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李斌與他的蔚來ET7就給我們畫了一張「餅」。沒想到的是,這張「餅」還沒來得及消化,僅僅幾天之後的智己汽車發布會,用近乎教科書式的方式告訴了我們,甚至是所有新勢力們,「餅」要這麼畫,吃的才香。
「餅」好不好吃,得看「廚子」是誰,而智己汽車相信對於大部分人都些許陌生。這份陌生感來自於智己汽車的「快」,從2020年11月25日宣布成立,再到今年1月13日正式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並帶來兩款新車,這樣的速度幾乎前所未聞,甚至來不及反應。
作為是一家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智己汽車也是國內首個創始輪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在構架上,智己汽車將獨立化運營,輕資產重研發,通過市場化的資本方式運作。
而「智己」,取自《周易 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意在用智慧周全萬物,實現時代所驅、用戶所需的智慧出行。英文品牌名「IM」意為Intelligence in Motion, 則是對智能汽車進化方向的理性思考。
年底上市,兩款量產定型車首發亮相
如此之高的起點,讓智己汽車的發布會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沒有各路經理、總監的客套致辭,發言者皆以「用戶主理人」身份登場。智己汽車認為,在人工智慧時代,用戶成為了重構企業價值鏈成為真正的驅動者。秉承「我自 由我」的品牌主張,智己汽車在做的,正是與增加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黏性,與用戶共生。
在產品層面上,IM智己為我們畫了「一張大餅」。發布會中,IM智己帶來了一款轎車與一款SUV車型,新車由Heatherwick Studio藝術工作室聯合teamLab藝術團隊負責概念車、充電樁與整車智能互動設計工作。在設計方面,全新量產定型車以感知生命的設計思維,化繁為簡。此外,新車將運用義大利北緯45°科莫湖區實木飾板和德國巴伐利亞州半苯胺小牛皮,全車所有玻璃均採用雙層靜謐玻璃設計。
座艙設計採用全新的比例布局與整車智能聲控+屏幕觸控的全替代解決方案,將搭載全球首創無界交互IMOS作業系統,由可根據使用場景進行智慧分屏升降的39英寸Incell中控大屏,與12.8英寸2K AMOLED曲面智控中樞屏呈現。SOA「原子化」軟體架構可針對每一個獨特需求、由用戶定義、服務組合,可以組合出1000多甚至無限個智慧融合場景,既包含山路場景、關愛場景、減速帶等超感駕控全場景;更能與用戶共創小憩、迎賓、看護等場景,各種服務可隨意組合調用。
新車底盤由F1技術支持團隊——威廉士高級工程公司負責,配備前雙叉臂和後五連杆懸架的全鋁底盤、線控制動系統和線控AKC後輪轉向系統、以及CDC智能電控懸掛系統。三電部分,IM智己汽車將搭載以後軸為主驅動的前後雙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400千瓦,綜合峰值扭矩700牛·米,百公裡加速3.9秒。搭載上汽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採用「摻矽補鋰」技術的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300瓦時/千克,全系電池組容量標配93千瓦時,高配車型為115千瓦時,可在全架構帶寬內最高支持近1000公裡的續航,並承諾具備永不自燃最高安全等級,與超長20萬公裡零衰減表現。此外,新車還將支持全球首款量產裝備的11千瓦大功率無線充電。
自動輔助駕駛方面,新車將搭載英偉達Xavier (30~60 TOPS)、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的融合感知解決方案。此外,智己汽車深度融合「智能泊入泊出+城市智慧領航+高速智慧領航」等功能,在國家法規允許以及高精地圖開放的情況下,2021年底,具備點到點零接管自動駕駛能力,並實現一線城市特選商業中心,應用自動代客泊車/喚車,用戶下車通過手機APP讓車輛自動代客泊車,取車時通過手機APP召喚功能。
新車還將首次搭載Carlog功能、智慧燈光系統、智慧燈光表達與V2X智駕融合交互系統,支持智慧燈光領航、Spot light行人提醒、示寬光毯導引、智慧光隨眼動功能。其中,智慧光隨眼動可通過車內攝像頭追蹤眼球朝向,控制大燈燈光照射駕駛員看的方向。
IM智己的「快」不僅是品牌發布速度,根據官方介紹,IM智己首款轎車量產版車型將與4月開幕的2021上海車展中正式與消費者見面並公布預售價,隨後將在今年年底正式上市,並在2022年正式向車主交付;SUV車型則將在2022年發布並完成交付工作,這樣的速度再一次展現了何為「智己速度」。
IM智己:讓「我」成為「我們」
作為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IM智己雖然發布節奏迅速,但入場時間並不算早。為此,IM智己選擇徹底顛覆汽車公司與用戶間商品交易的傳統關係,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讓用戶成為汽車價值鏈的核心驅動,打破用戶與企業的邊界。
全球首創「ESOP+CSOP」持股平臺,從股權結構上構建起核心員工與用戶的「雙輪驅動」。「智己將為核心管理層、初創團隊設計市場化的期權激勵機制。同時為用戶價值設計同級別的權益激勵方案。從底層重構用戶和企業的關係,重構未來企業的模式。」智己汽車籌備組副組長劉濤如是說。從公司股權結構上來看,上汽集團和上海浦東新區共佔股 72%,阿里巴巴佔股18%,另外10%將由員工和用戶共同持有。
在用戶權益平臺上,用戶將不斷通過數據驅動智已汽車產品和品牌的優化和迭代,智己汽車也將應用包括區塊鏈在內的一系列前沿科技,以數字權益的形式確認用戶貢獻的數據價值。換而言之,IM智己不再拘泥於傳統思維中用戶與企業間的「言語溝通」,而是通過用戶提供的數據與AI算法的自動化閉環,持續驅動產品和服務體驗的優化,讓「我」成為「我們」。依託於「合伙人」理念,除了目前的四大合伙人之外, IM智己的合伙人會與日俱增,B站、小紅書、極客公園······乃至更多的有才華、有天賦、有熱情的年輕人,都將和IM智己一起把自己的熱愛,變成用戶的熱愛。
更何況,上汽集團60餘年的造車經驗、技術積澱、零部件體系、全球化布局、資金儲備以及合作資源為背書,同時利用張江高科技園區世界級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生態和AI、晶片等核心技術資源,以及阿里巴巴用戶大數據、達摩院最新技術、阿里雲等生態圈的協同優勢,實現全面賦能。為此,智己汽車成立了專屬智能出行研究院,聚集了全球科創人才,打造「一橫三縱」的國際研發體系。其中,整車研發中心作為「橫軸」,將對數據驅動中心、智能駕駛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實現「業務貫穿」。
走上一條「新勢力」的路
進入2021年,中國市場將迎來期盼已久的「傳統新勢力」車企的發力期,從北汽ARCFOX、廣汽Aion、東風嵐圖再到IM智己,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紛紛衝高。「目前來看,我國新能源市場存在低端化的現象,高端新能源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上汽此時推出高端品牌是很好的舉措。」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高端化發展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尤其是上汽集團所處於的上海市有著明顯的需求,高端化將有明顯的推動效果。
但崔東樹也強調,自主品牌雖然在區位優勢和傳統產業鏈組合性上有本土優勢,但在技術尤其是智能領域以及品牌上仍存在劣勢。不過,隨著IM智己的發布,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行業內對於這支品牌的質疑。其展現出的技術優勢與科技創新尤為明顯,在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的「雙重品牌優勢」下,IM智己相比其它「衝高品牌」也有著一定優勢。羅蘭貝格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預計2025年我國新能源新車銷量將達到約570萬輛,而高端車型的市場容量約為100萬輛左右。雖然目前的IM智己依然處於「PPT畫餅階段」,但品牌背書與賽道前景依然光明。
但對於新勢力車企來說,隨著上汽集團的加入,自主巨頭全部殺入高端市場,新勢力車企的生存環境也將進一步惡化。以上汽集團為例,從IM智己再到R汽車,這些品牌均展示出了有別於傳統車企的造車理念,在用戶理念、銷售渠道與科技配置方面都有著趕超新勢力車企的趨勢。相比之下,「傳統新勢力」們無論實在技術、資金還是經驗方面均佔據優勢,高端新能源市場勢必將進入「白刃戰」階段。如今,IM智己通過全產業鏈優勢,畫出了一張新勢力品牌難以效仿的「餅」,並將在今年就端上消費者的「餐桌」。這支集合三方力量的IM智己能否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又會走到何種高度,或許年內就將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