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縣哈日布呼鎮:萬畝食葵喜獲豐收

2020-12-12 新華網新疆頻道

  進入八月,溫泉縣食葵陸續成熟開始收穫,一顆顆向日葵盤在驕陽的照耀下,金燦燦一片,格外喜人。

  8月2日,走進哈日布呼鎮新布呼村食葵地,向日葵花海已經沒有了一個多月前的絢爛,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收穫的繁忙景象。務工的村民正揮動著手中的鐮刀,熟練地割下食葵盤,插在枝幹上,等待風乾後機械脫粒收穫。

  周賢福是新布呼村食葵種植大戶,他家的食葵這幾天正在僱人的割盤晾曬。周賢福告訴筆者,食葵的效益好,去年嘗到了種植食葵的甜頭,今年他和合伙人又種植3300畝的食葵。他說:「今年葵花長勢挺好,預計畝產能達到300多公斤,現在就希望有幾個好天氣,爭取早日把食葵風乾顆粒歸倉。」

  對於今年的食葵收購價格,周賢福抱著觀望的態度,他準備等葵花籽全部收完、清揚後再找準時機銷售。

  種植食葵從播種、間苗、澆灌、削葵花頭再到脫粒葵花,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如今食葵豐收也讓當地居民也從中受益,他們以勞動力轉移的方式,紛紛加入到秋收食葵的隊伍中,哈日布呼鎮紅十月小區的居民羅慧英就是其中一個。她說:「現在每天到葵花地裡收割葵盤,一天可以賺到240~320元勞務費,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真好。」

  近年來,哈日布呼鎮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持續加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增加農牧民收入。

  據悉,哈日布呼鎮共有耕地面積11萬畝,種植有冬(春)小麥、玉米、青貯玉米、苜蓿、艾草、土豆、西葫蘆、打瓜、西瓜、食葵、油葵等作物,其中食葵種植佔全地區很大的比重,同時也成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牧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增長點和驅動力。

  哈日布呼鎮副鎮長叢永春說:「哈日布呼鎮共種植食葵4萬畝,佔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的36.5%,截至目前,已收穫食葵2500多畝。為保證食葵收穫平穩有序地進行,哈日布呼鎮在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積極發掘自身潛力,統計各村現有勞動力,建立勞動機制,通過勞務經紀人對接種植大戶,保障種植大戶用工需求,全力保障哈日布呼鎮食葵豐產豐收。」

相關焦點

  • 溫泉縣哈日布呼鎮接羔育幼工作順利結束
    溫泉縣哈日布呼鎮作為一個畜牧養殖大鎮,接羔繁殖成功率是畜牧養殖產業中的重中之重,對農牧民生產生活質量和養殖受益意義重大。為切實做好春季接羔育幼工作,確保提高仔畜成活率,溫泉縣哈日布呼鎮採取多項措施,紮實做好接羔育幼工作。一是做好技術指導,注重養殖管理。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春季牲畜疫病防治、母畜生產、幼畜保育知識的宣傳工作,提高牲畜生產力,確保幼畜成活率。
  • 溫泉縣哈日布呼鎮厄日格特村積極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政策宣傳工作
    溫泉縣哈日布呼鎮厄日格特村積極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政策宣傳工作 2020-07-02 04:2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溫泉縣:哈日布呼鎮強化紀檢監察信息員隊伍建設
    近日,哈日布呼鎮紀委書記、監察辦公室主任宮慶舉在2020年村級監察信息員工作總結會上說道。為進一步規範村(社區)級紀檢監察工作,加強監察信息員隊伍管理,夯實監督檢查工作基礎,哈日布呼鎮召開2020年監察信息員工作總結會議。
  • 哈日布呼鎮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黨旗映天山」主題黨日...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進一步凝聚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強大動力,7月1日,哈日布呼鎮黨委組織全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開展「黨旗映天山」主題黨日系列活動。
  • 博湖縣3000畝籽用葫蘆瓜喜獲豐收
    他高興地說,今年與內地一家公司籤訂了200畝籽用西葫蘆訂單,每公斤保底價14元,今年西葫蘆長勢非常好,個大且籽粒飽滿,預計畝產150公斤以上,每畝收入2100元左右。比起其他作物,種植西葫蘆投入少、產出高、管理簡單、勞動強度低、抗旱、抗病力強,每畝淨增收300元左右,且剝離後的葫蘆皮、瓜秧還可實現二次利用,出售給養殖戶餵牛、餵羊,效益比較可觀。
  • 新疆溫泉縣
    新疆博爾塔拉州溫泉縣     溫泉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博爾塔拉河上遊河谷地帶,天山西段北麓、準噶爾盆地西緣。坐標係為北緯44°58′、東經81°01′。
  • 溫泉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率100%
    我又給你帶了些降壓藥……」近日,溫泉縣哈日布呼鎮阿日夏特村村醫蔣廣新來到村民克·塔木斯仁家,為夫妻倆測量血壓,並指導他們健康用藥的方法。  克·塔木斯仁的就診變化得益於哈日布呼鎮紮實推進健康扶貧工作。近年來,哈日布呼鎮衛生院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全鎮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並優先為鞏固脫貧戶開展籤約服務,逐一建立和完善健康檔案。目前,哈日布呼鎮衛生院組建17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籤約服務率達100%。
  • 【新疆是個好地方 · 旅遊觀察】溫泉縣:以泉為媒 融合發展
    記者姚剛  「能為溫泉縣入選全域旅遊示範區出一份力,我很自豪!」1月1日,溫泉縣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總結表彰大會,溫泉縣計程車司機劉水清作為優秀個人受到表彰。田鳳介紹,縣城就是4A級博格達爾(聖泉)景區所在地,囊括了5.8萬畝溼地,8000多畝河谷林地,森林、草原、湖泊使整個縣城宛如一個生態公園。遊客在冬日的溫泉縣,賞霧凇、觀溼地、品冷水魚、聆聽蒙古族短調,欣賞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色。  每逢假日,體驗「農家樂」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扎勒木特鄉博格達爾村距離縣城10分鐘的車程,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讓這裡煥發了生機。
  • 博樂市試種3300畝免耕玉米喜獲豐收
    近日,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試種的3300畝免耕玉米喜獲豐收,這也標誌著經過11年的技術攻關,博樂市承擔的國家保護性耕作試驗示範推廣項目獲得成功,今後將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免耕玉米喜獲豐收「轟隆隆……」11月13日,在博樂市小營盤鎮當合爾特布拉格村,一臺大型玉米聯合收割機正在作業,看著金燦燦的玉米被「吞」進機器中,種植戶趙志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哈日布呼鎮遍訪貧困戶 幫扶暖人心
    為進一步打牢幫扶基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哈日布呼鎮貧困戶,實地察看民情了解民意,幫助解決突出問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落地落實。
  • 新疆溫泉縣:幸福路上有「親人」
    溫泉縣哈日布呼鎮滾祖呼村一處農家小院門前,一位皮膚略黑、手套上還粘著飼草料的男子熱情地向筆者打招呼。他叫賽力克·黑孜提。 在賽力克的帶領下,筆者走進了他家。只見院子乾淨整潔,物品擺放有序,處處都彰顯著家中主人的勤勞。 屋外天寒地凍,屋內暖意融融。賽力克的妻子阿熱孜古麗·阿不拉別克從廚房裡端出奶茶、糕點,還端上了她自製的酸奶。屋內的裝修還很新,夫妻倆入住僅半年。
  • 霑化60萬畝秋鹽喜獲豐收
    霑化60萬畝秋鹽喜獲豐收大眾日報記者 李劍橋2020-10-08 18:26:0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又到一年收鹽季。10月初,濱州市霑化區北部60萬畝鹽田進入秋鹽收穫期,預計今年霑化鹽區「秋扒」持續一個月。曬鹽工藝創新優化,原鹽色澤好,顆粒均勻,理化指標創歷年來最好水平,實現產量、質量雙突破。圖為霑化區濱化海源原鹽生產區開展機械化採鹽作業。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溫泉丨哈日布呼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為溫泉爭創...
    近日,哈日布呼鎮道路兩側儘是一半綠色一半黃色,一半夏天一半秋天的美景,不遠處,鎮、村幹部和居民正在清掃路邊死角的垃圾。清掃路邊的垃圾近年來,哈日布呼鎮依託綠水青山,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鎮黨委親自抓,村「兩委」分工負責,積極引導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全鎮上下營造出「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的良好氛圍。
  • 霍邱縣城西湖鄉萬畝蓮藕喜獲豐收
    霍邱縣城西湖鄉萬畝蓮藕喜獲豐收 2020-09-02 16:52:37   來源:六安新聞網
  • 納雍縣百興鎮1.5萬畝小麥喜獲豐收
    納雍縣百興鎮1.5萬畝小麥喜獲豐收 發布時間:2019-05-27 11:25:11      來源:畢節日報   近年來,納雍縣百興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中
  • 哈日布呼鎮屯格特村開展「愛心一元捐」募捐活動
    為更好地發揮婦聯組織在民生扶貧濟困中的作用,屯格特村婦聯積極響應哈日布呼鎮婦聯安排部署,動員本村六支力量、黨員、婦聯支委和村民代表,開展了「愛心一元捐」慈善募捐活動。活動採取了微掃碼的方式,自願參與原則,鼓勵大家紛紛獻出一份愛心,幫助困難中的婦女和兒童。
  • 哈日布呼鎮埃勒木圖村開展貧困戶感恩教育助力脫貧攻堅
    為進一步做好做細脫貧攻堅工作,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強和對黨的感恩意識,著力破除脫貧攻堅工作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等靠要」等思想,在全村樹立感恩黨和政府、勤勞致富的社會風尚,提高幫扶滿意度,哈日布呼鎮埃勒木圖村組織召開了以建檔立卡貧困戶感恩教育為主題的農牧民夜校活動。埃勒木圖村五支力量和貧困戶參加了此次夜校。
  • 懷仁:10萬畝有機綠豆喜獲豐收
    金秋時節,碩果纍纍,在廣袤的懷仁大地上,小雜糧綠豆喜獲豐收。今年,懷仁市繼續依託晉北小雜糧種植基地,持續推進綠豆高質高效(高產)創建項目,種植面積達到了10萬多畝,年產優質綠豆達1700萬餘斤,按銷售價格每斤5元計算,年產值可達0.85億元,實現了傳統作物向經濟作物的轉變。
  • 雲夢縣城關鎮萬畝花菜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陽春三月,雲夢縣城關鎮萬畝花菜種植基地喜獲豐收,日產10萬斤以上。花菜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是《時代》雜誌推薦的10大健康食品中第四名,人們稱讚它是「天賜的良藥」和「窮人的醫生」。這個基地形成了以白合村為中心,包括肖李、黃湖、大周、西王等5個村的規模化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