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中國海賊王。
我並不是在刻意揣摩作者的意圖,但是這部漫讓我看到了國漫的希望,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看到了中國歷史文化與當代文化相結合的新形態。《一人之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國漫,從劇情到世界觀到人物設定都非常出色,在我心中,它絕對不會差於霓虹國的三大民工漫。
第一,文化內核
相較於中國其他強取豪奪但全是日漫梗的國漫,它有著更硬的文化內核,對道教陰陽五行、修身練氣、奇門遁甲等的描寫更具骨感。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是作者把唐僧五人比作心肝脾腎、金木火土,用心猿意馬來說明修心修性,與情節緊密結合,令人嘆為觀止。
迄今為止,《一人之下》的漫畫閱讀量一直名列前茅,動畫片的播放量僅次於《狐妖小紅娘》。自行車賽播出以來,備受關注,熱度不減。
為了說明為什麼《一人之下》有這麼高的熱度,小鈺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
第二點情節
開頭,馮寶寶挖墳,各種精彩的打鬥吸引人持續觀看,然後留下馮寶寶身世、八奇技繼承人等懸念,再到天師府混戰高潮,《一人》每一章都有巨大的信息量,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想多看幾眼,多線並進,情節跌宕起伏又能自圓其說,作者真是功不可沒。
埋藏深度,情節層出不窮
「一人之下」動畫片的整體推進方式是以解謎的方式不斷深入下去。從一開始就圍繞著一個謎團展開:誰是寶兒姐姐,從哪裡來?這引發了一系列關於異族人的問題。
事實上,一人之下原名為「異人」,主要講的是這些人的異化以及他們所持的「氣」。現在的動畫片進行到了羅天大醮部分,而連環畫進行到了諸葛青獲得力量之後。現在看來,從長遠來看,劇情可以達到1/3的進步。
故事中的一人下埋線功力很強,比如在王也對戰諸葛青的時候,曾經問過諸葛青,你能接受失敗嗎?而且到後來也確實證明這場戰役的失敗,對諸葛青的影響很大。
前前後後的情節有聯繫,情節緊湊,讓人有看下去的欲望。那是故事成功的關鍵。
人才輩出,
看到一個人下面的漫友朋友可能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寶兒姐,而且這個人的造型非常立體。一則把她塑造成一個沒有靈魂,沒有感情的角色,二則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她的賣萌,用寶兒姐自己的話說,是機智的一逼。
在整個故事中,寶兒姐姐也是最重要的線索人物。由七十年代到現在,再到後來的一切故事,都是圍繞寶兒姐的身世展開的,所以寶兒姐這一角色的塑造,必須非常切合現實,既不能讓面癱讓人覺得索然無味,也不能過於活潑。
這本書把寶兒姐塑造成了這樣一個角色,她竭力尋求家庭的淵源,但又無法找到自己的歸宿。有時漫迷們會因寶兒姐姐心靈的缺失和性格的倔強,而憐惜她,使她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還有一個人物王也是這樣,這個人從骨子裡就顯得淡然而樂觀。他不願使別人陷入困境,但又常常使自己陷入困境。打輸了張楚嵐,因為諸葛青的危險而進了碧遊村。
王亦的性格也是一個矛盾的存在,一方面想要出世,另一方面又必須要入世。從性格上表現出的矛盾,也是使人物更具真實感的關鍵之一。
無花果花
實際上《一人之下》塑造了很多漫迷朋友看了會相視一笑的梗,這個梗與銀魂有些相似。比如不搖碧蓮,又比如專業的寶兒姐埋人等等。
文字或話語必須放在特定的情景中才能被理解。它還從另一方面說明,一人之下,故事情節的塑造已經成為一種帶有感情色彩的敘述,而不僅僅是枯燥乏味的講述。
理清了劇情,有故事的進展也有回憶的展現,有事物的剖析也有情感的表達,相得益彰。這一關係猶如教科書與練習冊的互補關係,結合起來,才能使讀者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