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解 | 河口三角洲

2021-02-25 講地又講理
 

「三角洲」翻譯自英文delta,即希臘文Δ。

三角洲的發育受制於許多因素,但其大小、幾何形態和岸線形狀主要取決於入海河流挾沙能力與海洋動力(波浪、潮汐、沿岸流等)對入海泥沙再搬運能力之間的對比關係。隨著入海泥沙量的減少和海洋再造營力的增強,河口依次形成扇形(或吉爾伯特型)、鳥足形、舌形、尖嘴形、弓形和河口灣形三角洲類型系列。

形成於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並經常改道、口外海濱水深較淺的河口區,由泥沙均勻地向海堆積而成,如中國黃河、灤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條件下形成的。形成於入海河流含沙量較高、河流作用佔優勢的河口區。由於汊流大小不一所堆積構成的沙嘴,平面形態似鳥足而得名,以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為典型。形成於入海河流含沙量較高、汊道眾多的河口區,其河口沙壩經波浪改造連接而成,如俄羅斯的勒拿河三角洲。發育於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波浪作用較強的河口區,由主流河口堆積成突出於海中形成,如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發育於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區,由河口附近沙體堆積為向海凸的弓形,如非洲尼日河三角洲。發育於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強烈的喇叭狀河口區(又叫三角港),由河口灣被河流泥沙充填而成,如南亞恆河三角洲。

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營養鹽類資源豐富,不僅是良好的農耕區,也是天然的野生動物活躍區,且內外交通都較為便利,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但是,三角洲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容易遭到人類活動的破壞,必須注意保護。此外,三角洲是地球表面主要的沉積區之一,古三角洲沉積層往往是油、氣藏的重要場所。

三角洲的形成

河流入海的區域,稱為河口。

如果河流攜帶的泥沙超過了海洋的搬運能力,就會堆積形成一個爛泥灘,又叫三角洲。

來看看咱泥沙大戶——黃河的三角洲,知道為什麼中國大部分地區看不到藍色的大海了吧?

三角洲不斷伸展,在內部形成很多小水灣和潟湖。

潟湖植物繁茂會形成沼澤,泥沙填充會形成低地,最後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地區河網密布,土地肥沃,是非常好的農業區。

長三角珠三角都是中國農業高產區,也是天朝最富的兩個三角。

三角洲地區因為沉澱了含有有機質的淤泥,經過長期的地質作用能形成石油天然氣。

義大利波河三角洲和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都是著名油氣產地。

總之,三角洲對於人類來說是極好的。

根據顏值,三角洲分為四種:

扇形三角洲很常見,尼羅河三角洲最完美,就是一把綠扇子。

鳥爪三角洲,典型的是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尖頭三角洲,只有一條主河道,泥沙在河口堆積成沙嘴。

長江三角洲屬於這種類型,江浙滬包郵的三角洲。

島嶼型三角洲,泥沙堆積成星羅棋布的沙島。

世界最大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就是這種類型,這個三角洲養育了印度和孟加拉3億多人口。

並不是所有河口都能形成三角洲。

對於含沙量較小的河流,泥沙無法堆積,河流和潮汐強烈衝刷河道,會形成喇叭形的三角灣,例如中國錢塘江三角灣。

三角灣也是錢塘江大潮的成因之一。

例題

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流域內熱帶雨林廣布,河口地帶地殼沉降,湧潮明顯,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下圖為亞馬孫河流域示意圖。

分析亞馬孫河河口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10分)

          

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

材料一:恆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由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衝積而成,大部分位於孟加拉國,小部分位於印度。這裡人口稠密、農業發達,是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下圖為恆河三角洲的位置及孟加拉國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下面兩幅為恆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節景觀圖。

(1)分析恆河三角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的原因。

(2)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你認為恆河三角洲的面積將會擴大還是縮小?說明理由。

(3)簡述恆河三角洲農業發達的自然原因。

(4)結合自然環境特徵,推測該房屋採用「吊腳式」建築的原因。

   

河流侵蝕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蝕、下蝕和側蝕。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時期,河流侵蝕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圖所示:

提示:洪積扇發育於乾旱、半乾旱地區的山前,衝積扇發育於溼潤、半溼潤地區的山前。

答案

1、亞馬孫河口地帶位於地殼沉降區域(2分);流域內(降水季 節分配均勻,)植被覆蓋高,(水土流失較少,)河流含沙量小(2分);加上河流流經廣闊的平原地區,泥沙中途沉積,河口輸沙量小(2分);河口地帶潮汐作用強,泥沙不易沉積(2分);有暖流流經,泥沙被大量帶走,沉積作用弱。(2分)

2、(1)由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兩條大河衝積而成,泥沙數量多;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帶來泥沙多;地勢低平,流速緩慢,泥沙易沉積;孟加拉灣海潮勢力強,海水對河水頂託能力強。

(2)擴大:全球變暖,河流上遊(青藏高原)冰川融化,河流流量增大,帶來泥沙增多;全球變暖,蒸發量加大,降水增多,河流流量增大,帶來泥沙增多;全球變暖,農業熱量條件增加,人們為了擴大耕地面積毀林開荒,水土流失加劇,帶來泥沙增多。

縮小:全球變暖,蒸發加大,降水減少,河流流量減小,帶來泥沙減少;全球變暖,植被生長旺盛,水土流失減弱,帶來泥沙減少;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淹沒部分三角洲。

(3)位於三角洲,地形平坦;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河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河流衝積,土壤肥沃。

(4)恆河三角洲,河網密布;雨季降水多且強度大;氣溫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水位上升快;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受孟加拉灣風暴潮影響,海水易倒灌,導致河水泛濫,「吊腳式」建築可以避免水患。

*「講地又講理」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視頻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

最後,給親們推薦一個由本團隊核心成員運營的優質公眾號,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投稿郵箱:108494395@qq.com
合作交流微信號:18205327317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在哪裡?
    是一種出現在河口的流水沉積地貌,是由河流攜帶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三角形沙洲,所以稱為「三角洲」,一般來說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遊,外緣面向大海。三角洲的形成往往需要有兩方面的條件,首先是河流中要有一定的含沙量,沙子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質基礎,比如黃河含沙量極高,源源不斷的給黃河三角洲輸送沙子,使得黃河三角洲的面積面積不斷擴大。其次,是河流的河口位置要地勢低平,河流流速緩慢,河流攜帶泥沙的能力減弱,泥沙沉積形成三角洲,所以三角洲通常都十分低平。
  •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在哪裡?
    是一種出現在河口的流水沉積地貌,是由河流攜帶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三角形沙洲,所以稱為「三角洲」,一般來說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遊,外緣面向大海。三角洲的形成往往需要有兩方面的條件,首先是河流中要有一定的含沙量,沙子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質基礎,比如黃河含沙量極高,源源不斷的給黃河三角洲輸送沙子,使得黃河三角洲的面積面積不斷擴大。
  • 多數大河的河口都有三角洲,為什麼剛果河的入海口沒有三角洲?
    剛果河沒有三角洲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往往在流水或者風力強的地區表現為侵蝕性,比如在河流的上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地勢較為崎嶇的山地丘陵,流速快,表現為侵蝕性,多形成V型谷;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較為平坦的平原地形,流速慢,攜帶的泥沙沉積,多形成衝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 恆河汙染嚴重,為什麼能夠造就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河流的汙染與形成河口三角洲沒有什麼必然聯繫,汙染是由於對河流生態系統的汙染物輸入量,持續大於河水的自淨能力造成的,屬於人為因素的影響;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水衝蝕和泥沙積聚作用的結果,屬於自然因素的影響。
  • 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工作正式啟動
    本站訊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滿足變化環境下河口演變研究、治理規劃和水利管理等工作需要,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12月25日,珠江水利委員會在廣州南沙組織召開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工作動員會。珠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蘇訓出席並講話。
  • 多種因素威脅長江河口、三角洲環境 滬專家:控制濱海溼地圍墾
    原標題:多種因素威脅長江河口、三角洲環境滬專家呼籲控制濱海溼地圍墾  據《青年報》報導,上海是個灘,若不好好保護,這個灘的面積可能將變得越來越小。崇明島東部廣闊的灘地、九段沙和橫沙淺灘正在縮小。
  •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聚落選址、河口三角洲的成因
    圖1 聚落選址的影響因素2、三角洲三角洲屬於河流的堆積地貌圖2 河口三角洲示意圖02(2)在灤河河口附近,流速減緩,泥沙堆積,形成三角洲。(3)①變化:河道變窄,分叉減少。②原因:上遊修建水庫攔水、向流域外引水、生活生產用水增多,這都導致了河流流量的減少,河道變窄;沼澤溼地被開發為鹽田和魚塘,導致入海口處的河流分叉減少。(4)拉動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經濟收入。
  • 太空俯瞰十大河口三角洲,前三位的河流都發源自中國
    三角洲也稱河口衝積平原,河流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堆積,逐漸形成陸地,這就是三角洲。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網密布,十分適合農業生產。另外三角洲的沉積作用也有利於石油的形成,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油田就分布在三角洲地區。
  • 旅遊:三角洲的生長
    一個完整的三角洲體系一般有三個組成部分:水上的三角洲平原以及水下的三角洲前緣與前三角洲。三角洲是海陸過渡型的一個沉積體系,是河流作用與海洋作用這一對矛盾在河口地區相互鬥爭的產物。當河水流入海洋時,流速突然降低,因此使河流所攜帶的大量碎屑物質在河口地帶的斜坡上沉積下來,這樣,在河口附近就常常形成河口沙壩。這種沙壩大大減小了河口的橫截面積,如果流速保持不變,沙壩就迫使河流分流,出現叉道。新形成的叉道又會在分流河口附近產生新的沙壩,使叉道再度分流。
  • 三角洲,是怎麼形成的?
    選自:地理帝三角洲,即河口衝積平原,是一種常見的地表形貌。河口為河流終點,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
  • 世界最大三角洲:恆河三角洲,面積竟達6.5萬平方千米
    三角洲是一種常見的流水沉積地貌,多位於河流的入海口(或入湖口),河流在入海口附近由於流速減慢,河水中攜帶的泥沙發生沉積作用,從而形成形似三角形的流水沉積地貌。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那麼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是哪個呢?
  • 世界十大三角洲
    三角洲是一種地球上常見的地表地貌,即河口衝積平原。江河在流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泥沙等雜質,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海水時,便凝絮淤積,逐漸形成河口岸邊新的溼地,繼而發展成為三角洲。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從平面上來看,像一個三角形,頂部指向河流的上遊,底邊為其外緣。
  • 【每日一題】三角洲
    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示意圖和黃河三角洲景觀示意圖,完成下列題。(1) 三角洲與衝積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態,對衝積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衝積扇只分布在乾旱、半乾旱地區    ②三角洲位於河流入海、入湖口處③衝積扇位於河流出山口處            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溼潤、半溼潤地區A. ①②                   B. ①④
  • 信息共享加強黃河三角洲國家公園建設
    近日,在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國典型河口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和保護區網絡化示範項目(以下簡稱河口項目)」辦公室組織協調下,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營黃河口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東營利津底棲魚類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東營河口區淺海貝類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 三角洲,河流大海聯手作畫--中國數字科技館
    此外,海潮也會湧入河口,阻滯河水下洩,海水中的氯化鈉、氯化鉀等鹽類產生的大量離子,使河水中的泥沙因絮凝作用而沉降。於是,泥沙在河口落下腳跟,久而久之,淤積成沙洲、淺灘,露出水面。沙灘受到河流的衝刷,迎水一端形成尖端狀,就像分開水流的楔子,而背水面沉積越來越多,越來越寬。就這樣,沙灘成了一個三角形。
  • 你不知道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河口屬典型的弱潮河口,平均潮差為0.3~0.75 m,流速為0.1~0.15 m/s。波浪作用也較弱,只有風速達到3m/s以上才會形成1~2m的波浪。因此,河流作用在河口發育中中起主導作用。密西西比河年均徑流量為5800×108m3,年均輸沙量4.95×108t,且主要在三角洲前端的西部分支河道注入海灣。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口沉積地貌
    (2)河口三角洲的發育速度減緩;海水上溯,河口三角洲侵蝕嚴重。(3)①黃河中上遊地區大面積植樹造林,植被覆蓋率大幅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控制。②小浪底、三門峽等水利樞紐的蓄水攔沙作用。③黃河水在下遊地區被河南、山東大量取水,致使到達河口的水量很少。(4)黃河河道不穩定,經常泛濫成災;河道泥沙淤積嚴重,致使河流的航運功能受阻。
  • 專家點評:色楞格河三角洲的啟示
    新華網貝加爾湖(俄羅斯)8月24日電 (記者耿銳斌) 專家點評:色楞格河三角洲的啟示  正在參加中俄貝加爾湖綜合科考的中國科學家們24日考察了色楞格河入湖河口地區。專家認為,這個地區直接影響著貝加爾湖的整體環境,當地環保和資源利用情況,值得我們有關方面借鑑。
  • 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開館
    10月18日,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落成開館。這座由「水」和「綠」組成的科技展館,如長江之魚,在長江口——上海寶山躍然而出,向公眾講述長江河口的故事。    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是全國首家以河口科技為主題的專業展館,由上海市科委、寶山區人民政府和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共建,總建築面積7707平方米,是一座集河口自然科學、科研、科普、人文等於一體的專題性科普場館。
  • 曉慧地理|高中地理三角洲知識大盤點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時,因流速減低,所攜帶泥沙大量沉積,逐漸發展成的衝積平原。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從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遊,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匯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內陸河流三角洲。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陸地上衝積出三角洲,而又未匯入其他水系,這樣的三角洲叫內陸三角洲,是內陸河流三角洲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