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明航:口號喊得再多再響 都不如迎難...

2020-12-10 網易河南

編者按:2020年11月18日下午,河南中醫藥大學「杏林丹心 致敬英雄」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暨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持續深入推進「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家國情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將推出抗疫先進事跡系列報導。現推出【王明航】口號喊得再多再響,都不如迎難而上。

王明航在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上發言

王明航:口號喊得再多再響,都不如迎難而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和學弟學妹們,大家好!我叫王明航,是第六批河南省援鄂醫療隊隊員、第三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同時也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的一名醫生,醫院隔離病區第五梯隊、發熱門診第九梯隊執行主任。

目前,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突破5200萬,累計死亡127萬,美國感染人數已經突破1000萬,可以說是觸目驚心!而且感染人數和病死人數還在不斷攀升,疫情肆虐,全球蔓延。經歷過這段特殊考驗的我們,2月的中國,武漢告急,湖北告急,中國告急!有些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個個增長的數字,而對於醫生來講,看到的卻是一個個有可能失去的生命,妻離子散的家庭。

任務急迫,刻不容緩!1月24號除夕下午,我接到醫院緊急通知,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疫情防控工作總體安排,需要確定一名中醫呼吸專家赴武漢一線進行支援,要求1個小時之內就要確定人員名單。作為十幾年黨齡的我,主動請纓要求到武漢一線進行支援,因為那裡有我的同學,有我的同事,更有我的同胞!「平時口號喊的再多再響,都不如面對疫情的迎難而上!」因為時間緊急,甚至也沒有來得及和愛人進行商量。我愛人也是一名醫生,當時也是在她們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篩查工作。同為醫生的我們,在危難時刻,更能理解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深刻內涵。

在緊急時刻,我們醫院組織建立支援武漢的後備梯隊,呼吸科所有的黨員和醫護人員全體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紛紛要求到武漢一線進行支援,他們當中有的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有的是還只是母親眼中的孩子,有些人為了不讓父母擔心,甚至隱瞞了去武漢的真相。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國家災難面前,沒有人能夠置身世外。

在經過緊急的感控培訓和物資準備之後,2月10日上午,由河南中醫藥大學三所附屬醫33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國家中醫醫療隊,在醫聖像前,莊嚴宣誓「不負組織重託,不辱光榮使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醫院領導親自到鄭州東站送我們上火車,當列車啟動,看到他們揮動的雙手,卻不知何時能夠再見,也不知是否能夠再見,淚水立刻模糊了雙眼。

下午5點到達武漢駐地,得知我們即將接手的是新建的江夏區方艙醫院,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所有隊員來不及休整,便立即開始了進艙前的準備工作。我們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和黨員突擊隊,重溫了入黨誓詞,做好隨時衝向一線的準備。每天的感控培訓是每天最重要的演練任務,全員考核,相互監督,人人過關。防護服穿脫不合格不能上崗。因為對我們來講,防護服就是我們的盔甲。

2月14號我們醫療隊正式入駐方艙醫院收治病人。當天武漢飄起了雪花,江夏方艙醫院的總設計師、張伯禮院士也和我們一起入住方艙。張院士70多歲的高齡,仍然能夠不顧個人風險和安危,身先士卒,衝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讓我們所有的人都為之感動、鼓舞和敬佩。

在方艙裡面的工作忙碌、高效,同時又充滿了危險。我們所在的豫二病區累計收治患者106名,方艙內狹小的空間、巨大的人口密度,再加上不停的人員走動,所產生的氣溶膠讓所有人的神經都繃得很緊。一旦忙碌起來,所有人似乎又忘記了這巨大的感染風險。每次值班我們至少要給40多名病人進行查房,望聞問切一樣也不會少。取咽拭子核酸檢查、抽血化驗、病區消殺和清潔等,病人的衣食住行等事情也都需要我們進行考慮。同時我們還開展了穴位貼敷、耳穴壓豆、穴位按摩、八段錦等中醫特色技術,充分發揮中醫藥治療優勢,加速患者康復。讓中醫之光在江夏方艙醫院綻放。

在方艙裡面我們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護目鏡起霧的問題。雖然進入方艙的時候我們也會提前進行預處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之後還是會起霧,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沒有辦法,我們只能通過不停的搖頭動作,讓霧滴從護目鏡上滑落,霧滴和汗水交織、尿不溼和防護服相伴,後背溼透、身上積水橫流,踐行的是初心,體現的是擔當,展示的是奉獻。

方艙是中國醫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雖然疫情蔓延,但生活還是要繼續,方艙裡面的故事也每天都在發生。生日蛋糕、讀書會、知識競賽、三好艙友,讓方艙的生活變得也有了溫度和顏色。照片中的阿姨全家感染無一倖免,愛人病重搶救,兒子從隔離點私自外出想去見父親最後一面,阿姨於是在方艙的入口處失聲痛哭、不知所措,我們的護士蘇杭和於莉輪流勸慰病人,聯繫家屬,直到病人情緒穩定下來,患者兒子返回隔離點。事後我問於莉,你哭了沒有?她說「哭了,但我只能裝作不哭,這樣才能讓患者更堅強」。

在日常工作中,我也經常用微信和患者溝通交流。考慮到每天只能在方艙呆6個小時,離開方艙了心裡始終放心不下病人,生怕他們遇到緊急情況聯繫不到我,所以建立了一個醫患微信交流群,起了個名字,就叫做愛心方艙。患者的問題涉及面很廣,個人治療、家人諮詢、生活需求、中醫康復等都會問到。在方艙裡面由於穿著防護設備,回復極其不便,於是我只能犧牲休息時間對患者的問題進行答覆,甚至有時候只能在凌晨回復患者的問題。愛在方艙,直到今天,我還經常瀏覽當時的微信留言,每一次翻看,都是一次鞭策、一次激勵。

2月21日晚上,回到駐地準備休息的時候,我習慣性地翻看一下手機,當看到妻子發過來的微信「我被隔離了……」我當時就懵了,差不多整整30分鐘,我就在房間呆坐著,大腦一片空白,也不知道在想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冷靜下來,才想起給愛人打電話詳細了解情況,知道了她因為接觸疑似病例被醫院隔離觀察了。因為家裡還有70多歲的老人,和10多歲需要上網課的孩子,所以當時非常非常擔心。在醫院的幫助下,我愛人已經做好了妥善安排。在等待愛人核酸檢測結果的那幾天,考慮到還要在方艙醫院繼續戰鬥,晚上只能靠藥物幫助睡眠,即使這樣,時常徹夜未眠。「還好,虛驚一場!」疑似病例被排除、我愛人核酸陰性,解除隔離,我也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來了!經過1個月的艱苦奮戰,武漢的新冠肺炎病例逐漸下降,3月10號下午江夏方艙醫院正式宣告休倉!就在當天,我們的無膽英雄,70多歲的張院士在摘除膽囊術後不久,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再次和我們一線的醫務人員一起進入方艙,完成了最後一次查房,他在防護服上寫到「老張加油」,張院士說「今天是值得紀念的一天,江夏方艙完成了歷史性階段任務」。看著我們的領隊鄭福增院長緩緩的通過通道進入紅色區域,心中除了激動,更多的是敬重。而我自己也有幸成為方艙醫院最後一名出倉的醫生,戰鬥到最後的一刻。看著一個個患者歡呼雀躍的離開,看著曾經戰鬥了一個多月的人群擁擠的方艙醫院,如今變得空無一人,自己的內心深處也變得空蕩蕩,無處安放。我靜靜地坐在那裡,環顧方艙四周,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讓我再看一眼寫滿患者心願的留言牆,再拍一張曾經寫滿工作備案的日記板,緩緩的轉身離開,慢慢的關上房門,當我轉身離開,卻發現這裡的一切已經在我的心底瘋狂生長,變得無比的留戀和懷念,淚水也再一次模糊了雙眼。

回到鄭州以後,經過為期14的隔離觀察之後,很快我和我的團隊就又投入到正常的醫療工作當中。疫情也進入到了常態化防控階段。我們醫院是河南省新冠肺炎定點救治單位,隔離病房承擔著境外人員回國後的篩查任務。我們的李振鵬9月28再披戰袍進隔離病房,做到了疫情不退,我們不退。宋國玲說,防護服是我穿過最美的服裝,讓我從一名護士成長為勇敢的戰士。我也於9月份接到醫院的通知,成為隔離病區第五梯隊、發熱門診第九梯隊執行主任,再上戰場。一樣的使命,不一樣的戰場,同樣會我讓我熱血沸騰。

許多人說,從武漢回來的人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貴,也擁有了一顆更加懂得感恩的心。感謝你們在家守護大本營,讓我們穿上鎧甲、讓我們物資充沛;感謝河南中醫藥大學和醫院領導老師,為我們鼓舞鬥志,為我們解除所有的後顧之憂;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感謝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全中國把最堅硬的鱗甲都給了武漢,而武漢,也把最溫暖的愛給了我們!

抗疫中,中醫藥所展示出來的獨特優勢和顯著療效,進一步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莫大尊重。作為一名中醫人,也感到光榮和自豪。

當前,隨著冬季來臨,局部病例的散發也給我們敲醒了警鐘,抗疫工作任重道遠,絲毫不能放鬆。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徹底戰勝疫情!

王明航簡介: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省級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三批國家(河南)中醫醫療隊隊員,第六批河南省援鄂醫療隊隊員,江夏方艙醫院豫二病區專家組成員、主任醫師,2月10號出發奔赴武漢,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工作26天,從事醫療救治工作,3月17號返回河南。累計共收治106名確診的輕型、普通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痊癒出院57人,按政策調整轉出49人,實現了零轉重症,零回頭、零死亡,零事故,零投訴,醫務人員零感染的戰績!

本文來源:河南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宮璞_HN009

相關焦點

  • ...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明航:口號喊得再多再響 都不如迎難而上
    編者按:2020年11月18日下午,河南中醫藥大學「杏林丹心 致敬英雄」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暨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持續深入推進「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家國情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將推出抗疫先進事跡系列報導。現推出【王明航】口號喊得再多再響,都不如迎難而上。
  • 聚焦丨河南中醫藥大學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在藥學院順利舉辦(第...
    聚焦丨河南中醫藥大學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在藥學院順利舉辦(第4場)(31) 2020-11-29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質量發展中的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冰 通訊員 何世楨改革開放40年來,作為我省建院最早、規模最大的全國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全國中藥製劑與劑型改革基地、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堅持黨對醫院的全面領導,堅持科學發展理念,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切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黨建工作高質量引領醫療、教學、科研
  • ...又一國家研究中心分中心落戶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陳璐11月17日,記者獲悉,日前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的「第十一屆黃河心血管病防治論」上,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正式揭牌,分中心落戶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今後將發揮我省中醫藥優勢
  •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址)    基本情況:醫院名稱: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院性質:公立/中醫醫院醫院等級:三級甲等聯繫電話:門診諮詢022-27432116  會診中心022-27432299聯繫地址:天津市南開區鞍山西道314號醫院簡介: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於1954年,是天津市開設最早建設規模最大的中醫醫療機構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搭建學術交流平臺 助力微創手術普及
    12月4日-6日,由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辦的中原醫師論壇——中原微創外科高峰論壇、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腔鏡外科分會年會、河南省第二屆中西醫結合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會議、普外科青年醫師腹腔鏡基本技術培訓班第5期在鄭州舉辦。
  • 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辦...
    2020年8月17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隆重舉行第三屆「中國醫師節」暨優秀醫師代表表彰大會,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以節日的慰問和誠摯的祝福!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智民、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李建生、省衛健委中醫處處長姬淅偉蒞臨一附院與醫務工作者共慶醫師節。河南中醫一附院黨委書記翟劍波、院長朱明軍等全體院領導、名老中醫代表、抗疫專家及各科室醫務工作者參加表彰大會。一附院醫師代表趙文霞表示,將以本次表彰會為新的起點、新的動力,更加潛心鑽研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技能,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徐立然教授入圍全國「2017尋找最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何世楨 文圖 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2017尋找最美醫生」評選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展開,十五載初心不改堅守抗艾事業的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徐立然教授成功入圍。
  • 看見彩虹無需疼痛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彩虹橋團隊一直在...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彩虹橋分娩鎮痛團隊分娩有多疼?「同時斷了十二根肋骨的疼痛」、「小腹曲線型劇痛」、「被人用大錘掄小腹,掄了八小時」,提起分娩疼痛,類似的形容比比皆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分娩鎮痛科普小課堂近年來,為了減輕孕產婦痛苦,「分娩鎮痛」技術應運而生,並逐漸成熟和推廣,越來越多的孕產婦可以享受到這一「福音」,不必再忍受分娩劇痛帶來的折磨。 什麼是目前解決分娩疼痛最好的方法?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獲批河南省針灸推拿醫院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獲批河南省針灸推拿醫院 2020-05-26 2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助力縣級中醫院築起「健康防線」
    「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這腿見風就疼、不能伸蜷,這下輕鬆多了,已經可以抬腿走路了……」在葉縣中醫院的門診大廳裡,一名患有膝關節炎的患者正在接受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河南中醫一附院)中醫特色療法中心主任典迎彬的治療。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揭牌
    繼今年5月白雲區人民政府與廣中醫一附院籤約,委託廣中醫一附院管理區中醫醫院共建緊密型醫聯體後,7月22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中醫醫院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簡稱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保留「廣州市白雲區中醫醫院」、「廣州市白雲區人和華僑醫院」為第二名稱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工程室 免費足脊篩查活動開始了
    暑期來臨,為了響應國家「健康中國,從兒童青少年健康開始……」,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康復工程室特開展大型足脊篩查活動,充分發揮中醫傳統優勢,結合現代治療技術,總結出一套完善的治療方法;包含整脊治療、體操訓練、懸吊訓練、物理治療、矯形器綜合治療方案。活動時間2020年7月20日--2020年8月20日。
  • 固生堂與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共建生殖專科
    2020年6月28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固生堂中醫連鎖管理集團舉行生殖專科籤約儀式。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李梓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冼紹祥、副院長林麗珠,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羅頌平、周少虎、李莉等專家教授蒞臨籤約儀式,見證未來雙方給廣大不孕不育患者帶來健康福音的重要時刻。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辦慶祝第三屆「中國醫師節」暨優秀...
    8月17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第三屆「中國醫師節」暨優秀醫師代表表彰大會,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以節日的慰問和誠摯的祝福。對醫院廣大醫務工作者秉承著「厚德精業,繼承創新」院訓,在醫療崗位上篤行致遠、砥礪奮進,用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兌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承諾,以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推動醫院不斷發展表示感謝。同時提出三點期望:一是勤於學習,積極探索;二是必須勿忘初心,秉承醫德;三是勇於擔當,薪火相傳。常懷進取之心,常踐實幹之行,自覺地擔負起傳承創新中醫藥事業的歷史責任,為發展中醫藥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 2021年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招聘46人公告(第一批)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招考公告信息:2021年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招聘46人公告(第一批),報名時間:12月28日截止,請考生多加關注。
  • 【資訊】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團隊將到新縣開展大型...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團隊將在4月26日(本周五)來新縣人民醫院開展查房、講學、義診系列活動歡迎廣大群眾前來諮詢問診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介紹趙敏王寶亮所屬科室:腦病醫院2017年獲得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省管專家,名中醫,中華中醫腦病常委、河南中醫腦病副主委、鄭州市中醫腦病主委,鄭州市醫學會會診中心中醫腦病及神經內科首席專家。
  •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卒中中心正式啟動
    醫院卒中中心啟動會現場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孫波出席會議並致辭腦病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吳遠華介紹醫院卒中中心籌備情況腦病內科副主任、醫務科蔡靜副主任醫師主持會議2020年10月27日,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召開卒中中心啟動會,會議邀請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重慶市介入卒中研究所所長、解放軍神經病學專業介入學組副組長
  • 看見彩虹無需疼痛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彩虹橋團隊一直在...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彩虹橋分娩鎮痛團隊分娩有多疼?「同時斷了十二根肋骨的疼痛」、「小腹曲線型劇痛」、「被人用大錘掄小腹,掄了八小時」,提起分娩疼痛,類似的形容比比皆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分娩鎮痛科普小課堂近年來,為了減輕孕產婦痛苦,「分娩鎮痛」技術應運而生,並逐漸成熟和推廣,越來越多的孕產婦可以享受到這一「福音」,不必再忍受分娩劇痛帶來的折磨。 什麼是目前解決分娩疼痛最好的方法?
  •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郟縣醫院揭牌儀式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3日上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郟縣醫院」揭牌儀式在郟縣中醫院舉辦。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朱明軍,醫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張婉紅攜李慧英、朱翠玲、張振鐸等組成的專家團一行11人參加揭牌儀式並在郟縣中醫院開展義診、講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