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擁有很多百年老字號和新興名店,傳統和創新的名菜、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飲茶、喝湯更是成為當地一種獨特的文化。
而這幾個廣州常見的大眾特色美食,你沒吃過算是白來了。
燒麥:這個燒麥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
馬蹄糕:這個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福建福州地區的漢族傳統甜點名吃之一。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製而成。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
廣州泮塘馬蹄糕晶瑩通透,入口清甜爽滑,且帶有馬蹄清香。馬蹄糕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製而成。
老派廣州人都懂得蒸馬蹄糕,閒時也會蒸上一「底」。入口「彈牙」,香軟糯膩,清甜甘香,折而不裂,撅而不斷,即是上品。
雞仔餅:雞仔餅是廣東廣州地區漢族傳統餅類名小吃,原名「小鳳餅」,清代鹹豐年間廣州西關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鳳的女工所創製。外脆內軟,很有嚼頭,咬一口,只 聽「咯咯」作響,濃香像一股決堤的洪水奔湧而出。
再咬幾口,就恍若引爆了一個香料庫,複合香氣從餡裡迸射四濺,濃得化不開,直至進入了深度咀嚼階段,才逐漸 分辨出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鮮香、芝麻的油香、肥肉的甘香。
布拉腸:作為廣州人早餐代表之一的布拉腸,其皮陷晶瑩剔透,蘸上醬油,內餡柔潤的好像要化掉一樣,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嚼上一口,嘴裡就溢滿了肉的鮮汁。簡簡單單的粉麵包肉卻讓人回味無窮,恐怕只有布拉腸才能做到這種功夫。
狀元及第粥:以新鮮的豬雜主,以姜蔥調料為輔的粥品。現在大多老廣州人在子女們高考前都會煮上一碗熱騰騰散發著濃鬱肉香的「及第粥」給他們吃,以好討個「狀元及第」的意頭。
蝦餃:這個蝦餃是廣東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味道鮮美爽滑,美味可口。
以前,我從來不認為有什麼餃子能夠比得上我們北方韭菜雞蛋餡兒水餃,那飽滿的餡兒,晶亮有嚼勁兒的皮兒,一口一個,那個香只能用滿足的表情來表達。
直到在廣東吃到蝦餃這種蒸餃,我們韭菜雞蛋餡兒水餃的對手來了。
它晶瑩剔透乳白色的皮兒,泛著紅暈的大顆蝦仁的餡兒,讓人看到就已經忍不住要咽口水。用筷子夾到嘴邊,輕輕一口咬下,閉上眼睛咀嚼,那滋味,那口感,跟吃韭菜雞蛋餡兒餃子別有另一番感覺。
韭菜雞蛋餡兒餃子吃進嘴裡,我快速咬動,韭菜雞蛋的香在嘴裡流溢,進入鼻腔,是菜香解饞。蝦餃則是蝦仁與輔料雜糅在一起,在牙齒的咀嚼與舌的攪動感觸下,它的好吃不是香,是口感舒服。
蝦餃,是廣東地區有名的特色小吃,屬粵菜系,據說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
相傳那個時候的伍村很繁榮,地方幽美,一河兩岸,河面經常有漁艇叫賣魚蝦。這家酒樓老闆為了招徠顧客,便別出心裁,收購當地出產的鮮蝦,加上豬肉、筍等作餡料製成蝦餃。
當時的蝦餃皮厚不光亮,但因新奇,味道又鮮美,贏得了食客的喜歡,不久便名揚廣州,各大酒樓爭相製售,並經點心師的改革,將原料用麵粉改成「澄粉」,其效果更是特佳,更加吸引客人。
蝦餃這種美食深得許多人喜歡,現在不僅廣東地區可以吃到,就是在廣西、福建、香港以及全國各大城市都有它的身影出現。在我的味覺食譜中,它已經成為和我們北方韭菜雞蛋餡兒水餃並列的好吃餃子了。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