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已出籠!各回各家,各氣各媽」。估計這幾天,家長們的朋友圈都被這個段子刷屏了吧。以團長的經驗來看,對付「神獸」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消耗他們的體力。
眼看著快過年了,網上不是討論「年味越來越淡了」嗎?那是你們大人的看法,小孩子們可還期待著過年呢。已經放假在家等著過年的家長們,不妨趁著這幾天帶孩子們去看燈會、逛花市,打卡傳統小吃,提前感受一下「年味」吧!
無燈會,不春節。成都人過去是到塔子山公園看燈會,七八歲以上的孩子應該都跟父母去看過。後來成都的新春燈會又搬到了三聖鄉,再後來,家長們想帶孩子去看個燈會,好像還得往自貢跑一趟。
今年例外,儘管春節還沒到,成都周邊一些地方已經張燈結彩,搞起了燈會,其中黃龍溪歡樂田園的「篝火萌寵燈海」陣仗最大,也比較熱鬧。
據歡樂田園的官方信息顯示,這次燈會是有自貢燈會原班人馬打造的,最大的亮點是有很多萌寵造型的燈組。如長頸鹿、羊駝、梅花鹿、兔子等,這些憨態可掬的發光「動物」很受小朋友們喜歡。
因為明年是鼠年,歡樂田園園區的湖面上布置了一個巨大的「鼠慶豐年」燈組,還有老鼠娶親燈組,在學校聽過「老鼠娶親」故事的同學,可以親臨現場再直觀的感受一下。
除了小朋友們喜歡的萌寵燈組,園區裡還有不少有年代感的「回憶殺」燈組。70年代到00年代的朋友都能從這些燈組裡找到童年記憶。
歡樂田園的「篝火萌寵燈海」還有一個非常爆的看點是非遺絕技「打鋼花」,高達1500℃的鐵水被拍打至高空瞬間流星飛舞。「打鋼花」對很多家長和小朋友來說倒是不陌生,電視上或網上經常能看到,但真正實地觀賞「打鋼花」表演的機會並不多。
據團長了解,歡樂田園的「打鋼花」表演也不是每天晚上都有,春節前要看「打鋼花」得周六晚上去。初一到正月十六,每天晚上都有「打鋼花」表演。想帶孩子去看的家長,一定要看準時間再去。除了晚上的燈會,歡樂田園白天也很好玩,有很多大、小朋友感興趣的項目。團長建議大家早上出發過去,在歡樂田園可以玩一整天。
過春節,逛花市買「年花」本來是廣州人的過年習俗。最近幾年,成都人也習慣了在春節前無論如何都要去一趟花市,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植物和寓意吉祥的鮮花回去布置家。離春節只有幾天時間了,家長們正好抽空和孩子一起,去花市親手挑一些「年花」回家。
三聖鄉大的花卉市場搬遷之後,部分商家自發形成了一些小規模的花卉市場,其中萬福花卉產業園算是規模最大,花的品種最多的一個。據花友們講,萬福花卉產業園還是在之前的萬福花市那一片,大市場拆遷之後,部分商家搬到了鐵路橋下繼續做生意,這個花市才得以保留下來。因為受拆遷的影響,客源大不如前,所以鮮花的價格看上去也比以前實惠一些。
「年花」的種類很多,金桔可以說是「年花」裡的招牌,因為金桔諧音「吉」,寓意大吉大利。劍蘭寓意長壽、福祿,適合當「年花」送給家裡的長輩。百合、水仙、蝴蝶蘭也是「年花」的最佳代表。當然啦,你和孩子也可以挑你們最喜歡的花買回家。對於成都人來說,這兩天去逛花市,怎麼都要帶一大把臘梅回去。
即使是物質條件非常好的現在,大多數孩子們喜歡春節的原因依然是因為他們可以收紅包,可以吃好吃的東西,穿新衣服。老成都人過春節,都吃些什麼?估計很多家長都不記得了,趕緊和孩子一起去川菜博物館尋覓一些地道年味兒吧。
在川菜博物館,所有入園的遊客都可以免費品嘗二十多種地道的成都小吃,團長看了一下,有豆花、涼粉、甜水麵、春卷、水餃以及各種粑粑等。這些基本上就是春節必吃的年味兒食物啦。
你還可以帶著孩子去跟館裡的師傅學習做涼粉、包「鼠來吉祥餃」,看大廚表演「蒙眼切金絲面」,領攪攪糖吃。
除了吃!吃!吃!在川菜博物館,孩子們還可以跟著工作人員學拓印年畫。小朋友親手完成的作品可以帶回家哦。
活動期間,灶王祠每天都會舉行祭祖拜灶王,領「灶糖」的傳統民俗文化儀式。家長們可以為自己和孩子各準備一套漢服,然後穿著漢服逛川菜博物館,免費參與祭祖拜灶王,體驗完過節的儀式感,還可以免費領取一根充滿年味兒的祈福帶和便籤條回家。
過春節的時候,你們家還堅持哪些傳統過年習俗?留言區來聊聊吧~
【來源:成都商報教育報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