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深化兩地區域合作
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淮南市黨政代表團赴上海市閔行區考察學習
沈強張孝成率隊
倪耀明陳宇劍龐峻王觀寶陪同
12月10日至11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沈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孝成率淮南市黨政代表團赴上海市閔行區考察學習,舉行兩地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深化區域合作,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淮南市領導汪謙慎、馬文革、胡東輝,市政府秘書長夏智明參加考察學習活動。
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龐峻,區委副書記、區委組織部部長王觀寶,副區長朱效潔等陪同考察或出席座談會。
10日下午,沈強、張孝成一行首先考察了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對中心集約共享理念給予高度評價。沈強指出,醫療衛生事業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要認真學習經驗,推動淮南醫療水平不斷進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隨後,沈強、張孝成一行參觀了上海航天雙創展示交流中心、軍民融合展廳,了解推進科技創新、軍民融合發展情況。沈強強調,要堅持創新引領,推進科創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加快形成軍民融合、軍民通用型產業集群發展的產業布局。11日上午,沈強、張孝成一行考察了七寶鎮華林社區鄰裡中心、七寶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了解創新社區治理情況。沈強強調,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社會治理的基礎。要學習借鑑閔行區先進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加快建設鄰裡中心,引導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
座談會上,張孝成、陳宇劍分別介紹了淮南市市情、閔行區區情,並分別代表淮南市、閔行區籤署兩地合作框架協議;市黨政代表團還觀看了閔行區情宣傳片。
沈強在講話時首先代表市四大班子對閔行區長期以來對淮南市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通過實地考察,我們深深感受到閔行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創新思維強、服務意識優、城市品質美,震撼很大、觸動很深、收穫很多,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看到了差距、取到了真經,這既是一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尋求發展合作之旅,也是一次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謀劃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思想提升之旅。
沈強強調,閔行區和淮南市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共同成員,人緣相親、文化相通,交流合作源遠流長,面向未來有廣闊的合作領域和空間。衷心希望兩地以這次結為友好城市為契機,建立合作交流對接機制,在文旅、經貿、產業、科技、城市建設、黨建、人才隊伍培養等領域進一步強化交流合作,在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共享新機遇,共譜新篇章。熱誠歡迎閔行區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多到淮南走一走、看一看,領略淮南風土,感受淮南魅力,體驗淮南熱情,共商區域協同發展大計,實現發展共贏。
倪耀明在講話時指出,淮南市、閔行區正式籤署兩地合作框架協議,正式開啟了兩地加強區域合作的新開端,這是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有力行動。淮南市與閔行區兩地人緣相親、地緣相近,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要按照黨中央關於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部署要求,積極推進合作交流,努力把區域合作做深做實,確保取得實效。兩地要建立長效的區域合作交流機制,在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產業發展、促進創新創業、加強區域平臺建設等多領域加強合作;要推動合作發展,加強資源共享,加強在文化、旅遊、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要加強交流互通,不斷加強兩地政府與部分之間的銜接與協作,努力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不斷增添合作發展新動力,用實際行動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張孝成在講話時指出,淮南市是國家新型能源基地、華東工業糧倉、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1952年設為省轄市,1984年被批准為第一批全國「較大的市」,有著「楚風漢韻、能源之都」之稱,是一座歷史文化之城、新型能源之城、山水生態之城、宜居宜業之城。淮南市、閔行區締結友好市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此次實地考察,既是學習取經,更是尋求合作,我們感受到了閔行區作為繁榮之城、品質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的風採,是淮南學習的標杆和榜樣。我們將以此次籤約為新的起點,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更加積極主動抓溝通、抓對接、抓融入,盡最大努力推動合作框架協議具體化、項目化,主動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著力打造區域合作的樣板。
陳宇劍在講話時指出,閔行區是國家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是上海的對外門戶、工業搖籃、經濟大區、科創基地,是一座科技之城、人文之城、綠色之城,是上海市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榮獲「全國文明城區」「國家環保模範城區」「國家園林城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希望雙方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堅持各揚所長,深化務實合作,合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合作共贏。
來源:淮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慶磊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沈強張孝成率淮南黨政代表團赴上海閔行考察學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