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虎山長城遊記/走進本溪水洞

2021-02-13 敦化農業氣象服務
 丹東虎山長城遊記

             來源:網絡

民諺:不到黃河不死心,不到長城非好漢。

  要說這虎山長城雖然沒有八達嶺長城出名,但也是頗有故事的。
       說起虎山長城,那就要先從這虎山說起,丹東的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並排高聳山峰,狀似兩隻豎立的虎耳,亦稱虎耳山,至清代演化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於鴨綠江邊,平地孤聳,視野開闊,對岸朝鮮的田地、房屋一覽無餘。
     而虎山長城建始於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當時明朝政府為抵禦建州女真侵擾而修建的。虎山峰頂是萬裡長城的第一個峰火臺——三號空心敵樓。虎山長城現已修復1250米,包括過街城樓、烽火臺、敵臺、戰臺、馬面等十二座建築,恢復了當年明長城之首的壯觀氣勢。登上海拔146.3米的山頂敵樓,虎山風景盡收眼底。

這就是傳說中的虎山長城

這就是虎山長城的正門啦,古色古香的感覺,有種古代兵營的氣勢!

門口停車場也是古色古香。

地標性雕塑。

進了大門,就能看見一個很大雕像,然後是一段不短也不長的路,那天去的可能比較早,路上沒什麼人,走過這段路就能看見一個很宏偉的城樓,不過感覺像是現代修的,沒有古代那種歷史滄桑感。


登上城樓,來一張虎山長城的全景!

第一個烽火臺,牆上爬滿了爬山虎,感覺別有一番意境。

古色古香的城牆。

這段城牆還是感覺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的。。

爬了不到一半,累的要死,休息一下。

烽火臺上俯視一下底下的風景。

對面就是朝鮮了,很荒涼的感覺,這麼大的土地卻什麼都沒種,那一片小房子,據當地人說是朝鮮的軍營。

好荒涼的感覺,長城上的一個大叔說,這片土地當年都是中國的領土,後來給朝鮮了,唉,可憐啊,給他們也是荒廢著。

有這就是虎山長城最高的烽火臺,對面就是朝鮮大城市,新義州(實在沒看出來)。

在最高的烽火臺繼續走,就是這樣一段很長很長的樓梯,確實挺陡峭的,建議大家一定扶住旁邊的欄杆。

繼續走下去,是一個很大的烽火臺。

從烽火臺下來後,順著道繼續走,大約三四公裡左右吧,也可以在烽火臺下直接坐車,10元一個人,到中朝邊界界碑處。此處位於虎山腳下,隔著鴨綠江的一條小支流與朝鮮的於赤島和古城義洲相望。這條支流很窄,在景點處目測的最窄處寬度也就是6m左右,故而得名「一步跨」。

過了一步跨沿著江邊路上了虎山後山走懸崖棧道,過吊橋,攀爬絕壁,好久沒爬這類地形的路,好刺激,一下子來了精氣神

攀爬喘息時又能欣賞鴨綠江中朝兩國田園景色,綠水縈繞,遊艇穿梭直通鴨綠江,綠樹山花與湖水相映,風景如面,虎山後山觀望朝鮮田園風光是非常清晰,對岸朝鮮的山川、田地、房屋一覽無餘呈現眼前一覽無餘。

從虎山後山懸崖絕壁棧道切上了虎山長城城牆上面,城牆上面的道由方磚鋪成,寬約五米,平坦的地方如大馬路一樣,上坡及拐彎處則由梯凳連接。

遠處的風景

這爬梯夠陡吧。

向下看看,是不是挺刺激的。


我們沿長城臺階拾級而上,看上去不起眼高的長城臺階還挺陡的,好在貼在城牆兩邊有鐵欄杆扶手,一路拉著鐵欄杆藉助一把力向上攀登,越走視野越開闊。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自來體會下這逼近90°的陡峭。

舉目四望,雲海蒼天,長天峻岭,田野河流,峰巒疊嶂,真的是平地市內所感受不到的感覺。登高望遠,天高雲淡,洗滌心胸,開懷暢意。

現在的虎山長城是在原遺址上經過兩次修復後的現代產物,直觀上青磚嶄新,雖說虎山主峰海拔不高,但峰頂是萬裡長城的第一個峰火臺,萬裡長城的「龍頭」就在這裡,意義非凡,再則虎山長城周邊山川秀麗、江河清碧、風景優美,無論是攀爬虎山後山絕壁棧道還是沿長城拾級而上到達峰頂,視野開闊,可一覽兩國風光。

虎山長城是我攀爬過的長城修建設施最好,敵樓、烽火臺、過街門樓式樣新穎,雖然不知道現代虎山長城是根據原始面貌修建還是創新,但我知道橫亙中華大地的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是中國人的驕傲!明長城也好,燕長城也罷,畢竟虎山長城遺址已經足可以證明中國萬裡長城的綿延與壯觀!

走進本溪水洞

來源:網絡

景點簡介洞中有洞,各有洞天

本溪水洞景區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廟後山6個舊景區組成,以本溪水洞為主體,融山、水、洞、泉、湖、古人類文化遺址於一體。大廳右側有個300米長的旱洞,洞府高低錯落,洞中有洞,各有洞天,洞頂和巖壁鐘乳石多沿裂隙成群發育,呈現各式物象,不加修鑿,自然成趣,宛若龍宮仙境。左側為一處"港灣",燈光所及,洞中物象,一一倒懸水中,瓊宮晶閣,十分好看。

本溪水洞是目前發現的世界較長的地下充水溶洞之一,於1983年對外開放;1994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7年被國際旅遊洞穴協會接納為會員;201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A級名勝風景區,並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

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是以水洞為中心,包括溫泉、廟後山、關門山、湯溝和鐵剎山在內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觀和寺廟、古人類遺址等人文景觀於一體,同大連海濱、千山風光、長白山景聯袂相映形成東北亞風景旅遊勝地之一。

本溪水洞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巖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現開發地下暗河長三千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洞頂和巖壁鐘乳石發育較好,千姿百態,泛舟遊覽,使人流連忘返。

洞內空氣通暢,水流終年不竭,每晝夜流量1.4萬噸,平均水深1.5米,洞內恆溫12℃,一年四季皆可遊覽,銀河兩岸鍾乳林立,石筍如畫,光怪陸離,洞頂鍾乳高懸,晶瑩斑斕,神趣盎然,沿河景點100餘處,千姿百態,各具特色。泛舟其中,如臨仙境。

【公告】:10月13日~15日三日遊,敦化-  遼寧本溪水洞+虎山長城 +丹東斷橋+ 朝鮮境內遊船+看朝鮮風光海鮮市場+ 神秘邊境之旅,丹東金秋十月正值海鮮的好季節,蟹滿蝦肥 !約起來品嘗海鮮大餐吧!

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長的充水溶洞,地下暗河「九曲銀河」全長2800米,蜿蜒曲折。銀河兩岸石筍林立,千姿百態。虎山長城虎山峰頂,有萬裡長城東起第一座烽火臺。

報名電話:

快樂旅遊13944725665

豔玲15043340822(微信同步)報名後微信轉帳

相關焦點

  • 丹東鳳凰山、本溪水洞|鳳凰山、鴨綠江斷橋、本溪水洞
    查地圖查攻略的結果是, 瀋陽 周邊有 本溪 水洞、 丹東 邊境、 大連 海邊城市可玩耍,遊覽一些地方後清楚的了解自己還是對自然風光無限喜愛,也許這就是生活在城市陸地,特別渴望大山與自然環境的饑渴吧, 丹東 有5A 鳳凰 山,說啥也不猶豫了,就它了還要去看看戰爭遺蹟斷橋 鴨綠江 邊走一走, 丹東距離 本溪 3小時火車又是不此近距離,
  • 丹東虎山長城
    作為國門,長城選址虎山,確有軍事意義,丹東歷次被外敵入侵,虎山首當其衝,總被視為軍事要塞,最先遭到攻擊,任何一個懂得軍事的人都知道,佔據制高點,就等於控制了戰鬥的主動權。在虎山建長城順理成章,睿智的中國先人,身受衛國之命,責任、義務和自家性命,都不容他們不選擇虎山為屏障。明巡撫都御史王之浩登監虎山要塞時,曾寫下《登馬耳山望朝鮮》一詩。
  • 丹東風光--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
  • 遼寧旅遊:探秘本溪水洞(圖)
    早就聽說遼寧的本溪有個著名的水洞,沒想到記者自駕遼東過大年之旅的最後一站就來到此處觀光。2009年2月1日大年初七,記者隨北京愛車陽光自駕車隊在結束了邊城丹東遊的行程後進入瀋丹高速公路前往本溪。在高速公路丹東起點,指示牌標著丹東到瀋陽的距離為267公裡。
  • 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明朝萬裡長城東端的起點。其名因其建於寬甸縣虎山鄉的虎山南麓而得之。現存200餘米,敵臺3個。向北十餘裡還有6座牆臺。  虎山狀如臥虎,面積約四平方公裡,主峰高146.3米。南臨鴨綠江,與朝鮮的於赤島和古城義洲隔江相望;西瀕?ズ櫻?地勢險要,為關隘重地。虎山南距丹東市區20公裡。
  • 我曾經去過的遼寧丹東虎山長城,是一個特別美麗的好地方
    大家好,我是杜娟,我來向你推薦一個特別不錯的好地方,那就是我曾經去過遼寧丹東的虎山長城在那裡遊玩一天還可以欣賞到異國風情的美景。這張相片就是我曾經去虎山長城的時候照的,我站著的這個地方是剛進入虎山長城上面,就可以看見這樣一座有著大紅門的小城樓,這城樓裡面是什麼樣子的,我沒有進去,我當時只是在外面轉了一圈,看到這裡感覺非常的美,就在這個地方拍下了這張相片。
  • 虎山長城簡介
  • 虎山長城,明長城起點!
    景區內有明萬裡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中朝邊境「一步跨」、睡觀音、長城歷史博物館、古棧道遺址等國內外知名景點,是一處以古代軍事文化旅遊為主題,以中朝邊境旅遊和紅色旅遊為特色的景區。 景區內的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當時的主要作用是為防禦建州女真人的侵擾。而努爾哈赤稱王以後,為了保住其的「龍興之地」,他頒布了法令嚴禁山海關以內的人到關外來。
  • 萬裡長城東起點,虎山長城
    六月我們駕車來到 遼寧 丹東 市遊覽,今天我們沿 鴨綠江 行駛二十裡去虎山長城。一路上道路平坦,路標醒目,天氣涼爽,空氣二級。而且來 丹東 的遊客好象並不多。長城有很多景點,我們都去過,像 北京 的、 河北 的、 山西 的、 天津 的、 遼寧 的,這次來 丹東 也要看一看虎山長城,其實去過 金山 嶺和司馬臺長城的,對其他長城都抱著「來也後悔,不來也後悔,但還要來」的心態。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並排高聳山峰,狀似兩隻聳立的虎耳,亦稱虎耳山,至清代演化為今日的虎山。
  • 遼寧丹東唯一的縣,是省內面積最大的縣,擁有虎山長城景區
    雖然寬甸縣面積較大,但是它的人口卻不是丹東最多的,總人口約43萬,不及鳳城市和東港市。寬甸也是遼寧最大的邊境縣,該縣區位獨特,位於丹東市東北部、鴨綠江畔,和吉林省交界,同時和朝鮮隔江相望。寬甸縣交通便利,境內有國道、高速公路、鐵路過境,在鴨綠江邊設置有太平灣、河口兩個國家二類口岸。
  • 本溪水洞風景區
    每到冬季,本溪水洞霧凇是本溪冬季旅遊資源中最具獨特的景觀,由於受冬季不同溫差的影響,本溪水洞景區特別是洞前區周邊會時不時地出現「千朵萬朵梨花開」的霧凇奇觀,晶瑩剔透、波瀾壯闊的奇特景觀為本溪冬季旅遊增添了唯美的一筆。本溪市是全國唯一以城市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作為本溪國家地質公園的主園區,本溪水洞景區相繼建成了本溪地質博物館和矽化木王國主題公園。
  • 秋天到丹東登臨虎山長城 在烽火臺眺望鴨綠江兩岸風光
    虎山長城是萬裡長城最東端,就在鴨綠江畔,是國家4A風景區,這個長城是明朝成化皇帝時修建的,也就是1469年,距今五百五十多年了。這是虎山長城關樓。虎山長城關樓的側面,上面懸匾虎山長城,雄關漫道,易守難攻,就在鴨綠江邊,隔江可以看到對面的於赤島和古城義洲。
  • 遊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本溪水洞,今天將帶領大家完成一次穿越,去感受40萬年前的時空,相信一定會給你們帶來一次不一樣的體驗,本溪水洞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至今發現的世界第一長地下充水溶洞,被讚譽為「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一此洞天」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著本溪水洞四個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遊覽時親手題寫的。
  • 萬裡明長城最東端——遼寧丹東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古稱東邊牆)是由當時的虎山長城主要是為了防禦建州女真人的侵擾。努爾哈赤稱王后,虎山長城被拆除。現在的長城是1992年在原址上修建的,全長1250米,烽火臺是虎山最高處。虎山長城風景區與朝鮮的於赤島和古城義州相望。
  • 距離朝鮮只有一步的虎山長城
    丹東也是國內唯一具有「沿海、沿邊、沿江」的城市,來到這裡,吸引我的肯定不會是只是它的海鮮,而是可以隔江相望鴨綠江邊的朝鮮,那麼首先來到的就是虎山長城。虎山長城,我覺得象一位樸素而又深邃的老者,經歷歷史的風雨,又見證今昔的變幻。如今的丹東虎山長城是明長城虎山段遺址。
  • 去虎山長城看看「一步跨」!
    隔著條小河溝對面就是朝鮮,看到兩個當兵模樣的人,還衝我們這邊喊了幾句什麼,有人猜可能是不許我們拍照吧——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1469年),當時的主要作用是為防禦建州女真人的侵擾。而努爾哈赤稱王以後,為了保住其的「龍興之地」,他下令將包括虎山長城在內的大部分遼東長城拆除,從此虎山長城就湮沒在荒山野嶺之中。
  • 遼寧本溪水洞一日遊
    遼寧本溪水洞一日遊 從鳳城過去坐高鐵半小時到,火車站有拉客的計程車20/人直接到景區門口。周二去的人還是很多很多可能因為暑假?成人票有好幾種價格,我們買的135的,包含門口送到景區的遊覽車15/人和水洞旱洞120/人,學生票60/人。在你排隊買票的時候會有人拿喇叭喊票價165和195兩種,但是她們並不會說135的這種票...所以你到窗口一定要買135的,據去過的人說,貴票很不值,多出來的幾項沒啥意思,博物館也沒意思。
  • 2020想去中國丹東旅遊的景點:天華山,虎山長城,大孤山
    虎山長城虎山環境優美,是早年安東八大名景之一,這裡有長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個景點,是丹東城郊絕好的旅遊勝地。虎山面積四平方公裡,主峰高146.3m。峰頂是萬裡長城的第一個峰火臺。站在峰火臺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州城、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明代萬裡長城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山上。山下濱江路與201國道相連,江邊的幫山臺是萬裡長城的東部起點。虎山附近有漢代城池西安平縣遺址和中日、日俄古戰場遺址。
  • 細說:本溪「水洞」之秘
    人間仙境一般的本溪水洞就藏身在謝家崴子玉京山山腹中。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洞口高16米,寬25米,呈半月形,上端刻有薄一波手書「本溪水洞」四個大字。(見圖一)洞內分水、旱二洞。進洞口是一座高、寬各20多米,氣勢磅礴,可容納千人的「迎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