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一份最全的友城禮品大盤點!
這些珍貴的友城禮品首次展出,背後藏著怎樣的小秘密?
高能預警!
一波創意海報來襲!
不要眨眼!
紀念廣州開展國際友好城市工作40周年大會即將在10月31日到11月1日舉行。大會舉辦前夕,由中共廣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承辦的「友城之路——廣州國際友好城市禮品展暨『外國友人看廣州』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展」從10月29日起到11月28日,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舉行。
數十件來自國際友城送給廣州的禮物首次展出,市民可免費參觀,這些友城禮品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廣州日報帶你提前探營。
不出花城,踏上友城之路
廣州,應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
1979年5月,廣州與日本福岡結好,成為我國華南地區首對國際友好城市,拉開了廣州與友城結好的序幕。2019年,廣州迎來開展國際友好城市工作40周年。40年間,廣州積極推動國際友好交流合作,「朋友圈」遍及全球,與54個國家的77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外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達到65家。
兩市結好,互贈禮物必不可少。這些來自五洲四海的禮品,無疑是廣州與國際友好城市和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情誼的歷史見證。廣州的友城禮物品種多樣,如我們贈送給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木棉花雕塑,被安放在亞歐分界線上,成為當地的重要景點。廣州還向日本福岡借展過大熊貓,給法國裡昂送去煙花表演。近幾年,蔚為大觀的《廣州大典》成為最受友城青睞的贈禮之一。
而友城送給廣州的禮物同樣豐富多彩。在雲臺花園誼園這個友城禮物大觀園中,市民可以不出國門,就走上洛杉磯的星光大道,徜徉在韓國光州的廣州路,欣賞溫哥華的長壽樹雪松……而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福岡贈送給廣州青少年的金印遊樂場,更是成為許多廣州人的美 好回憶。廣州圖書館也專門開闢了友城贈書專區,每年都會收藏數百本友城贈送的原版圖書。
在這次「友城之路」展覽中,我們精選收藏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的數十件廣州友城禮品,許多禮品還是第一次與廣大市民見面。讓我們足不出花城,就踏上友城之路,領略萬裡之外的異國風情,感受廣州與友城的深厚情誼。此外,「外國友人看廣州」攝影大賽,20幅獲獎作品從2300餘幅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們也可以透過這些攝影作品,欣賞外國人視角中廣州「老城市新活力」之美。
部分友城禮品搶先看
姊妹
日本福岡是廣州的第一座國際友城。很多時候福岡市會被稱為博多,廣州人愛吃的博多拉麵就來自福岡。展出中,一對石膏姐妹是擁有400年歷史的傳統工藝品「博多人偶」。1999年5月,日本福岡市市長山崎廣太郎出席廣州——福岡締結友好城市20周年慶典時將這件禮物贈送給廣州。
墨玉熊
溫哥華加拿大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城市,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贈廣州市外辦的一隻晶瑩剔透的「墨玉熊」讓人眼前一亮。小雕塑中的黑熊和三文魚,是加拿大溫哥華市最容易偶遇的「鄰居」。
雪國麋鹿
芬蘭坦佩雷市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城市。這是一個雪國麋鹿造型的燭臺,2014年由坦佩雷市市長安娜-凱莎·尹高寧送給廣州。
水晶工藝花瓶
瑞典林雪平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城市。有觀眾點評,這個花瓶長著一張「北歐冷漠臉」,之所以送這個禮物,是因為瑞典的斯莫蘭地區有水晶玻璃王國之稱。
茶杯和酒壺
德國法蘭克福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城市。在這一對酒壺和茶杯上,印著是德國文豪歌德,因為正是在法蘭克福,誕生了這位世界重量級的大文豪。而在2008年,時任法蘭克福市市長佩特拉·羅特訪問廣州時,也贈送了歌德的半身銅像放在流花湖公園中的玫瑰園,足見法蘭克福人對歌德的驕傲。
銅壺
尼泊爾博克拉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城市,這個銅壺名為「愛的象徵」,是由尼泊爾博克拉市長(Mahesh Baral)贈送給廣州市政府。去尼泊爾博克拉遊玩,不妨帶一隻尼泊爾手工銅壺回家。
大肚花瓶
越南胡志明市是廣州的友好合作交流城市。這個圓滾滾的大肚花瓶看起來極具東方美感。
金屬鴨嘴獸
澳大利亞墨爾本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世界上的鴨嘴獸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和塔斯馬尼亞州。這個無比精美的金屬鴨嘴獸雖然這次沒有展出,但下一次期待見面啊!
觀展指南
●地點
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廣州市白雲區展覽路1號)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每日 16:00 停止入館
逢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怎麼預約?
●怎麼過去?
地鐵:
二號線白雲文化廣場站A出口,步行200米可至。
公交:
白雲文化廣場總站:421路;522路;555路;664路;712路;929路;高峰快線69路。齊富路(雲城東路口)站:981路。
自駕:
請導航至「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友城禮品之旅
在雲臺花園誼園、流花湖公園和社區等,廣州不少地方也藏著國際友城的禮物禮物。這些大型禮品雖然無法在現場展出,但市民不妨趁友城大會期間,來一次友城禮品之旅。
頭戴紳士帽的布魯內爾大猩猩
英國布里斯托市是廣州國際友城。布里斯托市榮譽市長彼得·梅恩贈予廣州市這一雕塑——布魯內爾大猩猩。英國工程布魯內爾設計了布里斯托克裡夫頓懸索橋和大英號蒸汽機船,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工程師之一。而猩猩「阿爾弗烈德」則是布里斯托動物園最長壽的猩猩。這個以布魯內爾命名頭戴高帽的大猩猩,象徵著布里斯托的創新、執著和可持續性發展,同時猩猩的活潑與智慧又代表兩市交流合作的活力和潛力。
小羊肖恩來到羊城
2016年12月,這座雕塑由英國布里斯托市贈予中國廣州市,以紀念兩市自2001年締結為國際友好城市以來15年不變的深厚友誼。雕塑由世界著名的布里斯托本土動畫公司——「阿德曼動畫」設計製作,風靡全球的「小羊肖恩」系列動畫最初由該公司創作發行。
火山石雕「鬥牛」
秘魯阿雷基帕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城市。「鬥牛」雕塑是秘魯阿雷基帕市政府向廣州市贈送的禮品。「鬥牛」是阿雷基帕特有的一種文化活動,在當地非常受歡迎。與西班牙鬥牛不同,阿雷基帕的鬥牛不是「人鬥牛」,而是「牛鬥牛」。雕塑的用料是阿雷基帕特有的火山石。該市有三座火山,城市內絕大多數房屋建築都採用這種火山灰形成的白色火山石作為材料,因此又被稱為「白色城市」。
「毛利戰士」守望白雲山
紐西蘭奧克蘭是廣州的國際友好城市,1996年,這個「毛利戰士」木雕由奧克蘭市贈送,號稱紐西蘭少數民族——毛利人的鎮族之寶。此件「毛利戰士」的頭部與身軀長度接近,從頭頂到臉部再到雙肩均雕有圖騰,眼神透出一股冷峻的威嚴,雙手分別捂住胸口和腹部,奇特的是每隻手只有三個手指。由於它的珍貴,雲臺花園將它擺放在誼園的醉華苑內,以避免風吹雨淋。
搬缽:雲山腳下傾倒友誼
在雲臺花園誼園,有一隻巨大的白底描藍花瓶子,它是1995年德國法蘭克福市在與廣州締結友好城市7年後,特別用玻璃鋼製作的特大號「蘋果酒瓶模型」——搬缽。這個高達兩米的大酒壺還作60度的傾斜,像是在白雲山腳下傾倒著美酒和友誼。
日晷記錄廣州和溫哥華時間
在雲臺花園誼園小山坡,有一座由加拿大溫哥華在1996年5月贈送給廣州的石制日晷,以紀念兩座城市結好10周年。日晷有裡外兩圈錶盤,分別代表廣州和溫哥華的時間。作品底座是象徵溫哥華的動物形象——三文魚,並雕有「溫哥華市民贈送給廣州市民的日晷」的中英文字樣。
三人舞姬:與福岡原作遙相呼應
在雲臺花園的誼園,有一座《三人舞姬》雕塑,該作品由福岡著名藝術家小島與一構思設計,曾經在巴黎世博會上獲得銀獎,是一個享譽國際的藝術品。其原作坐落在福岡市中心,這座送到廣州來的複製品與原作遙相呼應,體現兩座城市的深厚友誼。
洛杉磯路牌:向前11993公裡
1981年12月,廣州與洛杉磯締結為友好城市。1998年3月,洛杉磯給廣州贈送了一座路向牌,指明洛杉磯在何方。這座高約4米的路牌豎立在誼園的小山坡上,指向洛杉磯市所在方位,路牌上寫著:「LosAngeles,11993km. Sister city ofGuangzhou.」意為:「廣州的姐妹城市洛杉磯距廣州11993公裡。」
童話木屋:瑞典師生親手修建
在雲臺花園誼園內的一座小山坡上,靜靜地坐落著一間紅白相間的雪式小木屋,屋外的木柵欄、屋前的小花園與屋頂上一面迎風飄動的瑞典小國旗,讓人像是走進童話世界的一角。2000年3月1日至11日,瑞典林雪平市龍思泰學校師生一行12人訪穗,他們親手在誼園修建了這座瑞典傳統小木屋,這座小木屋的一釘一木全是從瑞典運來的。
奧克蘭帶來紐西蘭的標誌
2003年,紐西蘭奧克蘭市為紀念與廣州結好15周年贈送了禮物《永恆的動力》石雕噴泉,其正面用貝殼鑲嵌成紐西蘭的標誌——銀藏葉。
光州的「廣州路」路牌
2002年6月,中國國家足球隊首次徵戰世界盃,首場比賽在韓國光州市體育場進行。為紀念這一盛事,光州市政府將體育場前的一條路命名為「廣州路」。現存於廣州雲臺花園的這座路牌是光州市「廣州路」路牌的複製品。
屏風中的奧克蘭「景致」
2009年,奧克蘭贈送給廣州一座名為《景致》的雕塑,以紀念兩市結為友好城市20周年。雕塑展現了奧克蘭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外形又類似中國傳統屏風。
溫哥華雪松:
生命之樹寓意廣州溫哥華友誼長青
在溫哥華贈送的日晷旁,有一棵獨特的雪松。這株獨特的雪松是溫哥華市市長羅品信代表溫哥華市贈予廣州,以紀念兩市結為友好城市25周年。雪松的平均樹齡超過150年,而且四季常綠,號稱「生命之樹」,寓意兩市人民友誼長青。與這棵雪松比鄰相望的,正是兩市結好10周年時,溫哥華贈予我市的日晷。
星光大道上的廣州印記
好萊塢星光大道是洛杉磯舉世聞名的地標。兩千五百多顆五角星銘刻在好萊塢中心長達2.7公裡的人行道上,每一顆星紀念著一位在電視、廣播、電影、音樂或戲劇界取得傑出成就的人。2011年,正值洛杉磯與廣州締結為友好城市30周年之際,洛杉磯贈予廣州市一顆刻有「廣州」字樣的星光大道紀念星,以此紀念兩市深厚友誼。
坦佩雷地標的倒影「映」在廣州
2012年8月,坦佩雷市贈予廣州《湖中倒影》銅雕,紀念兩市的美好友誼與興盛合作。這是芬蘭藝術家漢努·帕森寧先生的作品。矗立於坦佩雷市奈西湖湖畔的奈辛內烏拉瞭望塔是該市的地標建築。雕塑創作靈感便來源於瞭望塔在湖波中美麗的倒影。
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贈送《歐洲·亞洲》雕塑
《歐洲·亞洲》雕塑由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於2012年11月贈送給廣州。從正面看,雕塑呈字母「A」形,表示亞洲(Asia),從高處俯瞰,構成了字母「E」,代表著歐洲(Europe),同時,E也是葉卡捷琳堡俄語的首字母。石質底座部分,三面分別鑲嵌黃銅文字「葉卡捷琳堡」、「歐洲」、「亞洲」。文字以英文,中文兩種語言寫成,正面鑲嵌葉卡捷琳堡市市徽。
和諧都市雕塑祝福廣州
2016年12月30日,為慶祝光州——廣州兩市締結友好城市關係20周年,光州市贈送給廣州《都市和諧》雕塑作品。該作品通過地球儀、心形樹葉等元素,表達了兩市友誼萬古長青的美好願望,目前該作品放置於雲臺花園誼園內。
法蘭克福花園原版凝縮
位於流花湖公園東南面臨湖一隅的法蘭克福玫瑰園是德國法蘭克福市送給廣州市建城2210年的城慶禮物,於1996年12月建成,佔地面積2500㎡。玫瑰園內種有玫瑰近300株,當中大部分是遠涉重洋由德國運抵廣州的「法蘭克福玫瑰」。整個花園具有典型的德國巴洛克風格。在法蘭克福市確實有一座一模一樣的玫瑰園,送給廣州的這一座只是比原版小一些。2008年4月,時任法蘭克福市市長佩特拉·羅特率領170多人的大型代表團訪問廣州,贈送了一樽德國文豪歌德的半身銅像,也被安放到玫瑰園中。
越秀公園金印遊樂場
位于越秀山東秀湖畔南音山麓,建成於1981年。1979年廣州市和福岡市結為友好城市。次年,福岡市市長進藤一馬到訪廣州,提出為廣州贈建一座青少年遊樂場,作為日中友好永久紀念,因此興建了這個遊樂場。開業時,日方提供並協助安裝了兩項機動遊樂設施——「高速滑行車」和「旋轉鞦韆」。
深藏社區的友城「厚禮」
2007年,法蘭克福市向廣州市贈送了一套精美的兒童遊樂設施,該設施落戶于越秀區六榕街興隆東社區。這是法蘭克福市送給廣州的第四件禮物。
說到這份禮物被送給廣州的過程,還有一個頗為曲折的故事。法蘭克福市著名電視女主持人弗蘭齊絲卡·賴興巴赫在一場電視問答比賽中贏得了一筆獎金,她將這筆獎金捐給了國際玩耍協會(該會是一個致力於維護兒童玩耍權利的國際性非贏利組織,總部設於法蘭克福市)。這個協會的會長是法蘭克福前任副市長,曾經出訪廣州的他十分喜歡廣州,並深知廣州與法蘭克福之間長達18年的深厚友誼,因此他積極動議把這筆捐款用於在廣州的一個住宅社區建造一個兒童遊樂場所。遠道而來的設施身上帶著明顯的法蘭克福味道——玩具上的尖三角造型代表了法蘭克福市政府建築「羅馬人」的尖頂屋面。在美茵河畔,這三個小屋頂是法蘭克福的城市標誌。
六榕街興隆東社區有居民4500多人,其中有近300名小孩子,老城區向來缺少兒童活動設施,法蘭克福兒童遊樂園的落戶,增添了孩子們玩耍的場所,豐富了他們的娛樂生活,給社區的孩子們帶來無盡的歡樂。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俊傑
海報設計:蔣秋平
海報文案:申卉、方晴、王曉曼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曉曼
="text-dec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