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潮港野河浜內釣起奇怪鰻魚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2-15 東方網

原標題:蘆潮港野河浜內釣起奇怪鰻魚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圖說:花鰻鱺 來源/百度百科

  昨天,網友「臨港大魔王」向新民晚報報料,他在本市野河浜裡釣到一條奇怪的鰻魚。該網友有20年野釣經歷,從沒見過這樣的魚。記者向專家證實,這是一條花鰻鱺,野生非常少見。

來源/視頻(由網友「臨港大魔王」提供)截圖(下同)

  網友「臨港大魔王」宋先生告訴記者,11月19日晚,他在蘆潮港水閘附近一野生河道內野釣,當時浮標一動,他反應迅速,提竿發現很沉。「最初的感覺很奇怪,很重,沒有什麼掙扎,我還以為釣到了一塊木頭。」大約10秒後,「木頭」扭動了兩下,宋先生這才發現是一條大魚上鉤。「也許天氣太冷了,那條魚直到此時才好像緩過勁來,開始掙扎,力道非常大。」最終,宋先生遛魚花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將大魚拖上岸。

  這時宋先生開始有點發愣。他自詡野釣20年,基本上什麼樣的魚都釣到過,但這條魚有點怪。因為它像河鰻,但和河鰻又有所區別。「河鰻一般重1公斤左右,2公斤已經罕見,而它更粗更大,足有大約4公斤重;河鰻的腹部白色或黃色,背部青色,而這條怪鰻腹部偏白,背部不青,倒像鯰魚那種黑石頭的顏色。最奇怪的是,它有河鰻沒有的斑點,像花紋。」

  此外,宋先生還注意到一些細節。「怪鰻」的眼睛大而覆有一層白色的東西,鼻子附近有觸鬚狀的「角」,頭比普通河鰻更寬更扁,尾巴則像魚。

  宋先生還向記者補充介紹,他是用普通的尼龍繩,普通的紅色蚯蚓將這條魚釣上來的。據他估計,這條魚有80釐米長,約4公斤重。

  這到底是一條什麼魚?記者請教了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副教授劉利平博士,劉博士介紹,這是一條花鰻鱺。

  花鰻鱺又稱鱸鰻、溪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鰻鱺亞目、鰻鱺科的一種,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下遊、閩江下遊和海南島等地,浙江南部的甌江、飛雲江及靈江水系也是它的主要產區之一,大多見於江河中、下遊和支流,尤其是甌江支流楠溪江的分布數量較多。

  然而,目前國內所見的花鰻鱺大都是從菲律賓等地進口鰻苗進行商業養殖,而在上海僅有上海海洋大學對花鰻鱺進行了科研試驗性養殖。我國本土產的花鰻鱺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非常罕見。

  劉博士說,花鰻鱺和日本鰻鱺生活史類似,也需要降海洄遊產卵,幼魚再遊回淡水中生長。野生花鰻鱺之所以罕見,一方面是因為對鰻苗的捕撈強度大,花鰻鱺苗在近海被無區別捕撈;另一方面因為成年花鰻鱺的棲息地多為通海的山溪或者河流中,棲息地被破壞或汙染,而且花鰻鱺達到性成熟的年齡往往需要十年以上,大多數野生的花鰻鱺在生殖洄遊之前即被捕獲,繁殖群體小。

  目前,網友「臨港大魔王」已將這條花鰻鱺放生。

相關焦點

  • 在自家池塘釣起「怪魚」,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家都要重視了
    原來潘師傅也是一位老釣友,當天在自己門口魚塘垂釣,結果就釣到了這條從未見過的「怪魚」。 釣了二三十年魚的潘師傅,競從沒有見過這種魚,便從網上查詢了一下,結果發現自己釣到的「怪魚」,很有可能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這才趕忙報警求助。
  • 帶花色的鰻魚?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花鰻鱺
    7月18日,普陀區六橫鎮峧頭社區峧頭村村民劉雲君在河裡放網時,
  • 「野山羊」下山進村,原來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月27日,延慶區珍珠泉鄉林業站接到倉米道村支部書記劉玉臣電話,說村民劉成在疫情防控巡查時,在村溝邊發現了一隻外形酷似山羊的受傷野生動物,希望林業站前來救護。為嚴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做好野生動物管控保護,珍珠泉鄉林業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報告延慶區園林綠化局生態站,上傳了照片。經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物救助部門確認,該動物為斑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救助部門認為,這隻斑羚可能因近日山上積雪未化,食物攝入量不夠,造成飢餓虛弱。
  • 釣友意外釣起「怪魚」,發現是國家保護動物胭脂魚後隨即放生
    長航公安武漢分局嘉魚派出所民警在看到網友轉發的該視頻後,立即與嘉魚縣漁政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經漁政工作人員確認,該視頻中男子釣起的魚兒為國家二級保護魚類……胭脂魚。從視頻背景判斷,釣魚地點就在長江嘉魚段神洲堤邊。民警立即聯繫微信群中該視頻的發布者。
  • 男子釣到8斤巨鱉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山瑞鱉
    男子釣到8斤巨鱉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山瑞鱉時間:2017-04-30 19:35   來源:重慶晨報上遊新聞(重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釣到8斤巨鱉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山瑞鱉 4月24日下午,福建省福鼎市點頭鎮一居民陳先生在野外溪流的水潭裡釣獲一隻重近8斤的大鱉,這麼一隻鍋蓋般大小的巨鱉引來了眾多好奇的居民圍觀
  • 農婦圍毆野山羊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命喪田間(圖)
    「不到一分鐘,一隻乖巧的野山羊就倒在幾個農婦的鋤頭、扁擔之下,好可憐……」3月12日,「拍客」張開懷講述了他在貴州錦屏縣目睹並用DV記錄了這悲慘的一幕。他自嘆勢單力薄,未能阻止這一「暴行」。
  • 景寧這夥人獵的「野山羊」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
    繳納生態修復補償金  12月6日,景寧縣檢察院審查起訴的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犯罪嫌疑人陳某 該「野山羊」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  2017年3月,犯罪嫌疑人陳某、羅某某在景寧縣小左坑「水頭下」山場放置鐵夾用於獵捕野生動物,並不定期前往山場查看是否有收穫。
  • 杭徽高速野山羊過馬路被撞死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虞先生推開車門,借著車燈才看清——躺在高速公路上的是一隻黑色的動物,看起來像是山羊,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羊被轎車撞傷,一時半會還沒斷氣,躺在路上不住地慘叫。怎麼說也是一條生命,虞先生心裡很內疚,同時也納悶高速公路為什麼會有羊出沒。  幾分鐘後,山羊死了。
  • 臨港旅行趴趴走:蘆潮港海灘+蘆潮港海鮮市場
    蘆潮港,是上海南部最大的漁港。蘆潮港曾經是上海前往普陀山客運的必經之路,但隨著小洋山客運的啟用,蘆潮港的客運已經基本取消,但仍然是浦東南部最具「盛名」的區域之一。更有不少人,只知「蘆潮港」,卻不知「臨港」。2012年,原蘆潮港鎮和原申港街道合併,成立南匯新城鎮。
  • 河邊散步偶遇大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鷺
    男子告訴民警,當時他在河邊散步,突然發現河邊有一個「奇怪的東西」蹲著,於是他打開手機裡的手電筒想看看這個「奇怪的東西」,這才發現原來是一隻翅膀被打溼了的大鳥。雖然翅膀被打溼了,但是這隻大鳥還是異常兇狠,瞪著大眼睛,用長長的尖嘴與該男子對峙。該男子看這隻鳥與平常看到的鳥有點不一樣,就用手機查找這隻大鳥的資料,這才發現這隻大鳥原來名字叫灰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沙湖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琵鷺
    原標題:沙湖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   觀測人員拍攝到的白琵鷺(圖片由沙湖景區提供)   近日,沙湖溼地鳥類觀測人員意外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在此前沙湖溼地鳥類科考資料中雖然有記載白琵鷺,但鮮有人能實地拍攝到白琵鷺,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白琵鷺僅存約3萬隻。   據沙湖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最近整理所拍鳥類照片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鳥類。這種鳥身體呈白色,外形像白鷺,嘴巴很長呈扁平狀,形似琵琶。
  • 「貓頭鷹」落難獲救 原來是獵隼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平頂山市民孟先生在路邊救助了一隻類似「貓頭鷹」的小鳥,由於小鳥不吃不喝,10月25日上午,在孟先生的要求下,平頂山市森林公安局民警將這隻小鳥送到平頂山市河濱公園動物園,經鑑定這隻小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獵隼。
  • 市民撿到「長嘴大鳥」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
    民警也不敢怠慢,敢緊將這個不速之客送到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鑑定,原來這隻「長嘴大鳥」竟是國家二級、省一級保護動物蒼鷺。   撿到大鳥的市民馮女士一再囑咐民警保護好這隻受傷的大鳥。民警對馮女士的行為表示肯定,並告知一定會將這隻鳥妥善處理。隨後,民警先將這隻大鳥帶回派出所。
  • 杭州男子夜釣起10斤重野生大魚,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人出2萬買...
    當時心想,今晚收穫大了,可能釣到了拱坑的大鯉魚。仔細一看,這魚頭大身小,長相獨特,還有四隻腳。這會不會是國家保護動物?卞先生當即用手機拍照百度查詢,果然印證了他的猜測,釣到的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俗稱娃娃魚)。「這魚可是個寶貝,兩萬元錢賣給我吧?」
  • 三甲港海邊昨驚現二級保護動物江豚
    昨天上午10時許,三甲港邊防派出所官兵在浦東國際機場第五跑道工地外圍海堤巡邏檢查途中,發現不少工人正在海邊圍觀,原來是一條灰色的不明豚類動物擱淺在海岸邊奄奄一息,圍觀群眾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小鯨魚,有的則猜測是瀕危動物江豚。   民警立即將其打撈上岸,一邊不停地用海水溼潤其表皮,一邊通過上級迅速聯繫漁政部門進行救助。
  • 超萌紅白鼯鼠誤闖小鎮冷庫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 圖文:超萌紅白鼯鼠闖進小鎮冷庫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眾人悉心照料放回山林白色棕色相間的皮毛,長鬍鬚大眼睛,一隻可愛萌物6月29日晚闖進宜昌長陽火燒坪鎮上的一間冷庫裡。群眾發現後報警,大家悉心將受到驚嚇的小動物帶出,一查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白鼯鼠。工作人員確認後,在合適地帶將其放歸山中。
  • 「笨鳥」撞上蘇州一玻璃門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19年4月15日消息,蘇州高新區一家單位近日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奇怪的小鳥撞在了玻璃門受了傷。這隻小鳥肥肥胖胖,長相奇特,到底是什麼品種呢?民警到達現場之後,發現這隻鳥確實很奇怪,以前也沒見過。 把小鳥安全地帶回來之後,民警立即開始查找小鳥的相關資料。原來是一種名為丘鷸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沒想到這隻胖胖的小鳥竟然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動物專家介紹,丘鷸是一種冬候鳥,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東北一帶,每年春季三四月份它們都會向北方遷徙,邱女士遇到的這隻小鳥,可能就是在遷徙途中迷了路。
  • 資料: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名錄
    2015-05-28 121探索《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九條: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並在其他條文中規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們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 蘆潮港生猛海鮮迎來豐收季
    隨著長達3個月「史上最嚴休漁期」的結束,這幾天浦東蘆潮港碼頭重新變得熱鬧起來,一艘艘出海捕撈的漁船滿載而歸
  • 魚塘裡來了一隻「鹿」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在一魚塘裡,一隻"小鹿"掉了下去不停地撲騰,村民發現後立即報警,鹽城鬥龍港邊防民警到達現場後確認,這隻動物不是鹿,而是一隻牙獐,又叫河麂,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