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於旅行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旅行是為了什麼呢,我想,我所追求的就是一份自己內心的寧靜,平和。這兩年,越來越感到一個人平安健康的重要,面對莊嚴的菩薩,我虔誠的點上三炷香,拜上三拜,祈求家人平安健康,自己平安健康。
這次是專門去普陀山拜一拜,上一上香,不有句話說,香由心生心有香達嘛!
普陀山佛門聖地一年四季遊人如織,90%都是來祈求平安幸福的信徒,但是有一點要做好準備那就是此行你需要用50%的時間來排隊。
登上普陀山碼頭,我的腳步好像沾了靈氣,顯得特別輕快。出了客運大廳,抬眼望去,一叢叢綠樹覆蓋著一片群山,顯得特別美麗。我忽然有種感覺,普陀山雖說是山,更是一座雲蒸霞蔚、仙氣嫋嫋的綠島!
佛常言道:世間萬物因緣而聚,做人以德為先,待人以誠為先,男人之美在於大度,女人之美在於善良。
普陀山,秀林茂密四面環海,島上氣候溼潤,空氣清新。黃色的琉璃瓦在翠綠之中若隱若現,無不彰顯神聖神秘!"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普陀山的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風雨滄桑,在歷史的長河中將觀世音文化得以延續與傳承。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有「海天佛國」的美譽。普濟禪寺、法雨寺、慧濟寺是普陀山三大寺,是善男信女們不可錯過的地方。
我們先來到普濟寺,這裡也是全島香火最旺盛的寺廟,我以為非普濟寺莫屬。普濟禪寺的前身為不肯去觀音院,創建於唐鹹通年間,後宋神宗1080年將其改名為「寶陀觀音寺」,專供觀音菩薩,香火始盛。現寺為清康熙、雍正年間所建。全寺有六進殿堂,自南向北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
看到普濟禪寺裡的那副楹聯:「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多麼從容的人生態度啊!
我們來到南海觀音大佛景區,南海觀音是海天佛國普陀山標誌性景觀,也是遊客禮佛朝聖必到之處。南海觀音「慈眼視眾生」的大悲妙相,她妙相莊嚴,雙目慈祥,左手託法輪,右手施無畏印。在佛教中「法輪」是古印度聖王戰車的輪子,現在比喻佛法,是指佛法能夠摧破一切煩惱,就像轉輪王轉動輪寶摧破山嶽巖石。
南海觀音坐落於雙峰山南端的觀音跳山崗上。此處勢隨峰起,秀林蔥鬱,氣順脈暢,碧波蕩漾。蓮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衛;雙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頻傳。普陀山新的人文景觀,海天佛國的象徵。
我想,旅行需要孤獨,需要一個人慢慢體會,靜靜思考。它不同於旅遊,那需要一個風景稍微漂亮的地方。
雖然這次的普陀山之行匆匆短暫,但這片長滿菩提的聖地,還有普陀人給我留下的印象和記憶,卻是難忘的。在從普陀山乘輪渡返回朱家尖碼頭的船艙裡,不禁油然而生出不太講究韻律平仄的詩句:東方生佛國,碧玉普陀山。心拜菩提樹,煙波水月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