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受到疫情的衝擊,但國內市場對於牛肉的需求卻依然強勁,作為對華出口牛肉的主要供應國的澳大利亞卻未能在中國市場賺到多少利益,據報導,近日又一家澳企被暫停對華出口牛肉的資格,有分析人士認為,紐西蘭或將成為最大贏家。
第6家出口商被暫停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海關總署正式暫停從Meramist公司進口牛肉,據了解,這是第六家被叫停的澳大利亞肉商。早在今年5月初,就有4家澳企的牛肉被查出違反檢驗檢疫要求,隨後被叫停。而8月底,因在牛肉中檢出禁用藥物氯黴素,又一家生產牛肉的澳企被暫停進口。 這一消息得到澳大利亞全國農民聯盟的證實,對於兩國目前的發展,他們表示痛苦和擔憂。
澳大利亞不缺中國市場,可將牛肉高價賣給他國?
對於這一情況,澳大利亞農業公司,也就是澳大利亞國內最大的牛肉生產商表示,以目前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出口到中國的牛肉同比去年銷量銳減一半,但該公司高層卻樂觀地表示,他們正在謀求將優質的牛肉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這個所謂的其他國家,無疑就是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了。
前幾天美國力挺澳大利亞葡萄酒,聲稱將在白宮招待會上飲用澳大利亞葡萄酒,而中國人無緣享受這一美味。也許是這些操作給了澳大利亞信心,讓他們以為美國會無條件為他們兜底,但很多人卻表示,澳大利亞的希望可能會落空。美國本身也是牛肉出口的大國,從某個角度來看,澳大利亞和美國也存在競爭關係。而歐洲市場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會更傾向於購買美國牛肉,因此,澳大利亞的牛肉在美國可能沒有太大的利潤空間,而在歐洲的競爭力也將大幅降低。
紐西蘭或將從中得益
有俄媒認為,中澳目前的政治緊張局勢將迫使中方尋找其他國家供應商,而巴西、阿根廷、紐西蘭此前都是中國牛肉市場的主要供應方。有俄媒分析,紐西蘭或成最大受益方。紐西蘭的農產品和澳大利亞類似,但其地理和氣候等自然環境比澳大利亞更勝一籌,因此品質也值得信賴。
紐西蘭產品在中國的接受度較高,其中奶製品和牛肉最受歡迎。僅去年,中國和紐西蘭的貿易額就超過200億美元。紐西蘭的乳製品有三分之一都是出口到中國,而中國也是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
此外,紐西蘭生產的白葡萄酒也越來越被認可,市場份額在增加。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紐西蘭可能會在中國尋求進口來源多樣化的時機中獲益,對中國出口更多樣的優質的產品。
可見,澳大利亞並未中國的唯一選擇,可替代的國家太多。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市場龐大,消費能力也日益增強,試問誰不想進入中國市場分一杯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