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飛越世界上最大的艾爾斯巖石後,第二天吃起了螞蟻

2020-08-24 行走的二次元

「一年有365天,比你們幸運,我不僅僅有365個故事。」

去想些無關緊要的事吧,去想想四月的風,六月的雨,十月的霜,冬月的雪,趕緊遠離喧鬧吧,去看看太陽落下的地平線,去嘗嘗酸甜苦辣的世間味。

來到澳大利亞北領地後,沒有了鋼筋水泥、高樓大廈,這一切,變得非常簡單。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

艾爾斯巖石,又名烏魯魯巨石,是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巖石,佔地面積1300多平方公裡,大約能趕超一個香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和文化雙遺產。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

屹立於整片荒漠之上的艾爾斯巖石,像一個堅守崗位的士兵,幾千年如一日的守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其實,經科學家的研究,陸地上的巖石也只是冰山一角,地表之下還有6公裡之深,深藏不露。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

乘坐直升機從艾爾斯巖石上空飛過,午後的這座巖石隨著光影的變化,從淺紅色慢慢加深,臨近傍晚,整塊巖石如同沾染了火的顏色,在大地上燃燒。最後,夜幕降臨,艾爾斯巖石收斂起它的鋒芒,徹底消失在夜空中。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

僅僅幾個小時的時間,遠方艾爾斯巖石的風情萬種,讓我在深夜像一個喝了酒的醉漢,反覆念叨它的名字。

澳大利亞北領地

第二天一早,得知我們將要更近距離的接觸艾爾斯巖石,一路激動溢於言表,興奮十足。

澳大利亞北領地

清晨,駝鈴聲迴響在烏魯魯這片充滿神秘的土地上,我騎在駱駝背上,踏過赤紅色的土地,呼吸著一日中最新鮮的空氣,朝著我念念不能忘的艾爾斯巖石前行。

澳大利亞北領地

澳大利亞北領地

終於到達澳大利亞紅土中心的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中部,整座艾爾斯巖石就這樣毫無遮掩的出現在眼前。被風侵蝕過的條條溝壑,被難得一見的湖水映襯的巖石一角,所謂旅行的意義大概就是把地圖上的美景都收進囊中吧。

澳大利亞北領地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北領地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北領地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北領地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北領地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北領地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北領地

當然,作為當地原住民心中的聖石,無論你從上空飛過還是親臨山下,當地人都會告訴你聖石的某一部分是不可以拍照的,出於對原住民的尊重,我的鏡頭也在某些地方收了起來。

第三天,還沒從艾爾斯巖石的驚豔裡回過神來,就來到了澳大利亞北領地的愛麗斯泉袋鼠保護中心。

澳大利亞愛麗斯泉袋鼠保護中心

Brolga,是愛麗斯泉袋鼠保護區的經營人,當地人習慣稱他為「袋鼠之父」,而他自己也從17歲起就立志要做最棒的「袋鼠媽媽」。保護區的有近百隻袋鼠,都是他的孩子,甚至每一隻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

給袋鼠寶寶餵奶

Brolga,愛麗斯泉袋鼠保護中心的主人

這張圖中,Brolga正在親吻他的袋鼠寶寶,要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一個身高近兩米的巨型大漢也會有這麼柔情似水的一面。

袋鼠寶寶

袋鼠寶寶

我懷中抱的這隻袋鼠寶寶是Brolga從馬路邊撿回來的,當時它的媽媽被汽車撞倒在路邊,已經失去了呼吸,Brolga在袋鼠媽媽的保育袋裡發現了它,那時,這隻袋鼠寶寶剛剛4個月大。被我抱在懷中的袋鼠寶寶很安靜,不會懼怕人類的觸摸和親吻,甚至會伸出舌頭舔舔你的手心,看來Brolga將它養育得很好。

袋鼠寶寶

我與袋鼠寶寶

澳大利亞北領地不同於雪梨或墨爾本,這裡紅色的沙漠覆蓋了每塊地皮,開闊、自由的大漠荒原,一切生物在這裡都更加靈動,這裡的袋鼠也與眾不同,「肌肉袋鼠」是這裡一條特殊的風景線。

澳大利亞愛麗斯泉袋鼠保護中心


澳大利亞愛麗斯泉袋鼠保護中心

比起我,它好像更喜歡我的相機。

肌肉袋鼠

紅袋鼠Roger,曾因徒手碎鐵桶一舉成名,不過不用擔心,在每隻有攻擊性的肌肉袋鼠前面,都有一條防護線,不會太高,它們跳不出來,也不會太矮,它們自然也鑽不出來。

肌肉袋鼠

2018年12月,Roger因為年事已高去世,想到也曾遠距離看過它的強壯,難免有些遺憾。

在愛麗斯泉,除了呆萌可愛的袋鼠寶寶,還有一種非常特別的「食物」——蜂蜜螞蟻。因為儲存了蜂蜜的原因,在身子的前端鼓起一個大大的圓球,裡面就裝滿了蜂蜜。作為世界上唯一會採蜜的螞蟻,蜂蜜螞蟻在當地可是一種奢侈的甜點。一段時間才會產出一點,所以價格可想而知。

蜂蜜螞蟻

我吃了十隻,講真的,有點上頭兒......

當地人講究吃蜜蟻時,先用兩根手指捏起,然後用牙去咬它們圓鼓鼓的肚子,對他們來說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對我來說卻是一次挑戰。

嘗試著拿一個,入口前還是有些糾結,猶豫再三咬了一口,入口之後,甜味兒在嘴巴裡蔓延開來,毫不誇張,真的非常非常甜。只是整隻吃下去,除了蜂蜜還有螞蟻的其他部位,想想還是多少有點不適。

從前,螞蟻吃了蜂蜜,現在,我吃了螞蟻,在愛麗斯泉小鎮,也算一次記憶猶新的體驗。

澳大利亞北領地


澳大利亞北領地

澳大利亞北領地

在澳大利亞北領地,赤色沙漠、自由袋鼠和蜂蜜螞蟻,遠離了喧囂,其他一切無關緊要。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Ayers Rock)(經度131.036緯度-25.348),又名烏魯魯巨石。艾爾斯巖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裡,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是國際公認的世界遺產地區。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1987年首次被列入世界遺產,其地理構造,罕見的動植物和超乎尋常的自然美景得到充分肯定。1994年,它又被列為文化遺產,烏魯魯傳統主人阿南古人的傳統價值體系得到了肯定。
  • 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底部周長約10千米
    艾爾斯巖石軟流層位於上地幔頂部,也就是說地球內部圈層的地殼部分都是由各類巖石來組成的,然後由於地殼的運動,包括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從而使得組成地殼的巖石相互碰撞、擠壓等,從而在地表形成各種地形形態,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如形成險要的斷塊山地,如形成巨大平坦的高原等。
  • 上億年歷史,世界最大整塊巖石: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
    在澳大利亞的平原上,佇立著一塊和這裡的景色不相容的一整塊巖石,巖石總體呈現橙黃色。在整個平原上就像是一個巨無霸一般,十分的突兀。體積龐大。 巖石命名為艾爾斯,根據科學家對於巖石的檢測,這塊整體巖石的形成時間在億年之前。也就是說見證了地球億年的更替變化。人類的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不上艾爾斯巖石。
  • 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澳洲艾爾斯巖石,正式實施攀爬禁令!
    一方石頭構成了一種自然的山水,每一塊石頭都是獨特的,在地球上,也有很多石頭奇觀,成為一種獨特的地理奇蹟。在澳大利亞北領地中,就有一塊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該巖石高335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裡,是一種巨石奇觀,也是世界遺產!
  • 澳大利亞土地上,一塊獲得吉尼斯紀錄的巨石——艾爾斯巖石
    澳大利亞土地上,一塊獲得吉尼斯紀錄的巨石——艾爾斯巖石文/多雲轉晴在南半球有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那就是澳大利亞。在這裡有著其他大洲都沒有的物種,也有古老的歷史和讓人驚豔的地貌。提到去澳大利亞旅遊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由美麗的珊瑚島群組成的大堡礁。然而,這裡還有另一處讓人驚豔的景點,那就是位於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的艾爾斯巖石。艾爾斯巖石位於烏魯魯-卡塔丘塔公園中,站在巖石腳下,一種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油然而生。
  • 重返澳洲 守望聖光籠罩的紅色之石——艾爾斯巖石
    事實上,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沒有石頭的裝裱,也許園林山水便少了許多韻味;沒有了石頭與山林作伴,相信也不會有那麼多花草心甘情願陪伴樹林……石頭,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存在,同時也是自然中任何一處都無法缺少的裝飾。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Ayers Rock),是一種特殊的石頭,它是帶著聖光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擁有無窮的魅力和風姿。  傳說云云
  • 艾爾斯巖石形成之謎與傳說
    艾爾斯巖石簡介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又名艾亞斯巖,又名烏魯魯巨石。
  •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巖石,成為澳大利亞最著名的一處景點!
    在大洋洲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的土地上,有一塊全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非常耀眼。它就是艾爾斯巖石。艾爾斯巖石所在的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是國際公認的世界遺產地區,因此這塊巖石又叫烏魯魯巨石。關於這塊巨石的行程,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有說它是在億萬年前因地殼運動而擠壓行程的,也有人說是幾億年前離地球近的一顆小行星隕落至此而形成的。
  • 世界上最大的三塊巖石!這大的簡直就是一座山了!
    巖石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東西,巖石有大也有小,小的就如米粒、雞蛋大小,至於大的,小編見過最大的估計有2、3米那麼高吧,一些景點裡經常看到的。然而世界上卻有著一些大的十分驚人的巖石,它們就是一塊單獨的巖石並非很多巖石組成,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世界上最大的三塊巖石!
  • 艾爾斯巖石,又名烏魯魯巨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又名烏魯魯巨石。艾爾斯巖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裡,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體積雖巨,只是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 澳大利亞這塊石頭體積達數十立方公裡,但地球上最大的巖石不是它
    如果問地球上哪塊石頭最大?那答案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地球了,因為我們的地球本身就是一顆巖石星球,地球的地殼本身就是巖石質地,雖然地殼可以分成很多板塊,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方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但實際上板塊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縫隙,板塊交界處的巖石結合得很緊密,我們甚至可以說地球的地殼本身就是一塊球形巖石。那麼在這一層巖石的下面是什麼呢?
  • 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巖石比艾菲爾鐵塔都高,形成原因至今不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許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把大自然裝飾的神秘多彩,總會驚豔人們的眼球。之前小咖帶大家看過挪威的布道石,雄偉而壯觀。還有嵌在懸崖峭壁間的石頭,風吹雨打紋絲不動,很多遊客沒有站上去的勇氣。而在澳大利亞,有一塊巨石,長度達到3000米,高度超過艾菲爾鐵塔,是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巖石,比艾菲爾鐵塔都高,形成原因至今不明,今兒個,小咖帶你去看看。艾爾斯巖石,位於澳大利亞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歷經上億年的風吹雨打,這塊巨大的石頭猶如一座小山一樣立在茫茫荒原之上。
  • 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巖石,一塊石頭就是一座山
    這些基本都是屬於人為的景點,在澳大利亞有一個是大自然雕琢成的景觀,而且世界上唯一的——艾爾斯巨石(當地的土著人稱這座石山為「烏盧魯」,意思是「見面集會的地方」)。都說「獨木不成林,獨石不成山」,但是艾爾斯巨石卻是一個舉世無雙的獨石山。這塊世界上最大的獨石,高有384米,長3000米,基圍8500米,東寬高、西低狹,遠遠望去就如同一個巨獸臥在那裡。
  •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澳大利亞的心臟,受太陽影響會變色
    澳大利亞的艾爾斯巖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巖石。整塊石頭長3公裡,高335米,周長近10公裡。類似一座大山的它,其實是一塊完整的石頭。當地人習慣稱呼它為烏魯魯,艾爾斯巖石其實是後來白人給它的稱謂。它被看做是澳大利亞的心臟,可謂是名副其實。如此巨大的石頭,早已經成為了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前往這裡,試圖能夠一窺全貌。遊客太多的緣故,巨石也顯得不是那麼巨大了。艾爾斯巖石之所以如此出名,不僅是因為它體型龐大,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它會受太陽的影響而變色。不同的陽光照射下,巨石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 神秘的變色巖石
    澳大利亞這塊兒神奇的土地,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在這裡有很多地球上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比如鴯鶓、考拉、袋鼠、鴨嘴獸等等。那塊會變色的神秘巖石,也是其中之一。他在橫跨澳大利亞中部的荒漠時,突然碰到一座巨大的石山矗立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之中。當他弄清楚這不是因疲勞而產生的幻覺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塊奇特的巨大整體巖石。於是,高斯就以當時南澳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大巖石。艾爾斯巖石,從此聞名天下,現在更是被稱作「地球的肚臍」。
  • 神秘的會變色巖石
    澳大利亞這塊兒神奇的土地,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在這裡有很多地球上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比如鴯鶓、考拉、袋鼠、鴨嘴獸等等。那塊會變色的神秘巖石,也是其中之一。1873年,一位來自南澳的測量員,名叫威廉·克裡斯蒂·高斯。
  • 世界上最小的山與最大的單體巖石,誰看起來更像山
    世界上最小的山是位於山東省壽光縣縣城西南8公裡孫家集街道與馬家莊之間的靜山,此山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北高南低,最高處距地面0.6米,最低處僅0.1米。上有南北向的水紋4條,據稱地表以下逐漸擴展龐大,莫測其深。
  •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澳大利亞的「心臟」,能隨著太陽改變顏色
    生活中,石頭是最常見的東西,而有一個地方卻非常大的一塊石頭,它是澳大利就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而且還是文化遺產集一身的國家公園,澳大利亞旅遊標誌。又稱澳大利亞的心臟。官方稱艾爾斯巖,土著人稱烏魯魯。
  •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周長10千米,最大的隕石重達60噸
    艾爾斯巖石,又叫烏魯魯巨石,位於澳大利亞的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內,一塊兒很大的石頭。艾爾斯巖石長約3千米,寬約2千米,高約350米,周長約10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人們看到地面上的艾爾斯巖石還只是它真身的一小部分,更多部分埋藏在地表之上。艾爾斯巖石是一塊兒像山的石頭,但它只能說是石頭不能說是山。
  • 艾爾斯巨石,大堡礁,雪梨歌劇院
    大家好,我是黃玉龍,今天給大家說說《艾爾斯巨石》《大堡礁》《雪梨歌劇院》艾爾斯巨石在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區,有一塊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巖石,而且在一天之內,隨著光線的變化,能展示出十多種不同的色彩。這塊石頭稱之為艾爾斯巨石,這是因歐洲人艾爾斯於1872年到此發現而得名的。這塊巨石長3000米,高348米,基圍8500米,東寬高,西低狹,如巨獸臥底,雄偉壯觀,外表遠看圓滑光亮,寸草不生,鳥獸不棲,獨有晰蠍等出沒其中,近看草木疏稀,巨石表面,形成條條整齊細紋,宛如海豹的柔毛,這是經億萬年雨水衝刷所致。石上因風化而形成許多奇特裂縫和洞穴,好像月球表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