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這是尊重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習近平這裡所提出的「人民立場」「為人民謀幸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等重要論斷,其實質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顯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已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守馬克思主義崇高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斷把為人民造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深厚的思想源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既相互聯繫又相互促進。具體而言,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原初的夢想、始終的執著、永恆的使命,宣示了我們黨始終秉持的初心使命、始終高舉的偉大旗幟、始終追求的奮鬥目標,必將永遠鼓舞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前行。
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來源於廣大中國人民,尤其是工農勞苦大眾,一直擔負著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兩大歷史性任務,領導人民實現了20世紀中國第二、三次歷史性巨變,使當代中國無比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也正在走近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因此,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僅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責無旁貸的神聖職責和捨我其誰的使命擔當,而且也是對廣大人民群眾和中華民族的鄭重承諾。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來自哪裡?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成、發展的歷史邏輯,以及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邏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僅來自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來自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還來自對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深入思考和強烈關切。
首先,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來源。初心的純潔、使命的神聖源自信仰的崇高。作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學說,馬克思主義也是人民的理論。其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歷來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而不懈奮鬥。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在17歲時就立志要「為人類而工作」,一生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鬥,成就了偉大人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從而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來源。
其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文化來源。中國共產黨自創建以來,在擔負著近代中國救亡圖存政治使命的同時,也一直擔負著傳承文明、創新文化的文化使命,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中國人民歷來自強不息、勤勞勇敢,不僅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主要創造者,而且是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民主革命時期,人民群眾「最後一碗米當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件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一個兒子送到戰場上」,揭示了深厚的黨群、軍民魚水之情。無論是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近代學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政治主張,還是「恢復中華」「振興中華」的使命擔當,都顯示出鮮明的為民思想和強烈的家國情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之根。「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再次,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實踐來源。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孕育於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黨的創建過程中,產生於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並在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的三次偉大飛躍中不斷升華的。
無論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本國家本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前途命運作為自己思想理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謀劃著國家乃至所處世界的未來。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宗旨和「中國應當對人類作出較大貢獻」的崇高理想,鄧小平「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深情表達,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博大胸懷,都鮮明地揭示和升華了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高度重視運用黨的初心和使命教育全黨。早在2015年7月1日,他給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六位老隊員、老黨員回信,充分肯定他們愛國報國、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同時向全體共產黨人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諄諄告誡。這是目前已知他最早提出的「不忘初心」。同年12月11日,他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幹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2016年2月他在井岡山考察時又指出:「井岡山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之作,從這裡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萬裡,不忘初心」。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他更是10次強調「不忘初心」。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踐行和升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成為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走完了現代化的「前半程」,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九大對未來30多年現代化的「後半程」進行了戰略安排,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美好前景。
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詞典裡,初心和使命是最能撥動人們心弦的詞彙。習近平反覆告誡全黨,無論走到哪裡,無論走得多麼輝煌,都不能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作者為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