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戴嶽
你有多久沒吃海底撈了?
「我今晚要點個海底撈外賣吃,然後直播給我北京的朋友看。」聽聞12日海底撈在15個城市的85家門店將恢復營業提供堂食後,在濟南居住的陳時超拿起手機搜尋起外賣,「雖然濟南沒有在15個城市之中,但外賣是可以的,我朋友在北京居住的區域目前還不能點海底撈外賣。」
從1月26日宣布暫停中國內地所有門店至今,海底撈已經挺過了整整40餘天。2月15日,海底撈宣布中國內地部分門店的外送服務將逐步恢復營業。3月12日,海底撈15個城市85家門店恢復營業提供堂食。北京、上海部分門店將於3月15日、16日開始營業,其它城市門店也將陸續開始營業。
不少海底撈粉絲為此歡呼雀躍。但你以為海底撈真的只是一家火鍋店嗎?他背後的金融圈子,你想像不到。
承受巨大壓力
山東財經報導了解到,其首批恢復營業的門店,主要位於二三線城市,北上廣深地區門店均不在恢復名單內。其中杭州、南京、成都、青島均有10家以上門店營業,佔首批恢復營業門店的65.9%。
恢復營業的門店內的致顧客書 (攝/張欽)
不得不說,餐飲是受疫情影響最直接的行業。中烹協調研數據顯示,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
海底撈已40多天沒有開門營業了,海底撈也承受著餐廳堂食的主營收入流失,可以預見其成本壓力不可小覷。
據中信建投此前發布的研報,其判斷疫情估計為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帶來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為5.8億元。對海底撈的現金流影響較大的是人員成本。山東財經報導了解到,海底撈的薪酬是遠超同行的,2018年海底撈員工成本佔總收入的比重是29.6%,人均員工成本7.26萬元。中信建投預計海底撈停業狀態下單月開支約3億元。
一直不差錢的餐飲巨頭也撐不住了。
2月末,海底撈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獲得信貸資金21億元。山東財經報導了解到,這次合作是後者主動接觸的,雙方自2月12號開始商談貸款相關事宜。2月19日,第一筆8.1億元放款資金已到帳。之後,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將按照其實際需求發放剩餘資金。
在海底撈粉絲們為吃不上海底撈著急時,海底撈為「生存」,也採取了大多數餐飲企業都採用的自救辦法——外送和生鮮團購,此外還賣起了加熱即食的半成品飯菜。
從四川火鍋老闆到新加坡首富
疫情這段時間,海底撈一直很安靜,在許多餐飲老闆面向媒體坦陳現金流壓力之時,張勇沒有接受任何公開採訪,一直保持沉默。
張勇
不過,據《彭博》3月5日報導,張勇的太太舒萍於2019年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據新加坡媒體報導,兩人於2016年斥資2700萬新加坡元(約人民幣1.35億元)購買位於GALLOP ROAD的優質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總面積約1476平方米,地理位置臨近新加坡植物園。而舒萍的個人淨資產據估計達77億美元左右。
每家公司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張勇和舒萍
1994年,張勇和施永宏兩對夫妻共同出資8000元,在簡陽開了個小火鍋店。這8000元裡,張勇一分錢沒出,佔據25%的股份,但沒人不滿,也無人異議。之後,張勇不斷大權獨攬,他提出自己要當總經理,獨擋一面。2004年,張勇陸續將自己的妻子、施永宏的妻子勸出管理團隊,讓施永宏也不再是核心。
施永宏和張勇
這段恩怨情仇到底如何,我們暫時按下不表。但退出海底撈後,施永宏反而為海底撈發揮出額外的作用。2017年,施永宏開始擔任靠給海底撈提供底料快速成長起來的頤海國際的董事長。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張勇夫婦共同持有海底撈股份將近70%,國籍也變成了新加坡。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全球富豪榜上,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以1120億元人民幣財富全球排名82位。在福布斯亞洲發布了《新加坡50大富豪榜(2019)》中,張勇、舒萍夫婦更是榮升新加坡首富。
隨著這對土生土長在四川的夫婦加入新加坡籍,張勇夫婦通過「移民+離岸信託」將約千億市值的海底撈股票全流入新加坡。有媒體稱,無論感性上如何評價張勇夫婦這一移民、設置離岸信託、上市的操作,在財富管理專業人士看來,這一操作在財富傳承的角度堪稱完美案例。
具體來看,張勇夫婦的千億信託一分為二,一部分為張勇的家族信託Apple Trust,持有海底撈47.84%的股份;另一部分為舒萍的家族信託Rose Trust,持有海底撈14.85%的股份,兩個信託的受益人都是張勇和舒萍。產品類型上看,兩個信託都是全權信託,都設在BVI管轄區,兩個信託又分別通過兩個BVI公司——ZY NP Ltd.和SP NP Ltd.,最終分別持有海底撈的股票。
簡單說,將千億資產一分為二,夫婦分別單獨設立獨立信託,可以隔離夫婦關係變動引起的公司股價波動風險。並且新加坡對海外收入免稅,因此又避免了中國新個稅反避稅實施後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
我們說回舒萍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的事。山東財經報導了解到,在新版本中13X條款中,申請單一家族辦公室的門檻已大大降低。管理資產門檻從之前2億元新幣,降低為只要5000萬元新幣。而只要你在新加坡當地成立一個單一家族辦公室,就可以讓3位家族成員在新加坡當地工作,經過2至3年時間,即可申請在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權。
這就意味著,讓後代進入家族辦公室工作,不僅可享有移民的便利,更能讓他們儘快掌握財富管理的觀念,使家族資產順利傳承。在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在指定投資的特定收益可以享有所得稅豁免優惠。這些指定投資包含的商品或工具基本上已是絕大多數家族辦公室所管理的投資標的,包括公司股票、債券、期貨、海外不動產等約十大類的商品,特定收益則是泛指交易或贖回金融產品的資本利得,這些在13X條款的規範下,統統可以免稅。
跨界量化投資
在一份名為《2019年中國家族財富與家族辦公室調研報告》的材料中,在對中國76名家族成員、家族辦公室高級主管和家族財富主管進行調研後發現,私募股權投資比公開市場更受歡迎。「報告表明,私募股權是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直接投資回報率為19%,基金投資回報率為15%」。
恐怕舒萍的家族辦公室也會如此吧。
這就不得不提到上海海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海底撈旗下老牌投資平臺,成立於2012年,此前已經投資了不少私募基金,比如頭部VC紅杉資本、馬雲旗下的雲鋒基金、PE巨頭鼎暉投資、景林資產旗下股權投資機構景林投資等。
除了出資布局私募股權機構,上海海悅投資還投資了安徽訊飛至悅科技有限公司,並持有其41.3%的股份。安徽訊飛至悅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訊飛智元是科大訊飛的全資子公司。
而且,2016年12月,上海海悅投資還同用友集團共同成立了紅火臺餐飲雲服務公司,通過雲化、智能化、集團一體化與全產業鏈化,更好連接餐飲產業鏈的上中下遊。目前其合作的餐飲企業超過10萬家,其中包括廣州酒家、翠華餐廳、九毛九、藍蛙、外婆家、西貝莜麵村等餐企。
你以為就這些?等等!山東財經報導發現,上海海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還直接控股海悅量化投資。就在不久前,應屆生求職網一則來自清華大學的實習生招聘信息顯示,海悅投資正在招聘策略研究員實習生。
儘管目前,關於海悅量化投資的公開信息很少。但山東財經報導通過天眼查發現,海悅量化投資的全稱為北京海悅量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5月9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苟軼群。從股權穿透鏈來看,海悅量化投資的最終受益人是張勇,他持有該公司47.85%的股權。
量化投資,是指通過數量化方式及電腦程式化發出買賣指令,以獲取穩定收益為目的的交易方式。目前,量化投資技術幾乎覆蓋了投資的全過程,包括量化選股、量化擇時、股指期貨套利、商品期貨套利、統計套利、算法交易,資產配置,風險控制等。資料顯示,量化投資在海外已有30多年發展歷史,其投資業績相對穩定,市場規模和份額不斷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近些年,量化投資在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才開始逐漸顯現。
說到這兒,你還認為海底撈只是一家火鍋店嗎?
版權 | 山東財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