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泌陽縣黃山口鄉崔灣村有個莊兒叫賣飯棚,在羊冊鎮與黃山口鄉交界處,據當地老年人說昔日這裡還是一條繁華的古道,這條古道北起漯河市水陸重鎮北舞渡,西至唐河水旱碼頭賒店古鎮。這條古道貫穿泌陽縣北部山區,從舞陽界碑河進入泌陽縣象河關,途徑春水鎮木竹峽、黃山口鄉桃花店、賣飯棚、羊冊鎮路經口、上馮、小獨山、到達羊冊、郭集、郝寨,與賒店古鎮會合,古道旁邊的黃山口鄉桃花店,古時非常繁華,客店、商鋪多達數十家。
黃山口鄉桃花店西南的賣飯棚村,就是古道上過路客商在此處食宿而留下的村名,過去賣飯棚客商雲集,布匹商、鹽商、糧商等都要在此歇腳食宿,如今賣飯棚遺址、古橋古道遺址仍在。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昔日賣飯棚,今朝舊貌換新顏,賣飯棚變成了美麗的小山村,大山深處別墅林立,賣飯棚變成了「樓房溝」,村村通水泥道路通過柿樹灣、崔灣、廟灣直達駐南新幹線,村民們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賣飯棚村今年68歲的老農民曹紹令說,賣飯棚村農民祖居大山,有曹、侯、鄧三姓,過去100多口人,現在二三百口,不少村民外出打工當了小老闆,村民們希望在鄉村振興中,有關部門能夠重新打通這條連接黃山口鄉賣飯棚與羊冊鎮路經口的這條古道,使其成為鄉村旅遊路、風電觀光路、連心路、富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