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爾巴群島算不算我國的飛地?我國到底有沒有「飛地」?

2020-12-06 掘史老師

飛地,是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通俗點說,就是自己家的地盤在別人家地盤上,所以你要到這塊地去,只能「飛"過去。

世界上有很多飛地現象,比如比較著名的一塊飛地是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周邊全是歐洲國家。塔吉克斯坦在費爾幹納盆地有一塊飛地,被吉爾吉斯斯坦包圍。美國阿拉斯加州、奧馬哈海灘飛地阿拉斯加州是美國最大的州,位於北美洲西北部,被加拿大隔開,與本土不相連,是美國的飛地。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我國的領土範圍都集中在亞洲,在海外沒有土地。

但實際上,在遠在3千公裡之外的海外,中國還有一塊「土地」, 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這塊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

01

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巴倫之海、格陵蘭海和北冰洋之間,面積達6.1萬平方公裡,這裡終年積雪、天寒地凍,在近代以前根本無人在此居住。

12世紀荷蘭航海家威廉·巴倫支首先發現該島,此後在漫長的歲月裡只有少數的捕鯨船偶爾在此落腳。

從地理位置上說,斯瓦爾巴群島距離挪威和俄羅斯更近一些,因此島上活動的人也多以挪威人和俄國人為主,但是兩國都沒有對該島進行過有效的行政管理。

當斯瓦爾巴群島被發現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後,美國、英國、法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日本和義大利等18個國家紛紛對該島嶼提出主張。

打仗又不好打,畢竟不是在自己家門口。但大家又都是那個時期的「列強」,誰也不承認怕誰。於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各國終於籤個條約,人人都有份。

1920年2月《斯瓦爾巴條約》出爐,並約定五年以後生效。根據該條約,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歸屬挪威,但群島上的所有礦產資源歸各締約國共同所有。

原本這些只是列強才有份,而且當時中國正處於混亂時期,各個軍閥都忙著打地盤。然而,在1925年法國卻派代表主動找到了段祺瑞,也想讓中國承認這個條約。

段祺瑞不敢不給法國使者的面子,就隨便派了個人去籤字了,籤過字這件事也就沒有再提,畢竟這個條約對當時的中國來說確實沒有作用。

根據《斯瓦爾巴條約》規定,該群島不得作為軍事用途,締約國可在挪威法律之下,自由出入該島,無需籤證,享有在該群島地域及其領水內的捕魚、狩獵權,開展海洋、工業、礦業、商業活動的權利和開展科學調查活動的權利。

北洋政府籤完這個條約之後,並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國人已經不記得這回事了。

02

直到1991年秋天,中國探險家高登義應邀,參加了挪威、蘇聯、中國和冰島四國科學家聯合的北極綜合科學考察。

高登義在這次探險考察的最大收穫,是在《北極指南》中看到了《斯瓦爾巴條約》的英文版。他在書中注意到,中國是《斯瓦爾巴條約》的籤約國之一。

這個消息傳回國內後,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中國科學院責成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促成此事,並在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科研項目《極地與全球變化研究》中增加了一個子課題「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科學建站調查研究」。

《斯瓦爾巴德條約》的原文為中國人建立北極站提供了法律根據。

憑藉著這樣一個條約,在地理上和北極沒有任何關聯的中國,在北極地區擁有了話語權。不得不說,這是近100年前北洋政府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2004年7月28日,中國在此建立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作為對北極科學調查活動的基地。

如今中國人在國外至少有兩個地方不需要籤證,一個是南極,另一個就是斯瓦爾巴群島。如果途徑挪威轉機的話,籤證只計算在挪威本土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斯瓦爾巴群島上你想呆多久就呆多久。

很多人以此為理由說斯瓦爾巴群島是我國的海外「飛地」。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屬於挪威,並不是我國的領土。但是根據這一條約,我們有權在斯瓦爾巴群島上進行任何非軍事性活動。

那麼我國有沒有「飛地」呢?

事實上從法律意義上來說,我國還有一塊與俄羅斯有「爭議」的海外飛地,就是唐努烏梁海。

03

唐努烏梁海,歷史上屬於中國領土,1914年被沙俄佔領,如今通常指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面積為17萬平方公裡,屬於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一部分,首府為克孜勒。

唐努烏梁海地區,早在漢代便有中國人活動痕跡。唐代為都播地,隸屬安北都護府管轄,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宋金時屬西遼政權,稱謙謙州。元代屬嶺北行省,稱益蘭州。明代屬蒙古瓦剌部,清代稱為唐努烏梁海,為外蒙古扎薩克圖汗轄地。1727年《布連斯奇條約》規定,中俄在此以薩彥嶺為界,歸烏裡雅蘇臺將軍管轄。

十九世紀,沙俄制定了「黃俄羅斯計劃」,目的在於侵佔中國大片領土。繼割佔了外東北後,19世紀60年代又通過多個不平等條約,割佔了包括唐努烏梁海在內的中國西北地區的大片領土。

1860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籤訂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根據《中俄北京條約》第二款,沙俄莫名其妙地提出要分中俄西北邊界事宜。

1864年10月7日,沙俄強迫中國籤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通過欺騙、恫嚇、武力佔領等手段,侵佔中國西北新疆和外蒙古地區44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從1860年到1911年,在半個世紀裡,沙俄以探險、採礦為名,對唐努烏梁海進行殖民和經濟侵略。唐努烏梁海地區已有大量俄國移民,並對當地中國居民實行血腥的「滅絕」,這一時期是沙俄侵佔唐努烏梁海的關鍵時期之一。

1912年,乘外蒙古叛亂之機,沙俄直接吞併了唐努烏梁海。1916年12月28日,由於俄國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政府決定由烏裡雅蘇臺佐領專員兼管唐努烏梁海事務,恢復對該地區行使主權。

1918年至1919年,中國政府曾派兵驅逐了盤踞在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沙俄殘匪餘部,重新將唐努烏梁海納入中國版圖。 1920年,白匪、蘇俄相繼竄入該地,唐努烏梁海從此落入蘇俄之手。

1944年8月17日,「圖瓦人民共和國」通過一項宣言,請求蘇聯接納唐努烏梁海,同年10月11日,蘇聯決定接受其「請求」。10月13日,「圖瓦人民共和國」正式改名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隸屬於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2年,蘇聯解體後,「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通過主權宣言,宣布成為主權國家,並更名為「圖瓦共和國」,最後仍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名為「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

不論《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還是外蒙古獨立都沒有把唐努烏梁海劃出中國的版圖,因此從法律上我們完全有資格索取這一地區的主權。

自蒙古國獨立後,唐努烏梁海成為飛地。雖然已經由俄羅斯實際管轄,但我國已與俄商定保留了未達成一致地區維持現狀的權利,目前依舊是我國法律意義上的「飛地」。

相關焦點

  • 我國在北極的「海外飛地」斯瓦爾巴群島怎麼來的?天上兩次掉餡餅
    很少有人知道,我國在北極圈內,還有一塊「海外飛地」——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群島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島上礦藏極其豐富,且又處於北極航道的關鍵點上,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之一,著實算得上是塊寶地。
  • 科普:我國海外的兩塊飛地
    飛地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是一種特殊的地理現象,屬於這個行政區域管轄但是和這個區域不接壤,所以飛地這個詞有可能是國內存在的,也有可能是國外存在的。比如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就是美國的海外飛地,深圳市落馬洲飛地就是國內飛地。「飛」就是飛過其他行政主體,才能到達自己的地方的意思。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國在海外也有兩塊飛地。
  • 斯瓦爾巴群島不是中國飛地,更沒有規定禁生禁死
    說斯瓦爾巴群島,可能還有不少人沒聽說過,但要說到「中國在北極的飛地,不用籤證也能隨意進出,禁止死亡禁止生孩子,末日種子庫」等等,估計很多人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朗伊爾城嗎?沒錯,今天要說的目的地就是朗伊爾城所在地:斯瓦爾巴群島,一個被國人誤以為是「中國飛地」的北極群島。
  • 斯瓦爾巴群島不是中國飛地,更沒有規定禁生禁死
    沒錯,今天要說的目的地就是朗伊爾城所在地:斯瓦爾巴群島,一個被國人誤以為是「中國飛地」的北極群島。因此,一戰結束後召開的巴黎會議上,斯瓦爾巴群島到底歸誰就成了主要議題之一。會議是1919年11月在巴黎召開,直到1920年2月9日才結束,以英國自由黨前黨魁喬治伯爵、義大利內閣前總理維託裡奧、法國前總理克裡蒙梭和美國前總統威爾遜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一致贊成斯瓦爾巴群島歸屬挪威。
  • ...軍閥留下的|北冰洋|斯瓦爾巴群島|歐洲_時政|飛地|挪威_時政|北極
    文/寂寞的紅酒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又叫斯瓦爾巴群島,位於挪威北部的北冰洋上,面積6.1萬平方公裡,是我國北極科考基地的所在地。2004年中國在當地建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開展北極科考。對於中國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建立考察站,該群島的所有者挪威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
  • 中國飛地之最
    >上海飛地圖上海因為各種需要,分別在江蘇,安徽,浙江都有飛地。澳大靠近橫琴這邊沒有校門,想要從澳大去橫琴,從澳大校園翻牆進入橫琴屬於非法入境。正確的做法是需要通過圖中兩個紅色箭頭標註的口岸通行。5.距離最遠的飛地---斯瓦爾巴群島這塊所謂的「海外飛地」就是位於北極附近的斯瓦爾巴群島,是挪威最北的屬地,它位於北冰洋之上,是最接近北極的人類可居住地區之一,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居民約3000人。
  • 中國唯一的「海外飛地」距我國千裡之遙,中國人可以自由進出!
    飛地這個概念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它是一種特殊的地理現象,指的是本來屬於自己管轄,但與本地區不接壤的土地。如果要到達,可以「飛」其他行政主體,將自己的土地命名為「飛地」。很多國家,像美國的阿拉斯加,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等,因為歷史的原因都有自己的海外飛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們中國也有海外飛地。這個所謂的「海外飛地」位於北極附近的斯瓦爾巴群島,是挪威最北的屬地,位於北冰洋之上,是最接近北極的人類可居住地區之一。
  • 斯瓦爾巴群島:海外一處對中國免籤的島嶼,我國曾在這裡建立站點
    截止到2018年8月,對我國實行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免籤或落地籤政策的國家,已經高達71個,儘管到今年的3月份,有部分國家因為疫情取消了免籤政策,但我們還是能去到很多地方。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海外最大的「飛地」!面積6000平方千米,民眾可自由出入
    飛地,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這是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指的是隸屬於某個行政區管轄,卻不和本區毗連的土地。簡單點說,就是自己家有塊地盤在人家地盤上,沒辦法從自己家的主要地盤上直接取道過去,只能「飛」過人家的地盤,才能到。
  • 中國唯一的「海外飛地」,遺忘近百年之久,如今成多國眼紅的寶地
    如果某一行政主體擁有一塊飛地,那麼它無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區域到達該地,只能「飛」過其他行政主體的屬地,才能到達自己的飛地。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唯一的「海外飛地」,遺忘近百年之久,如今成多國眼紅的寶地。斯瓦爾巴群島,是遠離挪威本土的挪威屬地,由西斯匹次卑爾根島、東北地島、埃季島、巴倫支島等組成,位於北極圈以內。
  • 被稱為歐洲最不尋常的神聖之地的斯瓦爾巴群島
    有人說,這裡是內心神聖的地方,有著令人嚮往的峽灣、冰川、極光……來到這裡站在群山之中或是荒原之上,感受極北之地。語言會顯得匱乏,照片表達不出你的親眼所見。這就是歐洲最不尋常的島嶼——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意為「寒冷的海岸」,因此也意譯為「冷岸群島」。
  • 【喜看世界】之九:斯瓦爾巴群島上的中國北極黃河站
    目前,我國共有10多名科考人員在此工作,最多時可達到25人。這裡有極夜現象,每到冬季,中國僅有3至5人在此工作,而整個新奧勒松也不超過30人。新奧勒松很小,沒有社會上的常住永久居民,限制外來人員進入,也不允許外來人員在此過夜和長時間逗留,即便是旅遊者也是限時離開,不可胡亂走動。
  • 法國強塞給中國一塊地是怎麼回事?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意義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我國的領土範圍都集中在亞洲,在海外沒有土地。  但實際上,在遠在3千公裡之外的海外,歐洲邊緣,北冰洋之上,中國還有一塊「土地」!  這塊土地就是位於北極圈內,歐洲邊緣的斯瓦爾巴群島。  斯瓦爾巴群島被巴倫支海、格陵蘭海和北冰洋包圍,從二三百年前起,該群島就是北極地理大發現的大本營。  斯瓦爾巴群島群島上的新奧爾松,更是人類進軍北極點的出發地之一。
  • 斯瓦爾巴群島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地球上有這麼一個地方禁止出生和死亡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確有其地
  • 中國海外的一塊「飛地」,卻因100年前籤署的合約,可以自由進出
    「飛地」分為外飛地和內飛地,而中國就是在海外擁有著自己的一塊「飛地」,而外飛地的解釋則是」因為國家擁有一塊與該國分離開來的領土,該領土被其他國家隔開」。不過中國之所以擁有這塊「飛地」,還多虧了100年前籤署的一個條約,使得如今中國人可以自由的進出入這個地方。這就是斯瓦爾巴群島,它位於北極地區,大部分土地面積是在挪威和北極點之間,由7個較大的島嶼和無數小島組成,總面積有6千多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北、且有較多人類常駐聚居的地方。這裡不但有著挪威、丹麥北界的國土。
  • 歐洲有個地方,中國人不用籤證就可以去,此地中國是如何取得的?
    飛地指的是與本國領土面積不相鄰的領土,這一塊飛地是北歐的斯瓦爾巴群島,如今這個群島歸挪威管轄,但是根據當時北洋政府籤訂的條約,所以中國依然依法享有對此島嶼的資源採集權以及科學勘探權,此外,斯瓦爾巴群島也是中國人去歐洲唯一一個不用籤證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北洋政府段祺瑞為什麼為中國爭取了這樣一塊地呢?
  • 中國人出國只有兩個地方不用籤證:除了南極,還有斯瓦爾巴群島
    由於我國與世界接軌的比較晚,造成了我國人民出國旅行的不方便 ,出了國很多地方處需要籤證,然而中國人出國,也有兩個地方是不用籤證的,一個是南極,而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群島。南極大家都知道,那麼斯瓦爾巴群島你可了解?
  •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中國可自由出入的歐洲土地
    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冰洋上,坐落在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之間。這裡覆蓋著皚皚冰川,近60%的地表為冰河及雪原覆蓋。然而在這個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的苦寒之地,當地居民約3000人。斯瓦爾巴群島雖屬於挪威屬地,但從1925年開始,中國公民可自由進出,而且無需籤證。
  • 中國在歐洲竟有一塊「飛地」!因100年前籤署合約,可自由進出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又叫斯瓦爾巴群島,位於挪威北部的北冰洋上,面積6.1萬平方公裡,是我國北極科考基地的所在地。2004年中國在當地建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開展北極科考。對於中國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建立考察站,該群島的所有者挪威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
  • 中國公民可自由出入斯瓦爾巴群島,須歸功北洋政府
    據一份文書記錄:我國經法國之邀請並承認荒島主權本系國際間一種事實。如我國加入該約,則僑民前往該島經營各種事業即取得條約保障而享有均等權利。 1925年,段祺瑞臨時執政期間,曾經派人參加了《斯瓦爾巴條約》的協約籤字。本次籤字的有中國、蘇聯、德國、芬蘭、西班牙等33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