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之上,有一種美叫鹽湖。不可思議、純淨之至、凝固了時間、驚豔了世界……那是讓你絞盡腦汁想送上所有溢美之詞的神奇所在。從舉世聞名的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湖,到中國「天空之鏡的烏蘭茶卡鹽湖——鹽湖,不僅僅是指湖水含鹽度大於3.5%的湖泊,更是你我都在追逐、尋找的人間天堂。
世界那麼大,天地盡頭有多美,讓茶卡鹽湖來告訴你。
NHK電視臺的一部旅行紀錄片《天空之鏡》,讓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湖(Salar de Uyuni)的驚世之美進入全世界旅行者的視野,地處青海烏蘭的茶卡鹽湖也因「顏值爆表」引得無數國人趨之若鶩。不如從現在踏上旅途,尋找世界最美鹽湖,你夢中的「天空之鏡」其實就在這裡。
綿延不絕的烏尤尼鹽湖是冰河世紀的產物,數百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超過一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則給它戴上了「世界最大鹽湖」的桂冠。每當南半球的夏季來臨,人們來到水汽全然蒸發的鹽湖,甚至可以開車駛過湖面。
而到了每年1月,降雨在鹽殼表面留下薄薄的積水層,作為地球上最平坦的地方,一望無際的湖面倒映著純淨的天空,你會看到一副地球上最大的鏡像倒影畫面——這才是人們所期待的烏尤尼真正的樣子。
在白茫茫的「鹽」世界,粉色火烈鳥和巨型仙人掌成為獨具特色的點綴。旅行者們在這裡更喜歡來上一場「鹽湖運動會」,開著越野車體驗無拘無束的駕駛樂趣,乘坐五顏六色的熱氣球高空飛行俯瞰鹽湖,來一場彩色高爾夫大賽。
當然,必不可少的是體驗當地用鹽建造的「鹽旅館」,整棟房屋都是用鹽磚堆砌而成,所有家具和裝飾品都是就地取材,地面鋪了一層厚厚的鹽粒,踩上去像地毯一樣鬆軟。旅館管理者還貼心地在房間裡備註了入住小貼士:請不要試著舔牆壁,避免它會越來越薄。
然而,無敵的美景和奇特的體驗背後隱藏了重重危險。烏尤尼地處海拔近4000米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高原反應成為限制人類到訪此地的第一大障礙。
一萬多平方公裡的湖區內無人居住,湖區周邊土地鹽鹼化相當嚴重,幾乎寸草不生,而進入湖區深處,導航有時會被磁場幹擾而失靈,必須由經驗豐富的當地嚮導指路。來烏尤尼鹽湖,與其說旅行,更像是一場冒險。
除了烏尤尼鹽湖,世界上還有許多鹽湖不只有鹹味,還「別有風味」。
見過夢幻的「粉紅鹽湖」嗎?烏克蘭科亞什斯科耶鹽湖(Koyashskoye)就擁有這樣神奇的美景,水中藻類的大量繁殖使得水體在春天呈現粉色,夏天則變成亮眼的紅色,仿佛來到了另一個星球;美國猶他州大鹽湖(Great Salt Lake)是北美洲最大的內陸鹽湖,湖水含鹽量高達25%,據說就連汽車掉進去也不會下沉,你想不想嘗一下這裡的湖水是什麼味?
當地建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保護鵜鶘、蒼鷺、燕鷗等珍貴野禽;突尼西亞吉利特鹽湖(Chott El Jerid)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鹽湖,沒有湖水,沒有倒影,只有一片近於乾涸的裸露鹽層在強烈的陽光下閃著銀色的光芒,成為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道奇景;約旦死海(The Sea of Death)的美名早已傳遍了世界,近年來卻也難逃乾涸的困境,以色列和約旦正考慮從紅海引水來灌注死海,否則未來將很難看到人們漂浮在湖面悠哉看報紙的經典畫面。
青海、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西藏……在中國北緯30°—50°的遼闊土地上,星羅棋布地分布著數以千計的鹽湖,這裡是地球上最大的鹽湖區。
在這個「鹽湖的國度」裡,有一處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它的名字叫茶卡鹽湖。如果說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湖見證了生命的渺小,茶卡鹽湖則展現了生命的靈動。
「茶卡」這個美麗的名字是藏語,意為「鹽池」。與世界上大多數的鹽湖不同,總面積105平方公裡的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天然結晶鹽湖,與蜿蜒不絕的祁連山脈相映成趣,湖區牧草如茵,羊群似珍珠灑落。
漫步湖邊,空氣瀰漫著大青鹽鹽淡淡的鹹味,赤足和鹽湖來一個親密接觸,腳下踩的是鹽,手裡捧的是鹽,衣裙褲腳也沾染了鹽湖滷水淡淡的白,藍天、白雲、雪山和星辰伸手可得。在鹽湖之上,仿佛可以看到天地的盡頭。
雖然與烏尤尼同為高原鹽湖,從3000米的海拔高度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就可以看出,茶卡鹽湖並不拒絕人類的親近。早在秦漢時期,茶卡鹽湖就開始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之鹽」。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茶卡鹽湖的生態旅遊業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這裡距離青海省省會城市西寧300公裡,距離德令哈機場180公裡,如果你厭倦了城市的霧霾和尾氣,隨時可以將目的地定在茶卡鹽湖,開啟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騎馬跑三天,馬蹄下踩的都是鹽」,說的就是茶卡鹽湖所在的柴達木盆地。「柴達木」在蒙語裡是「鹽澤」的意思,這裡分布著大大小小33個鹽湖,地面有鹽、地下有鹽、水中有鹽、土裡有鹽,甚至公路也是用鹽鋪的。
察爾汗鹽湖與茶卡鹽湖同屬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青藏鐵路在堅硬的鹽蓋之上奇蹟般地鋪砌了32公裡長的鹽湖鐵路和「萬丈鹽橋」,從遠處看像一把筆直的寶劍將察爾汗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
翻翻中國豐富的鹽湖「寶庫」,還可以看到可與約旦死海相媲美的山西運城鹽湖、蘊藏豐富鉀鹽資源的羅布泊鹽湖、擁有草原風情的新疆巴裡坤鹽湖……在這個鹽湖的國度,每一個鹽湖都在講述著只屬於自己的故事、只屬於自己的美麗,等待你的發現。
有人說,這裡是中國「天空之鏡」。這面充滿魔力的鏡子,讓天地顛倒,更讓眾生為之傾倒。
在這裡,鹽湖之美讓時間學會靜止,屏住呼吸,連心跳在這裡都略顯多餘。
這裡是攝影大牛和自拍達人們的最愛。在這個美若仙境的夢幻國度,擺出各種或優美或奇葩姿勢的照片,發個朋友圈一定能引來無數點讚。
很多人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而來,在遠離光汙染的高原,尋找夜空中最亮的星,感受「承包」整個銀河的奇妙感覺。
茶卡鹽湖有多美?相信人類的詞彙庫還不足以完全形容,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其中一二。
茶卡鹽湖有多火?數據來告訴你:2015年有130萬人次的旅行者來此「朝聖」,暑期高峰時遊客達到3萬人次/天,比2011年全年的遊客接待量還要高!
五年前,茶卡鹽湖的主要客源是途徑茶卡前往拉薩的過境旅遊團隊,如今80%的遊客選擇自駕而來,導航的最終目的地正是烏蘭的茶卡。可以說,茶卡鹽湖在短短幾年間就創造了中國旅遊業的一個奇蹟,成為與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湖比肩的東方天空之鏡!
然而茶卡鹽湖成為「網紅」的代價是,劇增的遊客數量給景區帶來了巨大的接待壓力。為更好地服務遊客,烏蘭匯集多方智慧,進一步樹立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旅遊品牌,並從2015年10月起封閉整個茶卡鹽湖景區,開啟景區全面升級改造工程。
面貌一新的茶卡鹽湖將於今年6月1日揭開神秘的面紗,烏蘭向世界發出邀請,一同來見證茶卡鹽湖的華麗轉身。
問:茶卡鹽湖有何獨具一格的特點和發展旅遊產業的優勢?
答:旅遊交通的通達性是茶卡鹽湖相較於國內外其他鹽湖的最大優勢。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地處109、315國道交匯處,距西寧300公裡,距青海湖85公裡,距德令哈機場200公裡,是柴達木盆地的東大門,航線、高速、國道的貫通使得遊客可以輕鬆便捷地選擇任意一種方式到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自駕遊方式身臨天空之鏡。2015年入選中國極致自駕遊中線自然類前三甲,證明了旅遊業內和遊客對茶卡鹽湖的認可。此外,茶卡鹽湖的海拔高度、觀賞性等都在全世界範圍內獨具特色。
問:6月1日重新開園的「茶卡鹽湖2.0」在哪些方面全新升級?
答:按照「十三五」末達到5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目標,茶卡鹽湖有兩個旅遊建設原則,一是以鹽湖環保為根本出發點,保護「天空之鏡」自然風光;二是保護鹽業開發老工業風貌,體現原生態的鹽湖工業景觀。
這次景區改造工程重點針對改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升級項目有停車場、小火車軌道、火車站、主幹道、遊船碼頭、遊客服務中心等,新建成的鹽山觀景平臺、天空之鏡廣場、鹽湖觀光航道、鹽文化博物館將成為茶卡鹽湖的新亮點。
除了美麗的風景,遊客還可以豐富對鹽文化的認識和體驗感受。此外,為了提升旅遊接待水平,我們增加了賓館、餐飲中心、旅遊公廁等服務設施,每日可接待遊客3萬人次。6月1日,一個嶄新的茶卡鹽湖將出現在大家面前。
問:未來,烏蘭縣旅遊局將如何圍繞茶卡鹽湖布局烏蘭旅遊整體發展?
答:茶卡鹽湖是烏蘭縣乃至海西州的龍頭景區,最新數據顯示,旅遊人次和收入在海西州名列前茅,旅遊人次居青海省景區景點的前三。
近期,烏蘭將抓好茶卡鹽湖和哈裡哈圖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提升工作,推動「柴達木月牙泉」金子海的開發建設工作,推進茶卡鎮「高原第一驛站」項目建設,並啟動都蘭湖景區的開發建設,力爭在5年內創建1個國家5A級景區和3個國家4A級景區,並將茶卡鎮打造成「國家級旅遊名鎮」。
目前,烏蘭旅遊收入已經佔到全縣GDP總值的23.2%。「十三五」要努力實現把烏蘭最終打造成為「州內旅遊強縣,省內旅遊大縣,國內旅遊名縣」的目標,把旅遊業重點打造成烏蘭縣經濟支柱產業,迎接全域旅遊和大眾旅遊時代。
茶卡鹽湖屬於構造湖,它的形成是由於第四紀新構造運動的隆起。青海遠在23億年前還是浩瀚的大海,後來,隨著地殼上升,青藏高原東北的茶卡地區形成了眾多的山間盆地,迫使地表水呈向心狀輻射水系,形成湖泊,並開始接受沉積物。另一方面因氣候乾燥,多風少雨,海水大量蒸發,因此,匯集於湖泊的鹽分迅速濃縮形成鹽類沉積,最終演化成為鹽湖,至今已有六千萬年的悠久歷史,所以說茶卡的「大青鹽」是源自青藏高原六千萬年的沉積。
在傳統概念中,茶卡鹽湖一年中最美的時節是每年的6月到10月,湖面在雨水的洗禮下更顯純淨,雨後連續多日的晴天讓滷水和鹽層清晰分明,太陽光折射率最好,才會有完美的倒影。而茶卡鹽湖一天中最美的應該是晨昏日暮時分,世間萬物都融入這夢幻般的人間仙境,仿佛是置身於宮崎駿的漫畫《天空之城》。
據資深旅遊達人說,其實茶卡鹽湖一年四季美景連連,春日裡低懸於天際的白雲落在湖水裡,分不清是鹽更白還是雲更白;夏季碧波蕩漾的湖水翡翠一般綠的沁人心扉;秋天乾涸的湖面冰清玉潔,平坦無垠;冬天的蒼涼荒蕪更具挑戰。
不拍一張倒影照片,不算來過茶卡鹽湖。其實鹽湖的倒影效果與光線入射角度有關,太陽當空的正午反射效果並不好,因為鹽湖底是白色的,倒影會把湖底露出來。最佳拍攝時段是雨過天晴的傍晚,光線變得越來越柔和,白色的湖倒影出湛藍的天空,棉花糖似的白雲,以及暖暖的夕陽。穿上和茶卡鹽湖最配的紅色裙子,進入湖區,靜等幾分鐘,待水面的漣漪消失,被腳步攪渾的滷水重新沉澱,就能拍出絕美的「天空之鏡」大片啦!
小火車作為「原生態的鹽湖工業景觀」,是茶卡鹽湖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小火車軌道始建於1958年,軌距僅有60釐米,是目前存世較少的「寸軌」火車。從鏽跡斑駁的鐵軌上,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印跡和茶卡鹽湖工業的發展史。乘小火車進湖觀光是茶卡鹽湖的經典體驗項目:對生活在現代化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人們來說,透過開放式車廂,隨著車輪顛簸來到潔白無垠鹽的世界,仿佛置身於冰天雪地的夢幻之地,湖光山色晶瑩融為一體,天地一片蒼茫,身邊萬籟俱寂,不由得讓人有一種恍若隔世感覺。
西寧-150km-青海湖-150km-茶卡鹽湖-45km-哈裡哈圖國家森林公園-175km-金子海風景區-100km-德令哈
第一天在茶卡鹽湖感受天空之鏡的純美,還有小火車、遊船等體驗項目,晚上宿茶卡鎮;
第二天從茶卡鎮出發到達哈裡哈圖國家森林公園,那裡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流水潺潺,午飯可安排在哈裡哈圖的小木屋享用,下午再去都蘭湖溼地公園漫步,夜宿烏蘭縣;
第三天,從烏蘭縣出發,到達金子海,金子海是一片神奇的沙漠湖泊,而且會不定時舉辦汽車越野賽。
墨鏡:鹽湖一望無際的白色反光強烈,沒有墨鏡會被晃到無法睜眼。
防曬霜:高原地區紫外線強烈,極容易被曬黑甚至曬傷。
鮮豔衣服:顏色鮮豔的衣物能在白色湖面襯託下呈現最清晰的倒影。
雨鞋:光腳在鹽湖中行走不便,可自帶也可現場租雨鞋。
溼巾:上岸後擦拭雙腳和留在身上的鹽,以免腐蝕皮膚。
外套:烏蘭早晚溫差大,如果晚上準備看星星,外套必不可少。
茶卡鹽湖是中國唯一一個綠色食品(食用鹽)生產基地,鹽產品年生產、銷售達200餘萬噸,「茶卡鹽」是中國第一個通過地理產品保護標誌的食鹽類品牌。吃貨切記,鹽湖裡的鹽屬工業用鹽,不能直接食用。
生長在茶卡鹽湖附近天然牧場的茶卡羊色鮮味美、久吃不膩、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獨特的地理及氣候環境培育出的茶卡羊不餵飼料,任其覓食原野青草,羊兒們還能吃到大量冬蟲夏草、三七、貝母、藏紅花、黃芪等藥用植物,享有「貢羊」的美譽。
鹽對烏蘭人來說,還包含了傳統的傳承和文化的延續等眾多含義,到了茶卡鹽湖不妨買上一些造型可愛的小鹽雕作為旅行的紀念。
茶卡鹽湖最大牌的粉絲當屬乾隆,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的養生秘訣與茶卡鹽湖有很大的關係。
乾隆對茶卡鹽喜愛到什麼程度呢?眾所周知,在古代是沒有牙膏的,所以古人們都是用鹽水漱口達到清潔牙齒的目的。
據史料記載,乾隆漱口必用茶卡鹽,連菜餚調味也必須要用茶卡鹽。有一次,因為戰亂造成了鹽路不通,而宮中的茶卡鹽又使用完了,御廚不得已,只能用其他鹽替代。沒想到乾隆在用膳時發現了鹽味不對,盛怒之下差點要了御廚的腦袋。這次事件之後,乾隆為了保證宮中茶卡鹽的供應,於乾隆二十九年下旨將茶卡鹽由民間私採改為官採,茶卡鹽也就成為了皇家御用的貢鹽。
相傳,從前茶卡地區的牧民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有一日,一個大活佛路經此地,牧羊人向他詢問幸福之路,活佛告訴他:「這鹽湖裡住著1000個巴裡拉登牧(女神),她們能給你們帶來吉祥和幸福。」
於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五日,牧民們便帶著松柏、酥油、哈達、青稞、白酒還有龍達和代日則在這裡舉行祭海盛會,之後還會進行賽馬、射箭、摔跤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比賽。這一神秘宗俗一直延續至今,在茶卡鹽湖的庇佑下,她的子民們一直過著寧靜安詳的日子。
轉自:西北旅遊,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