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發出強硬報復預警 西媒談中英關係是否已開始加速變質

2021-01-09 環球觀

中英兩國因「港版國安法」爭執升級,在英國7月20日宣布「立即、無限期」暫停與香港之間引渡條約後,中國駐英國使館立即進行強硬回應。

北京強硬警告

英國外相拉布(Dominic Raab)宣布上述決定時批評北京最近通過的「港版國安法」,「嚴重違背」了中國的國際義務,強調「英國和全世界都在看」。

隨後,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7月20日回應稱,英方不顧中方嚴正立場和一再交涉,變本加厲,一錯再錯,再次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中國內政,企圖幹擾「港版國安法」實施,破壞香港繁榮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警告,對於幹涉中國內政的行徑,中方必將做出堅決回擊。敦促英方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必將自食其果。

中英關係緊張

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21日指出,中英關係近來緊張關係不斷加劇,英國此舉或進一步加劇中英緊張關係。

BBC外交記者羅賓斯(James Robbins)認為, 暫停而不是完全終止引渡條約很正常,外交上給了北京後退的餘地,雖然北京不大可能做出任何退讓。中國已經發出過警告,在中國電信企業華為和香港問題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對英國的信任和好感可能會受到打擊。

「中英關係恐變質」,德國之聲7月20日稱,英國宣布禁用華為5G設備後,中英兩國再因新疆與香港議題展開新一輪的交鋒。英國外相拉布批評中國,並稱將制裁中國,而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則警告,北京會堅決做出回應。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英國不希望向中國發起貿易戰,也不會推動地區局勢升溫。英國方面也與華為進行私下溝通,暗示排除華為的決定是基於地緣政治考慮,仍有迴旋餘地。

相關焦點

  • 印媒稱中國公布藏南6地名是「報復」 中方回應
    有印媒懷疑,中國此次命名是對達賴4月竄訪藏南的「報復」。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9日表示,公開發布6個地名是中國地名管理部門根據國家《地名管理條例》以及中國國務院有關地名管理規定,行使合法權利的正當舉措。 據民政部網站4月14日消息,日前,民政部根據國務院地名管理的有關規定,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對我國藏南地區部分地名進行了標準化處理。
  • 中方在報復?華為遭封殺後,或退出英國1732億重量項目,英媒怒了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2020年疫情形勢十分嚴峻,迅速席捲全球,各國已出臺相應限制措施,這也導致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中方企業決定撤資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協議籤訂於2016年9月,中國廣核集團以520億人民幣拿下了該項目。這也是中方首次進入西方國家核電市場,該項目是中方企業中重點項目,對中方核電研究和國際市場交流有著積極意義。
  • 英超看不了了,真的與中英關係「變緊張」有關?
    針對此次解約風波,媒體給出了不同解讀,甚至有英媒暗示這與中英關係的緊張氛圍有關。 然而,總的來看,此次PPTV與英超的解約更像商業爭端,與疫情衝擊有關,而無明顯理由相信這次風波牽涉到中英兩國關係。 商業行為被賦予政治解讀 由英超引發的關於兩國關係的猜測已不是第一次。
  • 印媒:印度獨立日向中方發出邀請 尚未收到答覆
    印媒稱,印軍已經給中方發了邀請,但今年8月1日,他們並沒有像往年一樣收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起來過建軍節」的邀請。對上述說法,《環球時報》記者尚未從中國國防部獲得證實。不過隨著印軍越界事件的持續,印度輿論的敏感和不安是顯而易見的。「洞朗對峙,印度軍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會晤並沒有舉行」。
  • 4天開「四槍」,美媒直言「瘋狂72天」已經開始,中方立場堅定
    實際上在媒體爆料之前,美國已經開始行動,4天開「四槍」,瘋狂程度令人髮指。美國不僅對中國企業進行針對性制裁,還對中國內政橫加幹預,在涉港、涉臺問題上觸碰中國底線。美媒直言「瘋狂72天」已經開始。對此中方立場堅定,絕不讓步!
  • 莫迪發表紀念21年前對巴作戰取勝「強硬講話」,印媒又挑事:是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卡吉爾日,總理對巴基斯坦的強硬言論是對中國的暗示嗎?」當地時間7月26日,印度紀念與巴基斯坦間1999年卡吉爾戰爭勝利21周年的日子,印度總理莫迪發表講話,其中不乏對巴基斯坦的強硬言論,儘管莫迪在講話中並未提及中國,但當天《印度時報》卻使用了這個頗具挑事意味的標題,稱莫迪回憶起21年前印度在冰山上對巴基斯坦取得的勝利,傳遞出的信息卻似乎也在針對中國。
  • 中印第輪軍長級會談結束,班公湖成問題癥結,印媒:中方立場強硬
    中印第五輪軍長級會談結束,班公湖成焦點 根據印度方面的消息,中印兩軍之間的第五輪軍長級會談於8月2日在中印實際控制線的中方一側進行 印媒:中方態度強硬,印度是在背信棄義 此前在5月份的時候,中印爆發邊境衝突的時候
  • 劉曉明:中英「黃金時代」能否繼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方
    我們已多次敦促英方認清香港已回歸中國的現實,立即糾正錯誤,停止以任何方式幹涉香港事務。中方將考慮不承認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環球時報:英國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對中方(包括香港)會產生什麼影響?是否會影響對外逃人員的追緝?
  • 莫迪強硬警告巴基斯坦,話是說給中國聽的?
    印媒又挑事「卡吉爾日,總理對巴基斯坦的強硬言論是對中國的暗示嗎?」《印度時報》報導:卡吉爾日,總理對巴基斯坦的強硬言論是對中國的暗示嗎?綜合《印度時報》、印媒Theprint報導,莫迪當天在講話中回憶當年的這場戰爭時提到,巴基斯坦當年在背後中傷印度,其試圖偷偷地攫取(印度)土地,並在印度試圖改善兩國關係的時候轉移人們對其內部事務的注意力。莫迪(資料圖)莫迪說,「朋友們,印度永遠不能忘記這場戰爭發生時的背景。
  • 看到中國接連發出的警告,澳大利亞默默算了筆帳……
    而更為複雜的背景是: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和社會上某些人針對中國小動作不斷,對中澳兩國關係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僅僅幾天前,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赴澳旅遊安全提醒,緊接著教育部又發布了留學預警,面對中方有關部門接連發出的警告,澳媒在緊張之餘默默算起了帳……
  • 英國外交部約見中國大使詳情披露 中方態度強硬
    確實在阿克毛的案件問題上,中英雙方進行了一場比較激烈的交鋒。在28日的下午,傅瑩大使剛剛回到倫敦,英國的外交部就緊急約見傅大使。當天晚上英國外交部主管中國事務的外交國務大臣劉易斯,會見了傅瑩大使。對方提出希望在最後的時刻,能夠考慮到阿克毛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希望中方寬大處理。
  • 文化和旅遊部發出警告,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
    其實文旅部之前也發出過類似的警告,但是一般措辭都不嚴厲,都是勸人們「謹慎前往」。但是這次的通告,基本上就是告訴人們不要再去澳大利亞了。不過中澳雙方在近期的關係,一直都是比較的緊張。因為近期中方針對澳大利亞的牛肉,還有小麥都進行了懲罰措施。理由就是因為澳方在雙邊貿易中,使用了不正規的手段。但是澳方不少媒體都認為,這是中方的報復行為。
  • 受疫情影響,中國延長對印度產品清關時間,印媒:報復行動已開始
    據印媒報導,7月23日,印度水產品出口發展局表示,受疫情影響,在過去的15天裡,有成千上萬的印度海鮮容器滯被留在中國海關。據了解,通常貨物的清關檢查時間只需3天,而印度的這批海鮮清關時間最久達10天。對此印媒推測,中國正在進行反制,報複印度國內發起的抵制中國商品運動。
  • 中方連續對澳大利亞,發布旅遊、留學提醒與預警!
    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6月9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赴澳大利亞留學生!預警內容簡單明確,提醒赴澳留學生謹慎選擇,是否赴澳或返澳學習。原因有二,一是全球疫情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抑制,二是澳洲在疫情期間,發生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
  • 中方是否運用經濟手段處理同加、澳等國關係?駐加拿大大使:中國...
    原因在於,去年6月中方發現加輸華肉產品衛生證書籤發系統存在明顯漏洞,加方對此也予以確認。中方因此暫停進口。後來,加方提出了整改行動計劃,中方評估之後認為,加方整改行動基本符合保證安全的要求,同意恢復加對華肉類出口。今年前10個月,加對華豬肉出口呈現強勁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227%,中國已成為加豬肉第一大出口市場。加油菜籽對華出口也面臨類似情況。中方在進口的加油菜籽中多次截獲多種檢疫性有害生物。
  • 蓬佩奧回應中國黨員旅行禁令 西媒:貿易戰後最具挑釁性行動
    西媒評論稱,禁令將是自2018年貿易戰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最具挑釁性的行動,這將進一步加劇中美緊張關係。美國《紐約時報》7月15日首先報導稱,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在考慮全面禁止中國黨員及其家人赴美旅行,仍在起草階段的總統公告還可能授權美國政府撤銷已在美國的中國黨員及其家屬的籤證,從而將他們驅逐出境。
  • 滬倫通因中英政治關係緊張被叫停?外交部回應
    這一良好傳統充分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非關係的高度重視,是中非友好歷久彌堅的有力證明。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也是落實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重要一年。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非期間,將秉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同非方深入溝通對接,推動落實習近平主席同非方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和論壇北京峰會成果,推進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弘揚中非傳統友誼,推動雙邊和中非關係實現新的發展。  問:據報導,朝方稱,在美方取消對朝敵視政策前,朝鮮將繼續推進戰略武器開發。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從A到Z 這26個關鍵詞將載入中英關係史冊
    雙方期待習主席此訪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中英關係正呈現持續上升勢頭,面臨新的重要發展機遇。雙邊關係有哪些亮點將載入史冊?從英文字母A到Z,本網梳理出26個關鍵詞。21日,習近平主席與卡梅倫首相舉行會談,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 英媒稱在華韓企「如坐針氈」但難以反擊
    報導稱,韓國執政黨表示,政府將積極考慮就「不公平的報復行為」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不過現任與前任韓國政府官員表示,這些被認為是「報復行為」的做法很微妙,WTO很難對此做出懲處。  報導稱,目前幾乎無證據顯示中國有違反WTO的規定。韓國若向WTO申訴,只會惡化兩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