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都是路由器?該如何看待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2020-12-15 太平洋電腦網企業頻道

  [PConline 雜談] 近日,新一批的星鏈衛星過境廈門。40顆肉眼可見的衛星一字排開,場面可謂是十分壯觀。

  其實早在一周前,國外就有很多小夥伴發現了這個非常科幻的景象,那就是天空中的星星竟然在排隊從天空中划過。從天文愛好者拍攝到的視頻來看,排成一列的星鏈衛星依次閃光。能在天空中看到這樣科幻的場景,一切都要歸功於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如果大家對星鏈感興趣,這裡有一個愛好者們自發建立的「尋找星鏈」網站。在網站上不僅能通過經緯度來看最近能不能觀測到星鏈,還提供了能實時看到星鏈位置的功能,點擊「Live Map」即可。

  通過觀察,星鏈的運轉速度可謂是飛快,才一個下午的時間,衛星仿佛已經繞地球走了一圈。

星鏈,一個瘋狂而大膽的計劃

  埃隆·馬斯克,就是提出並實踐星鏈計劃的人。支付工具PayPal、特斯拉汽車以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全都來自於他的手筆。而說到星鏈計劃,有些小夥伴可能還有些陌生。所謂星鏈,其實本質就是由一顆又一顆的通信衛星組成而來的。簡單來說,通信衛星就是地球上的無線電通信站間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而進行的通信。它創建了地面上發射站與接收站之間的信息信道,從而傳遞和放大通信信號。

  我們可以把衛星網際網路的概念想像成路由器和WiFi放大器,和家裡的路由器一樣,一臺路由器信號能覆蓋的空間是有限的,但如果多放置幾臺路由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就想要讓無線網絡覆蓋整個地球,未來就能提供覆蓋全球的低價無線網絡服務。

  為了實現這個瘋狂而大膽的計劃,馬斯克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000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為此,馬斯克需要陸續向太空中發射至少12000顆衛星,未來很有可能擴展到42000顆,從而覆蓋整個地球。12000顆衛星是什麼概念?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衛星總和的3倍!由於衛星數量龐大,SpaceX不得不在未來的日子裡每兩周發射60顆衛星。

  所以說,星鏈是一個瘋狂而大膽的計劃。

為全球提供寬帶全覆蓋

  前面我們介紹了,星鏈計劃的核心就是利用獵鷹9號可回收火箭將12000顆衛星送到軌道平面,然後組成衛星通信群,最終為全球的用戶提供高速的寬帶服務。這樣一個龐大的衛星群將實時圍繞著地球運轉,據悉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供寬帶覆蓋。

  要知道,根據聯合國的最新數據表示,當前全球將近有57%的人口還未實現網際網路的連接,而如果星鏈計劃這一理念能夠成功實施。星鏈將會為那些接入不可靠、價格昂貴或無法使用網絡的地區提供高速的寬帶網絡。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上網費用和上網速度也會有大幅度的改善。雖然上網費用是多少目前尚不了解,但作為替代光纖的方案,星鏈計劃在價格和成本方面均有著不小的優勢。試想如果要在幾百公裡的無人區搭建光纖,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同時,星鏈網絡能應用的場景是眾多的,甚至在很多方面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就比如偏遠地區的人們,如今可以徹底擺脫沒有網絡的困擾。就算遇到天災,如地震、海嘯、颱風等極端天氣,就算地面網絡癱瘓,也可用星鏈網絡救災、通訊。如此看來,星鏈計劃確實是值得期待的。

對於星鏈,也有這樣的疑問

1、星鏈計劃成本如何保障?

  要知道,這個大膽的想法最早在2015年被馬斯克提出,很多人對這個計劃是表示質疑的。其實大部分人並不是質疑衛星網絡本身,而是關於發射衛星的成本問題。衛星網絡的嘗試從1990年就已經開始了,但卻因為成本和資金的問題無疾而終。而SpaceX不僅掌握了一箭60星的訣竅,而且還能完美的回收火箭。可以說成本降的不是一星半點,之後就有了一箭60星的基本操作。

2、星鏈:天文與星空的噩夢

  雖然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目的是為世界提供更好更快的網際網路服務,特別是為那些無法連接到網際網路的人們提供可靠而低價的服務。但這樣一批數量龐大的衛星艦隊,除了會影響我們的網際網路使用,也會永久改變我們仰望天空時的景象。

  對於星空攝影愛好者而言,想要拍攝延時星空和星軌,就需要設置較長的曝光時間。而如果大量的衛星在空中划過,勢必會對拍攝星空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對於天文觀測學者們而言,想要一片乾淨純潔的天空觀察遠方的星系如今越來越難了,下圖中貫穿圖像對角線方向的就是星鏈衛星穿過望遠鏡視場時留下的痕跡。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些衛星實在太亮了。其實星鏈衛星本身是不發光的,之所以特別亮單純的就是因為反光。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因為發射不久的衛星軌道是比較低的,當衛星的太陽能板正好形成一定角度時,就會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也就直接從太空中反射出來,最終被地球上的我們看到。

3、星鏈與5G的關係

  眼下5G可以說是較為火熱的通信技術,而當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開始實施時,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星鏈計劃對5G影響大嗎?

  其實星鏈計劃和5G可以說是互補的關係,首先5G的優點就是更低的延遲以及更高的傳輸速度。但缺點也是非常的明顯,耗電量高、覆蓋範圍小,並且對於光纖無法建設的區域,5G是無法提供穩定服務的。

  相比於5G網絡,星鏈網絡的優點則是覆蓋範圍大、不依賴光纖基站。而缺點就是對於通信設備密度較高的地區無法提供穩定的網絡服務。

  綜上所述,5G更加適用於高密度的居住區和城市應用場景,而星鏈則更加適用於無法承擔光纖基站建設成本的低密度區域、山區以及無人的海島。所以說,5G與星鏈其實是互補的作用。

該如何看待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了星鏈計劃以及星鏈計劃的利與弊,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呢?首先我們來分析下馬斯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對於馬斯克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絕佳的廣告和營銷機會。一旦計劃成功實施,將為世界上許多沒有信號的偏遠地區提供高速低價的網絡,造福許多地區和人類。

  一直以來,馬斯克都是個天馬行空的狂人,當我們還在關注地面技術與經濟問題時,馬斯克已經把目標放到了遙遠的太空中。如今星鏈計劃更是可以和他的無人汽車相結合,他的星鏈可以讓他的無人汽車獲得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持與支配,那麼其他在無人汽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就是佔領地面的根本。而當星鏈組成星網之時,除了他和他的合作者,任何人想要進入太空都會被這道巨網所困住。

  而另一方面,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也在於搶佔戰略資源,其實就是所謂的衛星頻譜和軌道。馬斯克憑藉低空火箭發射和小型衛星製造的優勢,瘋狂的搶佔低軌道衛星的軌道和頻譜資源,在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組網建設上搶佔先機。

  綜合來看,無論目的是為全球提供更快更穩定的網絡,還是搶佔戰略資源,馬斯克這筆買賣似乎都是穩賺不賠的。

寫在最後

  對於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可以說是一個超前而膽大的想法。一旦形成衛星網絡,必將對網絡通信產生巨大的影響。也許當有一天我們仰望星空,看到的將會是滿天的馬斯剋星鏈衛星。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是智商收割機嗎?
    馬斯克創立並擔任CEO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2017年的5月份公布「星鏈計劃」,「星鏈計劃」由近1.2萬顆衛星構成,包括4425顆低軌道衛星和7518顆軌道更低的衛星,通過數量龐大的衛星來為全球各地的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 星鏈計劃深度剖析:馬斯克明星光環之下,深藏美國精英的太空野心
    這個結論究竟是否準確在這裡不多說,但是有個問題更值得思考:馬斯克究竟為啥要搞星鏈計劃?星鏈計劃的戰略價值所在,就是能夠獲得在近地軌道空間的絕對控制權,換句話說,如果星鏈計劃成功實施,那麼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地球都將被星鏈的衛星所包圍——而這些衛星屬於美國。
  • 美國狂人馬斯克:「星鏈計劃」真的是看起來那麼簡單嗎?
    比如用在馬斯克身上,那就是大膽和超乎想像。馬斯克創造了許多奇蹟,比如可回收的「獵鷹」火箭,再比如我們今天要關注的「星鏈計劃」。迄今為止,「星鏈計劃」已經向太空發射了800多顆衛星,而在第一期計劃裡,要發射的衛星總數為1.2萬顆。按照馬斯克的願景,「星鏈計劃」將為人類開啟太空網際網路時代,但是真的有什麼簡單嗎?
  • 為什麼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值得警惕?
    這一年,美國強勢推進星鏈計劃,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2020年4月20日,中國發改委首次將衛星網際網路列入「新基建」範疇,這被看作是明確產業加速的標誌性事件,也意味著「衛星網際網路」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 星鏈衛星遭人投訴,馬斯克還能繼續下去嗎?
    近日,美國衛訊公司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申請,要求對SpaceX公司的星鏈網際網路衛星展開調查,稱星鏈網絡會對環境造成危害。針對此說法,馬斯克進行了回應,他在推特上發文:更像是星鏈對美國衛訊公司的利潤構成了威脅。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收費多少,很貴,但秒殺傳統衛星網際網路
    SpaceX正在將其星鏈計劃推進到下一階段。一些對使用衛星來獲得網際網路感興趣的人已經收到了測試邀請。因此,我們知道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可以獲得的網際網路的帶寬以及它的收費。星鏈計劃提供的網際網路不適合所有的人,但對於依賴常規衛星獲得網際網路或偏遠地區網速很慢的人們,它的價格可以秒殺傳統衛星網際網路。
  • 星鏈計劃能給馬斯克的智商充值嗎?
    這些天,特斯拉的星鏈計劃震驚了世界。宏偉、終極網際網路。哪方面看都足夠驚人。震驚之餘,也為馬斯克的智商捉急。一個企業霸佔了全部的地球低軌道資源,這本身就違反國際法。換作其他國家的企業這麼幹的話,美國得先急眼。
  • SpaceX計劃每月發射120顆星鏈衛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的最新報告顯示,該公司計劃每月定期向軌道發射120顆星鏈衛星。在這份文件中,SpaceX公布了當前的星鏈部署狀況:過去兩年,SpaceX在星鏈項目上的投資超過百萬美元;如今每月可以生產120顆衛星;迄今已部署超過650個衛星,是全球最大的衛星星群。SpaceX還透露,將加快星鏈星群的部署,計劃利用獵鷹9火箭發射系統每月將120顆星鏈衛星發送到軌道中。
  • 宏光MINIEV反人類 你造嗎/馬斯克的星鏈
    宏光MINIEV反人類 你造嗎/馬斯克的星鏈 王萌 2020年12月18日 00:00 原創
  • 42000顆衛星搭建太空WIFI 馬斯克「星鏈」計劃惹惱了天文學界
    由馬斯克創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目前正在執行一項野心勃勃的「星鏈」計劃,但這項計劃最近頻繁遭受天文學學界的質疑,這是一項怎樣的計劃?到底存在怎樣的風險?
  • 「星鏈」填補空缺,馬斯克搶華為生意,竟朝著土著社區出發
    據悉,該補貼是由聯邦通信委員會下屬的農村數字機遇基金提供的,補貼將用於35個州,為64萬戶鄉村家庭和企業提供「星鏈」寬帶服務;原先,鄉村地區的網絡服務均與華為有關,華為是其偏遠地區的最佳合作夥伴。馬斯克搶生意事實上,馬斯克的「星鏈」不僅在本國填補華為的空缺,還要搶佔全球通信行業的「下沉市場」,何謂「下沉市場」?下沉市場通常是指小城市,而全球通信行業的「下沉市場」指的是偏遠地區,包括了非洲等地。
  • 星鏈計劃會超越5G嗎?
    星鏈計劃會超越5G嗎?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發射了600顆衛星後,已經在全球進行私人內測,所以馬斯克這個將由數萬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計劃獲新一輪估值,高達469億美元,馬斯克表示星鏈計劃不僅要超越5G,而且要淘汰全球的寬帶。
  • 馬斯克放衛星為了讓你上網?星鏈背後不能說的秘密
    導讀:星鏈計劃是智商稅嗎?今年,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屢屢成為科技媒體關注的焦點。因為人類從來沒有如此密集地發射過衛星:每個月2-3批,每批數十顆,平均每天6顆衛星上天。最近一次,10月25日, 獵鷹9號火箭又發射了一批共60顆星鏈衛星。
  • 馬斯克:營收增長合理預測時 SpaceX星鏈業務或上市
    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一旦營收增長可以合理預測,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業務很有可能公開上市。   馬斯克推文截圖  此前,在今年9月底,外媒曾報導稱,馬斯克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讓SpaceX的「星鏈」業務上市。
  • SpaceX明年繼續測試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商業服務推遲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表示,明年將繼續對其「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進行公開beta測試,這意味著原定於今年推出的商業服務將會推遲。   SpaceX從今年10月底開始在美國對其星鏈網際網路服務啟動公開beta測試。今年11月中旬,該公司又獲得加拿大監管機構的批准,可在該國境內提供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
  • 馬斯克「星鏈計劃」空天互聯核心是美國軍事戰略實施者
    2019年馬克斯高調開始的「星鏈計劃」所謂的空天網際網路,地基的5G落後華為,就想通過「星鏈計劃」空天網際網路與眾不同的布局,重行奪回網際網路信息領域的主導地位,特別是美國軍事信息網際網路領導地位。「星鏈計劃」是個耗資巨大的高科技工程,最早計劃是4萬2千顆天量衛星,後面從經濟角度考慮,經過優化規劃1萬2千顆,按國際通行的衛星上天的成本考慮,每顆衛星大約2億4千萬美元,馬克斯雖然掌握了火箭回收技術和1箭多星的優勢技術,發射成本大幅下降,至少也要1億左右一顆,我們簡單算算從19年發射首批到2025年,6年時間發射12000顆星鏈衛星
  • 馬斯克的「上網神器」
    大家都知道,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搞了個「星鏈」(Starlink)計劃,要給偏遠地區的用戶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服務。 因此預計最晚到今年年底,馬斯克的星鏈將能夠給這些地區的用戶提供上網服務了。 不過,由於衛星傳輸的信號和普通手機能接收的信號,無論是頻率還是技術標準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們不可能用手機直接連接衛星上網,需要專門的終端。 近日,這個終端揭開了廬山真面目。從網絡上的爆料來看,它其實是一個直徑0.48米的相控陣天線。
  • 馬斯克又一次打臉:不可能將特斯拉私有化,但「星鏈」很可能IPO
    最近,特斯拉CEO馬斯克又一次被打臉了。因為對於股價暴漲的公司股價來說,這位世界第二富豪,想要不打臉似乎這次也不容易。因為他否認了多年前的一次任性行為——特斯拉不會私有化。同時,他還爆料了一則新消息——星鏈(Starlink)很可能進行IPO,市值或許將達到幾千億美金。
  • 馬斯克"星鏈"即將公測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來
    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近日,「太空狂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公開測試即可實施。
  • 馬斯克:一旦營收增長可以合理預測 SpaceX星鏈業務有可能上市
    【TechWeb】12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一旦營收增長可以合理預測,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業務很有可能公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