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MPTON摺疊車(英國)
BESV高端智能單車
CATEYE貓眼
DMT騎行鞋(義大利)
炭纖維輪組,由日本大阪OSAKA為TOYO東洋生產
「ONLY THE BRAVE」 城市公路車,由DIESEL和PINARELLO合作研發
SHIMANO最新的騎行眼鏡
在SUESHIRO SANO基礎上的東京定製的木製自行車
CHERUBIM公路車
CHERUBIM城市公路車
松下出品的鋼架公路車(松下的自行車暫時還沒進入中國市場)
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紋飾的塗裝車架
GOKISO的BB30規格的中軸,限量30套
亮點二、試騎體驗,非同凡響
如果你要試騎,剛走進展會登錄大廳,首先記得索取「試騎誓約書」,繳納試騎費用1000日幣(相當於人民幣60元),否則進入展館內想要試騎,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填寫相關信息(通過哪些渠道了解此展會的?觀展的目的是什麼?觀展人自持的自行車都用於什麼?使用自行車的頻率是多少?)。從信息登記來看,我們就能直觀的感受到,日本車展與歐洲展、美國展這樣的業界展會不一樣的地方是,它主要是面對消費者。
有了「試騎誓約書」,您就可以到各個自行車品牌的試騎區登記騎行了。
我們看到,日本車展的試騎區可以用簡陋來描述,簡單的隔離帶,簡單的場地布置。但是卻有很多人在排隊體驗試騎,那麼,吸引他們的是什麼?
下圖,是大家在等待試騎PPINARELLO的環法戰車。
所以,剛才問題的答案就有了!
一個又要交費又要排隊的試騎項目,真正吸引大家的是:
試騎到的是什麼車?
那些原本只能在電視、雜誌和比賽中看到的頂級戰車,在現場就可以親自試騎體驗。小編光是說說就已經很興奮了。
亮點三、互動參與、娛樂性強
現在正值賽季結束後的比賽淡季,所以,很多專業的自行車收和鐵人三項的運動員都會出現在品牌展位,問答環節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
展會特別開闢了一塊區域「迷你展區」。現場展出9輛自行車,觀展人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本次展會人氣最佳車輛。
展會現場,日本本土自行車俱樂部的展區,就好像在上演一檔綜藝節目,不乏娛樂性,主持人和嘉賓生動有趣的對話就像脫口秀,引來現場陣陣笑聲,而且嘉賓是在展會這幾天重複輪換上場,每個時間段過去都有收穫!
最後一提的,就是展會主辦的論壇活動,每天都會邀請相關嘉賓,演講內容圍繞自行車產品、騎行文化、騎行旅遊展開。
亮點四、文化點綴、浸透生活
日本的自行車文化是滲透進日常生活的,所以並不需要在展會上特別倡導。文化已在人心,所以表面的事物只需要安靜的待在某個角落就可以,它可以是一部書籍、一個環保袋、一個手工藝、一個便當、一張照片的記憶、一種享受戶外的生活狀態,
看完文章,不知道您有何感受和啟發?或者建議?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探討。
相關閱讀:
走近日本 | 穿越千裡,探秘日本大眾文創的匠心精神
重磅!2018臺灣金點設計獎「最佳設計」名單出爐,上海創意產業中心推送斬獲兩項大獎。
金獎好物 | 當圍棋遇上耳機,有型不設線
行業淺析丨文創+商業,快速融合發展的背後
城市微更新 | 愚園路:有一種美,叫人間煙火
親子餐廳進園區,如何輕資產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