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恩碩
9月1日,當學生們紛紛湧入課堂時,一架飛機緩緩降落在雲南麗江機場。
刺眼的陽光從舷窗漫射進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飛行,終於到達目的地。走過廊橋時的第一感受便是「天空竟然如此接近」。拖著行李箱走到機場出口時,便能看到德國馬牌的黃色旗子正衝我晃動。
當地的藏族司機友好地接過行李,帶著我向停車場走去。很快,兩排整齊停放的路虎發現5出現在視野中,車身不但印上了鮮黃色的馬牌輪胎LOGO,車輪也配備了為此次行程精心選擇的馬牌輪胎。
尾廂關閉,藏族司機的一句「扎西德勒」,雲南之旅正式開始了。
AX6陪伴,漫步麗江
從麗江機場到酒店的路程是充滿新奇的,飛機在空中搖晃產生的倦意此刻已經煙消雲散,我坐在副駕與司機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他的普通話大多數只能靠猜。
與司機的「神」交流終於還是停了下來,這也讓我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身體感官之上。車行駛在平整的公路上,很穩很安靜,路上的坑窪產生的震動也總是能被柔軟地化解。其原因不光是車本身的優勢,也是刻印在胎壁上的「CrossContact AX6」。
作為專為越野路況打造的全地形輪胎,CrossContact AX6憑藉出色的越野牽引力、溼地制動性能及裡程表現,為愛好探索的消費者提供無所畏懼的駕乘體驗,同時也不忘兼顧安全性與舒適性,將駕駛者的徵服版圖從鋪裝公路拓寬到越野路面,以全路況性能成就每一程精彩。
在酒店愉快地用餐並休憩片刻之後,大部隊向麗江古城進發。車依舊在城市道路中穿梭著,小睡沒一會兒的我在古城門口被「拋下」,司機們開著車揚長而去。
古城的人流並沒有太過擁擠,走走停停地遊覽著這裡,時不時能聽到鮮花餅店鋪中傳來的叫賣聲。在到達「大水車」之後我被某個巷口所吸引,也終於迷失在了這座美麗的古城之中——預先設想好的遊覽路線被打亂。正好,隨心而行吧!
遠眺玉龍,貪玩「藍月」
關閉鬧鈴,開啟新的一天。上午是德國馬牌輪胎的交流會,馬牌總經理Dalibor介紹了馬牌輪胎目前力推的民用輪胎產品,其中分為:
100%公路
-ContiSportContact 5
-UltraContact UC6 SUV
80%公路+20%越野
-ContiCrossContact LX 2
-ContiCrossContact LX Sport
60%公路+40%越野
-CrossContact AX6
-ContiCrossContact AT
全路況輪胎UltraContact UC6 SUV和CrossContact AX6及將軍輪胎旗下的Grabber AT5和Grabber HT5裝配於旅途用車。
幸運的是,我所在4號車的搭載的是CrossContact AX6輪胎,除了具備很強的越野能力及制動性能,其安全性與舒適性也為之後從容徵服各種路況埋下伏筆。
隨後通過與廠商交流,我得知了一個既具希望、又替輪胎鳴冤的現況——輪胎品牌無論作為車輛出廠原配配件還是車後改裝市場選配商品,其受重視程度遠不及其它部件。消費者仍然需要時間去接觸、了解輪胎,這也是德國馬牌未來奮鬥的目標。
前往玉龍雪山的路途是平穩且靜謐的,以至於睜開惺忪睡眼時,直入雲霄的峰頂所帶來壯麗景色清晰且長久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張藝謀導演的作品《印象麗江》中,恢宏大氣、色調明豔的慣有風格十分應景;作為背景的,便是巍峨延綿的山與藏匿於厚重雲層中的峰。
《印象麗江》的演員全部由當地不同民族的人組成,共分為6個部分:《古道馬幫》、《對酒雪山》、《天上人間》、《打跳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儀式》。一個多小時後,節目伴隨著如同藏族司機一般實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落幕:「你們還會再來嗎?我在這裡等你們!」,既十分震撼,亦有些傷感。
好在些許低落的情緒被扶搖直上的纜車所衝散。沒過多久,我們已踏足山腳下的小平原。好像在雲南這個神奇的地方,大自然中的一切天然景觀都離我們很近,也都是那麼的氣勢磅礴。
從這個平原一路乘坐觀光車下山,巴士也換成了電動小車,駕駛它的阿姨在一條狹長的、勉強能錯車的石板路上飛馳。或許每位駕駛小車的阿姨都是這裡的老手,面對高坡,他們Z字形衝坡;面對下山的彎道,她們竟採用了「外內外」的走線方式。
在兩側原生植物的映襯和正在悠閒吃草的牛馬的夾道歡迎之下,不知過了多久,駛出一個U型彎之後眼前的畫面突然切換到了藍月谷——這裡的湖水像是加了濾鏡一般美麗。
遊覽過後,我們換回到了巴士,萌生留戀的是藍月谷的美景,滋生退意的是咕咕作響的胃。也就在貪玩與貪吃的矛盾中,巴士緩緩啟動,藍月谷的美景在後方越來越遠。
晚餐的時候,有兩個話題成為我們談論的熱點:其一是「究竟上來的是哪道菜」,其二是「如何能讓年輕人對輪胎引起重視」。兩個話題的難度旗鼓相當,前者通過側頭辨別英文描述得以解決,而後者則讓話題進入激烈的探討階段。
現實就是如此,大多數消費者很少會將關注點聚焦於輪胎,以至於多數情況下,原廠無論配備什麼品牌的輪胎,都會伴隨這輛車的一生。而在車後市場中,人們更傾向於對輪轂或者懸掛進行升級改造,經常被「忽視」的輪胎可謂「有苦說不出」,默默地承擔著一切。
在年輕人聚焦於汽車的運動感和設計感時,腳下那些黝黑的、默不作聲的輪胎並不被多數人所關注。若以傳統的手法去「教育」消費者,無異於在體育課與美術課表中強行加入了數學課。所以,德國馬牌只有「曲線救國」,以當今大火的線上營銷方式,搭配充滿時尚且具有故事性的宣傳手段走進年輕人的心。
從輪胎的角度來說,品牌對輪胎的重視絕對是一個好的開始,只不過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融入,去讓消費者慢慢理解和產生興趣。
海邊試駕,草原種草
到了第三天,或許是從同行者的一句問候開始,我的身體後知後覺地開始起了高原反應——「小夥子,你的適應能力很強,沒有高原反應啊。」
在這句話過後沒多久,我對氧氣罐的依賴超過了手機。
這一天,車隊攀升到了海拔3500米左右的香格裡拉。從高原反應的程度來看,我恰似從一名汽車編輯轉職成了戰地記者。
一路的輕微暈眩伴隨始終,直到抵達納帕海才找到了「良藥」醫治——治好我的,便是「可以開始試駕」的通知。看來,對駕駛的熱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治療身體罷工的良方啊。
不得不說駕駛與乘坐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馬牌輪胎的質感能夠通過身體、通過方向盤帶來的輕微回饋感受到,安靜與穩重是它一直擁有的性格,能鼓勵我跨過溝溝坎坎的不光是內心的探險精神,也是這四條輪胎無聲的轉動。
左二緊接右四,全油進砂石
到了第四天,我們都深知逐漸接近了本次旅途的尾聲,突然消失的高原反應好似身體在向我表達對這裡的不舍。
與昨天的短暫試駕不同的是,這一天我們要向吉迪牧場進發。當來到停車場看到早已系好安全帶坐在副駕等候的司機時,我們又興奮了。
蜿蜒曲折的山路、鋪裝路面、砂石路面、土路等多種路況在A點到B點的過程中拼接起來。老天似乎認為這還不夠詩意,所以沒過多久,小雨淅淅瀝瀝地降下。
雨過之後,瀝青路面變得溼滑,土路變成了泥路,沒有驚心動魄的尾部滑動與響胎,有的是愈發高漲的駕駛自信心。
終於,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也衝破了烏雲的轄區。檢查滿是泥濘的輪胎後發現,所有同行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均未出現滑動、失控,也並未出現漏氣、爆胎等狀況。
圍坐在蒸汽升騰的藏家火鍋前,我們有說有笑地分享著這次旅程的感觸,交流著馬牌輪胎的表現和感受,也以「相約北京車展」為暗號,約定下一次相見。
輪胎本身默默無聞,但每一次旅程都承擔著艱苦繁重卻又至關重要的任務。我們之所以能自信地駕駛和舒適地乘坐,都離不開優秀的輪胎產品和背後默默付出的輪胎品牌。
我還會再來,你們要等我
飛機開始加速衝刺、抬升、收起落架、衝入雲端。看著飛雲之下越來越小的地表,腦海中又回憶起當初《印象麗江》表演中那位納西族漢子瀟灑地喊著「朋友來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以及藏族漢子深深鞠躬後說出的「你們還會再來嗎?我在這裡等你們!」。
是的,我一定還會再來的,你們要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