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審議、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發言摘要
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02日 18:29:43 | 作者: | 編輯:許琳琳
第十三代表團張耕代表:
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代表,在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我們的幹頭更足了。今年,我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進一步加強湖溪鎮區交通建設,如規劃中的風情大道等道路,要儘快落地建設,讓風情大道早日惠及湖溪人民;二是湖溪鎮區雖然拆除了連片危房,但還有不少舊房等著處理,希望有關部門能儘快落實舊房連片改造優惠政策;三是湖溪目前還有兩個電鍍廠,由於種種原因既不能開工也不能轉型,使得工廠和土地閒置著,相關部門還應儘快解決此類問題,盤活閒置土地和工廠。
第十三代表團杜金明代表:
今年,我比較關注東陽人經濟回歸問題。對於大部分外出東陽人來說,骨子裡都有一股落葉歸根的思想。如何讓在外東陽人更願意回來,我認為,除了相關的政策外,還需要留住他們的「祖房」。因為我了解到,許多在外東陽人由於外出多年,導致村裡的「祖房」沒了自己的份,祖房如根,根都沒了,他們又怎麼會想著回來呢?所以,我希望有關部門能在批宅基地政策上,對想回鄉創業的在外東陽人有所傾斜,讓他們因為有根而願意回鄉。
第十四代表團吳春敏代表:
政府工作報告催人奮進。去年,我市教育投入不斷加大,教育改革初顯成效,高考質量繼續保持金華領先,成績喜人。今年提出的工作目標,更讓我們對教育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期盼。一方面是穩步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更好地優化教育資源,著力解決企業外來技術骨幹子女入學問題。另一方面是持續深化名師名校長特色化培育和東陽中學特色化辦學,讓教育之鄉的教育優勢更加突出。當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關注提高農村特崗教師津貼補助這一問題,以吸引優秀大學生到農村任教,讓農村留住優秀教師,讓我市教育均衡發展。
第十四代表團蔣德民代表: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讓我感受到「務實」二字。就我市紅木產業的發展,我提幾點想法。個人看來,我市紅木產業的轉型升級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生產」基地、「創造」基地和「品牌化」基地。想讓紅木產業長遠發展下去,就必須走創新和品牌化的道路。在現有的政策扶持上,我覺得應該再做「加法」。例如,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目前我市紅木家具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創新產品少,缺乏生命力;支持外地家具設計師的職稱評定,鼓勵設計行業的持續發展;加強政策和項目資金的對接,紅木產業的成本投入大,企業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扶持我市紅木企業的品牌化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的生產與創造基地,也有利於提高產業稅收。
第十五代表團程海波代表: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我從事縫配行業銷售,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縫配市場發展提升到市級層面,列為東陽市六大塊狀特色經濟之一來提升發展,這無疑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完善縫配城基礎設施建設,現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已越來越不能滿足行業的長遠發展,可以建設電子商務綜合樓、縫配酒店、縫配博物館等;加強「全球縫配」第一網建設;著力打造外商服務中心,打造一個對外交流的「示範窗口」;創新發展展會經濟;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結合廈程裡村、葛宅村、蔡宅村為代表的傳統古村落特色資源開發鄉村旅遊。
第十五代表團斯慶平代表: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打造全國影視文旅產業發展新標杆的內容,我受益良多。虎鹿鎮有豐富的山水資源,香榧、茶葉、豆腐乾、虎鹿豆奶等農副產品廣為人知,另有極具特色的古建築群。但在文旅產業的發展上,虎鹿鎮的特色體現尚不顯著,因此結合鎮區實際情況,我想提以下幾點想法:建議請專業人士對土地規划進行合理的設計與布置;做強文化產業,大力支持本土特色非遺文化的發展;在發展鄉村旅遊方面,建設集吃、住、玩於一體的特色民宿等。
第十六代表團杜文輝代表: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打造更具特色的美麗鎮村」,結合東陽江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際,為打造更好的「山水東江·休閒小鎮」,我建議:一是將產業植入充分融入進「秀美村」「十美村」創建中,發掘每一個村莊自身經濟潛力,做到美了家園的同時又富了百姓;二是增加「秀美村」創建獎補資金,夯實美麗鄉村建設基礎,在人員力量、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三是適當拓寬山區道路,減少急彎路段,使現有公路達到三級公路標準,如不能拓寬,也建議加強現有公路養護。
第十六代表團呂強代表:
結合東陽江鎮多山地、少平原的地理環境,針對山區百姓出行難問題,我建議,為緩解庫區交通壓力,建議編制規劃「湖溪—東門—八達」隧道。此條公路建成通車後也是東陽連接磐安、仙居、天台、臨海的快速交通通道。此外,2019年重點工作中還提到基礎設施建設及農房拆後重建工作,這也是我關注的重點。目前拆後重建工作已進行了一年多,農村建房已基本完成主體封頂。現在村莊規劃、基礎設施施工方面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東陽江鎮作為山區鄉鎮,集體經濟薄弱,針對該實際情況,我建議市政府加大對農村基礎建設投入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在建設資金上向庫區農村傾斜,提高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的投入佔比。
第十七代表團金正楷代表:
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振奮,我感覺這是一個添動力、增實力、聚合力的好報告。報告充分肯定了去年的成績,明確提出了今年的任務,內容全面、實事求是、重點突出、措施得力,突出了敢於挑戰、敢於擔當、敢於創新、敢於碰硬的實幹精神。我是佐村鎮代表,自己平時也比較關注山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山區人民飲用水等民生問題。像山區人民平時飲用水基本靠打井,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因地制宜,更好解決山區人民飲水問題。同時,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加大對山區的投資力度,全力扶持佐村鎮農耕文化建設,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幫助佐村打造宜居幸福生態鎮。
第十七代表團蔣炫綺代表: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我了解到去年一年政府工作碩果纍纍,許多項目都落地了,例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紅木產業轉型升級,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推進影視文化產業發展,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山區代表,我平時十分關注山區經濟民生問題,這也符合國家發展形勢。因此,我建議市委、市政府不僅要推進平原地區鄉村振興,也要加大對山區鄉村的關注與支持。我們山區鄉村有的就是綠水青山,適合發展生態旅遊業,但基礎設施匱乏、集體資金薄弱,希望政策能有所傾斜,加大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第十七代表團樓立峰代表: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助推東陽美麗鄉村建設,這一點我很有感觸。我們三單鄉清溪是全鄉最大的溪流,全長16公裡,經過搭鉤、三單、下西樓等8個村經嵊州市進入曹娥江,其生態環境對三單人民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我建議,在提高清溪水環境治理的同時,可以與沿溪生態廊道建設相結合,通過提升全鄉生態環境、美麗生活環境,讓群眾真正享受到「五水共治」帶來的實惠,切實讓全鄉人民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婦聯界杜嵐委員:
2019年度政府重點工作中提到,我市要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全域振興商貿服務業,其中一點就是振興老城區商圈,推動城區更加繁榮。雖然改造重建後的新南街比以前更寬敞、更靚麗了,但是許多東陽市民都感嘆南街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為此,我建議把老城區商圈規劃定位成能滿足辦公、停留、居住、觀景、社交等需求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增強其輻射效應,帶動周邊商業的發展,同時在周邊道路採取靈活的停車管理政策。
婦聯界郭巧平委員:
影視文化產業是橫店的重要產業,也是東陽市最具影響力和實力的產業。我建議,要推動橫店進一步集聚產業發展要素,強化橫店影視文化集聚區的核心地位,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產業服務配套,促使高端人才、產業要素、產業政策、政府服務職能在橫店集聚,達到辦事不出區、服務全方位「最多跑一次」的目標。推動橫店打造「橫店影視產業投融資核心平臺」,幫助橫店對接金融機構,通過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打造橫店影視產業投融資核心平臺,動態調整實驗區產業扶持政策。希望各相關部門能加大調研力度,緊跟行業變化,及時出臺適合實驗區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營造更加良好的招商營商環境等。
工商聯界郭巧柔委員:
政府工作報告描繪了令人振奮的藍圖,制定了各領域的任務目標。根據東陽經濟格局現狀,在產業發展中提出了招大引強,著力構建擴大開放格局,鼓勵橫店影視企業參加「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擦亮「木雕之都」金名片,引導建築企業參加國際承包。在品牌建設、汙染治理、美麗鄉村、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發展都作了令人嚮往的規劃。我們希望東陽的各級領導把東陽的優勢產業向更寬更遠的市場推廣,讓它們走得更遠,做得更大更強。在社會、民生建設方面,以開拓創新的方式和他人成功模式來帶領和號召全市人民去努力奮鬥,齊心協力把東陽建設得更加美麗,讓東陽人民更有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工商聯界俞剛平委員:
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作為一名有著近25年工齡的金融從業者,我個人認為,這既是「危」,也是「機」。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潛力仍然巨大,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的縱深很長,經濟的韌性和動能充足。結合資本市場,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資產證券化,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從最高層面大力推動科技創新資本化,可以預見,資本市場仍然是未來深化改革和經濟轉型一個十分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載體。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僅我們本地的企業需要積極去適應新形勢,資本市場獲得直接融資而大力提升綜合實力,我們的政府也要積極走向資本市場,創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
市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記者 胡揚輝
共青團界陳彥溶委員: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要鼓勵橫店影視企業參加「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坎城影視節等,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文化的輸出高地。其實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們的影視企業需要提質升級,政府則要精準施策。
在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的打造中,政府對企業的扶持,不妨從原來的「一次性免稅」改為「逐年退稅」,對落戶的影視企業設置一定的門檻,吸引更為優質的影視企業落戶。我特別想到的一點是,在金義都市區建設的背景下,能否在都市圈的城市中推進公共服務共享,即落實同城待遇。推進「一卡通通用」「一網聯通」,實現全區域公交出行同票價同折扣、醫保無異地、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合作,逐步實現都市區內的公共服務同城共享。
共青團界吳雲飛委員:
我感受比較深刻的是民生生態方面,隨著「清零入園」行動的深入推進,村居環境裡的非生活垃圾減少,村內交通秩序安全和噪聲汙染情況得到極大改善。「截汙納管」工程全面鋪開落實,極大改善了居民區的水生態環境,但是汙水集中後的汙水處理工程的配套建設進度覆蓋面還不夠,後續保持方案要提前制定,防止由於損壞等原因引起治汙工程的反覆。「垃圾分類」行動在城區鄉村全面推開,村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和素質大力提升,基本養成了主動分類,回收利用的習慣。但是,還應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標準的宣傳和教育,在垃圾分類的集中處理階段加大力度。
經濟界呂曉將委員:
作為東陽的一份子,我為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自豪和高興,也想提點個人小意見:少年強則國強。希望政府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在教育方面加大關注度和資金扶持力度,多建好學校,多請好老師。多年來,我市人民的經濟收入、生活指數及全民素質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從簡單的薪酬逐漸向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升級,很多企業和用人單位無法獨立消化,因此留不住人才,用工難問題日漸凸顯,希望政府能儘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滿足員工需求,吸引優秀人才。
經濟界何紅兵委員:
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提到我市木雕紅木產業過去一年來取得的成就和發展,也明確了2019年的工作布局和規劃,充分說明了市委、市政府對木雕紅木產業的重視。看到這些,我作為從事木雕、竹編的非遺傳承人感到十分欣慰。同時,注意到同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東陽竹編,在報告中卻甚少被提及,我亦有點遺憾。實際上,現在竹產業大有可為,政府應大力發展。對此,我建議應成立竹工藝家居設計研究院,提升研發水平;舉辦全國性竹工藝設計大賽,提高創新設計能力、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出臺相關政策服務竹產業企業可持續發展,扶持現有竹工藝大師,培養相關管理、銷售人才,擴大竹工藝市場份額,做大東陽竹產業。
農工界金俊傑委員: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對報告中的教育問題比較了解和關心。報告中指出2019年我市將繼續穩步推進布局調整規劃,著力解決持續深化東陽中學特色化辦學,推進東中和外國語學校一體化建設等,但這樣是不夠的。我市存在的幼兒園入園難、企業外來技術骨幹子女入學難,優質小學、初中缺乏,優質生源流失等問題仍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我認為,面對當前教育現狀,我市應解放思想,努力在教育理念、體制機制、管理方式等方面走出新路,培育以東陽中學教育集團為龍頭的更多的優質中小學,在量和質上雙提升,真正解決人民訴求。
農工界蔣英委員:
這幾年,建築業面臨的挑戰多,困難重重。希望市委、市政府能針對生存艱難的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錯位統籌小微園布局,避免同質化招商與競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簡化、優化已有土地小微企業的改擴建程序,適當放寬相關控制指標,真正做到內部挖潛,以期破解土地瓶頸。針對灑水車的無差別作業所帶來的妨礙交通、資源浪費等問題,我市應參照精細化管理原則,按需實施差別化灑水工作,合理安排灑水車工作時間,實施人性化灑水,避免灑水造成車輛、行人及其他市政設施的二次清洗。
農業界黃江能委員:
我作為農業界的代表,想講一些農村的事情,影視名城建設的中心是橫店,通過多年的建設,硬體軟體都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只要一出橫店鎮中心區,周圍就是大片的農田,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土地流轉和大規模的種植,生態環境一般。這一現狀和影視旅遊名城是不匹配的,希望市政府在這一短板上下功夫,加快規範土地流轉,加大力度培育農業示範園區,通過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助推影視旅遊名城建設,把我們東陽真正建設成生態宜居的花園城市。
農業界陳國紅委員: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率先突破重點領域改革,發展活力加快釋放中「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和鄉鎮街道層面服務機構和人員改造提升的工作成效。但是已經改造提升的村便民服務中心裡,真正運行起來的卻很少。我建議增加配置村一級專職辦事員,由財政支持支付工資,並加強其專業知識培訓。另外,在報告中說到了精品區、精品道路和驕傲廣場等的建設,我認為庭院城市的建設也離不開社區、小區和生活區的庭園改造提升,建議打造提升一些特色的田園小區,推行拆圍透綠工作,創建一批美麗精品示範村、示範小區。