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穎琳(右一)表示,實習計劃可讓她在一個月內感受到兩地的文化差異。左一為顏汶羽,左二為王惠貞,左三為朱華 記者胡家齊攝 香港大公報圖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有見內地及香港經濟交流日益頻繁,香港九龍社團聯會連續第五年舉辦「青年躍動─大學生實習領航計劃」,多間內地及香港企業將提供100個實習職位,供香港本地大學生在暑假到廣東省實習1個月,了解內地企業文化。有去年參與計劃的學生表示,計劃讓她了解到內地文化,並學到企業的專業知識。
九龍社團聯會昨召開記者會介紹大學生實習領航計劃詳情。該會理事長王惠貞表示,計劃每年提供80至100個實習名額,去年有近500名大學生報名競逐100個名額,反應熱烈。她說,每名申請人都會有面試機會,由聯會及機構代表因應申請人要求、熱誠等,為他們配對適合的企業。今年面試招聘會將於4月25日舉行,參加者可即場報名及參與面試。
王惠貞說,香港和內地經濟交流頻繁,加上中資機構在香港的角色愈來愈吃重,香港的大學畢業生進入中資機構工作的機會大增,有需要了解中資機構的架構及工作環境。她認為,計劃有助大學生了解內地的工作文化及習慣,以不同的角度看內地。
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顏汶羽說,參加計劃的學生除實習外,也會參與企業交流會、考察活動等。學生出發前將參與迎新營及工作坊,實習期完結後會將在總結會分享實習的經歷。
今年計劃合辦機構之一、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朱華說,今年將由多間內地企業及港企,包括中銀香港、華潤集團、招商局集團等提供100個實習職位,行業涵蓋銀行、保險、地產等,期望同學可透過實習了解職業取向,增值自己。
朱華續稱,中資機構的優勢是熟悉內地及香港市場,兩地的資源都可利用,故近年在港發展迅速,佔香港經濟活動的百分比不斷上升。他指出,無論回歸前後,兩地的經濟融合一直在進行,不可逆轉。
聯會去年為曾參加計劃的學生成立了「領航實習同學會」,讓同學建立人際網絡。樹仁大學工商管理系三年級學生冼穎琳去年參與計劃,獲分派到中旅社的海泉灣度假村實習,在酒店的客房部、洗衣房等各部門了解到酒店如何運作。她在內地的1個月內感受到兩地的文化差異,「第一是語言,我普通話不太好,但在內地聽多了、說多了,回來後我也比較願講普通話。第二是飲食,內地的食物較多油、較辣,未必符合香港人口味,但過一、兩日後會適應到。」她說,計劃可讓參加者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到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