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歷史文化名城——邯鄲,記住鄉愁

2020-12-01 召喚與奮進

邯鄲,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386年,自趙國趙敬候元年定都邯鄲),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城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底蘊純樸深厚。也是全國唯一一座沒有改動過城市地名的城市,還是中國成語之都。據歷史記載,約有1000多個成語典故出自邯鄲。如:邯鄲學步、完壁歸趙、負荊請罪、黃梁美夢、毛遂自薦……等。

城內現有一處,保存完好的著名古建築群園林景區——叢臺公園。園內有一座著名的古樓臺,名叢臺。叢臺,是邯鄲市的像徵,古趙國稱之為武靈叢臺。是春秋戰國時期,為趙王檢閱官兵演練,觀賞歌舞的地方。叢臺公園,被評為中國100家名園及國家重點公園之一。

古代叢臺影像(來源於網絡)


古城樓影像(來源於網絡)


邯鄲,還是一座最古老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上,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作為七國之一的趙國首都和文化中心。

叢臺新姿


趙王陵,被喻為東方的金字塔。(來源於網絡)


趙國史記


後趙史記


學步橋北側的石牌坊上,書有「襯服新市」四個大字。據考究,出自漢書,其所表達的意思是:邯鄲人不僅走路好看,穿的衣服新而漂亮,去逛街市。可見遠古時代,邯鄲人就講究禮儀文明出行。


市中心,有一座名揚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名橋——學步橋,邯鄲學步必過此橋。據歷史傳記,春秋時期,有大大小小一百零五個國。只屬趙國邯鄲人走路姿態十分的好看,而遠近聞名。其中一燕國人慕名來到邯鄲,來跟著邯鄲人學走步。學有時日,不但沒有學會,連自己的步道都忘的一乾二淨了,只好自己爬回了燕國。這就是名揚千古的「邯鄲學步」典故的傳說由來。


學步橋,是一座南北通向的古石橋。



學步橋:長32米,寬9米,橋兩側護欄有36根立柱,每個立柱頂端,坐有形態各異由小到大不等的石獅座像。兩石柱間橋壁石擋內側,雕刻有古代文化圖紋壁畫,每塊橋壁石擋,都刻有不同的圖案,而代表著不同的歷史典故。共計34幅石擋壁畫,雖然過去了幾千年的歷史滄桑,圖案雕刻,依然栩栩如生。


古石壁畫卷,代表著一段歷史的印記。



最大的一尊石獅



最小的一尊石獅


學步橋遠景


流經市中心的一條河——沁河風光


大愛能帶給你幸福與快樂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百家紅色旅遊景區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副總參謀左權將軍,於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對在日寇反掃蕩戰鬥中,犧牲在太行山上。現長眠在此,供人們瞻仰紀念。(作者曾經3次深入太行山,探尋左權將軍當年戰鬥過的地方和犧牲地。)

我的父親也是八路軍劉伯承、鄧小平129師的一名老戰士,我是軍人的後代。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9師,在太行山區對日作戰所留下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永遠去敬仰懷念的。

左權將軍墓



邯鄲市地標——胡服騎射


繁華的街景


旅遊,讓生活更幸福,一座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多彩的城市。


市第一醫院分院區前的紅色字標,知識就是力量!


市區夜景


文明,是邯鄲城市的名片,人們在文明有序的出行。


寬闊的中華大街,非常的乾淨,空氣清新,平坦漂亮。



繁華的中華大街,夜景璀璨。


懷著對家鄉的感情,一直想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鄉愁」。邯鄲,作為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文化古城,有著許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及紅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邯鄲市由於地處晉冀魯豫四省的交會點,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深高速、機場、高鐵、環城高速等,市內外交通非常發達。市區高樓林立,繁華似錦,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正在飛速發展,邯鄲已經被國家確定為較大的城市。因此,僅僅用一兩篇文章,來記述一座千年古城的古往今來,是不現實的。由於篇幅及時間有限,至述於此。非常熱情的歡迎,一直觀注我的朋友們,來美麗的邯鄲,我的家鄉,實地觀光遊覽,(此文為近日冬遊邯鄲感後而作,後續有待發表)。

相關焦點

  • 邯鄲的厚重與美麗(感悟文化名城)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邯鄲是神奇而獨特的,就連她名字的兩個字也是我們的祖先專門為她創造的。她西倚太行,東臨沃野千裡的華北平原。從太行山向東穿越一段丘陵地帶就是與之相連的簸箕形小盆地,緊接著便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邯鄲。著名的歷史地理學教授侯仁之先生解釋說邯是山,鄲是盡,邯鄲到此為盡,這就是邯鄲的由來。
  • 歷史名城邯鄲的十大文化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103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裡繁衍、休養生息。在邯鄲悠久歷史的進程中,孕育並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綿綿7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邯鄲十大文化脈系。
  • 央視《記住鄉愁》欄目組走進蓮舍
    央視《記住鄉愁》欄目在蓮舍拍攝現場山川拱戴,百川競流。中原是中國大陸上的華夏民族、中華文明的核心起源地,是華夏民族的風水寶地。有著八千年文明的淮陽,因其羲皇故都的歷史而聞名於世,成為炎黃子孫尋根問祖朝聖之地,這裡寄託著萬萬千千中華兒女無盡的鄉愁。
  • 同為歷史文化名城,邯鄲安陽誰的實力更強
    邯鄲是戰國時期戰國的首都,而安陽是商朝的首都,邯鄲安陽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兩大古城誰的實力更強。邯鄲實力會強一些,2019年GDP3486億元,全國第67名,而安陽還沒有進入前一百,GDP比邯鄲少了一千多億。
  • 走進成語之鄉邯鄲 感受三千載古城文化
    【閱讀提示】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8000年前孕育出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開始,經多元融合、千年沉澱,已然將文化融入了血脈,而在光芒璀璨的文脈之中,成語典故文化的存在尤為亮眼。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從成語數量、歷史沿革、發生地和流傳程度上,邯鄲的成語典故在全國均首屈一指,稱之為「成語典故之都」當之無愧。專家認為,「邯鄲是一座露天博物館,邯鄲的成語典故集中原與邊塞之風韻、蘊文化與哲理之內涵,在華夏歷史文化長廊中獨樹一幟,堪稱國之瑰寶。」作為一種凝練的高品位文化,邯鄲成語典故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 歷史文化名城——邯鄲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蹟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  武靈叢臺  武靈叢臺位於邯鄲市內中華大街中段西側,佔地360畝。相傳始建於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由許多臺子連接壘列而成,「連接非一,故名叢臺」,或稱武靈叢臺。現在的叢臺高26米,南北皆有門。
  • 帶你走進安徽歷史文化名城,莊子故裡——蒙城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獲得感也越來越多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許多人們都空閒時間都會選擇外出旅遊去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進一步的豐富自身的人生閱歷,最近有許多小夥伴想去安徽旅遊,一提到這很多人都會想到安徽的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皖西大裂谷等等,但是今天小編講的這個地方不僅自然風光絕倫,而且還積澱這濃厚的歷史文化的韻味
  • 體悟優秀傳統文化 記住鄉愁
    海外版節目在整體上延續了《記住鄉愁》的精神氣質,以傳統村落為載體,以生活化的故事為依託,以鄉愁為情感基礎,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展現傳統村落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民風民俗、鄉土之物、文化積澱等。為吸引更多的海外觀眾,此次海外版的改編邀請了國家地理頻道華裔主持人吳宇衛(George Young)擔綱主持。
  • 讓南陽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旨在通過南陽公益宣講人宣講解放路的故事、參觀解放路古建築、展示解放路歷史照片和手繪老南陽演示、梅花古城修復參訪等內容,用街頭講述、場景再現、老城探訪、創意展示、互動交流等方式,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示新時代南陽城市發展的成果和演變,倡導人們更多的在社會上樹立南陽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行動自覺。
  • 「記住鄉愁」 古北口鎮河西村
    原標題:「記住鄉愁」 古北口鎮河西村由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北京市密雲區地方志辦公室、密雲區古北口鎮人民政府、古北口村村委會協辦的「『記住鄉愁』——古北口鎮河西村鄉土文化展」,將於2016年8月15日在北京市方志館正式開展。
  • 記住鄉愁——走進石橋鎮樟梘古村
    記住鄉愁——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進石橋鎮樟梘古村多少年的追尋,多少次的叩問,鄉音是遠方的詩,林中的畫,>鄉情是蘺上的藤,笆上的瓜,鄉愁是一碗水,一杯酒……碧波崖風情萬種,猶如一位婀娜多姿少女披著神秘的面紗,若想目睹美麗嬌容, 曲奇蜿蜒的羊腸小路為你引路,茂密的樹枝給你遮陽,習習的山風吹拂著茅蘆頻頻揮手,悠揚的鳥鳴陪你作伴……
  • 以「鹽」為主題 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在自貢仙市開拍
    「千年鹽都」自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
  • 傳承邯鄲記憶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畫意境往往是人們對美麗鄉村最深的印記和嚮往。根據國家和省、市工作部署,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21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44個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工作,為進一步挖掘、整理、搶救邯鄲城鄉建設文化遺存,繼承弘揚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本報將推出《留住鄉愁——邯鄲傳統村落(古建築、古樹名木)巡禮》系列稿件,敬請期待。
  • 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60分鐘專題講述婺州古城傳奇風採!快來為家鄉打call!
    1月26日-1月27日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走進婺城!
  • 傳承邯鄲記憶——邯鄲市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綜述
    根據國家和省、市工作部署,近年來,邯鄲積極推進21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44個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工作,為進一步挖掘、整理、搶救邯鄲城鄉建設文化遺存,繼承弘揚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本報將推出《留住鄉愁——邯鄲傳統村落(古建築、古樹名木)巡禮》系列稿件,敬請期待。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 歷史文化名城邯鄲,不僅有湖光十色七步溝,還有威嚴聳立的阿房宮
    有人說,其實有很多的事情就好像旅行一般,當你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最艱難的那些部分就已經完成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說旅行,大家肯定會用各種的藉口來拒絕旅行,但是,旅行一旦開始,你就忘記了當初是如何拒絕旅行的。尤其是那些沒有旅行的朋友,永遠都是在吐槽。
  • 記住鄉愁!老道外街區登陸央視,喊你來投票!
    21晚8時,由中宣部、住建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發起,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35集,「哈爾濱老道外街區—白山黑水 熱血丹心」在央視4套正式播出,咱哈爾濱人可進入「記住鄉愁」欄目微信公眾號,為家鄉的老街投上一票。
  • 央視《記住鄉愁》走進趙秀林銅雕館
    近日,央視《記住鄉愁》攝製組來到位於書聖故裡的趙秀林銅雕館,用鏡頭記錄紹興銅雕的點滴創作。    作為極具紹興地方特色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紹興銅雕作品以其制器精美,手工鑿刻,並多取材於紹興水鄉風土人情和歷史人文典故,特色濃鬱,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 河北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
    河北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文化繁衍源遠流長,自成一派。細數河北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呢?承德最多「世界之最」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歷史悠久,市內名勝古蹟薈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擁有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獵場、世界最大的木製佛、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柱等。
  • 歷史文化名城邯鄲,不僅有湖光十色七步溝,還有威嚴聳立的阿房宮
    有人說,其實有很多的事情就好像旅行一般,當你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最艱難的那些部分就已經完成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說旅行,大家肯定會用各種的藉口來拒絕旅行,但是,旅行一旦開始,你就忘記了當初是如何拒絕旅行的。尤其是那些沒有旅行的朋友,永遠都是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