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林語堂

2021-02-24 收穫
Helen Levitt

HeHelen Levitt 攝影


論旅行

文 | 林語堂

旅行在從前是行樂之一,但現在已變成一種實業。旅行在現代,確已比在一百年前便利了不少。政府和所設的旅行機關,已盡力下了一番工夫以提倡旅行;結果是現代的人大概都比前幾代的人多旅行了一些。不過旅行到了現代,似乎已是一種沒落的藝術。我們如要了解何以謂之旅行,我們必須先能辨別其實不能算是旅行的各種虛假旅行。

第一種虛假旅行,即旅行以求心胸的改進。這種心胸的改進,現在似乎已行之過度。我很疑惑,一個人的心胸,是不是能夠這般容易地改進。無論如何,俱樂部和演講會對此的成績,都未見得良好。但我們既然這樣專心於改進我們的心胸,則我們至少須在閒暇的日子,讓我們的心胸放一天假,休息一下子。這種對旅行的不正確的概念,產生了現代的導遊者的組織。這是我所認為無事忙者令人最難忍受的討厭東西。當我們走過一個廣場或銅像時,他們硬叫我們去聽他講述某人生於1792年4月23日,死於1852年12月2日等。我曾看見過女修道士帶著一群學校兒童去參觀一所公墓,當他們立在一塊墓碑的前面時,一個女修道士就拿出一本書來,講給兒童聽,死者的生死月日,結婚的年月,他的太太的姓名,和其他許多不知所云的事實。我敢斷定這種廢話,必已使兒童完全喪失了這次旅行的興趣。成人在導遊的指引之下,也變成了這樣的兒童,而有許多比較好學不倦的人,竟還會拿著鉛筆和日記簿速記下來。中國人在許多名勝地方旅行時,也遇到同樣的麻煩,不過中國的導遊不是職業人員,而只是些水果小販、驢夫、農家的童子,性情略比職業導遊活潑,但所講的話則不像職業導遊那麼準確。某一天,我到蘇州去遊覽虎丘山,回來時,腦筋中竟充滿了互相矛盾的史實和年代,因為據引導我的販橘童子告訴我,高懸在劍池四十尺之上的那座石橋,就是古美人西施的晨妝處(實則西施的梳妝檯遠在十裡之外)。其實這童子只不過想向我兜賣一些橘子,但因此居然使我知道民間傳說怎樣會漸漸地遠離事實,而變為荒誕不經。

第二種虛假的旅行,即為了談話資料而旅行,以便事後可以誇說。我曾在杭州名泉和名茶的產地虎跑,看見過旅行者將自己持杯飲茶時的姿勢攝入照片。拿一張在虎跑品茶的照片給朋友看,當然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所怕的就是他將重視照片,而忘卻了茶味。這種事情很容易使人的心胸受到束縛,尤其是自帶照相機的人,如我們在巴黎或倫敦的遊覽中所見者。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完全消耗於拍攝照片之中,以致反而無暇去細看各種景物了。這種照片固然可供他們在空閒的時候慢慢地閱看,但如此的照片,世界各處哪裡買不到,又何必巴巴地費了許多事特地自己跑去拍攝呢。這類歷史的名勝,漸漸成為誇說資料,而不是遊覽資料。一個人所到的地方越多,他所記憶者也越富,因而可以誇說的也越多。這種尋求學問的驅策,使人在旅行時不能不於一日中,求能看到儘可能多的名勝地。他手裡拿著一張遊覽地點程序表,到過一處,即用鉛筆划去一個名字。我疑心這類旅行家在假期中,也是窮講效能的。

這種愚拙的旅行,當然產生了第三種的虛偽旅行家,即預定了遊覽程序的旅行家。他們在事先早已能算定將在奧國首都或羅馬耽擱多少時候。他們都在啟程之前,先預定下遊覽的程序,臨時如上課一般地切實遵時而行。他們正好似在家時一般,在旅行時也是受月份牌和時鐘的指揮的。

我主張真正的旅行動機,應完全和這些相反。第一,旅行的真正動機應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或較為詩意的說法,旅行以求忘卻一切。凡是一個人,不論階級比他高者對他的感想怎樣,但在自己的家中,總是惟我獨尊的。同時他須受種種俗尚、規則、習慣和責任的束縛。一個銀行家總不能做到叫別人當他是一個尋常人看待,而忘卻自己是一個銀行家。因此在我看來,旅行的真正理由實是在於變換所處的社會,使他人拿他當一個尋常人看待。介紹信於一個人做商業旅行,是一件有用之物,但商業旅行在本質上是不能置於旅行之列的。一個人倘在旅行時帶著介紹信,他便難於企望恢復他的自由人類的本來面目,也難於期望顯出他於人造的地位之外的人類天然地位。我們應知道一個人到了一處陌生地方時,除了受朋友的招待和介紹到同等階級的社會去周旋的舒適外,還有更好的:由一個童子領著到深山叢林裡去自由遊覽的享受。他有機會去享受在餐館裡做手勢點一道燻雞,或向一個東京警察做手勢問道的樂趣。得過這種旅行經驗的人,至少在回到家裡後,可以不必如平時地一味依賴他的車夫和貼身侍者了。


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於無責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決不知道他往哪裡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屠隆曾在他所著的《冥寥子遊》中很透徹地闡明這一點。他在某陌生的地方並無一個朋友,但恰如某女尼所說:"無所特善視者,盡善視普世人也。"沒有特別的朋友,就是人盡可友,他普愛世人,所以就處身於其中,領略他們的可愛處和他們的習俗。這種好處是坐著遊覽汽車去看古蹟的旅行家所無從領略的。因為他們只有在旅館裡邊,和從本國同來的遊伴談天的機會。最可笑的是有許多美國旅行家,他們到巴黎之後,必認定到同遊者都去吃的餐館中去吃飯,好似藉此可以見一見同船來的人,並可以吃到和在家時所吃一樣的烘餅。英國人到了上海之後必住到英國人所開設的旅館裡邊去,在早餐時照常吃著火腿煎蛋和塗著橘皮醬的麵包,閒時在小飲室裡坐坐,遇到有人邀他坐一次人力車時,必很羞縮地拒絕。他們當然是極講究衛生的,但又何必到上海去呢?如此的旅行家,絕沒有和當地的人士在精神上融合的機會。因此也就喪失了旅行中最大的一種益處。

選自《論旅行》,版權歸屬原作者

掃描二維碼進入《收穫》微店,在《收穫》微店訂閱和購買,微店負責發送

相關焦點

  • 林語堂:旅行的意義
    他手裡拿著一張遊覽地點程序表,到過一處,即用鉛筆划去一個名字。我疑心這類旅行家在假期中,也是窮講效能的。這種愚拙的旅行,當然產生了第三種的虛偽旅行家,即預定了遊覽程序的旅行家。他們在事先早已能算定將在奧國首都或羅馬耽擱多少時候。他們都在啟程之前,先預定下遊覽的程序,臨時如上課一般地切實遵時而行。他們正好似在家時一般,在旅行時也是受月份牌和時鐘的指揮的。
  • 《流浪者手冊》:我是一個流浪者嗎?
    是的,從前世回溯催眠過程中,我重新體驗在另外一個星球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看到我們群體來到地球成為流浪者,這份催眠資料在幽浮的秘密一書(Secrets of the UFO,1976) 的第八章。那麼,做為一個來自外星球(ET)的流浪者,對於所有的ET流浪者,以及替身者(walk-ins),我歡迎你們回家,我歡迎你進入你在地球的使命。廣義而言,有另外一大群人也是流浪者,雖然他們的根源在地球,他們的靈性正開始意識到自己是永恆的公民。
  • 林語堂經典語錄收藏
    3、倘無幽默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7、快樂哲學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鬆較快樂的態度。
  • 林語堂經典語錄收藏
    3、倘無幽默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7、快樂哲學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鬆較快樂的態度。
  • 《流浪者之歌》
    我的肩膀 背記憶的包裹  流浪到大樹下終於解脫  希望若是有 絕望若是有  不要像 風吹過連痕跡都不留  我的雙腳 太沈重的枷鎖  越不過 曾經犯的每個錯  希望若是有 絕望若是有  怎麼會 換不回最初的承諾  撐住我  落葉離開後頻頻回頭  撐住我 止不住的墜落  撐住我
  • 實用技巧攻略 流浪者技巧一覽 流浪者遊戲心得分享
    導 讀 《流浪者》(The Vagrant)遊戲心得分享,《流浪者》技巧一覽_實用技巧攻略。
  • 散文詩:我是一個流浪者
    我是一個流浪者,畏懼於都市的車水馬龍雙眸中常含著淚水,蘊藏故園的色彩我想要掙脫生活的網不打麻將,不去KTV,不被閃爍的霓虹迷惑不怕有冷嘲熱諷,不懼世界之大的迷茫我要尋一匹龍馬縱情馳騁在天地之間朝看東海雲蒸霞蔚,暮宿大漠孤煙在鯤鵬巢裡和莊子共誦逍遙遊
  • 實拍日本街頭的流浪者,一個紙箱子就能當成家!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這句歌詞曾唱出了許多人心底對家的渴望。即使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林立,可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也還是在街頭,日本的街頭也有流浪者,他們對家的概念,就是一個紙箱子而已。流浪者有了紙箱,作用不見得大,好歹是有了一個心理安慰,這是一個能躲避風雨的地方。  多用幾個箱子連接起來,這能讓流浪者睡得更加安穩一些,起碼不需要蜷縮著。 他們甚至沒有更好的連結材料,只能隨意的搭著,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 流浪者之歌\陳安
    大詩人李白又何嘗不是一個流浪者,他知道「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於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一生很多時光奔走於旅途,流落在天涯。  流浪者之中,有李白這樣胸懷大志的詩人,有尋求展露才華機會的藝術家,有另謀生計浪跡江湖的窮漢,也有冤屈受害背井離鄉的苦命者。他們中很多人,儘管已經踏上徵途,卻一時都不知去向何處,就如舒伯特歌曲《流浪者之歌》裡所唱:我嘆息自問:「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