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崇明廟鎮,PM2.5優, 崇明區委書記唐海龍參加「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對話區委書記系列訪談」居然是騎了一個小時自行車到現場來的,沒想到!上圖!
唐海龍說
早上涼爽宜人
一路看看情況
蠻好、也環保
訪談地點也是沒想到,再上圖!
這裡是崇明
這裡是廟鎮
這裡是香朵開心農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崇明如何對接市場,讓更多農民得實惠,是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看夠了名山大川,玩遍了大小城市,都市人選擇來到崇明,與自然親密接觸,享受好生態給身心帶來的愉悅。瞄準這些需求,近幾年,崇明開心農場等新業態興起,給鄉村帶來了活力,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鄉村發展的潛力。
崇明生態好、風景好,勇當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換道前行」的崇明如何將每條河流、每片樹林、每塊農田、每項賽事都打造成「無煙工廠」,讓好風景也成為好產品、產生高附加值?
香朵開心農場位於中國最美村鎮、全國生態文化村——廟鎮合中村,2017年6月開場迎客,成為崇明首家正式運營的開心農場。
農場以英倫風格為主基調,總面積200多畝。目前,一期的民宿和餐飲已對外營業,特別是現有的12幢民宿全部來自於農戶閒置房屋。放牧場、親子樂園、楓林棧道、採摘園、垂釣湖泊、燒烤廣場、婚紗攝影等功能區已逐步完善,二期工程(包括戶外體驗區、功能性配套設施等)正在陸續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全面建成。
村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場在建設之初,就確立了通過自身發展,推動「一村一景」的發展思路,沿線道路、河道、綠化等基礎設施持續改造提升,生態文明走廊品質持續轉好。
帶動農民共同致富。為當地農戶提供就業機會,帶領農戶致富增收,是崇明對開心農場的要求。農場與村集體組織及農戶尋求最大同心圓,合作共贏。主要有4種帶動模式:
土地流轉收入。農場農事體驗區的土地以經營權流轉的方式由農戶轉讓。
農民房屋出租收入。在村委會的牽頭下,農場與農戶籤訂房屋租賃合同(三年為一租賃周期,第一周期為3萬/年,以後每個周期上漲10%),籤約的農戶每年可得房屋租金收入。
富餘勞動力就業收入。開心農產推動周邊農旅發展,為村民提供了廚師、飼養員、服務員、稻田管理員、林木養護員等就業崗位。
農產品銷售收入。開心農場探索實施「訂單農業」,為農場及客人提供所需的水果、蔬菜、禽類等生態綠色農產品,優先從合中村村民手中採購。
魚往哪遊,鳥往哪飛,生態看崇明,做長三角的中央公園
唐海龍:按照人民廣場為中心,崇明就是一個遠郊。從長江看,它是一個孤島。結合長江流域跟沿海大通道看,崇明它是一個中樞。現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崇明是C位的中央公園,長三角正好是一個C型,崇明在中間。不僅是地理位置,關鍵看它功能,提供綠肺的功能。
守紅線,堅持生態底線。守住生態底線和紅線,以生態為核心,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這樣一個目標,通過「生態+旅遊」,推進生態產業化;通過「旅遊+生態」,推進產業生態化。充分利用好農田、林地、溼地、湖泊等生態資源,營造優美的特色景觀,促進傳統觀光旅遊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休閒度假旅遊產品的建設和發展,逐步實現崇明生態旅遊由景點區域化、產品大眾化向全域化、精品化方向發展。
推進林旅融合,加快「生態廊道」建設。打造特色景觀道路,實現「一鎮一樹種」,「一路一特色」,以三星鎮「海棠花溪」等為代表的廊道建設已初步成型,有效提升各鄉鎮道路景觀品質。同時,加入廊道治理環境汙染的功能及百果園的元素,也就是在設計時充分植入各類果樹的品種,增加了產業化的內容,使廊道建設不僅提供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還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
以建造海棠花溪帶動區域文化旅遊。經過幾年連續不斷地建造景觀廊道、海棠苑建設,逐步形成三星鎮的海棠特色,從「觀、遊、吃」農旅結合文章上做足三星的特色,以季節性、常年性開展一些具有三星民俗文化、賞花特色活動,形成每季有活動、每季有特色。讓三星的海棠花溪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三星的一張名片。
推進水旅融合,加快「生態水系」建設。充分考慮河道水系的景觀性和休閒功能,讓其成為崇明旅遊重要的發展空間,目前各鄉鎮、森林公園及明珠湖周邊地區河道水系整治工作正在施工建設。推進體旅融合,加快「生態綠道」建設。「一環五圈多點」生態綠道已經基本貫通,供騎遊遊客休憩的生態補給站正在規劃建設中,最終把崇明建設成處處是美景、移步異景的大公園。
唐書記邀您來為「」兩無化「」大米起好聽名字!
唐海龍:崇明大米最近搞了一萬畝土地幹什麼?「兩無化」大米。不用化肥,不用化學農藥,接下來考慮從「兩無化」大米開始,「兩無化」柑橘、蔬菜、水果。
我們來看看:
靠近長江的北湖水稻基地,正僱人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劑的
春潤合作社的仙橋村基地,稻、甲魚、蝦蟹共生,兩無農業吸引市區眾多會員
坐著郵輪看花博會!
唐海龍:2021年花博會,必然有一個住宿的問題,怎麼來解決?考慮崇明這個島,有很多碼頭,把郵輪拿過來停在那邊,坐郵輪,看花博不是很好嗎。
2021年將舉辦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花博會的主題是「花開·中國夢」,我們的理念是「生態辦博」。通過籌備花博會,將進一步帶動崇明交通基礎設施、旅遊接待服務能力、生態服務經濟體系和居民生態文明素養的全面提升。
園區佔地10平方公裡,核心區構建「牡丹盛開」大地景觀
根據目前的方案,第十屆中國花博會選址崇明本島中北部的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及周邊地區,總佔地面積將達10平方公裡,規劃布局「一軸、一帶、三區」,即主題演繹軸、十裡花溪帶、核心展示區、森林景觀區和配套服務區。其中,核心區將以千畝花田構建「牡丹盛開」大地景觀,整個花博園裡將以梅、蘭、荷、菊等名花構建花田、花溪造型,營造「百花爭豔、芳香滿園」的景象。
花博園區的室內綜合展館將包括主展館「世紀館」、花藝館、國際館等,位於花博園中心,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用於各省、市、自治區和各花協分支機構展示室內主題花卉。
室外展區分別為省市花卉展區、花協分支展區、國際花卉展區、友好城市展區、花卉專類展區、企業精品展區、居家庭院展區和水生花卉展區,總佔地面積合計將達160公頃左右,其中花協分支展區和友好城市展區為首次設立。水生花卉展區將營造長約5000米的「水岸花溪」帶狀景觀。
為提供綜合服務支撐,崇明還將建立會議中心、接待中心、貿易中心「三中心」,會議中心將承擔花卉產業論壇、花藝表演、技術講座、文化展演等活動,接待中心將建立遊客服務中心、賓館酒店群等,貿易中心將承擔花卉展示交易、貿易洽談、科技研發等功能。
根據崇明目前的辦展設想,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從2021年3月末持續至7月1日,總會期100天。除花博會本身的活動外,崇明還將在會前舉辦上海地方花卉展,通過一系列節慶活動為花博會預熱造勢,會後還將舉辦各類花卉主題論壇,深化產業合作,鞏固花博會成果。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上海發布聯合製作的「打響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對話區委書記系列訪談」系列節目6月19日--7月10日,工作日中午12點在FM93.4、AM990上海新聞廣播《市民與社會》欄目播出,歡迎收聽。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