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實際發生支出,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列支,如何處理?

2021-01-12 昌堯財稅聯盟

【問題】

某企業2016年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列支成本,2017年6月稅務機關進行稽查。稽查期間,企業重新取得了符合規定的發票。稽查部門認為,先前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允許列支成本,接下來的問題是,稅務稽查機關應當如何處理,即如何補稅和處罰?

【祖德觀點】

一、關於補稅

1、有觀點認為,稅務機關認定企業先前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允許列支成本,不能稅前扣除於法無據。此觀點的依據是,按《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但該條並沒有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稅前扣除。也有觀點認為,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條規定「本章規定的收入、扣除的具體範圍、標準和資產的稅務處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但該條排斥了企業所得稅扣除適用《發票管理辦法》(理由是《發票管理辦法》為行政法規,而不是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最後得出結論,不能稅前扣除於法無據。

2、本人認為,《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對第二十條進行了很好的補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此條並沒有規定企業所得稅的計算依據是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因此在理解與運用具體法律條文時,應當進行體系理解。上述兩個條款同時有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可以適用,當與行政法規相牴觸時,應當優先適用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計算的基礎是會計利潤,即企業按照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進行財務核算的經營成果。《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那就不能作為財務核算的合法依據,該部分成本就無法進入會計利潤的計算過程,也不會進入企業所得稅計算過程。理所當然不得稅前扣除。該部分支出應當調整2016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補繳企業所得及滯稅納金。這樣作出補稅處理,於法有據。

二、關於處罰

該企業是否應予處罰?如何處罰,依據何在?這在實際工作中爭議較多。歸納起來有三種不同的處理意見,但本人不認同前兩種意見,對第三種意見需要做出進一步調查核實方可做出判斷。

意見一:按照偷稅處理。《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此種意見認為,該企業在帳簿上多列支出,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從該問題提出的原始語境可以看出,該企業這部分成本是實實在在發生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準予稅前扣除。只是取得的發票不符合規定,稅務稽查在認定2016年所得稅事項時,當年不得稅前扣除。當該企業取得符合規定的發票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2012]第15號)第六條的規定,可以追補扣除。當無法否定該企業支出發生的真實性時,認定該企業多列支出構成偷稅,實為不妥。因此,此案不能適用第六十三條進行處罰。

意見二:按徵管法六十四條處理。本人認為,該企業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列支成本,由於該部分成本是真實發生的,只是取得的發票不符合規定,不存在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問題。此案中也並沒有提及該企業是否存在不進行納稅申報的行為。因此,此案不能適用第六十四條進行處罰。

意見三:按照發票違章進行處罰。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列支成本的行為,到底適用《發票管理辦法》哪條哪款處罰?縱覽《發票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可能適用的有三條。《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第(六)項,「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六)以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的」。該條其他項目均適用發票開具方。第三十九條第(二)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私自印製、偽造、變造、非法取得或者廢止的發票而受讓、開具、存放、攜帶、郵寄、運輸的」。第四十一條:「違反發票管理法規,導致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未繳、少繳或者騙取稅款的,由稅務機關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未繳、少繳或者騙取的稅款1倍以下的罰款」。 此案中,該企業取得的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具體情況不明,不應輕易做出適用哪條進行處罰的判斷。如果能夠認定其取得的不符合規定的發票是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就可以適用第三十五條第(六)項。如果該企業「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私自印製、偽造、變造、非法取得或者廢止的發票而受讓」,就可以適用第三十九條第(二)項。如果其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導致「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未繳、少繳或者騙取稅款的」,就可以適用第四十一條。

轉 財稅法智庫

相關焦點

  • 會議費支出如何取得發票入帳
    1.企業自行組織會議,各項支出分別取得發票入帳  企業自行在企業內部或外部組織會議,通常會發生場地租金、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禮品等各項支出,此種情況下,企業需區分各項不同的業務,分別取得相應的票據入帳,如按租賃業服務、酒店服務、餐飲、交通費開具的地稅發票,按商品銷售開具的增值稅發票等等。
  • 成本費用跨年取得發票的財務、稅務處理分析
    跨年度取得發票入帳要不要做納稅調整?12月份發生的費用支出,由於發票郵寄和出差等特殊情況的存在,不能在12月31日結帳前取得並報銷入帳,這種現象在企業很普遍,這部分費用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和所得稅處理呢?  一、稅法對費用列支期間的要求跨越年度取得發票入帳,在稅收方面主要影響企業所得稅。
  • 企業自建食堂,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發票如何取得,帳務如何處理
    為了方便員工就餐,提高員工福利待遇,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自建食堂,但是食堂的發票如何取得,如何帳務處理等問題卻困擾著大家。今天財稅郡統一給大家回復一下。根據增值稅相關規定,單位或個體工商戶為員工提供服務屬於非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不屬於增值稅徵稅範圍,所以,企業自建食堂不以盈利為目的,不徵收增值稅;當然如果食堂以盈利為目的,就需要計徵增值稅。二、帳務處理1、 企業應該設立單獨的輔助帳來核算食堂的日常收支。
  • 【答疑】購買加油卡取得的預付卡銷售發票能否稅前扣除
    問:我公司在天津,購買加油卡時取得了加油站開具的預付卡銷售發票,請問能否憑預付卡銷售發票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費用? 答:《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稅徵收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號)第十二條規定,發售加油卡、加油憑證銷售成品油的納稅人(以下簡稱「預售單位」)在售賣加油卡、加油憑證時,應按預收帳款方法作相關帳務處理,不徵收增值稅。
  • 跨年發票要如何處理?這裡告訴你~
    但是發票是在2021年才收到的。跨年發票能不能報銷?一般情況下,2021年報銷列支2020年的費用原則上是不允許的,但是發票跨年報銷的問題又是每個企業客觀存在的,所以跨年發票是可以報銷的。但並不是任何一張發票拿過來就能夠無原則的報銷,發票入帳是有嚴格規定的,跨年發票從處理更是如此。跨年發票要如何處理?
  • 提醒|7月發票新規來臨!費用報銷不能只附一張發票!會計收到立即退回!
    7月起,新的增值稅發票政策、新版申報表正式實施!開發票必須按照新規執行,會計收到不符合規定的發票,要立即退還,否則損失還得由自己來承擔。收到不合規發票該如何處理?今天一併來看下。以下內容十分重要,請大家務必學習到位。//重要!
  •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新規五大亮點
    在理解和適用真實性原則時,「支出實際發生」應當如何理解,「實際發生」與權責發生制應當如何協調,這些都是在實踐中應當注意的問題,近年來,因為稅法理解及適用有誤而調增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補繳企業所得稅的案例屢見不鮮。
  • 公司日常支出稅前扣除不需發票和一定要發票的19種情況!
    老闆讓人事買了300元水果公司從路邊小攤販個人手裡買了300元水果,必須取得發票才可以稅前扣除嗎?若是不需要發票,會計上如何入帳?3、現金性福利支出好多企業逢年過節向職工發放過節費、福利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等,也不需要取得員工開具的發票。提醒:企業過節發放職工的現金性福利不需要發票。
  • 企業難題:有支出,卻收不到發票,企業所得稅稅負重,如何解決?
    隨著國家減稅政策的力度越來越大,2019年初新註冊的企業也是越來越多,身為企業的老闆,您知道有銷售收入但沒有成本費用發票, 企業所得稅該如何繳納嗎?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計繳方式選擇,目前只有2種。具體哪一種選擇更優,須看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
  • 公司支付給個人的勞務費支出,超過多少需要取得發票?
    發票,一直是企業財務工作中的痛點,關於支付給個人的勞務支出是否應取得發票?什麼情況下能不取得發票? 本文將通過對相關文件進行梳理,以企業所得稅的規定為起點,結合增值稅納稅實務,對與個人發生業務往來是否應取得發票進行分析並提供針對性建議。
  • 跨年發票應該如何處理?
    臨近歲末,很多財務人員就會很焦慮,2020年的發票,2021年還能處理不?跨年發票如何處理才不留隱患?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跨年報銷及發票"的相關問題。 想要明確跨年發票能不能報銷,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跨年發票!一、跨年發票是什麼?
  • 收到個人抬頭的發票如何處理?
    一、不得稅前扣除理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普通發票管理工作的通知 》( 國稅發〔2008〕80號 ) 第八條 第(二)款 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納稅人使用不符合規定發票特別是沒有填開付款方全稱的發票,不得允許納稅人用於稅前扣除、抵扣稅款、出口退稅和財務報銷。
  • 職工食堂買菜沒有發票可以這樣處理?但餐飲發票入帳不能任性,必須...
    企業列支入帳的福利費在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應按稅法規定的扣除比例工資總額的14%進行調整。借:貨幣資金     貸:食堂支出成本註:內部食堂收取員工就餐費用,不作食堂收入處理,而應直接衝減食堂成本費用。
  • 職工午餐補貼不同形式的涉稅處理
    一、企業設有內部食堂企業內部職工食堂如果屬於不需要辦理稅務登記的內設機構,僅為本企業員工提供餐飲服務,則屬於單位內部行為,企業支付給自辦職工食堂的經費補貼取得內部資金往來單據進行列支即可,食堂購買米麵、蔬菜等食堂食材支出時,應以「職工福利費」進行列支,對於是否以發票進行必要的稅前扣除憑證,需要分不同情形進行處理:
  • 注意,企業取得發票被認定為「失控發票」
    政策解析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Q化工廠取得的不符合規定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款,進行虛假納稅申報,造成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是偷稅,因此,除依法追繳少繳納的增值稅稅款3,044,275.46
  • 實務| 15種稅前扣除憑證特殊處理(出差補助、丟失發票等)
    企業購買預付卡取得「不徵稅發票」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對於企業購買、充值預付卡,應在業務實際發生時稅前扣除。按照購買或充值、發放和使用等不同情形進行以下稅務處理:在購買或充值環節,取得按規定開具的「不徵稅發票」,預付卡應作為企業的資產進行管理,購買或充值時發生的相關支出不得稅前扣除;在發放環節,憑相關內外部憑證,證明預付卡所有權已發生轉移的,根據使用用途進行歸類,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稅前扣除(如:發放給職工的可作為工資、福利費,用於交際應酬的作為業務招待費進行稅前扣除
  • 暫估存貨成本如何進行稅會處理?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當月貨物已驗)收入庫但未取得發票的情況。對已驗收入庫但未取得發票的貨物,如何進行稅會處理,今天我們以商品零售企業購入對外銷售的商品為例來說一說。二、稅務處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六條規定,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帳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彙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 費用報銷不能光附一張發票!會計務必檢查!已有企業被罰!
    重點看: 企業所得稅核實情況: 稅前列支不符合稅收規定的費用未按規定進行納稅調整,財務負責人已確認該筆費用為虛假的協議,稅收違法證據已經複印並經財務負責人籤字確認,因此認定該《會務費協議》為虛假的協議,該筆費用不符合稅法真實性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本次檢查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58,401.89(18,401.89+140,000.00)元。
  • 2020年發票新規來了!這些費用發票不能再報銷了!重點檢查7個方面...
    開發票必須按照新規執行,會計收到不符合規定的發票,要立即退還,否則損失還得由自己來承擔。收到不合規發票該如何處理?今天和小編一起來看下內容綱要。 一、重要!2020年發票新規來了! 二、注意!
  • 職工教育經費的列支標準及處理
    【例】某公司2008年實際發生工資數是350萬元,當年計提職工教育經費8.75萬元(350×2.5%),實際發生10萬元。有人認為,企業可以按工資總額350萬元的2.5%,也就是8.75萬元扣除。因為實際發生數10萬元超過了當年列支標準,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25萬元,超過部分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