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別名:百日紅、滿堂紅、痒痒樹、紫金花等,千屈菜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紫薇是我國的主要庭園花樹之一,其具有花期長、花況豐盛、花色豔麗、樹型崢嶸、樹齡長壽等特點,被認為有著隆昌、持久的象徵,所以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地方官員,都喜歡將紫薇栽種於庭園中。
紫薇栽種史——從文人筆墨中窺探
紫薇有著悠久的栽種歷史,但在唐朝以前歌賦中找不到歌詠紫薇的詩賦。到了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因為中書省遍植紫薇,所以將中書省改名為紫薇省,雖然開元五年即又改回中書省。但從此之後紫薇便成了文人墨客筆下中書令、中書侍郎的代名詞,甚至將紫薇影射為功名仕途。
紫薇與古時天文星座:紫微垣同音,《晉書·天文志上》云: "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鬥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在唐朝負責為皇帝草擬和頒發詔令的中書省,處於群臣拱衛君王之象,如同紫微垣在天上拱衛天帝一般。紫薇音同紫微,所以在那個時代能受寵幸遍植中書省亦在情理之中。
追尋唐宋文人所留下的詠嘆紫薇的詩詞中,可以證明紫薇是當時官署之中最常見的觀賞花木。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的《紫薇花》"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詩中紫薇郎是指作者任中書舍人的時候,幽靜的官場生涯。白居易應該是很滿意"紫薇花對紫薇郎"的詩境,在另一首紫薇的詩裡,又延用了這樣迂迴的句子,只是這時候的詩人已經蒼老,隧改稱自己為"紫薇翁"。"紫薇花對紫薇翁,名目雖同貌不同。獨佔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託春風。潯陽官舍雙高樹,興善僧庭一大叢。何似蘇州安置處,花堂欄下月明中。"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公元803年~852年),也曾擔任中書舍人,人稱杜杜紫薇。他也有一首詠紫薇的詩"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詩中的"不佔園中最上春"與白居易的""不將顏色託春風"有著同樣的意義,紫薇花不與春花爭妍,宛如官場上不與小人爭寵的君子。古人以植物自喻、反喻、諷喻屢見不鮮 。"桃李無言又何在"是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因為欣賞的人多而踩出一條小徑的桃花李花,現在在何處?還不如紫薇迎風向陽自成格局。
晚唐的另一位詩人崔道融(880年前—907年)的《讀杜紫微集》"紫微才調復知兵,長覺風雷筆下生。還有枉拋心力處,多於五柳賦閒情。 "這裡的紫微是指杜牧,稱讚杜牧不僅善於寫詩,還熟諳軍事,有風雷之筆。還會寫閒情雅趣之詩,比五柳先生有過之。以花為官名轉而以花為人名,應該只有紫薇而已吧。
北宋承接唐代風氣,開封宮廷中廣種紫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 (公元1002年~1060年)在形容紫薇的詩《次韻景彝閣後紫薇花盛開》中說"禁中五月紫薇樹,閣後近聞都著花。薄薄嫩膚搔鳥爪,離離碎葉翦晨霞。……",其中"薄薄嫩膚搔鳥爪",將紫薇波浪皺摺又有花瓣柄的特徵形容得傳神。
歐陽修(1007~1072)《聚星堂前紫薇花》"亭亭紫薇花 向我如有意……靜女不爭寵,幽姿如自喜。……相看兩寂寞,孤詠聊自慰 。"當時歐陽修被貶謫,自比不願爭寵的紫薇,聊表慰藉。
北宋陶弼(1017~1080)說官場職位也有大小之別,人微言輕難展抱負,"人言清禁紫微郎,草詔紫薇花影傍。山木不知官況別,也隨紅日上東廊。"
南宋王十朋(1112~1171)47歲才一舉奪魁,仕宦官途的抑鬱,自我調侃不是紫薇郎,"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自慚終日對,不是紫薇郎。"
南宋楊萬裡(1127~1206)的詩《凝露堂前紫薇花兩株每自五月盛開九月乃衰》"似痴如醉弱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以"似痴如醉"形容紫薇隨風搖曳的姿態,"長放半年花"形容花期長久。"晴霞豔豔復簷牙,絳雪霏霏點砌沙。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對紫薇花。"霓裳舞衣一般的紫薇花瓣,楊萬裡將它容為豔豔晴霞和霏霏降雪。甚至雖然不是香案吏,但也要移床到花樹下與紫薇花對看呢。
養護與修剪
紫薇的花期非常長,由初夏開始一直開到秋末(約5月-9月份左右)絕對是超過100天以上的超長花期,所以又有"百日紅"的稱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一般夏季開始大部的樹木已經開始結果了,紫薇的盛花期避開了很多的樹木,在缺花的夏秋之際帶來了別樣的繽紛之色。
形態分析:紫薇屬於冬季落葉休眠性的樹種,葉柄短或無柄,葉形呈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度大約2~5cm,近乎對生。花形為頂生圓錐花序,雄蕊鮮黃色成群簇生於中央,小花具六枚花瓣,邊緣有波浪狀皺摺,雄蕊36~42枚,花期為每年5-9月,花小錦簇,美不勝收,有紫紅、濃紫、淡紫、白等深淺不一的顏色,另有桃紅色鑲白邊的品種,變化多端,色澤豔麗。為夏季出色花卉之一。
紫薇的樹幹光滑,成木的樹幹呈赤褐色帶有白斑,其外皮會自動剝落,露出內部光滑細膩的新生表皮,時間越久樹幹的表皮也就越光滑,還會呈現出不規則的突起,因此又有"猴刺脫""猿滑樹"的別稱,意思指的是就連猿、猴這類動物界的爬樹高手,面對紫薇也會因為樹幹過於滑溜而無法攀上去,並且枝條在上方向四面伸展,呈自然彎曲狀態伸長。
習性:紫薇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栽培土不拘,栽種時建議以砂質壤土為佳,排水需良好,其性喜高溫多溼,生性強健,栽培容易,性喜光照的紫薇,養護的環境以接受全日照為佳,若光照不足的環境下,容易影響紫薇的開花,等到花開時再移入室內欣賞。
施肥:紫薇對於土壤並不嚴苛,一般庭園土即可,可在栽種好時在土壤中加入有機肥做為基肥,並使用緩釋肥做追肥,每2~3個月施用一次即可。
果實:紫薇於秋季花開落葉過後會產生果實,果實幹燥後割開取出其內的種子,放置於乾燥處,於翌年3~4月時播種,大約經過3~4年後實生苗就會開花。也有一些便改良的品種,培育出矮性的極早生種,只需種植4~5個月後即可開花。
繁殖方式:紫薇的繁殖方式多樣,播種、扦插、壓條法等方式都可以進行繁殖,春季為繁殖適期。儘量不要冬季栽種,冬季種植的紫薇一般開春發芽比較遲,不利生長。播種繁殖方式(播種繁殖時種子須先泡水)
播種繁殖:於3~4月時選用乾淨的培養土,將種子播於盆內並覆上大約0.5cm的薄土,之後澆溼土壤,在25℃左右的氣溫下約20天左右發芽,將發芽之後的幼苗日照充足、溫暖的場所,施以緩釋肥追肥,待幼株長到10cm左右時,植株枝條會開始橫向伸展,而於花芽分化時(約5~6月)適當增施花肥,可使花朵數增加並使花朵色澤豔麗。扦插繁殖:當花開完後落葉時,可選用剪下的健壯飽滿枝條,取10~15cm,除去下部1/2的葉片,斜插入土約1/3,同時需保持土壤溼潤,置於光線明亮處,大約30天左右即可髮根。紫薇有著極強的耐熱性,可開放於酷熱的盛夏,但高溫天氣容易造成水分的迅速蒸發,可以根據根附近的表土乾濕程度來判斷澆水,表土乾燥時,就需要及時補水,栽種於盆缽內的紫薇,在必要時宜早晚各澆一次水。另外紫薇耐寒性也極強,基本上在室外越冬也無妨。北方冬季嚴寒過冷室外養護可適當覆膜做適當保溫措施即可。
盆景修剪建議:成木時紫薇的枝條易呈弓形彎曲伸長,經過修剪後會促使新芽萌發,對枝條短截的枝條,每枝保留1至2個芽,以保持盆樹良好的生長,如下面這株小品,在做盆景修剪整形的時候,事先半年肥培、創作以自然的樹形為準,讓枝條可以自然的橫向伸展,使枝葉茂盛的樹冠下產生樹蔭。
修剪的時候儘量不過度修剪,調整強弱枝的比例,亦有其成效,利用秋季的緩長期進行修剪整姿,來促進秋芽生長,以此獲得新芽的短節間。
在花期修剪時,需要確定當月修剪的方向目的,是為觀花還是讓它成長,如果不留作觀花欣賞,建議可以及時進行修剪,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
當你從一件充滿藝術美感的樹身上看出以一種知其不可奈何而安生立命的神情,也許還能中感悟到些許古風遺韻,盆景的樂趣也就躍然心頭了。本期的內容就分享到這,歡迎喜歡盆景的盆友們留言交流分享您的經驗和看法,@集匠坊與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