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日的陰天過後,陽光久違。位於簡陽市武廟鄉紅廟子村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片區,蜿蜒的綠道兩旁,盛放著成片的墨西哥紫絨鼠尾草及零星的粉黛亂子草。新栽下的香樟及黃蓮木將在5-8年後綠蔭交織,附近的巖壁上,七裡香、聖厥,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自然生長著……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啟動規劃建設一年多以來,已是一派生機勃勃。根據規劃,未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將打造13個觀景平臺。
地點:丹景臺
打造「樣板」 進行300畝景觀提升
在龍泉山脈丹景山山脊的最高處,約600米長的森林綠道由平整的瀝青段面和不規則的石塊鋪裝段面組成。臨崖一面,一個個木樁由粗麻繩牽連,形成護欄。綠道蜿蜒的盡頭,連排的灰色施工圍擋內,綠色的密目網覆蓋著土方堆砌出的環形道路,環形中央基坑底部,兩臺挖掘機、十餘名工人正在工作。
在項目施工現場朝東方遠眺,視線越過成片搖曳的格桑花,即可見三岔湖全貌。三岔湖左側,地鐵18號線工地如火如荼,再往遠望,約16公裡外,天府國際機場的跑道宛如一道白光,隱隱可見。
「丹景臺之於整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而言,在於它的『樣板性』」。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規劃建設部負責人饒小銘說,「丹景臺觀景平臺項目於今年8月啟動,進行生態化的處理,是該區域的打造理念,多選取鄉土植物,就地取材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景觀,用自然的手法處理,不著人工痕跡,流露出原生態的美。」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還將融入金沙文化元素,如環形道路靈感來源於太陽神鳥。
此外,整個核心區域將建設特色驛站,進行展覽館周邊半徑0.6公裡範圍內的景觀提升、上山道路改造及道路沿線景觀提升等。除了核心區,還將逐步啟動拓展區和外延區建設。拓展區建設內容為展覽館周邊半徑0.6至2公裡範圍內的景觀提升工程,包括增綠增景、建築風貌改造等工作。外延區建設內容為規劃展覽館周邊半徑2至5公裡範圍內的景觀提升工程,包括低密度特色建築群式旅遊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增綠增景、建築風貌改造等工作。
截至目前,已完成丹景臺等主體建築基坑開挖、2610棵喬木栽植,30畝灌木地被栽植。正在加快推進「森林奇旅區」等約300畝區域景觀提升。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生態提升、規劃展示、文化展示、休閒娛樂、運動健身、高端服務、對外交往於一體的多功能示範性景區。
地點:馬鞍山觀景平臺
一覽三岔湖 綠化率已達85%以上
在丹景臺與三岔湖之間,馬鞍山觀景平臺即將竣工。其坐落於三岔湖北岸,擁有27平方公裡開闊的水域和18平方公裡的溼地,是遠眺三岔湖、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中心區及龍泉山脈的絕佳位置。
作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高新片區打造的第一個景觀提升工程,自去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目前已交付土地範圍內山體加固、人行道、木棧道、種植土平整及植物栽植工作,並進入正常維護階段,展示中心主體建築和裝飾部分也已全部完工,正在等待設備安裝。下一階段,將加快建設臨空觀景臺電梯區域,並進行雕塑、休閒桌凳等設備的安裝。
整個馬鞍山觀景平臺綠化率達到85%以上,目前已栽植桂花、銀杏、香樟等十多種樹木及各種時令花卉。
地點:獅子寶觀景平臺
可遠眺雪山 攝影達人的打卡地
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另一側,天府新區合江景區內,獅子寶觀景平臺則已成為眾多拍攝雪山愛好者的絕佳取景地。嶄新的柏油馬路左側,是新修好的公廁及停車區域。右側,開闊的木質平臺上,一對情侶支起一頂橙色的帳篷,享受著初冬的陽光與微風,身後,綠植環繞;面前,成都中心城區盡收眼底。一旁的木質長廊裡,孩子來回奔跑,三五成群的老人在長凳上吃著自帶的零食,擺著龍門陣,偶爾望向遠方。
饒小銘指著遠處的一汪水潭說:「直線距離大概四五公裡外,是興隆湖;再遠些,是環球中心。那片薄霧後面,是電視塔,天氣好的時候都能看到。」今年年初,饒小銘加入群成員多達500人的「在成都遙望雪山」微信群,「天氣好的時候,大家會在群裡相約,背著設備到觀景平臺守著,肉眼可見的雪山都能拍到,晚上也有人專門來這拍星空。」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考慮在獅子寶觀景平臺加入更多的基礎設施,比如設置露營點,增設食品售賣區域等,方便市民休憩、遊玩。
「石經寺、雲頂石城、北周文王碑、摩崖石刻、佛興寺……」提起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內的歷史古蹟,饒小銘脫口而出。對他而言,龍泉山裡還有太多值得挖掘的。
根據規劃,未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將打造13個觀景平臺,包括在建的丹景臺片區及獅子寶觀景平臺。所有觀景平臺的建設手法和思路,都將以丹景臺景區作為參考。
「觀景平臺的選擇主要分為山脊主要觀景點和半山主要觀景點。」饒小銘介紹,山脊主要觀景點,即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山脊制高點,選擇視野開闊、地勢平坦、風景秀美的觀景點,建設5處主要觀景平臺,通過山脊森林綠道進行串聯,實現高處遠眺山水林城。半山主要觀景點,主要在海拔600-900米的半山,選擇視野通透、可達性強、特色鮮明的觀景點,建設8處主要觀景平臺,通過半山森林綠道進行串聯,實現多點近覽雙城勝景。
「這註定是一個漫長的工程,無法一蹴而就,希望,我此生都能投身於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中,守好龍泉山。」饒小銘曾向9歲的兒子發出邀請,「以後到我們公園來耍。」
在兒子心中,「爸爸的工作是在龍泉山上種樹,每天要種三棵樹。」
饒小銘有個「私心」,待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成後,他要重新拿起單眼相機,逐一走過每一處觀景平臺,記錄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最美的樣子。
成都晚報記者 林姝霏 攝影 孫琳
項目名片
龍泉山
城市森林公園
丹景臺景區
位於高新區丹景鄉與簡陽市武廟鄉交界處。項目分首期核心區、中期拓展區、遠期外延區三期實施建設打造。可以眺望空港新城、簡州新城、三岔湖等。
龍泉山
城市森林公園
馬鞍山觀景平臺
其坐落於三岔湖北岸,擁有27平方公裡開闊的水域和18平方公裡的溼地,是遠眺三岔湖、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中心區及龍泉山脈的絕佳位置。
龍泉山
城市森林公園
獅子寶觀景平臺
這裡視野開闊,空氣清新,是拍攝成都全景、西嶺雪山的勝地,是俯瞰天府新區科學城、興隆湖的最佳點位。
來源:成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