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以上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不到南極非好漢」
2016年11月初,我從北京機場出發,飛往阿根廷最南端的火地島,再從火地島的港口城市烏斯懷亞搭乘一艘極地郵輪「海精靈號」,用了將近3周的時間依次拜訪了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極半島,順利地完成了南極三島之旅。
南極是地球上位置最偏僻的一塊大陸,中國人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南極一直是旅遊的禁地,直到21世紀開始後這才終於有了可能。為什麼要費盡千辛萬苦去那個專供鳥拉屎的地方呢?我列出了十大理由。
如果僅從視覺效果來看,當然是沙漠和戈壁灘更像外星球,但那些地方普通人開一輛越野吉普車就可以進入了,到達的過程平淡無奇。南極就不一樣了,這塊大陸至今沒有通民航,普通遊客要想到達南極,只能坐特殊的極地郵輪穿越暴烈的南極西風帶,暈船幾乎是無法省略的折磨。
另外,南極的自然環境也很極端,這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溫度最低、風速最快、氣候最乾燥的大陸。換句話說,這是地球上對生命最不友好的地方,說它像外星球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從分類學角度來看,企鵝無非就是一種鳥,無甚稀奇。但企鵝走起路來非常像人,這相當於天生自帶美圖功效,怎麼拍怎麼美。我在朋友圈裡貼企鵝照片,無論拍得多爛都會獲得無數點讚。
企鵝當然不是只有南極才有,但南極的企鵝勝在數量多密度大。我去的時候正值南極初春,大部分企鵝還在海裡覓食,但已經可以看到上圖的情景了。圖中那一群群像獼猴桃的小東西是王企鵝的幼崽,不是一種新型企鵝哦。
去南極之前,我覺得企鵝是天底下最萌的野生動物。我錯了,而且錯得離譜。南極象海豹幼崽的萌度比企鵝高100倍!它們不但長相萌,而且還會做出很多萌死人不償命的小動作。我拍了無數小視頻,這裡貼一段,讓大家略微體會一下。
南極大陸是看動物最好的地方,因為這裡的野生動物都不怕人,完全無視人類的存在。當然了,為了避免驚動它們,遊客不能靠得太近,比如距離企鵝不能低於5米,但地球上還有哪些地方能讓你在如此近的距離自由自在地觀賞野生動物?除了加拉帕戈斯群島之外,我想不出第三個地方了。南極和加拉帕戈斯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人類都是很晚才到達的,那裡的動物還沒有養成怕人的習慣,所以這兩個地方可以體驗一下人類出現之前的地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沒錯,如今以南極為取景地的紀錄片已經拍過很多了,我們完全可以足不出戶地欣賞到南極美景。但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親自去一趟還是能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場景的。比如上面這隻被海豹抓傷的企鵝,絕大部分紀錄片都是不會放出來給大家看的,政治不正確嘛。紀錄片是商業行為,只會向觀眾展示所謂的「美好世界」,只有自己親自去一趟才能看到大自然真正的樣子。
如今的南極旅遊已經不是探險了,危險係數很低,大家大可放心。但在南極仍然可以體驗到各種極限運動,比如遊冰泳和劃皮划艇,甚至還可以體驗一下雪滑梯。上圖這個山坡的坡度大概有40多度,非常陡,我走了幾步後感覺自己根本站不住,最後乾脆往地上一坐,拿屁股當滑雪板,一直出溜到山腳下,好玩死了。要不是為了趕時間,我還想爬上去再來一次!
另外,這條徒步路線是當年南極探險家沙克爾頓走過的路,是全世界徒步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之一。沙克爾頓等南極探險家的事跡在西方世界家喻戶曉,可惜知道這故事的中國人不多。其實這段歷史特別有意思,其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小說,我利用這次去南極的機會結結實實地補上了這一課,對前輩們的崇敬之心又深了一層。
地球上大約有20萬個冰川,但它們全都位於高海拔或者高緯度地區,無一例外。高海拔意味著缺氧,你必須忍受高原反應才能看得到。所以,要想舒舒服服地看冰川,只有去南北極。冰山是冰川崩解後落入水中的部分,南極大陸冰川最多,冰山自然也最多。我在南極看到了各種奇形怪狀的冰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人類冰雕師們牛X多了。另外,冰山每時每刻都在融化,所以你看到的每一座冰山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只存在於那個時刻,第二天再去就沒了,這感覺很奇特。
北極也可以看到很多好看的冰山,但只有南極才能看到上圖這種桌狀冰山。這是因為只有南極大陸才有那麼多冰架,桌狀冰山是冰架斷裂後的產物,其體積可以大到匪夷所思的程度。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一塊桌狀冰山是12年前誕生於羅斯冰架的B15,它長195公裡,寬37公裡,如果鐵達尼號撞上它的話……大家可以計算一下自己的心理陰影面積。
普通人去南極旅遊都需要坐郵輪,南極郵輪不同於其他郵輪的最大特色就是各種講座。我這次是跟著一家名叫「船客」的高端郵輪公司組織的一個旅遊團,搭乘「海精靈號」極地郵輪去的南極三島,船上配備了一個由十多人組成的探險隊為我們服務,隊員大都是各個行業的專家,博士碩士一大堆。海上航行的時候每天都有講座,由各行業的專家為我們普及關於海洋、氣候、動植物和南極歷史的各種有用的知識,我受益匪淺。
想想看,有多少人可以自豪地說,我去過地球上所有的七大洲四大洋?我去完南極後終於可以這麼說了!全中國能說這句話的不到1000人吧?
結語:南極是地球上最為獨特的旅遊目的地,這一點毫無爭議。去南極其實不需要理由,只需要一顆好奇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及一筆不菲的費用。不過,南極實在是太特殊了,所有的旅行者都應該事先對南極的歷史、地理、氣候和生態環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旅遊路線和方案,獲得最大程度的享受。我從南極回來後寫了將近八萬字的南極遊記,為大家普及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各位讀者踴躍購買,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做好準備。
點擊下面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不到南極非好漢」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 封面故事 |
不到南極非好漢:人類家園的最後一塊拼圖(袁越)
馬島之爭(袁越)
神奇的南喬治亞島(袁越)
神秘的南極大陸(袁越)
| 社會 |
| 經濟 |
| 文化 |
話題:「文藝老巢」切爾西旅館(駁靜)
電影:2017柏林金熊獎的「肉與靈」(陳憑軒)
時尚:輕奢時代遠去(楊聃)
| 專欄 |
邢海洋:「孤立主義」牛市及其終結
袁越:贏在起跑線
張斌:義大利道路
宋曉軍:朝核問題與三個「戰略耐心」
朱偉:馬原:十字路口想像的甜蜜(5)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