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一紙遺囑害慘了倫勃朗,阿姆斯特丹反差最大的兩座教堂

2020-12-11 書蟲遊世界

上一篇:我倆在荷蘭小漁村搭便車的經歷,結果很尷尬

午飯後從馬爾肯回到阿姆斯特丹,正好去中央車站附近的聖尼古拉斯教堂。這座教堂我們第一天來時就遠遠地看到了,它的開放時間是周一和周六的12:00-15:00,周二至周五也只延長到11:00-16:00,所以之前經過時都是關門的。

宗教改革後荷蘭的天主教堂都改為新教堂,這座少見的天主教堂建於1887年,體現了當時的宗教和解。建築設計師是來自小城霍倫的阿德裡亞努斯·布雷斯(Adrianus Bleijs,1842-1912),他一生設計過14座天主教堂,分別採用新羅曼、新哥特、新文藝復興和新巴洛克等多種創新風格,是個非常大膽、勇於挑戰的建築家。此建築是他的代表作,融合了新巴洛克和新文藝復興兩種風格。主立面最突出的是一對鐘樓,正門上方的玫瑰花窗雕刻著耶穌像和四位福音書作者的標誌物。山形牆上立著荷蘭19世紀著名雕塑家巴特·范·霍夫(Bart van Hove,1850-1914)製作的聖尼古拉斯雕像。聖尼古拉斯不僅是這座教堂的主保聖人也是整個阿城的保護神。

走進教堂,能明顯地感覺到它與新教教堂的區別。華麗的裝飾仿佛將人帶到了義大利。

整個教堂呈拉丁十字布局,十字翼中心點上方是巨大的圓形穹頂。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照進教堂,給人一種迷幻的感覺。窗下環壁上繪著三個「Sanctus」字樣,那是讚美詩《聖哉經》的起首語:聖哉,聖哉,聖哉。下方的四個角上則是四位福音書作者的畫像。

其實從外面看穹頂是八角形的,而且光線是從八扇新巴洛克式圓窗射入,但建築家通過這種巧妙的雙層設計,令人以為這是一個全部由玻璃支撐起的水晶球般的屋頂。

走到主祭壇前,發現祭臺上的耶穌受難像已經用白布蒙住,按照天主教的規矩,耶穌像一般是從聖周的周三開始蒙起,直到復活節當天才會揭開。

主祭壇上裝飾著馬克西米連一世的皇冠,看來它已被視作阿姆斯特丹的榮耀,不僅在城徽上出現,在新教的西教堂和天主教的聖尼古拉斯教堂都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主祭壇南北兩邊分別為聖約瑟夫禮拜堂和聖母堂,其中聖母堂前擺著一幅由當代藝術家漢薩·維斯蒂格(Hans Versteeg,1941-)繪製的《地中海聖母》。這幅畫創作於2017年,正值敘利亞難民潮席捲歐洲。畫中母子被描繪成敘利亞人的樣貌,最醒目的是他們裹著一件救援物資中常見的應急毯,暗示了其難民身份。關於是否收留敘利亞難民,在荷蘭乃至整個歐洲都存在很大爭議。畫家通過這幅畫讓人們想起瑪利亞在伯利恆的馬廄誕下小耶穌,然後又被迫抱著嬰兒逃往埃及,試圖以此喚起人們對敘利亞難民的關注,為他們提供一處棲身之所。背景中是布滿陰雲的大海,母子倆的目光堅毅,對未來充滿信心。

兩邊側殿的牆上繪著14幅苦路像,天主教徒每年在四旬期間都會為紀念耶穌受難前走過的苦難路程而舉行拜苦路的儀式,這14幅苦路像描繪了耶穌當年從受審到受難所經歷的14處節點。關於拜苦路的具體內容我在西班牙葡萄牙遊記《兩牙行》中有過較為詳細的介紹。

最後在教堂中看到一件略顯現代的雕塑《聖殤》,體現出這座教堂對各種藝術形式的包容。

接下來,我們去南邊不遠的老教堂。如果說聖尼古拉斯教堂是阿城最重要的天主教堂,那麼老教堂無疑是阿城最重要的新教教堂,同時它也在宗教改革前後分別成為這兩種宗教在阿城最古老的教堂。

老教堂的開放時間是周一至周六10:00-18:00,周日13:00-17:30,可以比較從容地進去參觀。不過這間教堂需要購買門票,正常票價是12歐,多於15人的團體票10歐,用荷蘭通1張銀券可以兌換,或者按團體票的七五折7.5歐購買。

此教堂最初建於1213年,不僅是阿姆斯特丹最早的教堂,也是阿城現存最古老的建築。1306年烏德勒支主教給教堂祝聖,主保聖人也是阿城守護神聖尼古拉斯。

相比天主教堂,這裡顯得簡樸許多。1578年宗教改革後,老教堂改由新教的加爾文派歸正宗管理。

與一般的教堂只在四壁修滿墓碑不同,這裡的地面全部由墓碑鋪就,因為最初教堂就建在一片墓地上,據說有超過一萬人葬在這裡。

葬在此地的名人我們只知道一位,那就是倫勃朗的妻子莎斯姬亞·范·優倫堡(Saskia van Uylenburgh,1612-1642)。她是弗裡斯蘭省一位市長的女兒,1633年不顧一切地愛上了年輕有才的畫家倫勃朗。雖然倫勃朗當時已小有名氣,但還是遭到莎斯姬亞家人的反對,認為一個畫匠配不上貴族小姐。在莎斯姬亞的強烈堅持下,二人於次年成婚,但他們的財產卻是獨立的。莎斯姬亞與倫勃朗生下的頭三個孩子都在出生後不久便夭折了,直到第四個孩子提圖斯(Titus van Rijn,1641-1668)才活下來。可惜生下提圖斯的第二年,莎斯姬亞就患肺結核去世了。她將屬於自己的全部遺產留給了兒子,並在遺囑中規定倫勃朗如果想花這筆錢就不能再婚。這招夠狠,倫勃朗與他的管家亨德裡克耶·斯託菲爾斯(Hendrickje Stoffels,1626-1663)發展的戀情始終未能轉化成婚姻,即使後者為他生下一個女兒。晚年窮困潦倒的倫勃朗在提圖斯15歲時說服兒子立下遺囑,使他成為兒子的唯一繼承人,以避免這筆財產被未來的兒媳或兒子的後代繼承,這對於一位曾經頗有名望的大畫家來講實在是不恥。同時,倫勃朗也賣掉了莎斯姬亞在老教堂購買的墓地,結果他和兒子都只能葬在西教堂而且無法保留。

莎斯姬亞的墓碑並不好找,我們問了工作人員後才在靠近北門的聖墓禮拜堂門口找到這塊平凡的石碑。上面簡單地刻著:SASKIA,19 JUNI 1642。

在教堂的東南角有個裝飾著花鳥壁紙的房間是教堂監事的辦公室,其中展示了倫勃朗與莎斯姬亞結婚證明的複製品。

除倫勃朗外,教堂中還有很多看點。這座教堂的屋頂是歐洲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木質拱頂,1500年的繪畫至今仍然保留在上面,其中多為《聖經》中的場景和聖人像。

唱詩班席位區南邊的座椅也是1500年製作的。

在摺疊座板上有方便支撐站立者的託板(站立時可以靠在上面),保留下來的21個託板分別雕刻著不同的形象,非常有趣。這個是一名邊走路邊喝酒的朝聖者。

這是一對划船者,一位掌舵一位划槳。

這個則是一隻貪吃的狗將頭伸進了罐子裡。

最古怪的是這個合體人,兩人共享了一隻眼一張嘴合戴一塊頭巾。

教堂中還保留著少量16世紀的彩色花窗,這非常不易,原因是宗教改革後大部分聖像和彩色花窗都被新教徒毀掉了。在老教堂側殿的東北角原來瑪利亞禮拜堂的地方,保存著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彩色花窗。

這扇由後來幾度擔任阿姆斯特丹市長的範·霍彭(Van Hoppen)於1555年捐資,佛蘭德斯文藝復興畫家蘭伯特·范·諾特(Lambert van Noort,1520-1571)繪製的彩色花窗是最知名的一個。花窗中層描繪了天使報喜和瑪利亞拜訪伊莉莎白,下層中間是持寶劍的保羅和拿鑰匙的彼得共同託起帶有耶穌字樣的金盤,左右兩邊跪著的便是範·霍彭及其家人。也許正是因為範·霍彭後來幾次擔任市長,才使繪有他和家人畫像的彩色花窗得以保留。不過仔細看的話,會在右下角發現Jan Schouten 1905等字樣,那是後來修復部分受損玻璃時加上的修復師的名字。

這裡朝東的窗下有扇門通往牧師會禮堂,其中有一件1549年製作的銀質聖體匣。它由同樣在後來多次擔任阿姆斯特丹市長的科內利斯·雅各布斯(Cornelis Jacobsz)捐贈,宗教改革後這個精緻的聖體匣幾經輾轉最終為德國西部的卡爾卡鎮聖尼古拉斯教堂所有,現在被借來展出。聖體匣頂端是耶穌受難像,下方有聖母像,中間則是聖尼古拉斯像。

這位科內利斯·雅各布斯在擔任阿姆斯特丹市長前,曾任老教堂的教堂執事。我們在教堂南門西側找到了教堂執事的辦公室。牆上掛著從1521年到1805年曆任教堂執事的盾徽。其中第三行左起第五個盾徽下寫著科內利斯·雅各布斯的名字以及他擔任執事的年份1541。

最後我們看看西門上方的管風琴,它最初由德國管風琴製作家克裡斯蒂安·維特(Christian Vater,1679-1756)於1726年製作,由於發現西塔出現沉降,被迫拆走,1742年完成加固後又由約翰·卡斯帕·穆勒(Johann Caspar Müller)重新安裝調試,因此被稱為維特-穆勒管風琴,如今仍是這裡最重要的演奏樂器。在相對樸素的新教教堂中,管風琴大概是能夠製作和展示出的最華麗的物件了。

往期精彩:

這幾幅畫有點仙有點妖,迷倒萬千拉斐爾前派粉絲:布裡斯託美術館

《夜巡》之謎:日巡還是夜巡?倫勃朗的巔峰之作為何讓他跌入谷底

雕塑述說歷史、牧師會禮堂展現恢弘:坎特伯雷大教堂(完結篇)

相關焦點

  • 世界史:分析倫勃朗在移民阿姆斯特丹之後的境遇
    同年,他還為當 時荷蘭著名的外科醫生博學的尼古拉斯·圖爾普畫了《解剖 課程》,這位醫生後來成為阿姆斯特丹的市長。這幅畫是倫勃朗來到阿姆斯特丹以後的第一幅名作,也是他早期繪畫中的傑作。倫勃朗熱愛妻子,為她畫了許多肖像,也為自己畫了許多肖像。這不是出於 虛榮心,而是純粹地出於生活的趣味。這段時 間是他生活最幸福的時光。當時,倫勃朗是聖路加行會的會員,他在那裡訓練學生,教授他們繪畫的技藝。他的畫室中有8名學生追隨他學習繪畫。此時,倫勃朗成為當地社會各 界非常受歡迎的著名的畫家。
  • 阿姆斯特丹的一座新教教堂——西教堂值得一去
    西教堂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座新教教堂,興建於1620年-1631年,位於王子運河的岸邊,也是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其尖頂高85米,尖頂上是馬克西米連一世的皇冠。1669年10月8日,畫家倫勃朗安葬於此教堂,但是不清楚其墓穴確切的位置。他的情婦也埋葬於此。
  •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倫勃朗大展:展品脆弱,無法重複
    2月15日,展覽「倫勃朗和荷蘭黃金時代」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了倫勃朗的22幅油畫、22幅繪畫稿以及300幅精選的蝕刻版畫,這些原本保存在溫度受到嚴格控制的倉庫中的作品將向觀眾公開,展示倫勃朗這位荷蘭繪畫大師的生活。據悉,展覽將持續至6月10日。荷蘭 倫勃朗 《夜巡》 1642.
  • 阿姆斯特丹的藝術自由行
    倫勃朗在阿姆斯特丹有座房子,並在這裡度過了他最成功的那段歲月(1632-1640),完成了諸如《夜巡》《杜爾普醫生的解剖課》等委任作品。在倫勃朗故居博物館,畫家畫室裡的陳設看著好像從未閒置過一樣,在畫室裡遊覽,好像倫勃朗時刻都會與你擦肩而過,在畫室裡面有演示蝕刻版畫的創作過程。
  • 阿姆斯特丹,一座特立獨行的城市,2020歐洲杯主辦城市巡禮2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建於1889年,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地標性建築,兩座「鐘樓」是其標誌。從車站出來就有地鐵和阿姆本地主要的公共運輸工具(自行車除外)有軌電車(TRAM)接駁,非常方便。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史基浦機場也是歐洲重要的機場樞紐和全球最現代化的機場之一,距離市區只有15公裡左右,打車的話20-45分鐘不等即可到達。
  • 西教堂:偉大的畫師倫勃朗埋葬地,西方文化血液流經地!
    美麗豪華的西教堂(westerkerk),是當今荷蘭女王舉行婚禮的地方,也是荷蘭偉大的畫師倫勃朗埋葬地。我到的時候不是做禮拜的時間,看看可以進去,就推開門,霎時,眼球呆住了,好美,好氣魄!空曠的大教堂裡的管風琴不停的循環放著樂曲。
  • 行走阿姆斯特丹的50道風採
    8.阿姆斯特丹中央圖書館CentraalBibliotheek2007年7月才開放的大型綜合圖書館,是歐洲最大的圖書館,可以在這裡免費上網,頂樓的大眾化食堂可以鳥瞰阿姆斯特丹古城全景。12.西教堂Westerkerk阿姆斯特丹唯一帶王冠的教堂,位於最美的運河王子運河河畔。倫勃朗葬於此處,當今荷蘭女王的婚禮也在此舉行。塔頂可以鳥瞰美麗的運河區。
  • 阿姆斯特丹17個頂級旅遊景點
    其他亮點還包括可追溯到1622年的精美風琴以及1906年在那兒放置的一個有趣的大理石柱,以紀念倫勃朗(Rembrandt),後者被埋葬在教堂外面(後來被重新安置在教堂內)。最大最重要的房間是市政廳 裝飾豪華,是歐洲最美麗的客艙之一。提供英語導遊。
  • 阿姆斯特丹 鬱金香之都(組圖)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第二大港。港口完全實現了現代化。港內外交通運輸十分發達。鮮花是荷蘭重要的出口商品。位於阿姆斯特丹西南郊的阿斯梅爾花卉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市,花卉銷往100多個國家。全市有40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收藏有各種藝術品100多萬件,其中不乏蜚聲全球的倫勃朗、哈爾斯和弗美爾等大師的傑作。
  • 阿姆斯特丹——我心中的藝術之都
    火車站對面有一個教堂,是聖尼古拉斯教堂,是阿姆斯特丹比較著名的教堂之一。阿姆斯特丹比較著名的教堂有老教堂、新教堂、南教堂、西教堂,後面有的會看到,阿姆斯特丹的教堂以新教教堂為主,並不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在裡面。
  • 阿姆斯特丹景點推薦
    我看到一些群友是由阿姆斯特丹進歐洲,正好我去年也是從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進的,在阿姆斯特丹停留了四日。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道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吧,所以很適合騎行者出遊。只要遵守紅綠燈,自行車在專用道上的路權最高,汽車和行人都要禮讓自行車。但由於當地人路熟,騎車速度都很快,如果用導航找路的話,需要注意一下安全。
  • 荷蘭阿姆斯特丹旅遊攻略
    5、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建築在三個人工島嶼上,共有8687根柱子支撐,與萊克斯博物館的外形相似——因為這兩座建築都是由教堂建築師佩特魯斯·庫伯爾設計的。國立博物館中最重要的收藏是荷蘭畫家倫勃朗的名作《夜巡》(The Night Watch),這幅畫單獨展示在一間房間中,看完一定會印象深刻。 二樓收藏繪畫作品的中央畫廊「榮譽廊」中除了倫勃朗,還有幾位荷蘭黃金時期的著名畫家,如維梅爾、詹斯汀及法蘭斯哈爾斯的作品也都在這兒展示。
  • 第一千萬個參觀者可以在展廳吃飯睡覺,並與倫勃朗《夜巡》共度良宵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立美術館館於2013年在經過了長達10年的翻新改建之後再次對外開放。昨天該博物館迎來了重新開門之後的第一千萬個參觀者。博物館總裁TacoDibbits說:「在四年時間裡有這麼多人來參觀博物館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
  • 暴走阿姆斯特丹,看「百無禁忌」的「性都」到底是個什麼樣?
    當年出生在萊頓的畫家倫勃朗在25歲時,就是從這裡走進的阿姆斯特丹,開啟了他追求藝術的跌宕一生。今天,萊頓廣場已經是阿姆斯特丹除紅燈區外夜生活最熱鬧的地方之一,這個白色的建築就是賭場,不過白天人並不多,也很安靜。
  • A·p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位於阿姆斯特丹南部,矗立於被稱為博物館廣場的巨大開放空間上,它的對面是音樂廳,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梵·高博物館也都在附近。路易·波拿巴為荷蘭國王時,將其遷至阿姆斯特丹並增加了收藏,1808年建立博物館。國立博物館最初設在大壩區王宮的某一層,那時收到市府所贈的倫布朗名畫「夜巡」。
  • 倫勃朗:像畫作一樣明暗參半的人生歷程,在幽暗處熠熠發光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以鑽石聞名世界,但荷蘭卻還有一位閃耀著鑽石般光澤畫家,他的名字叫做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倫勃朗出生於荷蘭萊頓市,他的父親是一名磨坊主,他在9個兄弟當中排行最小,同時也是最聰明的一個。他的父母希望倫勃朗成為一名學者。
  • 賞析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荷蘭國立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倫勃朗收藏,130年來一直是荷蘭文化景觀的核心。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位於阿姆斯特丹南部,矗立於被稱為博物館廣場的巨大開放空間上,它的對面是音樂廳,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梵·高博物館也都在附近。
  • 第一次來阿姆斯特丹的遊客要做的10件事
    3 .品嘗荷蘭甜點,感受美食的味道當你在阿姆斯特丹的時候,你必須試試他們令人驚嘆的沙漠。在荷蘭首都有各種不同的咖啡館和地方可以吃。我們建議試試他們的stroopwafels。最好的描述是兩個薄肉桂華夫餅,中間有一層焦糖糖漿。你可以去超市買,但最好是新鮮的,喝一杯新鮮咖啡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