新電影才能吸引觀眾重新走進影院,其實口碑老片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 2017年電影市場現象解析:中國繼續「拯救」好萊塢
    2017年電影市場現象解析:中國繼續「拯救」好萊塢 2018-01  得口碑者得天下,中國繼續「拯救」好萊塢  口碑作用空前強大 內容崛起質量轉型  業內認為,2017年電影市場的明顯特點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觀影驅動越來越彰顯聚焦效應,由於購票平臺與自媒體購票端的評分與口碑優勢,當同個熱門檔期有三到四部影片同時出現,由於觀眾的聚焦程度有限,自然會對排名較後的影片失去注意力
  • 《星際穿越》票房破億,《哈利波特》重映首日...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8月14日00點00分00秒,科幻片《星際穿越》重映票房衝破了1億元的大關,成為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億的重映影片,同日上映的另一經典重映片《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也創下了1800萬的預售紀錄,截至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發稿時止,14日當天的實時票房就已經超過了1500萬,加上
  • 《星際穿越》等經典老片撐起大盤
    記者發現,專業數據顯示,經典老片異常堅挺,比如諾蘭的《星際穿越》在復映首日便斬獲超1900萬票房,成單日票房冠軍;《誤殺》重映後加上去年的票房已超12億……後續不少老片也將重映,比如《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3D版8月14日重映,《盜夢空間》8月28日重映等。有業內分析表示,其實觀眾早就不欠誰一張票了,經典老片重映引發觀影熱潮,說明市場復甦需要好片重振信心。
  • 1.65億美元成本,經典科幻電影重映全球票房出爐,諾蘭再分一杯羹
    這必然引起筆者的注意,自全球疫情肆虐之後,7月20日中國內地院線終於復業了,為了復甦內地影市,相繼定檔了一大批好萊塢電影。如《喋血戰士》、《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刺蝟索尼克》、《1917》和《極速車王》,其中就包括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經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 直擊169分鐘《星際穿越》中場休息,觀眾表示理解:官方暫停,集體上...
    葡萄牙的電影院一般會在一部電影剛好放到高潮情節的時候來個10分鐘中場休息時間,大家就會開始熱烈地討論電影劇情,預測接下來的情節走向,以及出去再買一桶巨型爆米花…/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6年前就在中國內地收穫7億票房《星際穿越》於2014年11月12日中國內地上映,收穫7億多票房。
  • 好萊塢著名電影公司你認得幾個?
    2009年出品由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3D巨片《阿凡達》上映,這為福克斯不僅帶來了極豐厚的利潤,同時也成為福克斯電影史上第一部獨資拍攝的票房進入世界前十的影片,2018年7月27日,迪士尼公司以713億美元收購福克斯的電影和電視資產,感謝二十世紀福克斯帶給我們那些優秀的電影!
  • 《星際穿越》曝「瞬間未來」預告 11.12登陸中國
    《星際穿越》曝「瞬間未來」預告 11.12登陸中國 《星際穿越》曝瞬間未來預告 麥康納父女天各一方 時長:01:02 來源:電影網
  • 好萊塢大電影3——從過去拯救未來《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
  • 影市被施「魔法」:《星際穿越》《誤殺》重映票房均過億
    伴隨8月14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推出全新4K修復3D版,以及備受期待的國產大片《八佰》的點映和上映,以及「諾蘭三聯」的8月28日《盜夢空間》重映、9月4日《信條》震撼上映,好戲大戲才剛剛開始。此外國產片《誤殺》重映票房也破億,誰是內地影院復甦真正的「救世主」,「諾蘭三聯」還是「八佰壯士」?哈利·波特還是瞄準國慶檔的《我和我的家鄉》?數據已經初現端倪。
  • 無數位化與3D技術,簡單拍攝與敘述,《星際穿越》為何評分9.3?
    ——《星際穿越》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拍攝的原創科幻冒險電影《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個探險小隊為了尋找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利用蟲洞在宇宙中穿梭,在宇宙中航行,以求拯救地球的故事。影片於2014年上映,一舉奪得了最佳科幻電影、最佳導演獎等十數餘獎項的提名,影片在中國也廣受好評,收穫了近7.5億的票房。
  • 細說《星際穿越》:為什麼說這是諾蘭最好的電影
    說起當代好萊塢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是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名字。他是好萊塢中為數不多的能夠在電影商業性和藝術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協和犧牲的導演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少數幾個仍緊緊握著自己電影控制權的導演。而說起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也是繞不開的一部優秀影片。
  • 重映首日票房近2千萬,《星際穿越》再奪冠,它究竟有什麼魔力?
    自上周開始,內地電影市場已迎來復甦跡象,最直觀的體現在於多部新片扎堆上映,包括《抵達之謎》《刺蝟索尼克》《妙先生》等作品,華語電影和好萊塢大片平分秋色,題材涵蓋文藝、動畫、真人CG等多種類型。正因為新片不夠給力,電影市場再次陷入低迷的狀態,不過一部舊片的重映,點燃了觀眾的熱情,這便是諾蘭執導的科幻親情電影《星際穿越》,影片曾於2014年登陸內地院線,獲得了7.5億元的票房佳績,奪得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 中國市場拯救好萊塢,有你的一張票根嗎?
    年輕而有活力的國際市場上的觀眾正在拯救「好萊塢六大」!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們也厭倦了呢?在剛剛過去的那個周末,好萊塢的老闆們應該深深地給中國的電影觀眾們鞠一躬。《變形金剛5》以在中國1.23億美元的票房完勝北美本土只有6950萬美元,而前者的數字來自開畫三天的周末票房,後者則是自上周三上映後累積了5天的票房總和。
  • 《星際探索》票房「涼涼」,是男神老了還是觀眾不愛科幻片了!
    今年皮特的新片《星際探索》備受矚目,卻在北美老家「意外啞火」。巨資打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僅在美國斬獲4000多萬美元的票房,可謂是慘不忍睹。本以為中國市場會成為救命道菜,然而內地上映首日預測856萬、總票房7087萬的票房成績比美國還要慘澹。
  • 2014「年度神片」《星際穿越》本周上映
    N海都網記者 唐偉平 海都網 訊本周的雙11檔期眾多類型影片扎堆上映,其中算得上大片的當屬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該片於本周二在中國內地上映,首日票房報收3730萬元。 《星際穿越》被稱為2014年度最受矚目的科幻巨製,由派拉蒙投資1.65億美元攝製完成。
  • 《星際穿越》臺北輕鬆登頂
    臺北周末票房三部影片上榜:《星際穿越》《愛上九號球》《傑莎貝爾》,其中《星際穿越》以2190萬票房輕鬆登頂。《消失的愛人》票房受到較大衝擊落至第二。《星際穿越》臺北首周狂砍2190萬票房登頂時光網訊 上周臺北電影周末票房榜迎來三部上榜新片,分別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星際穿越》、臺灣本土喜劇片《愛上九號球》以及好萊塢恐怖電影《傑莎貝爾》。
  • 「專訪」華納兄弟中國區總裁趙方:《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早有...
    明年北京環球度假區也要開業,裡面有「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主題園區。」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除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樣的魔法世界IP經典作品之外,華納兄弟還在中國市場接連推出了三部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影片。中國內地7月20日影院逐步復工後,首部助推單日票房突破5000萬的,正是2014年曾經上映過並於8月2日重映的經典影片《星際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