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萬眾矚目」的《明星大偵探》於11月2日正式回歸。
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豆瓣評分人數穩步上升,評分不降反升。到第四季節目首播之後,評分超越前三季直奔9.3分,目前穩定在9.5分。
一檔以推理為主的綜藝,怎麼能讓這麼多人喜歡?「豆瓣9.5」這種神級綜藝拿到的評分,《明星大偵探》真的配嗎?
1
第一案的故事發生在一座無名島上。
五個不同身份的人受邀來到一座小島,當他們陸續到達島上的無名藝術館之後,發現網絡大V甄相帝「死」在藝術館裡。
第一個上島的張醫生(張若昀)把「甄」房間裡的空調,調到了50度,並拿走了遙控器。
隨後上島的白月光(白敬亭)固定了相機三腳架,讓「甄」無法移動。
劉傳單(劉昊然)收到指令要劃開「甄」房間所在的玻璃,放入蜘蛛。
何超(何炅)放置好炮筒作為暗箭的發射裝置。
鷗小編(王鷗)放出嗜糖的老鼠咬斷引線,啟動炮筒。
這些人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些人之間有什麼關係?「殺死」甄相帝的人到底是誰?
《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第一案《逃出無名島》由此展開。
簡單來說,《明星大偵探》是一檔明星進行推理破案遊戲的真人秀節目。
每期節目6位明星玩家,根據劇情扮演1位「偵探」和5位「嫌疑人」(包含1位藏在「嫌疑人」中的「真兇」),每位明星玩家拿到角色只能知道自己的身份背景以及與自己有關的案件信息,通過現場搜證、單獨詢問、集中討論等進行案件的探究與推理,找出真兇。
除了真兇,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個「小舉動」實際上是完成了整個「謀殺閉環」中的一環。
隨著線索不斷被找出,原本以為沒有任何交集的5人發現他們其實早就認識,並與「死者」甄相帝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
鷗小編是甄相帝的手下,最近發現甄相帝要讓自己為他的錯誤背鍋;何超的姐姐因為甄相帝的交通事故而死亡;白月光的女友因為甄相帝的文章遭到網絡暴力而自殺;張醫生的前女友甄女兒(甄相帝的女兒)因為知道父親的行為後自殺;劉傳單的哥哥在上一個與甄相帝有關的案件中「冤死」自殺。
甄相帝的「死亡」又牽扯出之前的案件,每個人在上島的時候看到之前案件中「死」過的人,島上的時間又似乎在倒著走……
每一個線索的出現將整個案件籠罩在一種驚悚又凝重的氛圍中,調動觀眾的「求知」心理,這也是《明星大偵探》的「迷人」之處,主打「邏輯燒腦」,在抽絲剝繭中探尋真相,既緊張,又刺激。
2
所以,讓《明星大偵探》一步步走向「神壇」是因為節目本身高質量的懸疑+燒腦?
不,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檔「有血有肉」的綜藝。
《明星大偵探》節目創意源自韓國綜藝節目《犯罪現場》,節目模式基礎設定一致,但隨著節目的發展,難得做到了絲毫不比原版差,甚至比原版更好。
推理,他們是認真的。
從劇本到道具,《明星大偵探》要讓每一次案件更「合理」。
實景搭建讓嘉賓更容易進入到案件情境當中;
點擊播放 GIF 1.6M
劇本創作借鑑懸疑電影,《恐怖童謠》從電影《致命ID》《無人生還》等電影獲得的靈感、《逃出無名島》融入《閃靈》的雙胞胎元素,致敬經典;
每個嘉賓只能看到自己的人物角色,節目要求嘉賓對自己的身份要特別清晰明了,用自己對人物的理解結合現場搜出的線索進行推理破案。
搞笑,他們也不是隨便的。
從先導片開始,就讓觀眾感受到熟悉的味道吐槽。
王鷗發現撒貝寧同一條褲子穿了四季;
撒貝寧吐槽節目組題目設置的太簡單,「偵心不改」也很「沒水準」;
三季節目下來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懸疑劇情推理中不乏有符合網友口味的搞笑因子,既有與現實的勾連又不乏腦洞大開的奇幻色彩。
雖然很多人說先導片看起來有點「弱」,第一案的前半部分也「囉嗦」,揭示「兇手」之後許多觀眾表示劇情存在一些bug,但好在後半部分開始劉傳單「自爆」反水也將第一期節目推向讓人「頭皮發麻」的高潮……
節目好看就好看在嘉賓在探案過程中頭腦風暴、站在不同角度對案件一點一點地進行推理的過程,最終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
另外,這一季節目推出新玩兒法——「互動微劇」,邀請線下的觀眾看微劇尋找線索共同破案。至此,《明星大偵探》不再是主MC推理與玩梗的狂歡,而是一檔既能吊起參與欲望,又提供參與機會的互動綜藝。
3
這種「血肉」還體現在《明星大偵探》的劇本立意——直指社會熱點、直戳痛點。
有關網絡暴力。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能發聲,這是技術賦予每個人的權利,但是,很多人在手握權利的時候並不能想到自己身上應該承擔的責任。
甄相帝故意擬造吸睛卻有失偏頗的標題,煽動讀者情緒;
綠巨頭在網絡上組織一批人用鍵盤伸張所謂的「正義」,引領網絡暴力。
有關獨立思考。
鷗小編拍到女孩墜樓、男孩在後面伸出手的照片,女孩是被男孩推下去的還是男孩伸出手沒拉住她?
事物的多面性也是這個節目想要藉機表達的觀點:每個人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以投票結果會有所不同;觀看者的視角與思維不同,觀眾對節目中的嘉賓也會有不同的評價。
網絡幾乎成了每個人每天都在接觸的東西,我們無時無刻都能看到那些所謂的「意見領袖」發表的觀點,但,他們的觀點一定是正確的嗎?
放棄思考只是跟隨「大神」的腳步去抨擊或者去讚揚,可能最後就會淪落為無腦的「噴子」,表達也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的開始大家都在譴責轎車司機,後來打撈出黑匣子知道原因後,很多人又批判之前的「鍵盤俠」,但是,之前的「口誅筆伐」對轎車司機及其家人已經產生了無法彌補的傷害……另一檔節目也曾討論有關「鍵盤俠」的議題,一句話是說:「可怕的是,譴責的人和批判的人可能是同一群人。」
這與撒貝寧在節目中的觀點如出一轍:「當人放棄了獨立思考和分析判斷的時候,實際上是很可怕的。」
這也是節目想要傳達的: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看這個世界,學會獨立思考,生而為人,願你我溫柔善良。
「好看」的綜藝大抵如此,用這個節目所有的風格、方式、條件等等,去帶來正確的價值觀引領:或者是對現實中種種問題的剖析、或者是倡導更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又或者是傳承發展特色文化……
「我們不去聽外界的聲音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聽任何的建議或者說是指責,先是自省,然後通過你自省你是沒有錯,不要在乎那些與你的生命沒有關係的人對你的任何評價,他們不需要對你的人生負責,而你要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這恰恰是節目的價值所在,它在無形之間用歡笑、遊戲等方式輸出了更多表象之外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比書本來得更加直接、透徹和形象。
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說,《明星大偵探》已經集燒腦推理、娛樂、社會立意於一體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它可能某些方面並沒有達到9.5分的「神級」水準,但第一期已經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