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當我說中美對抗的時候,很多人總覺得很遙遠,然而,我告訴你,任何一次大的歷史事件,影響的是每一個在歷史長河中的個人。
今天跟大家要說的是申請美籤的事情。一個熱點新聞:
美國國務院稱,截至9月8日,美國已撤銷超過1000名中國公民的籤證,以阻止所謂「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
按照他們官方說法:他們拒籤的是「不合格的高風險研究生和研究學者」。
呵呵~
其實拒籤這碼事,一點都不意外。
早在6月份,川普放言:正在慎重考慮限制中國留學生的活動,以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因為他們偷了我們先進技術!
沒錯,這裡用的就是「偷」這個字。
從可查的7月份美國國務院的數據上看,還是讓我吃驚了:
和去年7月份同期相比,今年赴美的中國大陸留學生們拿到F1籤證的數量竟然只有 145個 ,同比去年7月的 21781個 ,連零頭都不到,下滑了 99.3%。
這個數據真的很誇張,背後說明了啥?
可以說日常的民間留學往來已經幾乎快中斷了啊!從這個細節來看,兩國關係到了哪一步,你可想而知。
背後其實就是一點:美國要通過封鎖和打壓中國科技公司,控制中國留學生數量,從而延長他在全球領先的時間。
這種關係下,直接影響的就是留學產業, 給大家查了一組數據,一起來看看。
去年,我們有超過70萬留學生,而且過去是逐年增加,我覺得大家可能也有感受,周圍的所謂「海龜」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人喜歡把小孩送出去。
美國去年是我們最喜歡去的國家,有超過25%。
來源: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
目前在美留學的人數可統計的有36萬人,每年要貢獻140億的教育收入,每年也算給美國教育產業貢獻的一筆小收入。
當然,今年以來英國反超美國,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首選國家,同時由於地理優勢,日本、新加坡、韓國也備受青睞。
留學這個事情,實際上有一部分剛需成分。
為什麼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國內高考競爭壓力大, 國內會讀書的太多了,競爭太TM激烈了,想想大家高考的時候,那就一個慘啦,反正我是再也不想高考了。
每年高考人數是逐步增加的,2020年中國高考考生規模將達到1071萬人,較2019年增長40萬人,人數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河南、廣東和四川高考報考人數居前三,但本科錄取率都在40%以下,壓力大啊。
所以,有一部分人在國內考不上大學或者大學學校一般,就選擇出國鍍金,還有一部分人一開始就上國際學校,繞開高考直接去海外留學。
當然,也不乏不認可國內教育,家裡也有些錢,供得起小孩,直接送出去的。
總之,每年中國的不少家長會選擇送孩子去留學。
但如今,大家一定要注意!形勢變了。
我最近發現,身邊有好幾個家長聊天的時候跟我說,原來還想把小孩送到國際學校的,現在都不送了, 往大了說,這也是逆全球化的一個典型表現啊。
原因是啥呢?
第一個,外部環境變差了,美國也不好去了。中美這把估計三年五年肯定結束不了,必然是一場持久戰。
第二,就算去了海外,又如何?海歸還能像從前一樣吃香?
早在2018年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就有數據顯示,我國80%的海歸收入遠遠低於預期,只有不到1%的海歸認為收入高於預期。
去留了個學,回來還是幾千的工資,成本也划不來,如今國外也有不少打著賺錢名義的野雞大學,教學質量也是良莠不齊。
去美國上了個三本院校, 這一層金到底能不能鍍上去,真的要打個問號。出國留學也不一定能帶來學生能力的顯著提升, 就是去漲了把見識?
我身邊就有個朋友,當時考上了二本院校,父母嫌學校差給弄去美國讀了這類的學校,現在出去找工作,公司都不認可這個本科學歷。只當她是個專科生。
第三,國內的教育資源競爭是很激烈,但是整體質量也有提升。
國內985、211等優秀院校,這些學校的含金量相對於留學資歷還是比較高的。除非你能去英美搞個名校,如果真能搞個常青藤,那再艱難也要去,這是頂級學府。
不然普通學校,還真的是看個人的修為。
畢竟再差的學校也出過牛逼的人,再一流的名校也有玩物喪志者。
所以啊,我們的家長們,你們要好好考慮下這種變化:
首先,是不是一定要送孩子去留學,什麼時間點去?特別是去國際學校的家長,一旦送去讀國際學校,你知道要回頭也比較難。
其次,要留學的話去哪裡?是不是一定要去美國?
現在中美形勢下,很多東西都變了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櫻桃小財女。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