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布拉格的第一天天氣非常好,最後只來到遊客必朝聖的舊城廣場附近走走布拉格最有名的廣場非就常廣場莫屬,無論白天晚上都有許多遊客聚集, 廣場周圍有各式美麗的建築,巴洛克、羅馬、哥德式等不同風格令人目不暇給,廣場上最高聳醒目的就是提恩教堂,亦是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築。
其建於12世紀,現今的樣貌是14世紀才完成的。而前方擋住教堂的建築是提恩學院,現在是餐廳,據說那是當初提恩教堂變成天主教堂時憤怒的新教徒蓋來擋住它的。我們一開始還以為不能進去,隔天從巷子進去才無意發現入口。 提恩教堂有著哥德式的尖塔十分美麗,尖塔上還有幾個小尖塔,塔頂上的圓棒裝飾是純金的!
石鐘之屋提恩教堂旁邊的一棟建築上頭有著嵌在牆角的鐘,頗為特別。
胡斯銅像舊城廣場上有一座大型的青銅雕像,是20世紀完成用以紀念揚˙胡斯。胡斯在15世紀對天主教教會的貪腐大力批判,最後以異教徒的罪名被處以火刑,他在捷克人心中其不只是宗教改革家、更是位烈士。
胡斯銅像的右後方有兩棟建築,左邊粉色為金榔頭飯店、右邊黃色為商務部。
聖尼古拉教堂是波希米亞巴洛克式建築的代表,布拉格之春常用來舉辦音樂會。教堂不是很大,內裝小巧精緻,有莊嚴美麗的圓頂壁畫。
廣場上有許多色彩鮮豔的可愛房子,其中一側的房子特別引人注目,石聖母之屋(斯託奇之屋)、石羔羊之屋、獨角獸之屋、石桌之屋等等,除了造型各異,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舊市政廳
舊市政廳原本是獨立在廣場邊緣,14世紀由市政府買下西側5棟宅邸合併始有今日規模。北側鐘塔有69公尺,可以買票搭電梯上去俯瞰舊城。
天文鐘
說天文鐘是廣場上最美麗的存在也一點都不為過, 它不但是布拉格的大地標,也是提起捷克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指標性景點。 天文鐘是由天文學家漢努斯修建,傳說為了怕他再為其他城市打造類似的鐘,竟然把他弄瞎了…… 天文鐘可分為三個部分,上方的活動木偶、中間的天文鐘、下方的月曆鍾。 天文鐘十分巧妙模擬出地球、太陽與月亮之間的軌道, 最外圍是一天24小時,藍色是白天、紅色是夜晚,而小圓圈則可看出此時太陽落在哪個星座。 月曆鍾外圍是波希米亞人四季工作生活來表示十二個月份,第二層是十二星座,中間則是布拉格舊城區徽章。 而鍾旁雕飾的人物也都各有含意義,例如左邊的骷髏代表死神、右邊拿著樂器的人代表煩惱。 從9:00~21:00的整點天文鐘上方的木偶會從窗戶出來報時。
葛茲金斯基宮
這棟洛可可建築原為葛茲伯爵的豪宅,後來被外交官金斯基購得, 這裡也曾經是卡夫卡曾就讀的中學,現今則為布拉格國立美術館的分館。
羅特屋
在舊城廣場附近的巷子繞了三天,沒看地圖還是覺得像迷宮一樣彎彎曲曲的, 不過隨意穿梭巷弄也非常有趣,無論是看漂亮建築、或是逛逛紀念品店都有不少收穫。 雖然許多人認為布拉格是個太過商業的城市,也的確這裡一年四季都充滿著遊客, 但我卻覺得這種熱鬧活力或許已是這個城市的特色,就算吵雜還是不減它的迷人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