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長蓧之戰」,武田家四天王死了三,數年後便滅亡

2020-12-24 歷史新烙印

日本戰國時期的「長蓧之戰」是一場著名的火器對陣冷兵器的戰役,這場戰役的結局奠定了織田家一支獨大的局面。

在桶狹間之戰以後,德川家康脫離了今川氏的控制,成為獨立的戰國大名。並且和織田信長建立了同盟關係。另一方面,素有「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之稱的武田信玄死後,長子武田勝賴繼承父親的衣缽繼續擴張領土。

長蓧之戰

長蓧位於豐川、寒狹川、宇連川三條大河的衝積平原上,是溝通信濃地區和三河地區的交通要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武田信玄曾經一度奪取過長蓧城的控制權。但是隨著武田信玄的去世,武田氏的實力大打折扣,長蓧城的控制權又輾轉到了德川家康的手裡。武田勝賴為重振武田家聲威,於1576年5月發兵長蓧城。

德川家康見武田大軍來勢洶洶,絲毫不敢怠慢,一面加強長蓧城中守備,一面向盟軍織田信長求援。織田信長接到求救信號後,果斷下令火速增援長蓧城。

武田勝賴

援軍很快到達,織田將自己的3萬大軍的大本營設在武田大本營目不所及的窪地處,目的在於讓武田勝賴難以判斷自己的軍隊數量。接著,安排德川家康的軍隊在右翼,織田軍大將羽柴秀吉、龍川一益在左翼配合大軍行動。素聞武田大軍的「天下第一騎兵隊」的威名,織田信長早有應對之法。在大軍前方設置了馬防攔,以阻擋武田軍大騎兵隊。

萬事俱備後只等武田勝賴率兵來犯。武田勝賴不知厲害,果然來襲。武田軍渡過寒狹川向織田軍發起攻擊,織田信長抓住戰機重創了武田大軍。緊接著織田信長命令陣中大將酒井忠次率領鐵炮別動隊襲擊武田軍,武田大軍出師不利,不僅騎兵隊無法展開,又遇到了鐵炮打擊,大敗而回。

織田信長發明的「三段擊」

隨後,織田信長移師至德川家康的營地,命令大將佐佐成政等五人率領一千支鐵炮,分為三隊,這樣既能夠隨時輪換為裝填槍彈贏得時間,又可以保證鐵炮持續的火力,這就是織田大軍著名的「三段式」戰法。三隊鐵炮別動隊輪番向武田軍展開攻擊,武田軍山縣昌景一部、武田信廉一部、小幡一黨一部均受到重創。武田軍死傷無數,四天王中的馬場信房、內藤昌豐、山縣昌景均在戰死沙場。織田-德川大軍大獲全勝,武田家騎兵全軍覆沒,從此一蹶不振。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長蓧之戰」,武田家四天王死了三,數年後便滅亡
    日本戰國時期的「長蓧之戰」是一場著名的火器對陣冷兵器的戰役,這場戰役的結局奠定了織田家一支獨大的局面。在桶狹間之戰以後,德川家康脫離了今川氏的控制,成為獨立的戰國大名。並且和織田信長建立了同盟關係。另一方面,素有「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之稱的武田信玄死後,長子武田勝賴繼承父親的衣缽繼續擴張領土。長蓧之戰長蓧位於豐川、寒狹川、宇連川三條大河的衝積平原上,是溝通信濃地區和三河地區的交通要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武田信玄曾經一度奪取過長蓧城的控制權。但是隨著武田信玄的去世,武田氏的實力大打折扣,長蓧城的控制權又輾轉到了德川家康的手裡。
  • ​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之死,信長從此再無敵手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戎馬一生,徵戰無數,以貧瘠的甲斐地區為根據地,陸續攻佔了信濃、美濃、上野、駿河等地區,將武田家勢力發展到最大。他熟讀孫子兵法,作戰有勇有謀,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雕像1572年,武田信玄響應將軍足利義昭的號召,聯合淺井長政、朝倉義景討伐戰國大名織田信長。武田軍士氣高漲,三軍用命,很快便攻下了二城、野田城等軍事重鎮,並取得了三方原之戰的勝利,打得德川家康屁滾尿流。正當武田大軍節節勝利的時候,武田信玄出現了咯血的症狀,隨後病情持續惡化,最終不治而亡,一代戰神就這樣隕落了。
  • 日本戰國著名的「長筱之戰」,武田家族「單挑」織田與德川聯軍
    導語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耗盡畢生精力打下的江山,竟在死後不久逐漸丟失。其子武田勝賴掌握實權後,主動出擊,進攻德川家康,後遭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聯軍的反擊,史書中將此役稱為 「長筱之戰」。此役過後,武田家族的精兵強將幾乎死傷殆盡,從此,曾經輝煌的武田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
  • 日本戰國最強的武田軍團為何滅亡?並非是繼承者武田信賴的無能?
    400年前,名震戰國之世的武家名門覆減了。武田信玄的繼承人勝賴,被織田信長逼上窮途末路而自裁,就此甲斐武田家滅亡。被譽為戰國最強的武田軍團,在信玄死後僅十年時間,便輕易地土崩瓦解。其原因一般認為是因為信玄的繼承人勝賴缺乏能力,不善管理家臣所導致。
  • 日本戰國著名的「長筱之戰」,武田家族「單挑」織田與德川聯軍
    導語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耗盡畢生精力打下的江山,竟在死後不久逐漸丟失。其子武田勝賴掌握實權後,主動出擊,進攻德川家康,後遭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聯軍的反擊,史書中將此役稱為 「長筱之戰」。此役過後,武田家族的精兵強將幾乎死傷殆盡,從此,曾經輝煌的武田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
  • 日本戰國甲斐武田家,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不是長筱之戰?
    過往討論長筱之戰,很多人都認為是武田家滅亡的開始,認為在此戰中,武田家失去了大量的軍隊和可信的家臣,導致武田家走向衰敗,最終滅亡。但是,大家卻忽略了長筱之戰後,武田家還存在了7年才滅亡。長筱之戰武田家損失了大將和大軍,但不到傷筋動骨的境地。
  • ​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之死,信長從此再無敵手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戎馬一生,徵戰無數,以貧瘠的甲斐地區為根據地,陸續攻佔了信濃、美濃、上野、駿河等地區,將武田家勢力發展到最大。他熟讀孫子兵法,作戰有勇有謀,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雕像1572年,武田信玄響應將軍足利義昭的號召,聯合淺井長政、朝倉義景討伐戰國大名織田信長。武田軍士氣高漲,三軍用命,很快便攻下了二城、野田城等軍事重鎮,並取得了三方原之戰的勝利,打得德川家康屁滾尿流。正當武田大軍節節勝利的時候,武田信玄出現了咯血的症狀,隨後病情持續惡化,最終不治而亡,一代戰神就這樣隕落了。
  • 日本戰國時代,他成為家臣後便步步高升,搶先衝鋒引燃關原之戰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成為家臣後便步步高升,搶先衝鋒引燃關原之戰日本戰國時代,公元1575年,井伊直虎看準德川家康在郊外獵鷹的時機,將井伊家的嫡子虎松引薦給他。德川家康一見到他,就覺得:「這孩子與眾不同。」
  • 日本戰國三傑一死,德川家康註定已無敵手,一統天下勢在必得
    上面說到,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聯軍在其家臣,日本戰國第一猛將,日本的猛張飛——本多忠勝的幫助下,同時隨著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的暴斃。一步步進行著武裝統一天下的步伐。武田家族又在日本的歷史戰爭風雲中,存活了八年。
  • 日本戰國時代,他成為家臣後便步步高升,搶先衝鋒引燃關原之戰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成為家臣後便步步高升,搶先衝鋒引燃關原之戰日本戰國時代,公元1575年,井伊直虎看準德川家康在郊外獵鷹的時機,將井伊家的嫡子虎松引薦給他。德川家康一見到他,就覺得:「這孩子與眾不同。」
  • 代代英傑:室町與戰國時代早期的甲斐武田家
    甲斐國的武田家,一直都是日本戰國時代人氣非常高的幾個家族之一。武田家的祖先是清和源氏出身的武士源義光的後裔,原本居住在常陸國那珂郡武田鄉,便以「武田」作為苗字。平安時代末期,武田家遷居至甲斐國,成為甲斐國的一大勢力。
  • 日本戰國最強家臣團(4):德川四天王
    伴隨著德川家領國由西三河向東三河、遠江國擴張,德川家的家臣團也開始吸納遠江國的豪族以及國人。天正十年(1582年),甲斐武田家滅亡,德川家康受封武田家舊領駿河國。六月,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暗殺,德川家康在得到織田家許可後開始將織田家放棄的武田家舊領甲斐國、信濃國佔領並轉化為德川家的領地。
  • 代代英傑:室町與戰國時代早期的甲斐武田家
    甲斐國的武田家,一直都是日本戰國時代人氣非常高的幾個家族之一。武田家的祖先是清和源氏出身的武士源義光的後裔,原本居住在常陸國那珂郡武田鄉,便以「武田」作為苗字。平安時代末期,武田家遷居至甲斐國,成為甲斐國的一大勢力。
  • 日本戰國名將之動物系列
    佐佐成政【相模之獅】北條氏康,後北條氏三代家督。周旋在上杉家、武田家等大勢力之間,發展壯大北條家。號稱文武兼備的名將。治國和治家都有一套,被譽為:「戰國第一民政家」;而他的兒子們之間也都相處融洽,很團結。
  • 流浪的戰國大名:甲斐武田家真正的奠基之人武田信虎
    永正二年(1505年),武田家的中興之主武田信昌去世,兩年之後,武田家家督武田信繩也撒手人寰,武田家由武田信繩之子武田信直繼承。以往認為武田信直出生於明應三年(1494年),時年十四歲,而近年的研究則認為武田信直可能出生於明應七年(1498年),時年僅十歲而已。
  • 日本戰國最強之武將——武田信玄的誕生
    武田信玄,戰國時期著名武將之一,素有「甲斐之虎」之名。他初為甲斐地區的守護大名,後連連攻佔駿河、信濃、美濃、上野等地區。生於戰時,死於戰時,戎馬一生,徵戰無數,為後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傳奇。其中與一生的對手——「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的川中島合戰最為著名。
  • 日本戰國時代,他是左鄰右舍的好夥伴,為義而戰卻困於冰天雪地中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為義理所累,終身困於冰天雪地中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是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的么子,幼名虎千代,元服時改名景虎,在繼承上杉姓時改名政虎,之後又獲得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賜名,改名輝虎,晚年剃度出家後則以謙信為號,上杉謙信就此正式出現在歷史記錄中。
  • 日本戰國時代的「高天神城之戰」歷史小述
    「高天神城之戰」是日本戰國歷史中期一系列武田軍與織德聯軍對遠江國地區的爭奪縮影,高天神城之戰在武田信玄和其子武田勝賴時代都有發生,然而最著名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次針對高天神城以及遠江國歸屬權爭奪的大戰發生於武田勝賴舉兵西進的1574年。直至今日,在眾多日本史學者當中,關於由高天神城引發的觀點和爭論從未停止。
  • 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織田四天王是哪四個人?
    柴田勝家  柴田勝家(1522年-1583年6月14日),通稱權六、修理亮,生於尾張愛知郡(現名古屋市),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斯波武衛家庶流,越後新發田城主・柴田修理太夫義勝之孫,尾張織田家的譜代重臣,家老。在織田信秀死後,曾一度擁立織田信長之弟織田信行叛亂,兵敗後因作戰勇猛而被饒恕。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他老爹「尾張猛虎」織田信秀和嶽父「美濃之蛇」齋藤道三是為數不多看出信長能力的人,信秀執意將家督之位傳給了信長,齋藤道三將女兒歸蝶嫁給信長。織田信長二、桶狹間奇襲作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另外兩個為嚴島合戰和河越合戰),這三場戰爭決定了三個家族,甚至是日本戰國的走勢,而桶狹間合戰是其中影響最大的。桶狹間合戰雙方的形勢對比。今川氏坐擁三河、遠江、駿河三國,軍隊25000人;織田家剛完成統一,可動員的士兵僅有3000人,實力懸殊。戰爭結果是織田氏獲勝並擊斃今川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