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古鎮離麗江古城不足七公裡,是麗江三大古鎮之一,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一座古鎮。所謂三大古鎮,分別是大研、束河、白沙,其中大研古鎮2003年更名為麗江古城,並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區。
束河古鎮旅遊開發相對較晚,據說十幾年前的大研古鎮就是目前束河的狀態。白沙古鎮更偏僻一些,在去玉龍雪山的路上,古鎮風貌更原生態,三座古鎮中現代商業氣息更淡薄的一個去處。
之所以說束河古鎮更適合旅人賦閒發呆,因為它不但安靜,而且吃住方便,住宿吃飯都沒古城那邊貴,商業氣氛也沒那麼浮躁。
行者初到束河正趕上雨天,街上冷冷清清。從古城過去,明顯感到遊客少得出奇。建築物跟古城大同小異,細看會發現比古城更陳舊一些。石頭鋪砌的街面坎坷不平,卻不像古城裡一些街道起起伏伏。
習慣臨晚時在網上找客棧,有些店家這個點看到入住率不高,會甩賣客房,僅僅六十二塊錢,輕鬆搶到三十二平米的大床房,這在人流擁擠的古城想都別想。
客棧在古鎮北門外,磚木結構的客房,夜裡非常安靜,在古城那邊,大多數是木樓客棧,不隔音,街巷裡有點動靜聽得一清二楚,晚上總睡不好。
客棧裡大約客人很少,悄無聲息,一睜眼已經早上八九點鐘。拉開窗簾,發現小院裡一片春天的氣息,院中池塘裡飄滿櫻花,那棵櫻花樹已經過了盛花期,枝頭新葉吐翠,粉白的花瓣隨風飄灑。
街上吃個早點,才花了七八塊錢,這在旅遊城市,真心不貴。街巷裡遊客很少,不喧不吵,那些無所事事的狗兒,悠閒地趴在客棧門口。難怪旅途上遇到好多旅友,談起束河都說比麗江安逸,在這裡,時光似乎慢了半個節拍,適合品茗煮酒讀書,不浮不燥,時光靜好。
遊客少,店家生意清淡,好多店面門口貼著轉讓信息。生意儘管這樣,在束河最西南邊,又新建了許多木樓,應該是新開發的市場,這裡幾乎不見人跡,隨著旅遊的宣傳推廣,不知多年後能否熱鬧。真的熱鬧起來,恐怕同時也失去一種美好。
一路溜達下去,走進巷子深處,遇一座小寺廟,叫石蓮寺,整座寺廟含在山洞裡。後查資料得知,因為山洞形似虎口,古人為鎮住「虎口」才建此寺廟。民國時在此辦學校,讀書人生火夜讀,「束河八景」之一的「石蓮夜讀」就是由此而來。「束河八景」都已是傳說,而今多數已不存在。不過站在石蓮寺山坡邊,倒可以一覽古鎮全貌。
整個束河古鎮也只有酒吧街人流多一些,其實有些酒吧白天就是餐館,晚上才是酒吧,同時又是客棧。一定是生意維艱,才不得不多業並舉。束河的眾多客棧跟古城那邊一樣,都非常有特色。行者覺得,最精緻的客棧文化,全國各地,非麗江莫屬,大理次之。
酒吧街中間是條小溪,水淺見底,兩岸花樹依依。據說在夏季,花瓣飄落水面,如詩如畫,這就是束河一景「飛花觸水」。旅遊銘牌上介紹,最美的飛花觸水,其實是遊人夜半酒酣,如花的美女跳入溪水中嬉鬧,不知夏天時是否確有此景。
束河南門不遠的四方聽音廣場,每逢周六周日會有納西族人演藝活動,觀看演出免費,這應是發展旅遊吸引遊客的舉措。晚上八點鐘這裡還會舉行篝火晚會,遊人紛紛聚集過來,還是蠻熱鬧的。
篝火燃起,身著民族盛裝的納西族美女阿哥們,手拉著手,圍繞著熊熊燃燒的篝火翩翩起舞,遊客自發加入進來,開始只有一圈人,一會擴展到三四圈人,整個小廣場氣氛熱烈起來。束河古鎮安靜裡藏著熱鬧,比起麗江古城的喧鬧,自有它別具一格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