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科技頻道 原創]
哈嘍,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們愛卡通勤日記又回來了!作為2017年的第一個兩輪車評測,這次我們帶來了號稱全球最小的摺疊電單車—KUPPER昆鉑魔方摺疊智慧電單車(昆鉑是由輕客及來自三星、特斯拉、奧美等高管團隊在輕客內部孵化的單獨品牌),誠然自行車名字很炫,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不妨接著往下看……
最近幾年,電單車火了起來,並且售價不菲。目前來看,電單車基本有兩個趨勢,一個是定位日常通勤,主打便利,單車價位也在進一步降低;另一個定位騎行愛好者,車型主要以山地車為主,價格十分昂貴。在我看來,昆鉑的Rubik顯然走第一條路線,因此,我們先來聊聊這車的騎行體驗。
與輕客繁多的動力模式相比,昆鉑魔方摺疊智慧電單車的操作就相當於「自動擋」。打開電源,整個騎行過程完全不用你去操心了。
在起步時,力矩傳感器會測試騎行者施加的力矩大小,系統通過力矩的大小識別出我們的起步意圖,驅動電機提供起步的動力。
昆鉑在這方面表現不錯,但僅限於電單車老用戶,主要原因在於電機起步的扭矩較大,對於新人來說,需要一個適應時間,而且在附著力較低的水泥路面還有打滑的趨勢。
平坦道路上,電機對輸出動力的判斷交到了踏頻傳感器的手上。踏頻傳感器識別腳踏頻率,確定騎行速度,平衡動力輸出。
這時候,電單車的便利就體現出來了。在25km/h以下,電機隨時都會積極介入,非常適合在城市這種頻繁減速、超車的路況下保持快速、輕鬆的騎行。
這裡還有一點想要說明,如果超過了30km/h,電動機對動力的貢獻似乎就沒那麼大了,想要繼續提速主要就是靠腿,當然,對於昆鉑摺疊電單車來說,高速行駛顯然不是它的設計初衷。
速度傳感器實時監測車輛速度,與踏頻傳感器配合,識別車輛狀態,並提供一定的安全冗餘。
對了,昆鉑還有一款配套的手機App,這款App的帳號信息與輕客同步。在手機 App 上你可以看到騎行裡程、騎行時間等信息。而整個App的UI設計顯然借鑑了不少輕客的元素,但功能變得更簡潔。
比如說升擋和降擋,使用的時候比較方便,上下滑動即可;真正的槽點在於內置導航,一是定位不準確,第二個是使用並不方便,這也是此類App導航功能的通病。總之,App是還需要提高的。
總的來說,騎著昆鉑魔方摺疊智慧電單車刷街、通勤還是很有樂趣的。前提是通勤距離在10km之內,5km是最佳選擇。畢竟「電驢」太笨重,共享單車則容易騎出一身汗,找車也是個麻煩事。昆鉑魔方摺疊智慧電單車給了一個折中但不平庸的選擇。
騎行:起步略強,上坡平穩
聊完大家最關心的騎行,我們再來看看昆鉑魔方摺疊智慧電單車在設計、便利性,動力等方面的表現。
先說設計,昆鉑魔方摺疊智慧電單車的辨識度相當高,騎在路上經常受到「注目禮」。
暗黑色的6061鋁合金車架是一種很有質感的材料,配合「背」在車座下方的電池包,完全不需要任何塗裝。
摺疊方式也極其經典,3步即可完成,摺疊後的體積為0.12立方米,不論在辦公室、汽車後備廂都能輕鬆放置。
除了空間小,重量也很輕,整車重量為14kg,我們能很方便地搬著它移動。
然後是車把和車座:這方面的設計可以看出設計師很用心。之前體驗過不少電單車,很多都無法調節影響了騎行體驗。昆鉑加入了調節機構,車把、車座都能快速調節。
昆鉑魔方摺疊電單車的輪胎採用的是CST的充氣輪胎,騎行十分平穩,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尤其是對於小輪徑單車來說,效果確實十分明顯。
最後,我們來看看動力。
昆鉑魔方摺疊電單車之所以有較高水準的騎行表現,與這套VeloUP!動力系統密不可分,這套系統由5部分組成:傳感器、整車控制器、電池、電機和區域網路。
控制器相當於CPU,是VeloUP!動力系統的核心,它被安裝在後擋泥板上方,處理器來自飛思卡爾ARM Cortex-M0+ 32位處理器(汽車級)。
傳感器作為系統的「感官」被安放在中軸。騎行過程中的踏頻、力矩都是由集成在此的傳感器進行收集。
電機位於車子前輪(前驅),其類型為無刷有齒電機,控制器為正弦波,其優點是穩定,輸出平穩,另外,其輸出功率是180W。
電池為松下鋰電池,容量5.2Ah,充滿電後大約可實現30-50km的續航,而充電時間僅需要2h左右。
編輯點評:我這次測試的昆鉑魔方摺疊電單車在京東眾籌的價格是1999元,這個價位處於城市通勤自行車的價格區間,因此可以看到昆鉑確實是把這輛車當成貼近大眾的產品來賣,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大玩具。
優異的騎行體驗、小巧的車身設計都可以滿足短距離出行的剛需,這款電單車真的很讓我心動。
相關內容回顧:
簡約至上+輕鬆騎行 雲馬C1電單車體驗
設計及便利性:造型小巧只可短距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