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工作在村裡,晚上住宿在城裡,「兩棲」幹部何以越來越多?

2021-02-13 半月談

半月談記者下鄉調研,常聽群眾反映,現在有些村幹部「平時居住在城鎮,忙時回村幹工作」「白天工作在村裡,晚上住宿在城裡」,大家管這叫「兩棲」村幹部。這樣的村幹部是怎樣演化而來的?對鄉村治理來說有哪些風險?讓我們先看看「兩棲」幹部的生活常態吧。

在基層採訪時,一位村會計曾向半月談記者吐槽,前任村書記是個典型的「兩棲」幹部,前幾年在縣城買了房,村裡大事小事常常推給他:「我又不是一把手,大事怎麼做得了主嘛!」無奈之下,他只能念「拖字訣」,等著書記的小轎車不知什麼時候回來。

 身為村幹部,心思都在集鎮自家餐館生意上,村裡工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村民趕二三十裡路到集鎮找村書記辦事,發現他竟在麻將館……2018年6月,湖北省一縣紀委監委通報該縣兩名村幹部因工作精力不集中、作風不實問題受到處分。

 當然,「兩棲」村幹部也未必都是這樣的「逍遙派」。不少「兩棲」村幹部,因其本身是村裡能人,或者經營的事業做得大了,或者選擇了外出務工經商,生活天地就此安在城裡,但人走茶未涼,村裡人還惦記著他們的本事,所以還能順利當選村幹部。 

 

黑龍江省某村一位聶書記就是這樣的「兩棲」村幹部。他原是村裡有名的種糧大戶,每年種植1000多畝水稻,一年收入二三十萬元,已在縣城安家。去年4月份原村黨支部書記辭職,他被推上村裡一把手的位子。不過,村裡人也感慨,要不是最近防控疫情任務緊,他們還不大能見著聶書記回村呢。

 「兩棲」村幹部何以越來越多?黑龍江省某縣縣委組織部一位副部長認為,大體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現今形勢下,村裡先富起來的能人選擇進城,工作圈、生活圈向城鎮轉移,本身無可厚非。這樣的能人往往為村裡倚重,是可以理解的常情,何況如今城鄉交通通訊日益便捷,有心兼顧鎮上村中事務,至少從技術條件來說不是難事。

 另一方面,村幹部待遇低也是造成幹部選擇「兩棲」的原因。北方某省一位村婦女主任說,指著上級發的那點錢,連人情往來都不夠。平時這位村婦女主任在離家不遠的城市打工,臨時有事再請假回村。

在鄉村治理要務密集的當下,「兩棲」能否保證村幹部仍可凝神致力於鄉村事務,在不少人看來要打上一個問號。

 一位縣幹部說,如果村幹部經常不在村裡,上級政令在基層的暢通傳達可能就受到影響,基層民意也少了重要的反饋渠道。長此以往,黨和政府在農村的觸角可能失靈,影響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黑龍江省一位紀檢幹部則指出,「兩棲」不能不影響到村幹部對基層的態度和對群眾的感情,容易令其同群眾產生距離感、疏遠感,更有可能激發乾群矛盾。一位村民說,「兩棲」村幹部如果經常不在村裡,老百姓就會覺得他心思也不在村裡,處理村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大家很難對其保持信任。 

 有些「兩棲」村幹部在村務繁忙,百姓都要找幹部辦事的時候也選擇「隱身」,至多遙控指揮;遇到突發事件更來不及第一時間回應處理,甚至釀成事端。這兩方面都會讓村民負面情緒集聚,令鄉村人心渙散。

 也有村民擔心,現在鄉村振興有許多新任務需要幹部主抓,加上農村黨員隊伍普遍老齡化、甚至「空心村」也已不少見,作為「主心骨」的村幹部還見不到人,鄉村振興如何落實?

 此外,村幹部「兩棲」現象易造成「微腐敗」。一些村民擔心,「兩棲」村幹部駕車往返城鄉,支出不菲,易滋生「車輪上的腐敗」。「村幹部就那點工資,一年油錢可能都不夠,會不會從惠農資金、專項資金裡撈點好處?」一位村民說。

 如何管好「兩棲」幹部,令其仍能發揮所長,心繫於民?

 黑龍江省樺川縣蘇蘇村等一些行政村出臺村幹部日常工作考勤及值班制度,在村部、村民聚集地張掛包含輪值人員姓名、職務、分管工作、聯繫電話的值班公示牌,方便群眾聯繫及社會監督。輪值人員值班日必須在村居住。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建議,將村幹部「兩棲」情況與年度考核、績效考核和評先評優掛鈎,獎優懲劣,對因「兩棲」致使工作延誤,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嚴格問責。許多專家對此表達類似意見,強調從根本上治理村幹部「兩棲」問題,還是要靠制度,發揮制度的力量來調動幹部「回鄉上崗」的積極性,對履職積極者,應當有所激勵。

 專家也提醒,村幹部也有享受家庭溫暖、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在治理「兩棲」村幹部時,政策制定應更具人性,有剛性也講感情,不可簡單重複「一刀切」。

來源:《半月談》2020年第7期

半月談記者:王建|編輯:範鍾秀  原標題:《城鄉「兩棲」村幹部別樣演化史》

責編:張婉禕 秦黛新(實習生) 

校對:尤立(實習生)

相關焦點

  • 現在最新科技水陸兩棲露營神器,你還為旅遊住宿問題煩惱嗎
    在現在的二十一世紀裡,越來越多的城裡人,迫於工作的壓力,到了節假日好不容易才休息一天、兩天,又不想待在家裡。就想好不容易放個假,想多陪陪家人孩子,出去玩一玩,放鬆一下心情。但是我們要明白,不是說我們每次去的地方都是固定的,這就造成了住宿難以解決的問題。
  • 【新春走基層】嘉峪關「兩棲」農民的幸福生活
    【新春走基層】嘉峪關「兩棲」農民的幸福生活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馬克利 曹義成 範海瑞「每年10月底,我就把村裡的旅館關了,然後到城裡的樓房裡來住,到了第二年5月,這裡的旅遊旺季一到,我就又回到村裡,繼續經營我的農家旅館!」
  • 日本有座「詭異」的村莊,村裡遍布350多個人偶,晚上沒人敢逗留
    可如今日本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普遍嚮往城市的生活,就使村莊的人口越來越少,剩下也基本都是一些年邁的老人。這也是這十幾年來日本村莊數量驟減的主要原因。在日本「一人一村」也是常有事情,而一個人守在一個沒有人的村莊裡,難免會讓人感到孤獨,所以為了排解這份孤獨,他們就想出了各種辦法,有的人會選擇養寵物、有的人會選擇通過幹活來充實自己,而的有卻是用人偶來作為自己的陪伴。
  • 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
    張寶文當了10多年的村支書,現在是村裡的義務導遊,「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我要讓更多人了解我們村的民俗文化」。位於遼河七星國家溼地公園中心區域的腰長河村,被溼地所環繞,萬餘畝蘆葦蕩和荷花相映成趣,陣陣花香撲面而來,頗具特色的錫伯族風格建築群引人注目。「原本是來遊覽溼地公園的,可錫伯族風格建築群吸引住了我們,讓我們流連忘返。」
  • 「鎮裡和村裡的幹部,個個都是好樣的!」淳安縣威坪鎮黨員幹部全力...
    今年1月才參加工作的杜川村包村鎮幹部夏健帆,6日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當天,他驅車趕到了良岸村。此後的4天3夜,他一直駐紮在這座「孤島」上,方便麵成了主食,晚上借住在村裡的老黨員家中。  昨日,陰沉了多日的天終於放晴,淹過村莊的湖水也慢慢退去,村民們重新三三兩兩地聚攏到平日聊天的村口,67歲的村民陳家有說:「不管是鎮裡還是村裡的幹部,個個都是好樣的!」  同樣受感動的還有夏健帆,望著還未退盡的湖水,他說:經歷了這次救災行動,讓他更堅定了入黨的信念。
  • 村裡來了幫扶幹部
    昭平縣馬江鎮和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蓮花鎮兩地幹部看望馬江鎮危房戶邱阿婆。為了讓邱秀洪早日入住新房,馬江鎮幹部積極幫她申請住房補助。鎮黨委書記黃壽鵬書記、副鎮長黃蔭平還墊資5000元作為建房經費。與此同時,他們聯繫當地施工隊前來施工。房子建好後,蓮花鎮的幹部又幫邱秀洪購置家用電器和沙發等家具。「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也從來沒有這麼高興過。」新屋入住的這一天,邱秀洪笑中含淚。
  • 購買飛機票時,為啥同一個地方,白天跟晚上的票價會相差那麼多?
    畢竟能夠跟自己的家人朋友們一起出去感知外面的世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還能夠緩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適當的放鬆彼此的心情。外出旅遊的時候除了住宿要花上不少錢之外,乘坐交通工具也需要很大的開銷,不過坐車的花費雖然大,但是勝在速度和環境都還比較不錯,尤其是去一些比較遠的地方,坐飛機是出行的最佳選擇。
  • 保定一個城中村:白天街上空蕩蕩,晚上才會陷入狂歡
    不過對於十幾二十年前的人來說,他們和自己的狐朋狗友們廝混最多的地方便是自己城市中那些城中村了,而村裡小飯店老闆以及麻將館的大姐,都隨著時間已經老去。但是在小營坊這個城中村也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這裡白天黑夜就是兩個世界,這也屬於正常,畢竟白天大家都在各地工作,也沒人沒事幹跑到這裡來。
  • 遊記 | 「白天是阿拜,晚上是杜拜」
    「白天是阿拜,晚上是杜拜。」你可能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樣一句話形容的竟是哈薩克斯坦偉大詩人阿拜的故鄉——卡拉烏爾村。在阿拜誕辰175周年之際,記者列納特和圖拉爾又上路了。這一次,他們來到了哈薩克斯坦偉大詩人阿拜的故鄉,位於東哈州的村莊卡拉烏爾。他們在卡拉烏爾發現了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白天家門口上班、晚上住聯排,武漢黃陂村民過上城裡人生活!
    「『遷村騰地』工程巨大,如何滿足村民的居住需求又保證村民的權益,思考良久,村裡決定嘗試『村企合作』的方式建設美麗鄉村。」李橋村村主任周武斌說,武漢謙森島莊園有限公司是本村企業,託管李橋村在內的4個行政村,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 白天翻垃圾晚上數燈,這個下沉幹部的「笨辦法」成「市長同款」
    原來,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的第39場新聞發布會上,鄂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海軍介紹的清理「四類人員」「白天看表,晚上數燈」方式和胡振的經驗不謀而合。耐得煩吃得苦動得腦。自從當上中南路街洪山坊凱樂花園志願隊伍的「大主管」後,胡振開玩笑說,「把幾十年的人生智慧都用上了」。
  • 突查夜訪高梁鎮天鵝村 見證扶貧幹部「三在村」
    在這關鍵時期,位於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幹部在以怎樣的狀態工作?扶貧幹部「三在村」(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效果如何?已脫貧村民有何感受感想?6月18日晚,記者跟隨萬州扶貧工作聯合督查組,突查夜訪高梁鎮天鵝村,現場見證了這裡的脫貧攻堅決戰狀態、倒計時節奏。
  • 三年多來南部縣各級黨員幹部全力拼搶攻堅 爭分奪秒扶貧
    今年7月的一個晚上,譚必武的愛人從樓梯上摔下導致腰椎骨折,但他當晚正在為籌備迎檢工作通宵加班。得知消息後,他只得電話安排侄兒把愛人送往醫院,直到籌備工作結束他才回到家裡,在愛人的床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說,「脫貧攻堅責重如山,為了大家,我只能舍了小家。」
  • 福建抗擊強颱風殉職村主任張紀祥:用生命詮釋基層幹部本色
    生命的最後時刻:為轉移村民被洪水衝走 在村民的記憶裡,8月6日,張紀祥和搭檔——芹源村村黨支書張樹爐一起到鄉裡,參加防禦強颱風「蘇迪羅」工作部署會,會後,他們馬上趕回村裡,對危險地帶再次排查登記。 8日一早,強颱風「蘇迪羅」呼嘯而來,福建啟動防颱風最高級別的Ⅰ級應急響應。根據工作安排,張紀祥帶領一對人員立即動員群眾轉移。
  • 【鍛鍊幹部】用踏實的腳步丈量民生民情——武山縣委辦公室掛職幹部工作側記
    > 「今年我們村的變化確實大,河堤修好了,巷道硬化了,自來水馬上接到家裡了,接下來還要種架豆、栽核桃樹、發展養殖……」談起村裡的這些「大動作」,袁河村張老漢讚不絕口,「這都是因為縣上下派到我們村的第一書記康友鴻,小康最近一直住在莊裡的大隊部,白天幫我們幹農活,晚上挨家挨戶上門,有時召集大家到一塊商量,為我們脫貧致富出點子、想法子,我們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 九鼎集團周帆:「住在郊區 工作在城裡」不是夢
    騰訊房產訊 隨著「環首都經濟圈」概念的繼續深入,越來越多的北漂族以及北京人開始把目光轉向北京周邊樓市。在「二三線城市限購」的催化下,環首都經濟圈包括香河、廊坊、涿州、固安等在內的地區,樓市都異常火爆。北京九鼎集團副總經理 周帆席間,北京九鼎集團副總經理周帆提到:「很多白領的願景,在北京周邊能夠白天在城裡工作,晚上去郊區居住,有一個可以地方實現,那就是燕郊
  • 為何在城裡皮膚很白,回到村裡沒幾天,就變黑了呢?
    為何在城裡皮膚很白,回到村裡沒幾天,就變黑了呢?對於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很困惑和苦惱,城裡人困惑的是明明皮膚很白的一個人,回了趟老家就黑了好幾度,而回家祭祖的年輕人卻更多的是苦惱,感覺自己也沒待幾天,皮膚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呀?萬事都有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 「有事談事、沒事談心」——重慶幹部「值夜走訪」聽民聲、解民憂
    新華社重慶電(記者 陳國洲、劉恩黎)臨近傍晚,核桃村馬路兩側的路燈剛剛亮起,暮色中一名叫黎源的重慶基層幹部正甩開步子,沿著村道開始了當天的「值夜走訪」。黎源是重慶市榮昌區河包鎮黨委書記,前往核桃村夜訪是他今年的一項新工作。
  • 通訊:城市新農民再乃提·熱吾都力的「兩棲生活」
    幾年的城裡生活,讓我變得更自信。」4日上午,正在陪女兒上網的吐魯番地區託克遜縣居民再乃提·熱吾都力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聊起一家子的城市生活,再乃提·熱吾都力透出一份喜悅,她覺得自己從農村到城市生活的最大好處就是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將來孩子們也將得到更好跟多的擇業機會。  除了玉泉社區居民外,今年40歲的再乃提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新疆吐魯番地區託克遜縣夏鄉託臺村農民。
  • 晚上的機票比白天便宜,為何大多數人不願意買?工作人員說出原因
    當居民經濟水平提高的同時,大家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會在節假期的時候外出旅行,通過旅行充實自己、開闊自己的眼界。現如今大家外出旅行的時候不再局限在國內,更多的人會去到國外,體驗一下異國風情。而大家在交通上也有很多的選擇,比如高鐵、飛機、火車、輪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