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公布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

2020-12-13 人民網貴州頻道

人民網貴陽6月8日電 6月8日,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式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單。

據了解,本輪公布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2項涉及174處;省級非遺擴展項目名錄為72項涉及141處。

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張玉廣表示:「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始終堅持文物保護和非遺保護工作的『十六字』方針,不斷加強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合理利用工作。」

目前,貴州是世界文化和遺產項目最多的省份,主要包括3大類特色文化,即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三線文化、山地文化-生態文化等。同時,貴州已擁有3項自然遺產、1項文化遺產。

近年來,貴州省積極發揮文化遺產優勢,採用非遺+扶貧模式,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貧,努力踐行文化育民、文化勵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方針,以促進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名單公布後,主辦方還舉行了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暨2019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非遺周末聚活動。內容主要包括文化遺產保護、自然遺產展示、非遺機場等,以此引起各方有識之士參與貴州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及傳承。

來自黔西南州普安縣的《彝族嗨馬舞》、興義市《布依族板凳龍舞》、望謨縣《布依族古歌》,遵義市正安縣《仡佬族滾龍戲》、餘慶縣《矮人舞》《黔北打鬧歌》,黔南州三都縣《水族銅鼓舞》,銅仁市江口縣《瓦寨鑼鼓》等節目登臺獻禮。

另外,動線版《阿西裡西》情景秀同期在非遺博覽館、染織繡館、民族民間藝術館、文創體驗館展示演出;期間,全省9個市(州)還為貴陽市民帶來了各種特色小吃。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體驗。(張雷)

延展閱讀:

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全文)

一、新增項目152項 ( 174處)

(一)民間文學12項( 13處)。尹珍傳說 (正安縣)、貴陽燈謎(貴陽市)、榜郎歌(花溪 區、惠水縣)、米花古歌(花溪區)、王陽明傳說(貴陽市)、水東宋氏傳說 (貴陽市)、支格阿魯英雄史詩(威寧彝族回族苗族 自治縣)、高磊山傳說 (盤州市)、苗族婚嫁禮辭(松桃苗族自治 縣)、唱夜郎(石阡縣)、張三丰傳說(福泉市)、水族古歌(三都水族自治縣)。

(二)傳統音樂6項( 7處)。鑼鼓引子(餘慶縣)、苗族簫笛曲(雷山縣)、彝族呣哼(金 沙縣)、彝族月琴調(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苗族阿瑪仁(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苗族口弦(晴隆縣、冊亨縣)。

(三)傳統舞蹈5項( 5處)。蚌鶴舞 (餘慶縣)、棋子燈 (烏當區)、苗族搶鼓棒(白雲 區)、西遷葬笙曲樂舞(赫章縣)、苗族回門舞(晴隆縣)。

(四)傳統戲劇5項 ( 6處)。文昌戲(桐梓縣)、梓潼戲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安龍縣)、目連戲(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麒麟獅子燈(施秉縣)、京劇(貴陽市)。

(五)曲藝1項 ( 1處)。竹琴說唱(正安縣)。

(六)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13項( 14處)。少林俗家功夫(綏陽縣)、畲族武術(麻江縣)、侗族武術(天柱縣、黎平縣)、楊氏太極拳 (南明區)、彝族鞦韆(盤州 市)、苗族迦尕(六枝特區)、思南僰牌(思南縣)、苗族手毽(貞豐縣)、布依族「朵苟」(普安縣)、布依族山龍(冊亨縣)、布依族 「耍吉籃」(望謨縣)、布依族耍貓叉(獨山縣)、貴州黑虎拳 (貴州省非遺中心)。

(七)傳統美術4項( 4處)。仡佬族刺繡(遵義市)、回族刺繡(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縣)、土家刺繡(德江縣)、布依族馬尾繡(貴安新區)。

(八)傳統技藝55項 ( 70處)。 貴陽腸旺面 (雲巖區)、辣子雞製作技藝(衛城辣子雞製作技〔清鎮市〕、陽郎辣子雞製作技藝〔息烽縣〕)、賴氏釀酒技藝(貴陽市、遵義市)、紅酸湯絲娃娃製作技藝(雲巖區)、香酥鴨製作技藝(雲巖區)、八大碗烹飪技藝(衛城八大碗〔清鎮市〕、織金水八碗〔織金縣〕、遵義八大碗〔匯川區〕)、綠茶製作 技藝 (開陽貢茶製作技藝〔開陽縣〕)、張氏配穴法 (觀山湖區)、「禹謨醋」釀造技藝(金沙縣)、宮保雞丁製作技藝 (織金縣)、羊肉粉製作技藝(金沙羊肉粉製作技藝〔金沙縣〕、水城羊肉粉 製作技藝〔鐘山區〕、蝦子羊肉粉製作技藝〔新蒲新區〕、興義羊肉粉製作技藝〔興義市〕)、侗族蘆笙製作技藝 (從江縣)、波波糖製作工藝(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屯堡銀飾製作技藝(西 秀區)、布依族蠟染技藝(黃果樹旅遊區)、藍靛製作技藝(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鐵器製作技藝(西秀區、興義市)、民間樂器製作技藝(水城布依族嗩吶製作技藝〔水城縣〕、鳳岡嗩吶製作技藝〔鳳岡縣〕、沿河嗩吶長號製作技藝〔沿河土家族自治 縣〕、貞豐布依族長號製作技藝〔貞豐縣〕、晴隆月琴製作技藝〔晴隆縣〕)、巖博小鍋酒製作工藝(盤州市)、盤州火腿製作技藝(盤州市)、布依族百草酒釀造技藝(六枝特區)、水族百草藥酒 製作技藝(榕江縣)、羊(牛)癟製作技藝(榕江縣)、苗族植物彩色染技藝(雷山縣)、魚醬酸製作技藝(雷山縣)、苗族酒麴制 作技藝(丹寨縣)、侗族織錦技藝(從江縣)、鎮遠素席(鎮遠 縣)、侗族銀飾鍛制技藝(錦屏縣)、布依族銀飾鍛造技藝 (普安 縣)、啟蒙酸菜製作技藝(錦屏縣)、油紙傘製作技藝(赤水市)、竹扇製作技藝(赤水市)、竹雕工藝(赤水市)、遵義雞蛋糕製作技藝(紅花崗區)、書畫裝裱製作技藝(紅花崗區)、古琴製作技藝(匯川區)、習酒釀造技藝(習水縣)、仡佬族古法「澆燭」制 作技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黃糕粑製作技藝(播州區、甕安縣)、仡佬族釀酒技藝(仁懷市)、新舟麩醋製作技藝(新蒲 新區)、宋窖酒釀造技藝 (習水縣)、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藝(江口縣)、花甜粑製作技藝(思南縣)、布依族藍靛染織技藝(都勻 市)、勻酒釀造技藝(都勻市)、獨山蝦酸製作技藝(獨山縣)、制香技藝(土香製作技藝〔冊亨縣〕、手工制香技藝〔獨山縣〕)、水族牛角雕製作技藝 (三都水族自治縣)、藤編技藝(平塘縣、綏陽縣)、苗族麻布製作技藝(福泉市)、刺梨乾製作技藝(貴定 縣)、布依族釀酒技藝(荔波縣)、瑤族樹膏染技藝(荔波縣)。(九)傳統醫藥11項( 11處)。劉氏骨傷醫藥技藝(匯川區)、童氏跳骨丹製作技藝(綏陽縣)、白氏骨傷診療法(雲巖區)、楊氏消痔消疹膏製作技藝(雲 巖區)、德昌祥「龍鳳至寶丹」製作技藝 (修文縣)、丁氏婦科中醫診療技法(貴陽市)、弩藥針製作技藝(七星關區)、黔西傳統 發酵彝藥 (黔西縣)、彝族骨刺療法(六枝特區)、都氏點穴拔牙(六枝特區)、土家族醫藥(碧江區)。 (十)民俗40項 ( 43處)。 龍燈(綏陽縣)、獅子燈(綏陽縣)、瑤年(麻江縣)、苗族祭鼓節(麻江縣)、苗族爬坡節(臺江縣)、香爐山爬坡節(凱裡 市)、報京招龍習俗(鎮遠縣)、新化水龍 (錦屏縣)、瑤族盤王節(榕江縣)、高雍苗族三月三(劍河縣)、侗族翁普節 (劍河 縣)、苗族祈雨習俗 (劍河縣)、釘耙山鬧衝節(凱裡市)、苗族 稻作習俗 (黃平縣)、苗族祭祖習俗 (花溪區、納雍縣)、濮越雷 神龍燈(烏當區)、養龍司玩龍燈 (息烽縣)、苗族踩山節(金沙 縣)、苗族花山節(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彝族盤歌 「阿索肯」(水城縣)、彝族祭山(盤州市)、苗族「接龍」習俗 (松桃 苗族自治縣)、苗族「八大碗」習俗 (松桃苗族自治縣)、清明會(石阡縣)、思南甩神 (思南縣)、掛社 (碧江區)、水龍節 (德江 水龍節〔德江縣〕、布依族水龍節 〔平塘縣〕)、陳氏古幡會 (興 義市)、苗族 「搭橋」習俗 (貞豐縣)、苗族「竹憑」習俗 (貞豐 縣)、基長迎龍習俗 (獨山縣)、布依族「灑向」(羅甸縣)、苗族冬年節(羅甸縣)、苗族「系郎周」(龍裡縣)、布依族小年(三都水族自治縣)、苗族「數格」祭祖節(龍裡縣、惠水縣)、布依族「龍王節」(福泉市)、布依族固僦習俗(荔波縣)、廣順中元會(長順縣)、瑤族「過冬」(都勻市)。

二、擴展項目72項 ( 141處)

(一)民間文學3項( 5處)。苗族古歌(丹寨縣、三穗縣)、苗族民間故事《嫳列漢兄》(從江縣)、亞魯王(望謨縣、羅甸縣)。

(二)傳統音樂7項( 11處)。苗族民歌(綏陽苗族蒙哦 〔綏陽縣〕、三省坡苗族民歌〔黎平縣〕、凱裡苗族飛歌〔凱裡市〕、織金苗族喊歌〔織金縣〕)、銅鼓十二調 (布依族銅鼓十二調〔水城縣〕)、布依族民歌(望謨布依族山歌〔望謨縣〕)、布依族小打音樂(貞豐縣)、吹打樂(彝族吹打樂〔晴隆縣〕)、蘆笙音樂(晴隆苗族蘆笙調〔晴隆縣〕、龍裡苗族蘆笙曲〔龍裡縣〕)、盤江小調(晴隆縣)。

(三)傳統舞蹈7項( 13處)。金錢棍(龍溪錢杆舞〔餘慶縣〕、興義金錢棍舞〔興義市〕)、苗族蘆笙舞(綏陽縣、臺江縣、劍河縣、黃平縣、赫章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苗族踩鼓舞(臺江縣)、踩親舞(凱裡市)、阿妹戚託(普安縣)、板凳舞(瑤族板凳舞〔都勻市〕)、猴 鼓舞(苗族猴鼓舞〔羅甸縣〕)。

(四)傳統戲劇10項 ( 27處)。茶燈(高腔茶燈〔鳳岡縣〕)、馬馬燈(綏陽縣)、陽戲(綏 陽縣、碧江區)、花燈戲 (岑鞏縣、施秉縣、烏當區、德江縣、平堡花燈戲〔觀山湖區〕、六枝花燈戲〔六枝特區〕、布依族花燈戲〔貞豐縣〕、龍裡太平花燈〔龍裡縣〕)、侗戲 (天柱縣、劍河縣)、地戲 (花溪大寨地戲〔花溪區〕、高臺地戲〔普定縣〕、龍 場地戲〔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折溪地戲 〔六枝特區〕、貴安 新區)、木偶戲 (貴陽木偶戲〔貴陽市〕)、儺戲 (息烽縣、水城 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思南縣、冊亨縣)、文琴戲 (織金縣)、燈夾戲 (福泉市)。

(五)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5項 ( 7處)。 苗族武術 (凱裡市)、高臺舞獅(開陽縣、甕安縣)、舞龍(金沙舞龍〔金沙縣〕、盤州舞龍〔盤州市〕)、布依族抵槓(西秀 區)、民間棋藝(水族棋藝〔三都水族自治縣〕)。

(六)傳統美術4項 ( 11處)。苗繡(綏陽縣、施秉縣、貴安新區、織金縣、碧江區)、剪紙 (紅花崗區剪紙〔紅花崗區〕、思南土家族剪紙〔思南縣〕、三穗苗族剪紙〔三穗縣〕)、泥塑 (餘慶縣)、水族馬尾繡 (榕江縣、雷山縣)。

(七)傳統技藝15項 ( 33處)。雷家豆腐圓子 (南明區)、陶器燒制技藝 (黑砂陶製作技藝 清鎮市〕、威寧砂陶製作技藝〔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土 陶燒制技藝〔綏陽縣、播州區〕、夏家溝泥陶製作技藝〔正安 縣〕)、石雕工藝 (織金縣)、苗族蘆笙製作技藝(水城縣、金沙縣、冊亨縣)、苗族蠟染技藝(榕江縣、鐘山區、普安縣)、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臺江縣)、皮紙製作技藝(播州區、綏陽縣、江口縣)、儺面具製作工藝(湄潭儺戲面具雕刻工藝〔湄潭縣〕、道真仡佬族儺面具雕刻工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江口儺 面具雕刻工藝〔江口縣〕、沿河儺面具雕刻工藝〔沿河土家族自 治縣〕)、蟲茶製作技藝 (赤水市)、苗族銀飾鍛造技藝(松桃苗族自治縣、貞豐縣)、木雕技藝 (石阡縣)、鬥笠編制技藝(思南 縣)、布依族糯食製作技藝 (興義市)、紅糖製作技藝 (冊亨紅糖 製作技藝〔冊亨縣〕、羅甸古法製糖技藝〔羅甸縣〕、荔波古法紅 糖製作技藝〔荔波縣〕、隆興紅糖製作技藝 〔習水縣〕、貞豐布依 族紅糖製作技藝 〔貞豐縣〕)、布依族土布製作技藝 (普安縣)。

(八) 傳統醫藥2項( 9處)。 苗醫藥 (苗族藥枕製作技藝〔綏陽縣〕、骨腐朽療法 〔丹寨 縣〕、燒燙傷療法〔鎮遠縣〕、藥浴療法〔劍河縣〕、膚裂收斂膏製作技藝〔雷山縣〕、挑痧療法〔松桃苗族自治縣〕)、侗醫藥?痧症療法(黔東南州民族醫藥研究院、從江縣、黎平縣)。

(九)民俗19項( 25處)。苗族跳月(龍裡縣)、侗年(黎平縣)、岜梭蘆笙節(施秉 縣)、苗年(臺江縣)、水族服飾(榕江縣)、水族端節(雷山縣、榕江縣)、苗族跳洞(花溪區)、苗族跳年場(清鎮市)、苗族跳花節(織金縣)、彝族畢摩祭祀文化(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彝族服飾(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普安縣)、布依族服飾(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普安縣、晴隆縣)、彝族火把節(百裡杜鵑管理區、水城縣)、趕苗場(金沙縣)、苗族採花節(普安縣)、苗族服飾(都勻市)、瑤族婚俗 (瑤族鑿壁談婚習俗〔荔波縣〕)、仫佬年 (凱裡市)、苗族吃新節(丹寨縣、臺江縣)。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相關焦點

  • 貴州省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174處和擴展名錄141處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的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2項、174處)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72項、141處),現予公布。
  • 貴陽市35個項目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項目名錄
    今年6月8日是我國第14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貴州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貴陽市35項非遺項目入選。圖為興義板凳龍表演。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共224項、315處,在2019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非遺周末聚」活動現場公布,包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0大類、152項、174處。
  • 安陽市確定第五批省級非遺推薦項目
    4月21日上午,在安陽市文廣體旅局會議室內,來自社會各界的7位專家對我市各縣(市)區推薦上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候選項目進行評審遴選,最終同意將「彰德刻紙」等24個非遺項目確定為安陽市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  「此次評選通過與會專家觀看視頻、審閱資料、點評打分等方式進行。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公布 濟寧5人上榜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濟寧有5名傳承人入選。此次濟寧入選的非遺傳承人分別是鄒城平派鼓吹樂傳承人丁慶華、嘉祥縣的山東梆子傳承人杜玉珍、金鄉縣的山東落子傳承人張青敏、微山縣端鼓腔傳承人楊成興以及曲阜市孔府菜烹飪技藝傳承人彭文瑜。
  • 川菜傳統烹飪技藝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89項,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十大類別,至此,四川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由522項增加至611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省級非遺,川菜傳統烹飪技藝順利入選。
  • 贛州市第五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客家新聞網訊 王宗報導:11月26日,贛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贛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9大類別55個項目。目前,贛州市已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此前,贛州市政府分別於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公布了四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此次名錄公布後,贛州市級「非遺」增至220項,此外,贛州現有國家級「非遺」10項,省級「非遺」108項,縣級「非遺」556項。
  •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記者昨從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獲悉,在文化部剛剛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我省有18人成功入選。
  • 潮州6名工藝大師上榜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
    近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吳維清、劉耀生、蔡賽花、謝華、謝金英、葉竹青等6名大師榮登榜單,涵蓋大吳泥塑、潮州花燈、潮州抽紗、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潮州彩瓷燒制技藝等非遺代表項目。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河南新增43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巖5月16日,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河南有43位傳承人入選。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公示 相城區聖堂廟會上榜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姜鋒)文化和旅遊部近日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相城區聖堂廟會上榜。聖堂廟會,史名「春會」,於2013年6月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2016年1月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聖堂廟會是在陽澄湖區域延續至今的民間信仰活動,是當地民俗儀式、民間文藝的重要載體之一。
  • 廣東公布第六批省級非遺傳承人,羅定1人成功入選!
    喜報 4月10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全省共108名非遺傳承人入選。其中,傳統技藝項目羅定皺紗魚腐製作技藝傳承人盧成強成功入選!
  • ...室關於公布第十批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名單的通知
    點擊藍字,關注「黔農在線」各市(州)農業農村局、貴安新區農水局,有關企業:根據《貴州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黔府辦發〔2017〕49號),《關於開展第十批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申報認定的通知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圖鑑公布 張騫傳說、易筋經等上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圖鑑:名錄裡的項目有沒有你熟悉的經典?八大處傳說、宣撫司禮儀樂舞、土生土語話劇,易筋經等往常出現在章回體小說的名字近日以更為經典的方式回歸視野。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於官網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943個項目參評說道「非遺」,言必提蘇繡,可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非遺外,各地傳說,戲劇、鼓書、各色體育運動等皆為「非遺」。
  • 南頭鎮2人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人名單
    近日,根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的通知》文件,南頭鎮黃祺宗和蕭就元一同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人名單。同時,黃褀宗還積極推動「非遺進校園」活動,親身到校園中開展講座,引導青少年關注非遺、傳承非遺。由於他在非遺傳承工作中的突出貢獻,於2015年被評為南頭鎮「十大正能量」,2017年被評為「中山好人」。蕭就元,南頭燈酒習俗。1987年開始參加燈酒習俗,熟識燈酒習俗歷史及儀式各個流程。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公示,蘇州1項上榜,來自相城!
    近日,文旅部正式公示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蘇州市相城區聖堂廟會榜上有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共計198項)(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組織專家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進行了評審。
  • 我市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擴軍」
    日前,在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外公布的第五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我市共有16人光榮上榜,涵蓋了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曲藝、傳統醫藥、民俗六大類別。近年來,我市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並取得顯著成績。
  • 貴州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公布,快看看你的家鄉有哪些上榜
    福泉市龍昌鎮村民燈夾戲表演 易盛武 攝近日,省人民政府下發通知,公布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的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2項、174處)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72
  • 普洱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12月9日,普洱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被收錄入普洱市第五批市級名錄。普洱市歷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保護和傳承普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現新公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項。
  • 威海9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威海9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2020-12-24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福建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公布 晉江安海鎮上榜
    ­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以閩政〔2016〕22 號文件公布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認定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6個、歷史文化名村62個。來看名單↓↓↓­  福州市(8個)­  長樂市潭頭鎮二劉村­  福清市龍田鎮山利村­  福清市一都鎮東山村­  永泰縣洑口鄉紫山村­  永泰縣洑口鄉山寨村­  永泰縣嶺路鄉長坑村­  永泰縣梧桐鎮椿陽村­  永泰縣赤錫鄉東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