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在織棉鞋。
↑李文清奶奶(左)在社區工作人員陪同下,把棉鞋送給有需要的人。
10月17日下午,68歲的「棉鞋奶奶」李文清打電話給寧波鄞州中河街道城興社區居委會,說她今年又織了60雙棉鞋,並委託社區送給有需要的人。這已是李文清連續七年捐贈愛心棉鞋了。
一針一線純手工編織出一雙棉鞋,對李文清奶奶來說要費不少心力。而她七年來卻織出400多雙棉鞋,並全部捐贈給了敬老院老人、身有殘疾的孩子以及建築工人等群體。她說,織鞋子是她打發空餘時間的一大樂趣,編織的過程中,整個人身心放鬆。將鞋子送給有需要的人,則讓她收穫了更大的滿足和開心。
今年68歲的李文清來自湖北。14年前,54歲的她和丈夫從老家來寧波與女兒一起生活。最初幾年,他們幫著女兒一起照顧家庭。隨著孫輩一天天長大,李文清的空閒時間越來越多。一向勤勞的她也閒不住,於是就拾起來織毛線的手工活。
她告訴記者,織毛線她從小就會,「以前在老家,要幹農活,幾乎從早忙到晚,很少有時間可以織毛線。來寧波以後,近幾年空餘時間多了,閒著也難受,就織毛線打發時間。最初開始織毛衣,後來看有人在織棉鞋,我就開始嘗試著織。」李文清最初只是織給自己的家人穿,或是送給親戚鄰居,後來再織多了就想送給更多的人,於是女兒就聯繫社區居委會,由居委會牽線送給周圍最有需要的人。
「從2012年開始,每年五六十雙,累計已送出400餘雙。」城興社區黨總支書記趙亞玲說,鍾公廟敬老院和博美頤養院的老人、小雨點語訓中心的殘疾小朋友、地鐵3號線的工人等,都穿上了李文清奶奶親手編織的愛心棉鞋。
編織手工棉鞋不容易,但李奶奶很用心,她編織的鞋子不僅手工好,而且鞋底、鞋幫、棉線都是親自選用的上好材料。特別是鞋底,是老人特意從湖北老家買的。李文清在選材上不惜本錢,僅鞋底就7元一雙,再加上其他原材料,一雙鞋的原材料成本就約10元。所以,李文清織的棉鞋不僅暖和而且結實耐穿。
李文清不僅自己用巧手傳遞溫暖,而且在她帶動下,2018年城興社區創建「微愛·暖心工坊」,社區不少心靈手巧的阿姨、全職太太紛紛報名參加。李文清和她們一起利用業餘時間開展愛心編織活動,用巧手編出鄰裡情,用一針一線傳遞社會正能量。(記者 殷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