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隱秘的角落》,是在湛江拍的。劇情年代設定的關係,把湛江拍得破舊,據說湛江人民不太高興。下圖是我前兩年去時拍的,湛江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海邊城市。
劇中人普遍吃得不好,難怪看起來都苦哈哈的。你看這幾位的表情,感覺幾天沒吃飽了,可以為一碗蛋炒飯打起來。這部劇裡之所以沒幾個好人,主要原因就是吃得不好,要是都吃好喝好了,哪有心思做壞事!
編導對湛江美食缺乏了解,除了水井油條和豬雜粥,就沒看到什麼地方特色,請個湛江人做美食顧問很難麼?這一點不光湛江人民不高興,我作為一頭吃過湛江的外地客,也相當不高興。
▲湛江的網紅打卡地:水井油條
看看,過生日就吃這個,編導對湛江美食的想像力太有限了。錢鍾書說過,男人沒吃飽是要發脾氣的;這部劇告訴我們,男孩過生日沒吃好,後果更可怕。
到湛江該吃什麼?必須馬上來只雞!
湛江雞皮黃、肉緊、入口香。上雞時,會把雞雜擺在餐盤裡,別處少見。
湛江雞號稱廣東省「三大名雞」之首(東莞的不參加評比),之所以這麼厲害,是因為這些雞,都是閹過的……閹過的大公雞心無旁騖、安心長肉,不再想念遠在東莞的表妹,所以品質最佳,皮下油脂豐厚,吃口肥香。為了人類的口福,湛江雞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感謝!
湛江雞蘸料的靈魂是本地沙姜,沙姜不像生薑那麼辛辣,但香氣濃鬱,讓白切雞吃起來更鮮香。
▲沙姜和雞的搭配也是煲的一鍋好湯
湛江雞的全身都是寶,這是沙姜炒雞腎,這得多少只雞雞的腎啊,想想就腰疼。但在劇烈香氣的吸引下,忍不住一筷接一筷。廣東人自古以來致力於飲食的滋陰壯陽,這道菜應該就是其中的典範了。
不光把雞的全身吃個遍,連蘸料湯汁也不能浪費。雞油撈飯,淋上沙姜蘸料,本來不想吃飯的人,也會迅速吞下這一碗。
吃了那麼多年的湛江蠔,終於來到產地。各地都有標明湛江蠔的燒烤攤,這次終於來到產地,碼頭邊的地上都是蠔殼。
此地是入海口,水中浮遊生物眾多,是蠔重要的食物來源,所以湛江盛產生蠔。
蠔並不是海裡自己長出來的,一排排浮在江面上的蠔筏需要大量人工去打理,從育苗到分揀,都是辛苦活。
湛江蠔個頭大、肉質嫩,但由於當地水溫偏高、水中成分複雜,並不建議大家像吃海洋蠔那樣生吃,通常都是烤了吃。
挖出蠔肉在滾燙的雨花石上烤熟有美妙新感受,所謂「興會不可無詩酒,盛筵當須有肥蠔」。
鮮蠔的吃法很多,以前的湛江人愛用生蠔煲湯,現在除了烤之外,也可以快速白灼後蘸料吃,入口滑爽,鮮。
到了湛江,必須有勇氣品嘗沙蟲之妙。
粵西地區盛產沙蟲,湛江人覺得這是尋常的美味,而在我們外鄉人看來未免太驚悚,第一次吃的話建議點油炸沙蟲,像薯條一樣香脆,蘸椒鹽吃。倒是沒見過有人蘸番茄醬,也許下次可以試一試。
本地人喜愛沙蟲湯,沸水中投入沙蟲,簡直像投奔怒海一樣,不忍多看。高級酒樓裡的沙蟲湯就清雅很多,用海貝煮出底湯,沙蟲內打入蝦泥固定成形,湯清爽,沙蟲脆嫩。蒜蓉蒸沙蟲也是可以,畫面比較像「亂砍前男友」。
只有對沙蟲品質有百分百的自信才可以做沙蟲刺身,現殺現剖,像吃魚生一樣蘸醬油和芥末吃,這種鮮甜和爽脆,只有湛江的沙蟲才有。
除了雞、蠔、沙蟲這三寶,湛江還有很多值得大吃的美味。當地的貝類都很美妙。
本地吃螺以白灼為多,用炭爐瓦片烤也是一大特色。
湛江的夜色美,湛江人的夜宵就更美。除了烤生蠔和烤螺,還有其他各種烤物,比如大蝦。
紅土烤奄仔蟹也是本地人的熱愛。
黃油蟹是季節之選。《隱秘的角落》裡那些孩子,如果晚上有螃蟹吃,哪有手空出來打架?
吃遍海鮮之後,別忘了嘗一下當地特有的點心:籺(aei)。湛江人,能一眼認得這個字。
▲兩片葉子做的籺叫做「天蓋地地蓋天」
所以說,千萬不要忽視日常美食,多在乎在乎和家人的相處和一日三餐,食物的香氣下,哪裡還有隱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