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編 郭金龍 製圖
4月26日,上海雲南扶貧協作第二十一次聯席會議在雲南昆明舉行,在上海市與雲南省領導的見證下,上海市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拼多多與雲南省政府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大力推進雲南特色農產品上行工作,構建種植、加工、營銷一體化扶貧興農產業鏈條。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推動100個「多多農園」項目落地雲南,培養5000名雲南本土農村電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個雲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上海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脫貧攻堅不僅是中西部的事,也是東部地區的事,也是上海的責任。東西部扶貧協作,要在做大做強做深做優上下功夫,要做大消費扶貧,健全產銷對接的精準機制,推動更多雲品走向市場,確保貧困群眾豐產增收。」
雲南省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幫扶雲南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給雲南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給予了大力幫助和支持。」「懇請上海市繼續深化滬滇結對,全面推進鄉鎮、行政村中的結對幫扶,積極協調更多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幫助雲南培育更多致富帶頭人,推進扶貧車間、扶貧產業園建設,帶動更多貧困戶在家門口脫貧致富。」
「大平臺+大資源」
上海對口幫扶雲南超過23年,期間,滬滇兩地不斷探索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創新機制與方式。截至2018年底,上海援建雲南各類項目8690餘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98.77億元,幫助雲南100餘萬貧困人口脫貧。
東西部協作不僅是單向幫扶,更是共同發展進步。2018年,上海企業在滇投資項目209個,其中在13個結對幫扶州(市)投資產業合作項目108個,到位資金461億元,同比增長33%。
隨著脫貧攻堅進入衝刺階段,上海正進一步提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水平,把資金、項目、人才、舉措「沉到貧困縣、落到貧困村、綁定貧困戶」,切實在扶貧協作中體現上海溫度、貢獻上海力量,凝聚起全社會合力,全力助力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為上海地區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自創立以來,拼多多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上海市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持續投入資源,助力雲南地區特色農產品上行,探索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受益主體的長效產銷與品牌一體化機制。
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達4.185億,年GMV達4716億元,各項核心數據維持三位數以上的同比增長。2018年,拼多多平臺農產品和農副產品訂單總額達653億元,同比增長233%。
雲南擁有獨特的地理、氣候和水文條件,是中國農業基礎資源最得天獨厚的地區之一。但受營銷、交通等條件制約,雲南的農產品往往「優質難優價」,部分深度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很難走出大山。
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雲南蒙自石榴、丘北雪蓮果、漾濞核桃等特色農產品,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青睞。2018年,拼多多平臺誕生了一批訂單量達十萬甚至百萬級的雲南單品農產品,訂單總額接近10億元。
「雲南農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產業升級潛力。」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在『有產就有銷』的基礎上,助力雲南更多農產區實現標準化、精品化作業,推動地區農業產業升級,通過創新機制讓農戶成為產業鏈利益主體,將是拼多多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工作。」
因地制宜,紮根雲南
自2019年以來,拼多多持續加大技術、資源、人才傾斜力度,依據云南各農產區實際情況探索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4月以來,拼多多團隊深入雲南各地,實踐產銷研一體化創新升級模式。
4月7日,拼多多「雲南豐收節」走進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以及屏邊苗族自治縣、紅河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帶動當地菠蘿、小土豆、水果玉米等農產品大規模上行,並藉此契機,向4億消費者推廣普及大理獨頭蒜、老班章普洱茶、文山三七粉等帶有地區品牌屬性的特色農產品。
4月初,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上海市長寧區政府的指導下,「多多農園」培訓基地、扶貧興農工廠落地雲南綠春。4月22日,上海市長寧區黨政代表團赴紅河州考察,長寧區區長顧洪輝見證多多農園培訓基地揭牌儀式,並寄語拼多多:「要積極發揮企業優勢,助力上海對口支援地區脫貧攻堅工作。」
「多多農園」的源頭革命
4月21日,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的指導下,拼多多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雲南保山。
「多多農園」是由拼多多發起的探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通過「多多農園」,拼多多將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直連,為4億消費者提供平價高質農產品的同時,更快速有效帶動深度貧困地區農貨上行。
保山是「多多農園」的第一站,項目覆蓋保山市隆陽區叢崗村和赧亢村792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今年3月初,在拼多多上海總部,兩個深度貧困村的地理、物流、產品等信息,首次被納入拼多多「農貨中央處理系統」,成為這個覆蓋全國主要農產區「天網」中的一個小點。
拼多多推出的「多多農園」項目為當地兩個貧困村帶來了一套完整的產業升級體系:雲南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的農科專家,正試驗最適合該緯度和海拔的高品質咖啡;多家新建咖啡工廠,將在未來3年內為村民提供咖啡豆精製化加工;740畝生態種植示範基地中,芒果苗、澳洲堅果等經濟作物,正與咖啡樹複合套種,以提升每畝土地的經濟收益。
明年起,叢崗村將大面積替換種植高級咖啡品種,多家拼多多平臺新銳咖啡品牌商,已提前預訂該批產品。
除產、銷、研、加工一體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示範項目外,「多多農園」還創新實踐「新農商」機制,讓提供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小農戶成為全產業鏈的利益主體。
「新農商」機制是以建檔立卡貧困戶集合的合作社為主體,建立農貨上行和品牌培育的新模式。該機制中,拼多多將攜手地方政府,打造以新農人為創業帶頭人,工廠、代運營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政府監督、平臺扶持的新農商發展模式,以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核心利益。
項目初期,拼多多將提供產業扶持和營銷扶持;中期形成較為穩定的第三方「代服務」機制;後期則逐漸退出,合作社全權掌控,並由當地政府確保利益分配依規進行。
對此,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著名扶貧專家李小雲表示:「『多多農園』瞄準了農業產業利益分配、農村人才留存等核心問題,該模式若成功,將推動很多農村發展方式發生轉變,形成偉大變革。將密切關注『多多農園』的進展,希望它能真正變成助力中國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大行動。」
據悉,除保山外,首期「多多農園」將有5個示範項目在雲南逐步進行,分別涉及茶葉、核桃、雪蓮果、花椒和特色菌菇。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在雲南等8個省及自治州落地1000個多多農園示範項目,形成覆蓋西南和西北兩大區域的新業態。其中,將有100個「多多農園」項目落地雲南,孵化和打造100個雲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農產品上行是平臺的長期核心業務,助力脫貧攻堅是拼多多作為社會企業的職責所在。拼多多將堅持一以貫之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大力實施消費扶貧,為雲南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記者 王淑娟)
來源: 雲南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