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你好。我是自嗨小文章。我們每天解讀《封神演義》,了解一下封神背後的故事。
《封神演義》是我國明朝年間成書的一部神話與歷史相結合的長篇神魔小說,由許鍾琳寫成。雖然封神演義不是四大名著,但是其影響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小編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困惑。在《封神演義》中,是由封神榜定眾神還是根據眾神定的封神榜呢?網友們議論紛紛,今天我們就來剖析一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01
在第一章中,紂王在女媧廟進香時候,見女媧娘娘聖像美豔而題下淫詩。女媧一開始要報復的時候,往朝歌望氣一看:
紂王尚有二十八年氣運,不可造次!
這句話表明了女媧看出的成湯氣數未盡,應該順天道,盡人事,因此派軒轅墳三妖以應上天。
在第五回雲中子進劍除妖一章中,雲中子看到朝歌深宮有妖氣,因為「我出家人慈悲為懷,方便為門,……待我削一木劍,去除妖邪!」,在除妖失敗後,雲中子感嘆道:
孰知大數已定,將我此劍焚毀。一則成湯合滅,二則周國當興,三則神仙遭逢大劫,四則姜子牙合受人間富貴,五則有諸神欲討封號!
雲中子這段話說得明白,先有神仙遭大劫,後有諸神討封號,就是有神仙先有劫難,然後再有封神!在封神中,除了極個別人之外,大部分封神之人都是在身死之後,進而封神。需要我們相信的是,即便是神仙也願意當一個千年逍遙客,自在一散仙,又何必要受殺劫,再封神呢?所以雲中子的這段話說明了神仙劫難的來臨,至於「諸神討封號」只不過是一個美化的說法罷了!
02
在《封神演義》十二到十四回中的哪吒事件,哪吒在暴打龍王,尋釁石磯娘娘的故事中,哪吒反覆強調的始終是「奉玉虛宮法牒」、「破紂輔周先行官」、「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周室當興,玉虛封神」的詞彙。哪吒作為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徒弟,本身又是元始天尊隨身靈珠子轉世,所以哪吒和太乙真人知道的更多,已經提到了「三教籤押封神榜」。也就說不管雲中子也好,太乙真人和哪吒也好,是知道有封神這回事呢,但是並不知道誰在榜,誰不在榜,都聽從了玉虛掌教元始天尊的指示,一是順天命,盡人事,二是各自在洞府潛心修煉,不要妄動殺念!闡教如此,截教也是如此!
03
在書中第十五回《崑崙山姜子牙下山》一章中,才對封神這個事做了一個具體的闡述,原文是這樣寫的:
話說崑崙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
這一段話說明了封神的兩個原因:一是闡教十二弟子犯了殺戒,將會受到天道懲罰;二是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稱臣。(十二金仙和仙首十二不同)
這就說明被封神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好事就不會三教並談。其次是說明了封神榜是三位教主共同商量制定的,各教按人數分比例,闡截人三教都有,但並不確定是誰!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數感應,因此三教教主都教育弟子要:
各人只需意守本心,潛心修煉,切不可妄動無名,牽連執念。
在破誅仙陣的時候,元始天尊曾經說過,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者成其人道。這更是說明了了訂了封神榜後,只是規定了天下這麼多修仙的人,什麼樣可以成仙,什麼樣可以成神,沒有具體到誰就是榜上的人!因此三教教主都要求門下只管修煉,不管紅塵事。
可怕的是,隨著封神事件的一步一步推進,說好的封神慢慢變了味,原本是三山五嶽都參與的事,成了闡教和截教的大戰。也正如網友說的一樣,碰見了護短的元始天尊,好事也成了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