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凱特.布希的音樂,不僅有獨特的風格,更影響無數後世搖滾

2020-12-24 MT小濤娛樂

冬氛凜冽,寒風透骨,此時此刻,用凱特.布希那悠轉於天堂和地獄之間,迷離卻又清澈的嗓音伴一杯熱茶,再合適不過了。

很多五、六年級生或許都記得,自己是從一則汽車廣告開始認識凱特.布希的。

凱特.布希

那跨三個八度、高亢陰柔的女聲,悠揚邈遠、天蒼地窮的旋律,那首」Moving」,宛如長了翅膀、飄離塵世;即使還是個孩子,即使記不得是什麼車款(一說是裕隆吉利青鳥,也有一說是尖兵),也在電視機前楞楞地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然後,便會漸漸發現,凱特.布希並不只是「聲音很尖」,也不是一個只能用流行明星來歸類的女歌手,1978年十九歲便以才女之姿,一手包辦創作、演唱並積極參與製作,然後在樂壇一路走來至今將近半甲子仍活的她,在某種意義上,開拓了搖滾樂的多重面貌、拓展了流行音樂的文學與藝術深度可能性,不僅樹立了女性歌手獨特的風格與典範,更影響無數後世搖滾/流行樂手。

1958年7月30日生於英國肯特郡的凱特.布希,父親是英籍醫師,也是業餘鋼琴家;母親則是來自愛爾蘭的前舞者,愛好藝術的氛圍使她的哥哥也走上樂器製造匠師之路,從小浸淫在音樂中,使她不僅在11歲時開始自學鋼琴,也常在家裡的倉庫裡彈風琴,還學習了小提琴,並很快就開始練習創作屬於自己的曲子。而父母也很支持她,在她進入天主教女校就讀時,幫她把50首作品錄製成試聽帶,並且送去許多唱片公司,但大多都被拒絕了。

凱特.布希

所幸,搖滾天團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的吉他手David Gilmour透過布希家庭的友人拿到了這份試聽帶,大為驚豔,立刻協助她製作了」The Man With the Child in His Eyes」和」The Saxphone Song」這兩手歌,把當時只有16歲的凱特推薦給EMI唱片公司;但當時的製作人嫌她太年輕,擱置了發行專輯的計畫,而送她去上一些舞蹈、默劇等課程;雖說David Gilmour對此曾表示不滿,但事實證明,不同表演藝術領域的訓練,讓凱特.布希的藝術更顯多元,作為早期的音樂影帶拍攝者,她除了歌聲特殊、音樂具有實驗性,同時也是一位極度吸睛、充滿戲劇張力的舞者和表演者。

1978年,她的處女專輯《The Kick Inside》「終於」發行。這個未滿19歲的年輕女孩再次違抗了唱片公司的意願,自己指定需以"Wuthering Heights"這首歌作為主打,結果在英國和澳洲均登上冠軍單曲,在大西洋兩岸均大為走紅,這也是英國有史以來首度有創作女歌手以「自己寫的歌」奪得冠軍寶座;《The Kick Inside》也在英國本地便創下銷售破百萬的佳績,根據金氏世界紀錄,她也是第一位整張專輯均由自己創作、並銷售破百萬的女性流行歌手。同年年末,唱片公司為了乘勝追擊,略帶倉促地推出了第二張專輯《Lionheart》,由 Andrew Powell和凱特.布希本人共同製作,結果只在英國排行榜得到第六名,布希自己也認為應該多給這張專輯一點時間;不過,她那充滿實驗性的編曲與穿天入地的唱腔、空靈無比的仙氣氛圍、以及滿盈的古典英國文學情調與美麗旋律,依然極為動人。

凱特.布希

1980年,凱特.布希找來曾為她製作演唱會專輯的Jon Kelly擔任共同製作,推出了《Never for Ever》專輯。仙氣依舊的她,加入許多合成器音效、電子鼓等不同的聲響,以及異國情調的樂器,更顯實驗性格,在歌詞上更力求文字深度,例如以從軍兒子母親立場所寫的」Army Dreamers」,對戰爭的控訴與生命的價值均極為發人深思。

1982年的《The Dreaming》,凱特.布希獨攬製作權,集結更為多樣化的樂風、大膽的聲音實驗、更搖滾的風格,更為官能性的音效、激蕩人心的聲響;但這種與之前優美空靈的作風大相逕庭的風格,卻引來兩極評價,有人覺得她根本就瘋了,但也有人對這樣的實驗大為讚賞;其實就創意而言,凱特.布希的確是走在時代前端──這也是她首張進入美國告示牌排行榜前200名的專輯,雖說滾石評鑑對這位來自大西洋彼岸、又身為女性的年輕歌手照慣例沒有什麼好評價,認為她只是靠著尖細嗓音賣弄美豔外表的一介女流,不過,她那尖銳、大膽、前衛的創意,還是就此傳播到全世界各地,並在後續世代中持續地開花結果。

凱特.布希

1985年的《Hounds of Love》,是凱特.布希在自己家附近設立的小型錄音室中,完全以自己的意思和步調完成的一張專輯,雖然保持了實驗性格,但她也兼顧了市場,四首主打單曲"Running Up that Hill"、"Cloudbusting"、"Hounds of Love"、 "The Big Sky"都是旋律流暢、易親近的歌曲;其中"Running Up that Hill"在英國單曲榜登上第三名,在專輯榜上更擊落瑪丹娜的《Like a Virgin》,登上冠軍寶座。同時,她與Peter Gabriel合唱的"Don't Give Up"也晉入英國排行榜前十名。

1989年,凱特.布希發行了《The Sensual World》(1989),這張專輯雖然仍有不少實驗性或注入神秘元素的成分,但她還是拾回早期講究空靈氛圍、優美旋律和悠揚歌喉的表現,注入流行與搖滾元素的同時,在歌曲上也更強調心靈層面、對女性感性的探索和兩性之間的擺蕩,推出後大受好評,在美國賣出超過五十萬張,是她在此最佳的成績;1993年的《The Red Shoes》更是集結Prince、Eric Clapton、Jeff Beck等樂壇巨星和多位各領域藝人,並請來保加利亞女聲三重唱Trio Bulgarka伴唱其中六首歌曲,創造出獨特的異國氛圍音聲,曲風更趨活潑而流行,也充分展現她那獨一無二的嗓音魅力,在美國榮登專輯榜有史以來的最佳成績28名。

凱特.布希

然而,此時的凱特.布希,卻面臨喪母之痛,從出道以來便一直合作的吉他手Alan Murphy也離開了她,這使她離開公眾目光達十多年之久,直到2005才以《Aerial》專輯付出。此時已為人母的她(兒子於1998年出生),嗓音也不復展現以往的高亢,但創作歌曲的才能絲毫未曾減少;整張專輯以雙CD形式,內容也分為兩個部分,分別以天空和海洋作為獨立的情景,有著各自的氣氛與心情,視野也更顯廣袤;對歌迷來說,歷經歲月沈澱,凱特.布希彷佛從仙女升級成了更高一級的女神,依然散發著耀眼神聖的光輝。

2011年,她推出將自己過往歌曲重製+精選的《Director's Cut》,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同年11月,專輯《50 Words for Snow》,雖說以往的高亢尖細已不復見,但她嗓音的悠揚婉轉依然令人動容,輕巧如精靈般的細語,訴說著愛與死、生命的旅程是多麼短暫又多麼漫長、在冰封的銀白世界中,雪花片片又是如何炙燃著人類靈魂最深處的火焰。整張專輯的調性紓緩而溫柔,低抑冷凝,卻絲毫沒有任何黯淡或闃黑之感,而是讓人感到拋棄塵囂的靜謐與和平;對應著凱特.布希的年齡與人生歷練,以及一路陪她走來、也步入中老年的歌迷,正是一份極度珍貴的美麗禮物。

凱特.布希

凱特.布希的歌詞,顯而易見地蘊含著濃厚的英國文學傳統,大量引用文學與歷史典故、同時也充滿自然主義中以自然景象對照人性的寫作方式,使得聆聽她的歌曲,除了欣賞她如仙女般的高亢嗓音,也能感受到一種超脫凡俗、天人合一的感受;除此之外,各種當代文學、詩歌、電影,也都是她汲取靈感的泉源,這些造就了她變化萬千的身姿、永遠走在時代尖端的前衛與創新性格、以及蘊含在深厚美學素養中所展現的美感。在1978年,搖滾樂仍是男性當道的時代,她以一個如貓女精靈般的存在,堅持自身的藝術創作,以音樂徵服了大西洋兩岸、影響力延續至今,也為搖滾樂注入了更多樣化的可能性,至今活力仍毫不衰退,稱凱特.布希為永遠的女神,確實也不為過。

相關焦點

  • 女神也需要休息,凱特王妃穿網紗上衣配綠裙,「阿姨風格」接地氣
    凱特王妃是世界知名的時尚偶像,其優雅高貴的形象已經成為英國王室的重要名片,很多人都羨慕凱特王妃的生活,不僅是錦衣玉食,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作為一個公共時尚偶像,事實並不簡單,你的言行已經在大眾面前公開,你的時尚也受到了很多人的監督,你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一件衣服和一個髮型都不能疏忽大意,相信這一點的話
  • 露天搖滾音樂表演,建築風格獨特的音樂廳,都在美國等你
    露天搖滾音樂表演,建築風格獨特的音樂廳,都在美國等你小編一直都知道在美國擁有很多奇特的景觀,也從眾多影視作品中看過很多人坐著由狗狗們拉著的雪橇,因此一直都對這裡充滿了嚮往,那麼,除了這些,這裡還有哪些奇特的景色呢?
  • 這幾部關於搖滾的日本電影不僅有音樂效果,還很有「笑果」
    音樂盛宴《波西米亞狂想曲》終於要在中國大陸的電影屏幕上「開唱」了。一部講搖滾樂隊的電影,音樂效果當然是重要的,但有這樣幾部日本電影,將搖滾加上了「笑果」,尤其是當重金屬搖滾遇上中二風格,這種反差萌更是笑料百出。下面就推薦這樣幾部日本搖滾喜劇電影。▲《早死早投胎之地獄搖滾篇》(TOO YOUNG TO DIE!
  • 龔爽《隱翅》演唱會曲動京城 民樂精靈變搖滾女神
    現場龔爽不僅演唱了《瀏陽河》等十餘首經典民歌,同時還首次為歌迷帶來《我要我們在一起》《斑馬斑馬》等曲風各異的歌曲,更獻上了搖滾金曲《Don’t Break My Heart》,完成了一次驚喜滿滿的演出,讓現場歌迷耳目一新,意猶未盡。
  • 香港有哪些經典的搖滾歌曲 香港好聽的搖滾音樂歌曲推薦
    那麼有哪些經典的搖滾曲目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10、石頭記(達明一派)  1985年,音樂鬼才劉以達與音樂怪才黃耀明組成了後來在樂壇如雷貫耳的達明一派。石頭記是達明一派第一張專輯的主打歌,由劉以達作曲,陳少琪等填詞。
  • 她是當之無愧的搖滾女王,無數歌手中最野的那一個!
    除了搖滾樂,她還在爵士、電子樂、日本歌謠等各種音樂風格裡來回切換。作為作曲家,吉他、鋼琴、鼓演奏更是手到擒來。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做不到。因此,越來越多人喜歡她,每個人都能在她的歌裡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不少歌星也是她的迷弟迷妹。華晨宇在節目裡說喜歡她,姚貝娜更在微博直呼大家為何對她視而不見!國外都這麼火了,日本更甚。
  • 時隔十年,這支影響了無數搖滾迷的樂隊終於要來中國了!
    要知道,對於無數喜愛朋克和搖滾樂的樂迷來說,Green Day在心中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包括《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e》《21 Guns》等等在內的作品,都早已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界限,被傳唱至今。
  • 搖滾編年史|New Wave in USA(美式新浪潮)1983-1989 尾聲
    需要強調注意的是,從82起,就已經有大量的新浪潮團的作品,已經很接近後世獨立搖滾的音樂審美了。美國的17 Pygmies、蘇格蘭的Orange Juice、Aztec Camera,英國The Lotus Eaters,The Cars最後一專,The Style Council部分作品。
  • 漲知識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總有一種搖滾風格讓你欲罷不能
    搖滾是流行音樂的一種形式,通常由顯著的人聲伴以吉他、鼓和貝斯演出,很多形態的搖滾樂也使用鍵盤樂器,如風琴、鋼琴、電子琴或合成器。其他樂器,比如薩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風琴或定音鼓有時也被應用在搖滾樂之中。此外,不太出名的曼陀鈴或錫塔琴等弦樂器也被使用過。搖滾樂經常有強勁的強拍,圍繞電吉他,空心電吉他,以及木吉他展開。
  • 搖滾先驅去世!他是MJ的偶像,披頭四也深受其影響
    專輯《Tutti-Frutti》賣出300萬張,撓耳的「嚎叫」和激烈的搖滾風格讓人們耳目一新,大家立刻記住了他的名字。《Tutti Frutti》之後被Mojo評選為《改變世界的100張唱片》中的第一名,並在2010年入選了國會圖書館的國家錄音檔案。
  • 10大經典搖滾音樂,著名搖滾歌曲盤點
    時至今日搖滾音樂不僅是一個樂種更是一種精神,搖滾歌曲總是能激活你的細胞振奮你的精神,他的強烈能讓你由內而外的感受到他的力量,從40年代末期到現在數不清的經典搖滾歌曲充斥著我們的生活,MAIGOO編輯為大家盤點了國內外10大經典搖滾音樂,中國搖滾歌曲和外國搖滾歌曲到底有什麼區別,又有哪些異曲同工
  • 耀樂團只做有獨特DNA的音樂 新專輯製作近尾聲
    「耀」敢於大聲說:我們不在乎它是什麼風格!我們只想讓更多人聽到它,喜歡它!-YAO  耀樂團自2011年率先發聲以來,用動感時尚的音樂徵服了大眾的耳朵,同時「只做好音樂,管他什麼定義」這個標新立異的音樂態度也讓他們備受年輕族群及白領人士的認同與喜愛。而2013年一開年,耀樂團就因其音樂風格在網絡上受到熱議,至此還引發了一場微博「風格界定」大戰。
  • 世界十大搖滾樂隊 林肯公園居然沒上榜
    搖滾樂隊一般是指一隻主要演唱搖滾樂的樂隊,滾石雜誌曾評選出全球百位最偉大的藝術家,一起看看全球十大著名搖滾樂隊有哪些?10.涅槃樂隊是一支美國的搖滾樂隊,在上世紀80年代末風靡西雅圖,在90年代風靡全球,至今仍有著無數的歌迷,已經售出唱片超過7500萬張,於2014年入駐搖滾名人堂,是世界十大搖滾樂隊之一。
  • 《波西米亞狂想曲》:搖滾的復刻與重現 蘊含音樂傳記電影的啟示
    弗雷迪迷失了,他的自我認知與傳統的生活環境產生了巨大衝突,最終是女神瑪麗挽救了他,重新找回了自我並回歸了樂隊。影片聚焦主人公先天性格與後天生長環境和社會價值觀之間的根源矛盾,並將搖滾精神蘊含其中,通過鏡頭聚焦矛盾的變化發展。動態衝突的背後,讓我感到,弗雷迪撼動人心搖滾精神的來源和其中所蘊含的內在動力。
  • [開幕式]經典電影音樂 英倫搖滾表演串燒
    《She Loves You》是他們上世紀60年代初最早期風格的作品,整首歌蘊涵了動感十足的搖滾節奏感和藍調曲式。,更重要的是他們將神話、神秘主義等風格融入他們的音樂。他們也是首支確定以專輯導向搖滾概念的樂隊,樂隊拒絕將專輯中流行的歌曲以單曲的形式發行。13:20 David Bowie《Starman》David Bowie(大衛-鮑維)是英國搖滾樂歷史中的變色龍、音樂風格遊走於民謠、迷幻、龐克、搖滾、電子樂之間,表達出超現實主義的色彩。
  • 搖滾老炮:今安在?(下)
    上一期,其實我們已經寫了中國搖滾初代名氣和影響力影響最大的幾個人的現狀,現在我們就接著上一期繼續汪峰在現在更多的人觀念中,汪峰更像一個娛樂明星而不再是搖滾歌手。甚至有些激進的人一度稱他為「叛徒」。他的衣食住行、家庭生活、營銷手段一直暴露在聚光燈下,所到之處都會有無數的話題,於是爭議也日漸增多,甚至引起了對他的音樂素養的懷疑。單飛之後,汪峰出了非常多傳唱度很廣的歌,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個,被無數當年搖滾樂迷的死忠們嘲諷。
  • 電子音樂達人掀《FreeJack》搖滾狂潮
    《自由捷客》(英文名FreeJack)是全球第一款以funky風格為主打的另類網遊。除了超讚的美術畫風外,其遊戲音樂也令人印象深刻。新潮的搖滾樂打擊感強烈,節奏自由奔放,充滿樂手演奏的現場感,聽後不禁使人熱血澎湃,仿佛沉浸在激情迸發的青春歲月才有的快感中,有點叛逆,有點桀驁不遜。
  • 傳奇搖滾樂團,知道6個恭喜你,殿堂級喜好者
    ,他們的成就是巨大的:不列顛帝國勳章、重金屬的先驅、14項葛萊美獎、入選搖滾名人堂、公告牌最傑出音樂人Hot 100第一名、公告牌最多冠軍單曲排行榜第一名作為全球偶像,披頭四的最高境界就是為崇拜者重塑世界觀,不僅塑造了搖滾圈的世界觀,他們還定義了後世主流搖滾樂的樣子以及搖滾明星的做派。
  • 如果有一天GAI變成了搖滾歌手,你也千萬別感到驚訝
    搖滾和HipHop雖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音樂風格,但其實還是非常關係密切的。有一句玩笑話想必大家也都聽說過,「每個rapper都有一個Rocker夢」。MGK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一個rapper現在已經快轉型成搖滾歌手了,一手電吉他玩的也是十分的秀。
  • 搖滾風格|都在臺上,先躁為敬!
    ——搖滾張揚登場!」現場炸裂!是搖滾樂的基本屬性搖滾樂比起其它音樂風格來說,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在某個音樂節現場,你全身的細胞可能會跟隨樂手、歌者一起沸騰起來,現場是樂隊的靈魂,也是搖滾樂的主場。去年《樂隊的夏天》到今年《我們的樂隊》,我們似乎對夏天又有了新的期待,「生命因你而火熱」,搖滾樂手們用音樂來詮釋生命存在的意義。樂隊的夏天不只有這一個夏天,因為他們擁有「青春不息,搖滾不死」的情懷,這,大概就是他們信仰的真正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