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增多居住趨向料北移 新界樓市看俏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規劃署去年年底預測,直至2018年年中期間,居港人口接近760萬。然而,最近運輸及房屋局公布,去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僅7200個,再創1972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這不禁令人憂慮未來住宅供應量能否配合未來人口的居住需求。不過,業界和學者均大派「定心丸」,相信問題不大,並預料隨居住模式改變,人口增多,新界樓更受追捧。

  根據統計處推算的數據指,居港人口會由2008年年中的698萬人,增至2018年年中的759萬人,即在10年期間增加61萬人,增幅8.7%。報告又指,新界及九龍的人口在未來10年會分別增加30.88萬人及25.91萬人,在2018年其人口會分別達到395萬人及229萬人,在同一期間香港島的人口則由131萬人輕微上升至135萬人。

  以佔全港人口的份額而言,九龍所佔的百分比於2008年至2018年期間會由29%,輕微上升至30%;而香港島的百分比則會由19%,輕微下跌至18%;同期間新界的百分比則維持平穩,約52%。

  據運輸及房屋局資料顯示,去年住宅單位落成量為7200個,按年下跌18%。住宅落成量由2002年3.11萬個最高峰期逐步下跌,2008及2009年更創新低,跌破1萬個。直至去年年底止,已落成但未售出及建築中的單位為4.8萬個。若果加上已批出土地而仍未動工項目共約5000個單位,即共有5.3萬個。

  不過,有業界人士仍然認為,未來住宅供應量仍可應付未來人口需求。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指出,新增人口當中,部分未必選擇私人住宅,他們可以選擇公營房屋,而且特區政府仍未公布如何處理新界北河套區計劃,若果發展成住宅項目,料可提供達十數萬個單位,故理應可以應付未來居住需求。但如果新增人口當中有投資者,假設每人會持有多過一個單位作為額外投資,料未必可以配合到投資需求。

  經濟學家關焯照指,按照特區政府預測的人口增加數據計算,估計每年人口增幅低於1%,相信只要每年1萬個住宅單位落成量便可以應付。近期特區政府調整政策,最近有地皮陸續勾出,反映勾地門檻降低,同時,把強制拍賣舊樓的門檻由以往90%降至80%,令更多市區舊樓重建,可增加市區供應。因此,特區政府只要調整土地供應量,相信問題不大。

  在未來10年,香港人口逐步邁向老化。報告指,在2008年至2018年期間,所有主要區域內的長者人口(即65歲及以上)比例均會上升,預計由2008年87.96萬人增至2018年的122.84萬人,比例由12.6%增至16.2%。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指,香港年長人士比例漸升,對中小型住宅單位的需求會增加,這些人士願意遷往新界居住,預期未來新界區中小型住宅單位供應量會增加。

  根據報告資料顯示,未來10年新界人口增幅將會勝過九龍和港島,遠離市中心居住看來是趨勢。關焯照指出,隨著交通網絡日趨便利,未來新市鎮應該不止一個,同時新界內一些舊區也會重建,足以配合新界人口增加的趨勢。一旦人口分布朝向新界,相信新界樓價會有支持,但由於始終遠離市中心,與九龍仍有距離,料未必可以追到九龍水平。

相關焦點

  • 香港開發新界為何這麼難?(香港在線)
    港英時代,為容納新增人口,新開發多個新城鎮,比如現在繁華的荃灣、沙田區,是1960年代所開發;1970年代一口氣開發了屯門、粉嶺、上水、元朗、大埔及馬鞍山等地,接納了抗戰後數以百萬計的內地移民;1980年代開發了現今的大型居民區將軍澳與天水圍;1990年代則開發了東湧,那裡也是內地遊客喜愛的迪士尼樂園所在地。  「專制」的港英政府離開後,新界開發變成了燙手山芋。
  •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新界西一向給予人「偏遠」的感覺,地區「次一等」,屬於上車客的首選地區,是故樓價一向落後。有代理表示,通常要待外區樓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市民買不起市區樓後,「牛市最後一瓢水」就會流入新界西。今趟新界西樓價指數首度升穿九七年,是否又意味樓價已經在「強弩之末」?
  • 立法會遇暴力衝擊 香港開發新界為何這麼難?
    新界地近深圳。自1990年代末開始,剛剛誕生的香港特區政府就展開「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籌劃在新界東北的古洞北、粉嶺北、打鼓嶺、洪水橋等地興建新市鎮,然而因為種種抗議聲,這一「研究」竟研究了16年。
  • 港九新界全面走低 香港樓市「寒意漸濃」
    港九新界全面走低,成交量驟減,二手市場幾乎「冰封」,租金下跌,機構看空,市場信心不足……多個下調跡象顯現,與這裡遲遲不肯回落的氣溫相比,香港樓市「寒意漸濃」。據最新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截至11月16日,港島、九龍、新界東西二手私人住宅樓價較10月再出現3%左右的下跌。下跌幅度最大的地區並非位於供應較為充足的新界偏遠地區,而是市中心的港島區,跌幅達3.46%。其中,被視為樓市風向標的藍籌屋苑幾乎出現全面回調。
  • 《香港2030+》諮詢:東大嶼新界北發展納105萬人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諮詢,建議為應對長遠發展所缺的逾1200公頃用地,重點發展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兩大策略增長區,預計可提供共1720公頃可發展土地,滿足房屋、經濟發展等需要,打造香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
  • 香港2019年人口達766萬 逾八成居新界九龍
    香港規劃署預計,香港在2019年不論港島、九龍或新界,65歲以上長者人口俱上升。資料圖片人民網12月29日電 港島區寸金尺土,隨著交通網絡接駁完善,愈來愈多市民遷往九龍、新界,9年後遷出港島的現象愈趨明顯,港島人口老化冠絕全港。
  • 香港2019年人口達766萬 逾八成居新界九龍(圖)
    香港規劃署預計,香港在2019年不論港島、九龍或新界,65歲以上長者人口俱上升。資料圖片    人民網12月29日電 港島區寸金尺土,隨著交通網絡接駁完善,愈來愈多市民遷往九龍、新界,9年後遷出港島的現象愈趨明顯,港島人口老化冠絕全港。
  • 香港樓市盛極轉衰
    過去十餘年間,香港樓市持續走強,至2017年,港島、九龍、新界的私人房屋均價飆升至19.45萬港元/平方米、17.57萬港元/平方米、10.72萬港元/平方米,但香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只有32.76萬港元。一個普通香港家庭全年不吃不喝,在港島買不起2平方米。今年9月底,美聯儲加息,香港金管局跟進,多家香港本地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香港維持了十年之久的超低息環境結束了。
  • 香港樓市盛極轉衰 香港房價2019年底前或下跌15%
    過去十餘年間,香港樓市持續走強,至2017年,港島、九龍、新界的私人房屋均價飆升至19.45萬港元/平方米、17.57萬港元/平方米、10.72萬港元/平方米,但香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只有32.76萬港元。一個普通香港家庭全年不吃不喝,在港島買不起2平方米。
  • 香港未來人口增長將集中在新界及九龍
    香港未來人口增長將集中在新界及九龍 來源:人民網 2009年12月31日08:51   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
  • > 新界
    香港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3.9平方米,房價高到驚人,但僅這一條在回歸時被變相...這一系列動作,確定了今日香港的轄區範圍(香港島、九龍、新界);根據《北京條約》的附圖,大致就是在昂船洲島最...(香港、九龍及新界)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合約登記均較8月份錄得上升,顯示二手樓市活躍,反映樓市氣氛旺盛,開發商積極推售新盤,加之剛需強大,刺激居民置業需求,帶動二手私人...
  • 香港發布人口分布推算報告 新界人口增加港島人口減少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年永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署8日發表2018年至2026年香港人口分布最新推算數字報告書。報告顯示,今後8年間,新界及九龍人口將有增加,香港島人口則將逐漸減少。據介紹,這套人口分布推算數字是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2017年9月公布的最新全港人口推算數字及最新的規劃資料編制而成。報告書推算,新界及九龍的人口在2016年至2026年期間會分別增加44萬和14萬,達到428萬和238萬,而同期香港島的人口則會由125萬逐漸減少至116萬。
  • 2028年香港人口將達789萬 新界人口最多
    (原標題:2028年香港人口將達789萬 新界人口最多)
  • 中國香港新界為什麼有那麼多荒山野嶺和空地?為什麼沒開發?
    港英時代,為容納新增人口,新開發多個新城鎮,比如現在繁華的荃灣、沙田區,是1960年代所開發;1970年代一口氣開發了屯門、粉嶺、上水、元朗、大埔及馬鞍山等地,接納了抗戰後數以百萬計的內地移民;1980年代開發了現今的大型居民區將軍澳與天水圍;1990年代則開發了東湧,那裡也是內地遊客喜愛的迪士尼樂園所在地。
  • 香港考慮發展大嶼山和新界北解決地少人稠問題
    摘要 約30年後香港住戶數目估計會增加50萬,高於人口增長幅度。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17日在當地一個論壇上表示,約30年後香港住戶數目估計會增加50萬,高於人口增長幅度,需要相當於3個半沙田新市鎮的規模去容納。  陳茂波表示,香港密度已經相當於孟加拉國的達卡和印度孟買,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遠遠落後於其它發達城市及地區。
  • 香港新界下轄的9個行政區域一覽
    新界,是中國香港三大地理分區之一,香港面積最大的部分。由於新租借的土地並沒有統一名稱,可指為「新的租界」之意。1.北區北區,中國香港十八區裡面最北的區域。北區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2.大埔區大埔區是中國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南起大埔滘,北至八仙嶺,西瀕大刀屻,東跨吐露港,範圍包括大埔、大埔滘、汀角、船灣、以及部分的西貢半島北部地方,總面積約為14800公頃,是中國香港的第二大行政區域。
  • 香港新界代表:把握機遇加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在香港,位於新界西北的元朗區和新界北部的上水區,在陸地上與深圳市相連。元朗幅地廣闊,是香港各區之冠,土地資源豐富。日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社團聯會會長梁志祥及元朗區區議員李月民等率一眾元朗區的議員、民間團體代表和青年代表等逾百人前往廣州、深圳,參觀大灣區發展研究院,探訪廣東省龍頭企業等,探尋合作機會。
  • 港鐵北環線每公裡造價高達58億!為什麼香港地鐵都是「燒錢怪」?
    香港運房局昨日(12月16日)宣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批准政府邀請港鐵,開展北環線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 運房局表示,古洞站主要功能是滿足古洞北新發展區的運輸需求,料古洞北新發展區全面發展後,將容納合共119,700人口和33,300個職位,而古洞站落成後,將可利便區內居民使用鐵路運輸系統,減少出行所需時間。
  • 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是真是假?
    導讀 香港,一個充滿了時尚與魅力的城市,更充滿了無盡的都是傳說,悽怨的新娘潭傳說,詭異的香港九龍地鐵廣告,離奇的狐仙報仇故事,都為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期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網上廣為流傳的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的真假。
  • 樓市涼了?香港房價大跌,投資者割肉自保
    原標題:樓市涼了?香港房價大跌,投資者割肉自保 水皮雜談     一家之言     兼聽則明     偏聽則暗 香港的樓市輪迴,比我們預料的還要突然。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樓市出現下跌時候,香港樓市還是一派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