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珠海1月27日電 題:橫琴發展中的常用詞「澳門」
作者 郭軍 冒韙 陳彥儒
在珠海的橫琴新區,談及發展與合作時,絕對離不開「澳門」二字。在與澳門的融合發展中,橫琴人對「澳門」二字一直念茲在茲。
5年多來,橫琴新區始終以「珠澳合作」為主線,在與澳門守望相助中,攜手並進,力促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共圓合作發展橫琴夢。
談及橫琴與澳門的合作,不能不提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作為橫琴與澳門開發合作的第一個項目,它具有標誌性意義。當年為了給土地嚴重不足的澳門發展教育提供廣闊平臺和機遇,橫琴新區政府部門花費三四個月的時間,圓滿處理好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徵地補償溝通工作。其後幾年,橫琴新區積極落實工程施工、海關監管、遠期規劃服務保障。2013年7月澳大橫琴新校區正式啟用,至此,「一島兩制」從構想變成現實。
在落實土地供給方面,整個橫琴新區目前已註冊和登記的澳門投資企業213家,已供地和籤約的澳門項目用地達932.65公頃,橫琴建設用地的一半以上提供給了澳門投資者。
橫琴新區近年來還出臺了《港澳居民個稅差額補貼辦法》、《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十一條措施》等優惠政策,設立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的粵澳合作產業園項目扶持基金。
此外,在政府部門裡設立澳門事務局,專職負責該區的對澳事務,這種專門機構的設置在全國絕無僅有。同時,該區還設立澳門投資者綠色通道,服務澳門投資者;設立橫琴駐澳門投資諮詢點,為澳門企業提供指引;設立港澳法律問題專家小組,維護澳門等投資者的權益。
為鼓勵澳門青年才俊到橫琴創業,新區還啟動了「澳門青年橫琴創業谷」項目,提供包括首期20億元人民幣的澳門青年橫琴創業扶持基金,並推出辦公場所補貼以及財稅補貼等十項優惠扶持政策。
澳門工商聯會理事長徐明華闡述了該項目對澳門創業青年的幫扶意義:「橫琴寫字樓租金每年每平方米3000元人民幣,而澳門寫字樓租金已達到2.7萬元人民幣,兩者相差高達9倍。」
去年12月18日零時橫琴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徹底打通了長期制約橫琴與澳門合作的通道。「澳門輕軌將延伸到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區,在地下一層實現與廣珠城際延長線橫琴站無縫換乘。」據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辦公室主任祝傑介紹,未來這個對接點的建成,將更加有利澳門與珠三角軌道網的連接,促進澳門與泛珠地區的區域融合發展。
橫琴新區管委會社會事業局局長陳依蘭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促進社會融合方面,橫琴新區已首發銀聯多幣種IC卡,構建兩地電子同城清算系統和跨境保險,並在緊鑼密鼓制定澳門單牌車進出橫琴管理辦法……
據了解,前不久美國麻省總醫院院長來到橫琴考察,有意在橫琴新區設立該院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家海外醫院項目,現已與珠海達成合作意向。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醫院之一,該院看中的正是橫琴新區毗鄰港澳的獨特區位優勢,院方認為「這是建設國際一流醫院的理想選址」。
而在陳依蘭看來,橫琴引進美國麻省總醫院,是未雨綢繆,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與保障,既有現實的需要,更有潛在的需求。因為在橫琴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澳門居民來當地居住、創業與就業。而僅目前,橫琴新區商業地產項目購買者六成以上便是澳門居民。
陳依蘭還表示,橫琴不僅要高標準建設醫院,而且正在建設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小學,還在籌備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學校。這當中都要事先考慮到「與澳門對接」的問題。用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牛敬的話來說就是,橫琴要「以資源互補之形,產業聯動之勢,社會融合之態」,與澳門共享國家深化改革帶來的巨大發展紅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